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黃成龍,男,羌族,語言學博士;生於1968年,四川省茂縣人。2001-2004在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羅仁地教授(Prof. Randy J. LaPolla)的指導下攻讀語言學博士學位;主攻語言類型學、功能語法,語言描寫方法及漢藏語系語言研究。2004年11月9日獲香港城市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
2000-2001在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隨羅仁地教授攻讀語言學碩士課程(後轉為博士候選人)。
1985-1989在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三系攻讀語言學專業,1989年6月獲語言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6.8-至今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07.7-2007.9 荷蘭萊頓大學IIAS進行合作研究。
2005.7-2007.6 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2004.11-2006.7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03.12-2004.5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研究助理。
2003.9-2003.12 香港城市大學講師,主講《漢語交際》(Chinese Communication)課。
2002.7-2002.12 澳大利亞 La Trobe 大學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榮譽研究人員(Honorary Research Fellow)。
1995.8-2000.11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羌語、羌語支及藏面語族語言的描寫和比較研究。
1989.7-1995.7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研究興趣
普通語言學(General Linguistics)、語言類型學(Linguistic Typology)、功能語法(Functional Grammar)、認知語言學(Cognitive Linguistics)、藏面語族語言(Tibeto-Burman Languages) 、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漢語官話(Mandarin Chinese)獲獎情況
2003-04. 參與撰寫《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集》,郝時遠主編,2003年11月獲第六屆中國民族圖書獎一等獎;2003年12月獲2003年度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一等獎;2004年9月獲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2002.獲香港城市大學2002-2003年度學費獎學金。
199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藏面語族語言辭彙資料庫及其重要語音現象分析研究》,獲國家科技信息進步二等獎。
目前課題
(1)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2007-2010):《漢語周邊民族語言的空間認知研究》。(2) 主持人事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啟動類2007-2009):《羌語句法化結構研究》。
(3) 主持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計畫(2005-2007):《羌語格標記比較研究》。
(4) 主持民族所重點課題(2005-2008):《羌語語法關係研究》。
(5) 參與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余文生博士(Dr. Jonathan P. Evans)主持研究計畫:《羌語聲調和重音的聲學特徵分析》。
論著目錄
1. 專著:(1)《蒲溪羌語研究》(獨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A Grammar of Qiang with annotated texts and glossary羌語語法及辭彙與長篇語料註解》(與羅仁地合著). Germany: Mouton de Gruyter Press(2003年由德國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
(3)《柔若語研究》(與孫宏開教授、周毛草合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
(4)《羌語榮紅話音檔》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系列》,1992,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
2. 博士論文:
《A Reference Grammar of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蒲溪羌語參考語法》. PhD dissertation, 2004.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4年9月香港城市大學博士論文)。
3. 論文:
"Vowel Harmony in Ronghong Qiang: Bottom up! 榮紅羌語元音和諧:自下而上"(英文)(與余文生Jonathan P. Evans合著),即將在法國《東亞語言學報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CRLAO)上刊載。
"The Copula and Existential Verbs in Qiang 羌語的系詞和存在動詞"(英文)(與羅仁地Randy J. LaPolla合著),《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中國語言學集刊》第1卷,第2期(2007)。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蒲溪羌語的話題-評述結構" 《語言暨語言學》,2007年(第8卷)第2期,519-551。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羌語關係子句的類型"(與余文生合著) 《漢藏語學報》,2007年(創刊號)第1期。
"羌語的名量詞" 《民族語文》2005年第5期。
"語法描寫框架及術語的標記" 《民族語文》2005年第3期。
"aktionsart and Aspects in Qiang動作的類型與羌語的體"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編《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Courses on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2005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Adjectives in Qiang羌語的形容詞"(與羅仁地合著) 《Adjective Classes: A cross-linguistic typology形容詞:跨語言類型學》,ed. by R. M. W. Dixon and Alexandra Y. Aikhenva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2004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羌語名詞短語的詞序"《民族語文》,2003年第2期,北京。
"羌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語言報告.中國部分》,2000,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羌語的存在動詞" 《民族語文》,2000年第4期,北京。
"羌語的音節弱化現象"《民族語文》,1998年第3期,北京。
"羌語動詞的前綴" 《民族語文》,1997年第2期,北京。
"羌語音檔"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1996,中央民族大學。
"羌語音位系統分析芻議"《民族語文》,1995年第1期,北京。
"羌語形容詞研究" 《語言研究》,1994年第2期,武漢。
"羌族的姓名"(與黃布凡、余小平合著) 《中國人的姓名》.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羌語複輔音的演變"《羌族研究》,1992年第2輯,成都,四川。
學術會議論文
"羌語的施事格及其相關標記"(博士後成果專題演講),2007年6月14日在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羌語代詞的分裂體系",2006年10月15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學召開的“第九屆全國民族語言學術研討會”上報告。
"羌語屬格及其相關標記",2006年10月12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學召開的“第四屆兩岸三地藏緬語族語言學”會議上報告。
"Relative Clauses in Qiang羌語的關係子句"(英文),2006年9月15日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召開的“第三十九屆國際漢藏語及語言學會議”上報告。
"Qiang Split Pronoun System羌語代詞的分裂體系"(英文),2006年5月27日在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主辦的 “14th IACL & 10th IsCLL”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報告。
"Relative Clauses in Puxi Qiang蒲溪羌語的關係小句"(英文),2005年11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歡迎David Bradley教授學術座談會”上宣讀.
