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注序

黃帝內經素問注序

作者:王冰(—作砅),自號啟玄子,唐代中期醫學家,生平不詳。據宋代林億等新校正引《唐人物誌》雲“冰仕唐為太僕令,年八十餘以毒終。 名稱的來源:班固的《漢書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 張仲景的《傷寒論序》:《素問》、《九卷》。 皇甫謐的《甲乙經序》:《素問》、《針經》。 王叔和的《脈經》:《素問》、《針經》。

作者

”後人因稱為“王太僕”。《素問》一書,傅至唐代,紕繆甚多,內容混亂,影響授學和施用。王氏鑒於此寄的重要性,遂立志詢訪搜求諸本,編次整理達十二年之久。調整篇目順序,辨認錯簡,增補缺文,將原存八卷分編為二十四卷八十一篇;又為全書作注,注文相當精當,並被後人視為重要的訓詁文獻之一。由於對《素問》進行大量的整理研究和注釋工作,所以稱之為“重廣補註”,流傳至今,成為學習研究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文獻。儘管人們對他所增補的第七卷,頗多非識,懷疑它並非原著,但這些內容仍有研究價值,而王氏對保存整理古典醫籍、開發其羲理所作出的貢獻,是不可泯滅的。

原文

夫釋縛脫艱↑①,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②,濟嬴劣以獲安者↑③,非三聖道↑④,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⑤:“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⑥,言大道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迺其數焉。雖復年移代革↑⑦,而授學獨存;懼非其人↑⑧,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⑨;今之奉行,惟八卷爾↑⑩。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11))。誠可謂至道之宗↑((12)),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機迅發↑((13)),妙識玄通,蕆謀雖屬乎生知↑((14)),標格亦資於詁訓↑((15)),未嘗有行不由逕,出不由戶者也↑((16))。然刻意研精↑((17)),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18))。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19)),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鹹日新其用↑((20)),大濟蒸人↑((21)),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鏡↑((22))。而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23));或兩論併吞,而都為一目↑((24));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25));或脫簡不書,而雲世闕↑((26))。重《經合》而冠《針服》↑((27)),並《方宜》而為《咳篇》↑((28));隔《虛實》而為《逆從》↑((29)),合《經絡》而為《論要》↑((30));節《皮部》為《經絡》↑((31)),退《至教》以先《針》↑((32))。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升岱嶽↑((33)),非徑奚為?欲詣扶桑↑((34)),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35)),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齊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羲理環周,一以參詳,羣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36)),因而撰注,用傅不朽。兼舊藏之卷↑((37)),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

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38));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羲↑((39))。篇論吞併,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指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40),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41),使今古必分,字不雜揉。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42),奎張不亂↑(43),深泉淨瀅,鱗介鹹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44),千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時大唐寳應元年歲次壬寅序↑(45)。

【注釋】

①縛:指疾病之纏縛。 艱,艱困。此指疾病之困厄。

②黎元:獨黎民。庶民。《書·堯典》蔡傅:“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元,即元元,謂百姓。《漢書·光武紀》顏註:“元元,謂黎庶也。”仁壽:指長壽。語本《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舊以仁者安靜故多壽。

③羸劣:獨羸瘠。身體瘦弱多病。

④三聖:指下文所言之伏羲、神農、黃帝。

⑤“孔安國”句:《漢書·藝文志》言孔安國(家)獻古文尚書,未言作傅。其書東漢時已亡佚。至晉,梅賾獻孔安國傅古文尚書五十九篇。經宋以來學者考證,認定是偽書,非真出於孔氏,故世稱“偽孔傅”。以下引文見今本“偽孔傅”《尚書序》。

⑥三墳:《左傅·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註:“皆古書名。”

⑦代革:朝代變革。革,更改。《呂覽·執一》:“天地陰陽不革而成。”高註:“革,改也。”

⑧其人:謂志同道合之人。亦指適當之人。司馬遷《報任安書》:“藏之名山,傅之其人。”《素問·金匱真言論》:“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靈極·官能》:“得其人乃傅,非其人勿言。”

⑨師氏:古代主管貴族子弟教育之官名。

⑩八卷:《隋書·經籍志》載:“《黃帝素問》九卷(梁八卷)。”又:“《黃帝素問》八卷。(全元越(起)注)。”案:皇甫謐於《甲乙經》序中已稱其書“有所亡失”。

(11)不忒(tè特):無差失。《易·豫》:“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

(12)宗:本源;根本。《淮南子·主術訓》:“無為者道之宗。”高註:“宗,本也。”

(13)天機:謂天賦之資質。《莊子·大宗師》:“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14)蕆(chǎn闡)謀:謂思慮完善縝密。蕆,完善,完備。 生知:即“生而知之”。

(15)標格:《抱朴子·重言》:“吾特收遠民於萬代,求知己於將來,豈能盡見知於今日,標格於一時乎?”言樹立一時之風範。此處引申為準則、標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靜陽躁。”王冰註:“言應物類連用之標格也。”與此義同。

