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煎

麥煎

,風味麥煎,也是莆田民間的特色小吃,又名菜餅,是沿海地區的一種傳統食品。它既是一種普遍受人歡迎的菜餚,又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祭祀品。

基本信息

麥煎

菜餅的原料就以小麥或麵粉為主,亦可以一味用上小麥磨製,加糖做成“糖麥煎”或麵粉煎,既香甜,又細軟,孩子老人十分愛吃。早米收成後,在六月六日“土地公”生日,八月初三“灶公”生日等,農家製作菜餅原料就得更換,以大米、黃豆為主,還要加入一點綠豆、花生等為佐料,比小麥為原料的菜餅要好吃得多。到了冬季,沿海各地盛產甘薯,人家就以地瓜或地瓜粉為原料,亦可以製作一道菜餅,別有一番風味。

農家做菜餅,往往一次要做得很多,除祭祀之外,可以當作午餐、晚餐或者點心。親友鄰居,互送品嘗,成為習俗。

製作方法

材料: 自發粉 1 1/2杯 溶牛油 60毫升

泡打粉 1 茶匙 奶 250毫升

鹽 少許 蛋 2隻

糖 2 湯匙

製法:

1.預備麵粉糊:

a.將麵粉,糖,鹽和泡打粉一同篩入粉盤內,並在中央開一小孔。

b.打勻雞蛋,倒入小穴中,用木匙由中心向外攪打,使它與麵粉拌勻。

c.分次注入牛奶和牛油,攪打至糊狀並以量杯盛載。

2.在平底鑊燒熱少許油,倒入適量麵粉糊,煎至金黃色後再反轉煎另一面。

3.繼續煎餘下的班戟,趁熱上桌。

(如這麵粉糊弄稀一些,便成班戟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