"Aktionsart and Aspect in Qiang動作的種類與羌語的體"(英文),2005年6月25日提交《2005年國際角色與參照語法會議及課程》。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5年8月在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南方語言室作的學術報告。
"藏緬語的類別詞-名詞範疇化及其認知機制",2005年4月28日在廣州召開的 “南方民族語言文化學術討論會”上宣讀(由《民族語文》雜誌社與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合辦)。
"羌語的數量詞",2004年11月20日在中央民族大學漢藏語研究中心召開的‘戴慶廈教授從教和研究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上宣讀。
"蒲溪羌語的話題與話題化結構",2004年4月17日在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召開的“第三屆兩岸三地藏緬語族語言學”研討會上宣讀。
"Transitivity in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蒲溪羌語動詞的及物性"(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Research Students Seminar, Depart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3年3月31日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研究生學術報告”上宣讀)。
"The uses of ‘pu’ in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蒲溪羌語“pu”的用法"(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Tibeto-Burman Linguistics Discussion Group,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10月31 日澳大利亞La Trobe大學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藏緬語小組討論會”上宣讀)。
"Copula Clauses and Verbless Clauses in Mandarin Chinese漢語官話的系詞句與無動詞句"(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Workshop on Copula Clauses and Verbless Clauses,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10月16 日澳大利亞La Trobe大學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舉行的“系詞句和無動詞句”研討會上宣讀)。
"Tense/Aspect marking in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蒲溪羌語的時、體標記"(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Tibeto-Burman Linguistics Discussion Group,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9月13日澳大利亞La Trobe大學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藏緬語小組討論會”上宣讀)。
"The Copula and Existential Verbs in Qiang羌語的系詞和存在動詞"(英文)(與羅仁地合作). Paper presented on the Workshop on Copula Clauses and Verbless Clauses,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9月4日La Trobe大學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舉行的“系詞句和無動詞句”研討會上宣讀)。
"Adjectives in Qiang羌語的形容詞"(英文)(與羅仁地合作). Paper presented on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jective classes,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8月 17 日澳大利亞La Trobe大學語言類型學研究中心舉行的“形容詞”國際研討會上宣讀)。
"羌語動詞的語義表征",2002年5月24日在中央民族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文化系聯合主辦的“現代語言學理論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學術研討會上宣讀。
"羌語名詞短語的詞序",2002年1月13日在中央民族大學語言文學院召開的“語序類型學”研討會上宣讀。
應邀演講
"A bottom-up approach to vowel systems: the case of Yadu Qiang"(與余文生博士合講):台灣花蓮縣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民族發展研究所學術報告(2007年5月25日)。"A bottom-up approach to vowel systems: the case of Ronghong Qiang"(與余文生博士合講):台灣大學外語系及語言研究所學術報告(2007年5月2日)。
"羌語的關係子句":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語言類型學研究室作的學術演講(2007年4月16日)。
"羌族歷史、文化與語言簡介":台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作的學術報告(2005年5月23日)。
"羌語與羌語方言研究-博士論文寫作心得":台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班作的學術報告(2005年4月10日)。
"羌族文化及其語言":台灣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作的學術報告(2005年12月14日)。
"羌語的特點及其地區性差異":台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作的學術報告(2005年11月21日)。
"羌語的數量詞":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言學前沿”系列討論會上的學術報告(2005年3月19日)。
學術研究報告
(1) 研究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人員第一年研究成果報告(2005.7-2006.5)",共120頁。(2)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2002-2003年度論文進度報告" (英文:119頁)。
(3) 論文:"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English, Chinese and Cantonese(英語、漢語和廣東話的語法結構)" (英文)。2003年Contrastive grammar of English and Chinese(英漢對比語法)課,學期論文。
(4) 論文:"Topics in Qiang羌語中的話題"(英文)。2003年Topics in Chinese Linguistics(漢語語言學專題系列)課,學期論文。
(5) 論文:"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affricates in Qiang 羌語塞擦音的來源與發展"(英文)。2003年Language & Evolution(語言與演化)課,學期論文。
(6)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2001-2002年度學習研究進度" (英文:30+89頁)。
(7) 研究報告:"研究報告:2000-2001年度學習工作報告" (英文:62+29頁)。
(8) 提要: "Syntax: Structure, meaning and function句法: 結構、意義和功能" 一書的提要(英文),共76頁。2001年導讀課Independent Reading Course,學期論文。
(9) 論文: "Modality in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s(藏緬語情態的類型學考察)" (英文)。2001年語言類型學課的學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