(16)“行不由逕”二句:語見《論語·雍也》:“有澹臺〓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子游)之室也。”“行不由徑”本指走路不抄小道捷徑。王冰引此乃謂不依正道學習,與原義有別。逕,“徑”的異體字。

(17)刻意:專心致志。《文心雕龍·通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

(18)目牛無全:指技藝達到極精熟之境界。語出《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19)命世:獨名世。聞名於世。《孟子·公孫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趙岐註:“名世,次聖之才。”《漢書·劉向傅》:“傅曰:聖人不出,其間必有命世者焉。”

(20)日新:日日更新。《大學》:“湯之《盤銘》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1)蒸人:眾人。蒸,通“烝”,眾也。《後漢書·杜篤傅》:“濟蒸人於塗炭。”

(22)龜鏡:獨龜鑑。古人卜龜甲以占吉凶;照鏡子以見妍媸,故以龜鏡喻可作為對照學習的範本。《北史·長孫紹遠傅》:“照爛典章,揚摧而言,足為龜鏡。”

(23)“或一篇”二句:有同一內容之篇章重複出現,卻另立兩個篇名。如《離合真邪論》,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在第一卷,名《經合》;第二卷重出,名《真邪論》。”

(24)“或兩論”二句:有兩論合併,而總合為一個篇名。如《刺要論》,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六卷《刺齊篇》中。”都:總,合。曹丕《與吳質書》:“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

(25)“或問答”二句:有同一篇中問答未畢,即將下文另立篇名。如《陰陽類論》,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從“雷公曰請聞短期”以下,別為一篇,名《四時病類》。

(26)“或脫簡”二句:有脫簡之處沒能辨明指出,卻說歷代均殘缺。如《逆調論》篇末,王注指出經文中有“三義悉闕而未論,亦古之脫簡也”。

(27)“重經合”句:在重出之《經合》篇首,先列“針服”之名。按,《素問》無“針服”篇名,似指《八正神明論》,因為此篇首有“用針之服”一語。

(28)“並方宜”句:指全元起本將《異法方宜論》與《咳論》併入第九卷中。

(29)“隔虛實”句:指全元起本將《四時刺逆從論》割裂為二。據新校正云:“按‘厥陰有餘’至‘筋急目痛’(即論述三陰三陽虛實有餘不足一段),全元起本在第六卷。‘春氣在經脈’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一卷”。

(30)“合經絡”句:疑指將《診要經終論》並為《玉版論要》。“經絡”,疑為“經終”之訛。

(31)“節皮部”句:據新校正云:《經絡論》“按全元起本在《皮部論》末,王氏分。”節,調節。謂調節《皮部論》,而將《經絡論》併入其中。

(32)“退至教”句:指全元起本將記有“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等語之《上古天真論》,退置第九卷;而將論針法之《調經論》、《四時刺逆從論》等前置於第一卷。

(33)岱嶽:泰山的別稱。又稱“岱宗”。《淮南子·地形訓》:“中央之美者,有岱嶽。”高註:“岱嶽,泰山也。”《漢書·眭弘傅》:“泰山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成之處。”

(34)扶桑:神木名,傳說日出之處。此指古代東方海外三國名。《南齊書·東南夷傅》:“東夷海外,碣石扶桑。”

(35)拘謀:諮詢;訪求。《後漢書·桓帝紀》:“詢謀台輔,稽之兆占。”

(36)師資:謂授學之依據。《穀梁傅·僖公三十二年》范寧註:“此蓋修《春秋》之本旨,師資辯說日用之常義。”

(37)舊藏之卷:指自《天元紀大論》至《至真要大論》等七篇。新校正云:“《素問》第七卷亡失已久。全元起注本亦無此卷。而冰自謂得舊藏之卷,今竊疑之。”

(38)“遷移”句:如《繆刺論》“嗌中腫不能內唾……右刺左”等二十九字,據王註:此“本簡錯在邪客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前,今遷於此。”

(39)“加字”句:如《陰陽應象大論》:“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王註:“舊經書‘名之’二字,尋前類例,故加之。”

(40)玄珠:據新校正云:“詳王氏《玄珠》,世無傅者。今有《玄珠》十卷,《昭明隱旨》三卷,蓋後人附托之文也。雖非王氏之書,亦於《素問》第十九卷至二十二四卷(即《剌要論》至《解精微論》共三十二篇)頗有發明。”

(41)朱書其文:如《刺腰痛篇》自“腰痛,上寒不可顧”至“引脊內廉,刺足少陰”一段,據後人所見係為“朱書”。新校正云:“此段文字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並《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並無,乃王氏所添也。”

