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鰭鮪魚

黃鰭鮪魚

黃鰭鮪魚,大洋暖水性名貴上層魚類。是鮪魚的一種,因其背鰭和臀鰭呈黃色而得名。屬於鮪魚中產量最高的一種。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黃鰭鮪魚黃鰭鮪魚

黃鰭鮪魚成魚體長最大可達3米,體重可達225公斤,一般大的可達2米,重100公斤以上,體紡錘形,最大叉長可超過2米。體最高處在第一背鰭基底中部處。第二背及臀鰭前部鰭條延長。胸鰭中長,其末端達第二背鰭起點下方。鰓耙26~34枚。體背部深藍色,腹部黃色到銀色,常有一些橫行條紋。背、臀鰭和小鰭均淡黃色,邊緣黑色。幼魚期生長發育迅速,成魚期生長顯著減慢。鰭呈黃色,體型呈瘦流線型。漁場與大眼鮪魚相同,魚肉粉紅色,在美國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而受人們歡迎。是常見的製作鮪魚生魚片魚種。

分布範圍

黃鰭鮪魚廣泛分布於各大洋熱帶、亞熱帶海域中,唯地中海未見分布。在中國,南海和東海以及台灣沿海有產。

生活環境

黃鰭鮪魚屬於大洋性魚類,一般生活在熱帶及溫帶水域中,它的主要棲息活動範圍通常在1m~100m水深處,最深可達250米,其深度也取決於季節和海平面的不同區域。

生活習性

黃鰭鮪魚黃鰭鮪魚

黃鰭鮪魚是出現在溫水層上下的一個大洋性的種,但是很少出現在的附近。他們主要依照大小群集, 形成單一魚種或多種群。 較大的魚時常與鼠海豚一起群游, 也伴隨著漂浮的殘礫與其他的目標。經常可以看到他們與其他,如鰹魚(Katsuwonus pelamis)和大眼鮪魚(Thunnus obesus)一起群游。這個強大的游泳者是機會主義掠食者,捕食各種各樣的魚,同時也捕食甲殼動物與烏賊,如魷魚,墨魚,章魚,龍蝦和海洋螃蟹。所消耗的魚包括沙丁魚,鳳尾魚,鯖魚,甚至其他鮪魚。

資源數量

從60年代中期產量穩步上升1965年25萬噸,1970年達33萬噸,1975年增至58萬噸,不少學者認為資源還是可以的, 但不宜進一步增加捕撈力量。我國南海區的鮪魚種來得太平洋和印度洋。長期以來,這一資源為台灣、日本所利用, 中國其他各省很少從事捕撈。南海海區年產量約5萬噸。

生活習性: 大洋暖水性名貴上層魚類。

繁殖習性

黃鰭鮪魚黃鰭鮪魚

成魚體長最大可達3米,體重可達225公斤。幼魚生長範圍迅速,成魚顯著減慢。雌雄性比約為1:1.3。3-6月在西、中沙海域的黃鰭鮪魚性腺均已成熟,並開始產卵。成熟時的最小體長為1米,產浮性卵,卵粒各分離。卵小,具油球,卵粒為0.9-1.04毫米。懷卵量在200-800萬粒之間。體長1米左右的雌魚懷卵量為200萬粒。在水溫26℃, 經24-36小時即行孵化。一個產卵季節中雌魚多次重複產卵,屬分批產卵類型。它在低緯度海區, 全年皆可產卵。屬肉食性魚類,主要攝食中、小型頭足類、魚類、端足類、長尾類、短尾類等, 間或攝食少量藻類。

保護措施

從漁獲量和生物學我研究其資源尚未受到破壞,菲律賓漁船經常在蘇祿海和莫羅灣濫捕黃鰭鮪魚幼魚,從長遠講對資源肯定有影響,應展開這方面的調查,並和菲律賓有關部門共同商討保護對策。

價值評價

結果顯示,黃鰭鮪魚背肉粗蛋白含量高達24.88%,脂肪含量僅為0.0387%,灰分含量為1.71%。根據1973年FAO/WHO推薦的必需胺基酸需要量模式對黃鰭鮪魚背肉進行評價,胺基酸評分為95,第一限制性胺基酸為纈氨酸。賴氨酸含量為81.02mg/g,甲硫氨酸含量為54.81mg/g。游離的呈味胺基酸如組氨酸(肉香味)、甘氨酸(甜味)、谷氨酸(鮮味),分別占胺基酸總量的75.94%、1.25%和1.7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總脂肪酸含量的60.95%,其中EPA和DHA分別占6.90%和36.38%。此外,還檢測到奇數碳脂肪酸,如十五碳脂肪酸和十七碳脂肪酸。可見新鮮黃鰭鮪魚背肉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上等原料。

