黑龍江河藍蛤

黑龍江河藍蛤

黑龍江河藍蛤(學名:Potamocorbula amurensis),是海螂目抱蛤科河籃蛤屬的一種。主要分布於越南、中國大陸、台灣,常棲息在河口附近半淡鹹水10米深的軟泥底質。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黑龍江河藍蛤Potamocorbulaamurensis
俗稱藍蛤。瓣鰓綱、海螂目、藍蛤科

系廣溫性底棲貝類。

形態特徵

黑龍江河藍蛤黑龍江河藍蛤

貝殼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殼較小,薄而輕。兩殼不等,通常左殼小於右殼。右殼腹緣的中、後部明顯卷包在左殼緣之上。殼頂位於背緣中央稍偏前方,左殼殼頂後端高度小於前端高度。無小月面和楯面。腹緣稍圓,後端略呈截狀。生長紋明顯,無放射肋。殼面被有黃褐色外皮,頂部稍淡。殼內面灰白色。鉸合部窄,右殼有三角形主齒1枚,齒後為韌帶槽;左殼後主齒與韌帶槽凸起相癒合。內韌帶呈黑褐色。

生態習性

棲息於江河口附近水域的軟泥底質海底。殼前部插入泥內,後部外露,呈半埋棲生活,環境惡劣時,鑽進泥中穴居。冬季可藉助潮流的運動向深水區移動。主要食物為硅藻類、有機碎屑。雌雄異體,體外受精。繁殖力強。性成熟年齡及生殖期不詳。中國沿海均有分布。

利用價值

常用齒耙型漁具捕撈,淺水可手工挖掘采捕。肉味較鮮美,可鮮食,但多加工醃製品或帶殼曬乾製作飼料。《渤海生物資源養護規定》規定,禁止在潮間帶外側水域采捕;在潮間帶和其向陸一側采捕,應當報經省、直轄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辦理專項(特許)捕撈許可證,按規定采捕。

海螂目軟體動物

海螂目(Myoida),軟體動物門的一目,屬雙殼綱、異齒亞綱,是著名高檔經濟貝類。可鑽木材,常生活於木船底部,以浮游生物和木材為食,繁殖能力極強、生長速度快,一隻船蛆每年可產卵1億以上,對船隻威脅極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