(42)列宿(xiù秀):眾星。此指二十八宿。宿,星宿。

(43)奎張:二十八宿中之奎宿與張宿。奎,俗作“魁”,由十六顆小星組成。張,又稱鶉尾,由六顆小星組成。

(44)徽音:德音;福音。喻指《素問》中完美之醫理。漢·王粲《公〓詩》:“管弦發徽音”。 累屬(zhǔ主):謂連續承接不絕。

(45)寳應元年:762年。寳應,唐代宗李豫年號。

譯文

解除疾病的束縛和痛苦,保全真精,通導元氣,拯救百姓達到長壽的境域,幫助體弱多病的人獲得安康的,不是三聖的學說,就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孔安國為《尚書》作序說:“伏羲、神農、黃帝的著作,稱作三墳,是講述重要道理的。”班固《漢書·藝文志》說:“《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就是《內經》中的九卷,加上《靈樞》九卷,便是《內經》的卷數。雖然幾經年歲推移,朝代變革,但是對《內經》的傳授和學習依然存在。擔心學習者不是適合的人,因而時常有秘藏不授的內容。所以第七這一卷,主管教育的官員隱藏了它,現在遵行的本子只有八卷了。雖然這樣,但是《素問》的文字簡約,內容廣博,道理奧妙,含意深遠。天地的現象分清,陰陽的徵候列舉,變化的原由表述,死生的預兆顯示。這些道理,未曾商量卻遠近相同,不用約定但無形的事物和有形的事物符合。查核它的言論有證據,檢驗它的事實不差錯,確實可以稱得上最高學說的根本,養生之道的基礎。

假如天資敏捷聰穎,便能通曉玄妙的道理,完備的見解雖然屬於生而知之的人,但是對經文的正確理解也要藉助前人的訓解,未曾有行走不遵循道路,出入不經過門戶的人。專心致志,精深研究,探索微妙深奧的含義,如果認識符合《素問》的精義要旨,那么就會達到目牛無全那樣技藝純熟的境界。所以往往會取得成效,好像鬼神在暗中相助一樣,因而聞名於世的傑出醫家陸陸續續地出現。如周代有秦越人,漢代有淳于意,魏時有張仲景、華佗,都是掌握《素問》奧妙道理的人。他們都能使醫學的效用不斷更新,普遍地救助民眾,好像鮮花綠葉遞相繁榮,聲名和實際相符。這大概是醫學教育的顯著成果,也是上天的資助吧。

我年輕時就仰慕醫道,一向喜好養生,有幸接觸《素問》這部真經,就用作借鑑。然而傳世的版本有錯誤,篇目重複,前後沒有條理,文義相差甚遠,施行運用不易,閱讀領會·也困難歲月已久,沿襲而成弊端。有的一篇重複出現,而另外立兩個篇名;有的兩篇合併一起,而總括為一個篇名;有的問答沒有完結,而另外設立篇名;有的書簡脫失未加寫明,而說是歷代殘缺。在重出酌《經合》篇前加上《針服》的篇名,把《異法方宜論》並人《咳論》篇;割裂《通評虛實論》而並人《四時刺逆從論》,把《診要經終論》並人《玉版論要》;分解《皮部淪》而加入《經絡論》,把有至教內容的《上古天真論》退放在後面,而把論述針法的諸篇列在前面。諸如此類,不可盡數。將登泰山,沒有路徑怎么到達?要去扶桑,沒有舟船不能前往。於是我精心努力廣泛尋訪,就發現諸多占有《素問》資料的醫家。經過十二年,方才掌握條理要領,探討收穫之處,深感實現了宿願。當時在郭先生的書房裡,獲得先師張公秘藏的版本,文字清楚,內容完備,逐一參驗諸本,眾多疑難問題像冰融化一樣地消除。恐怕被後學者散失,斷絕他們授學的依據,於是就撰寫注文,以便使它流傳不朽。加上我原來收藏的卷帙,總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匯集成一部書。希望人們探明前後文義,研究注釋領會經文,啟發初學的人,宣揚高深的醫理。

其中書簡脫落,文字斷缺,意義不相連貫的地方,就搜求經文中有關的內容,遷移來補充其處;篇名缺漏,所指事理不明確的地方,就斟酌它的內容要旨,增加文字來使其義明晰;篇論合併不分,意義互不相關,缺漏篇名的地方,就區分內容的類屬,另加篇名放在該篇之前;君臣問答,禮儀錯失的地方,就考校地位的尊卑,增添文字來使其文義顯明;書簡錯雜和文字零亂及前後互相重複的地方,就詳審經文的要旨,刪掉繁雜的部分,來保存其中的要點;文辭義理奧秘,難以粗略論述的地方,就另撰《玄珠》一書,來陳述其中的道理。凡是添加的文字,都用紅色書寫,使今本和原本務必區分,文字不相混雜。這樣或許能使聖人的旨意顯明,使深奧的理論得到全面陳述闡發,有如眾星宿高懸天際,奎宿和張宿次序不亂,又如深泉清淨明沏,魚類和甲殼類動物全能分辨。國君臣下和各族人民沒有意外死亡的可能,而有延長壽命的期望。使醫生不出差錯,學習醫道的人明白,高明的醫理流行傳布,百姓健康的福音接連不斷,千年之後,方才知道古代大聖的仁慈恩惠沒有窮盡。

時在大唐寶應元年歲值壬寅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