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麻子(苴麻), 陝西特產,甘肅特產,山西特產,河北特產是一種食品,老少皆宜。也一種農作物,形似芝麻,枝高1米以上,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或粘質土壤為宜。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功效潤腸通便、潤燥殺蟲,臨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在中國大西北,麻子是普通老百姓很喜歡的一種食材,經過炒熟後,在看電視,朋友間聊天,麻子都是很好的食物。當然對於無聊的人,麻子也是打發時間的好伴侶。籽粒同綠豆大小,外殼薄脆,內肉質香,可用於榨油色澤暗黃,味道悠香(但不可多食)。

基本信息

詞語概念

詞目

麻子

拼音

má zǐ

基本解釋

意指凹陷及疤痕

[pockmarks]∶痘痕,天花所致的記痕、凹陷的疤痕。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他臉上有幾點麻子。

意指人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person with a pockmarked face]∶臉上有麻子的人。也就是所謂的雀斑,痦子等。

引證解釋

可入藥的麻類植物的籽實

《詩·豳風·七月》“九月叔苴” 毛 傳:“苴,麻子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麻子,海東來者最勝,大如蓮實,出 柘蘿島 。其次 上郡 、 北地 所出,大如大豆,亦善。其餘皆下材。”

麻子即指苴麻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釋諺·麻餈》:“今 越 中冬日有麻餈,以秔稻粉為之,餡以餹,而外傅麻子,故名。”

指瘢痕及臉上有麻子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不待曲終,拂衣散盡。這 柳麻子 也在其內,豈不可敬!” 張天翼 《春風》:“不種牛痘的人就會像 廖文彬 一樣成了麻子。”

基本含義

一種形似芝麻的農作物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枝高1米以上。種植方式兩種:進行密植,則長勢高,分叉少,秋天成熟季節割 下,曬乾後通過人力使其種子與秸稈分開。將稈用水浸泡數日,再將皮剝下,即成麻。進行疏植,則分叉多,多用於採集種子。

農作物麻子的籽實

可食用(嗑食,猴子尤喜)、榨油、包餃子、藥用,作為鸚鵡這種鳥類的飼料。與蜂蜜同時食用將致眼疾,孕婦不可食用麻子。【例】嗑麻子(不能說吃麻子)。

情人或連手

【例】在方言中,“掛麻子”意為找情人,或已婚男女搞婚外戀。

籽粒形同綠豆的農作物

所產籽粒同綠豆大小,外殼堅硬,內肉質香,可用於榨油色澤暗黃,味道悠香。

產地

分布在甘肅慶陽,甘肅秦安縣、渭源縣、會寧縣、四川會理縣綠水鄉、五台縣盛產幾乎每家都種植。古絲綢之路一帶都有種植;

用途

廣泛用於烹調各種食物;也能直接食用,嗑麻子可不容易,得學好久呢。(甘肅渭源縣盛產大麻子)

其它相關信息

江西特產糍粑

用糯米做的一種食品,逢年過節時候會打糍粑也叫糯米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打麻子的活動

打麻子,也是農村里搗弄年貨食物的一種活動了,由於是

費力氣趕時間的活,所以每年打麻子都是相鄰幾家人一起

行動。

製作過程

製作過程大概是糯米浸透後蒸熟,起蒸馬上放入

石臼用搗棍槌搗,打勻後趁熱做成圓餅狀的糰子,晾乾

後就是我們說的麻子了。

吃法

江西麻子與南京、廣州等地的糍粑是有區別的:外觀上麻子比糍粑表面更光滑、細潤,普通扁圓形代替了普通方塊形;吃法上也與糍粑不同。麻子熱吃時一般蘸上香噴噴的大豆粉,冷麻子也有油炸吃的,也有蒸熱後蘸白糖吃的。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麻子[一種食品,陝西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