保護級別

黃鰭鮪魚黃鰭鮪魚
黃鰭鮪魚列為近IUCN紅色名錄上的威脅。黃鰭鮪魚漁業的管理是由國際機構:國際保護大西洋鮪魚在大西洋委員會,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ATTC)在東太平洋,印度洋鮪魚委員會(IOTC)在印度洋。的很大一部分,到位的管理措施,成功地保持黃鰭鮪魚的數量。

黃鰭鮪魚是一個商業性漁業的流行和重要目標。大約有35個國家為這個鮪魚的漁業,與日本和美國引進最主要的漁獲。雖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沒有威脅的黃鰭鮪魚,單位努力漁獲量減少表明,在某些方面有些黃庫存可能會下降。

編號: 8213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中文科名: 鮪魚科
拉丁科名: Thunnidae
中文亞科: 鮪魚亞科
拉丁亞科: Thunninae
中文屬名: 鮪魚屬
拉丁屬名: Thunnus
拉丁種名: albacares
定名人: Lowe
年代: 1839
中文名: 黃鰭鮪魚
原始文獻: Proc. Zool. Soc. London,:77
俗名: 黃鯪甘
生境: 世界大洋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一般活動於水的中上層
國內分布: 南海諸島, 台灣
國外分布: 大西洋的幾內亞海流區, 卡內裏海流區, 北赤道海流區, 赤道逆流區, 南赤道海流區以及西非大陸架邊緣, 美洲沿岸北至佛羅里達半島, 印度洋非洲
資料來源: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480-481.

營養含量

​每100克中含有:
能量—189千卡
維生素B6—0.51毫克
蛋白質—27.1克
維生素B1—25微克
脂肪—9克
葉酸—5微克
膽固醇—50毫克
硫胺素—0.02毫克
核黃素—0.12毫克
煙酸—16.1毫克
鈣—12毫克
磷—200毫克
鉀—260毫克
鈉—290毫克
碘—14微克
鎂—33毫克
鐵—1.6毫克
鋅—1.1毫克
硒—90微克
銅—0.2毫克
錳—0.05毫克

藥用價值

黃鰭鮪魚黃鰭鮪魚
(一)鮪魚是女性美容、減肥的健康食品:鮪魚肉低脂肪、低熱量,還有優質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食用鮪魚食品,不但可以保持苗條的身材,而且可以平衡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是現代女性輕鬆減肥的理想選擇。

(二)能夠保護肝臟,強化肝臟功能:現代人因緊張的生活節奏、巨大的工作壓力、過度疲勞造成的一系列肝病發病率日漸提高。鮪魚中含有豐富的DHA、EPA、牛黃酸,能減少血份中的脂肪,利於肝細胞再生。經常食用鮪魚食品,能夠保護肝臟,提高肝臟的排泄功能,降低肝臟發病率。

(三)防止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是中老年人生命的威脅,食用鮪魚食品可以降低血脂,疏通血管,有效地防止動脈硬化。

(四)有效降低膽固醇含量:鮪魚中的EPA、蛋白質、牛黃酸均有降低膽固醇的卓效,經常食用,能有效的減少血液中的惡性膽固醇,增加良性膽固醇,從而預防因膽固醇含量高所引起的疾病。

(五)能夠激活細胞,促進大腦內部活動:DHA是人類自身無法產生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它是大腦正常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鮪魚中含有豐富的DHA,經常食用,利於腦細胞的再生,提高記憶力,預防老年痴呆症。

(六)能夠有效的預防缺鐵性貧血:鐵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鮪魚的血合中含有豐富的鐵分和維生素B12,易被人體吸收。經常食用,能補充鐵分,預防貧血,並能作為貧血的輔助治療食品。

(七)提供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鮪魚蛋白質含有豐富的胺基酸,食用鮪魚既可以享受美食,同時又可以通過非藥物手段補充胺基酸成分,有助於身體健康。

(八)有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尤其是成長期兒童食品的理想選擇:肌肉、骨骼、皮膚、毛髮、血液等人體組織都離不開蛋白質。鮪魚蛋白質有肉類蛋白質所無法比擬的功效,是兒童自然成長的最佳營養品。

(九)保持人體正常水分標準

經常食用鮪魚能夠清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平衡體內水分含量,保持正常的水分指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