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種植

各地麥冬栽培品種較多,據調查了解發展的四川三台麥冬品種,抗病性強,產量高。 普通收穫1公頃麥冬,可供3~4公頃地作種苗。 四川麥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3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浙江則在5~6月初栽植。

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鬚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小塊。另有電視劇人物麥冬,在《我的青春誰做主》里的男配角,李崇霄飾演。本詞條不予詳細介紹。
喜溫暖和濕潤氣候,四川、浙江兩省麥冬主產區年平均氣溫都在16~17℃之間,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稍耐寒,冬季-10℃的低溫植株不會受凍害,但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影響塊根生長,在常年氣溫較低的山區或華北地區,雖亦能生長良好,但塊根較小而少。宜稍蔭蔽,在強烈陽光下,葉片發黃,對生長發育不利。但過於蔭蔽,易引起地上部分徒長,對生長發育也不利。乾旱和澇窪積水對麥冬生長發育都有顯著的不良影響。宜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和沙質壤土,過沙和過黏的土壤,均不適於栽培麥冬。忌連作3年及三年以上,需隔3~4年才能再種。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前作為大頭菜、白菜、棉花、蘿蔔、苕子等,前作收穫後將土地耕翻23~26厘米以上,通常要求犁3遍,耕4遍,使土壤疏鬆細碎,以利根系生長。然後整平地面,作畦130-160厘米寬,溝寬33厘米左右。整地時施基肥,每公頃用於糞37500-45000千克。
2.繁殖方法
用分株繁殖。每一母株可分種苗3~6株。
(1)種苗的準備
各地麥冬栽培品種較多,據調查了解發展的四川三台麥冬品種,抗病性強,產量高。各地可選用優良品種。麥冬收穫時,將割去塊根的苗,選健壯者留作種用。用刀切去根狀莖下部和鬚根,保留上部莖節部分以葉片不散開為準,其橫切面呈現白色放射狀花紋(俗稱菊花心),根狀莖不宜保留過長,否則裁後會發生兩重莖節(俗稱高腳苗),生長的塊根較少,產量低。根狀莖切除後,將合格的苗子整理齊,用稻草或其它繩子將其紮成直徑為20cm左右的小捆,將捆好的種苗的莖基部分浸入清水中,浸泡2~3min,使其吸水飽和,然後豎立排列在陰涼潮濕處事先整好的鬆土上,周圍覆土保護,以備栽植。若溫度過高(超過30℃),應每天或每隔一天給土壤澆水一次,以免發熱或乾燥,澆水時不要把水澆到麥冬種苗葉片上。浙江認為葉片過長,會消耗種苗水分,操作也不方便,因此,將上部葉片截除,只留5-6厘米長,根全部切除。
普通收穫1公頃麥冬,可供3~4公頃地作種苗。種苗準備好後,應隨即栽植,若不能立即栽植,應將種苗捆好把下部在水中浸濕,並用少許泥土包圍,每日噴少許水,可保留數日。
(2)栽植
四川麥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3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浙江則在5~6月初栽植。四川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10~13厘米開溝,深5~6厘米左右,在溝內每隔6-8厘米,放種苗2~4株,垂直放於溝中,然後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的覆土壓緊。裁後立即灌透水一次,每公頃約需種苗10500千克。浙江麥冬栽種,先用種刀切開土壤開溝,二年收穫的行珠距20厘米*16厘米,3年收穫的,行株距26~33厘米*20~23厘米,每穴栽苗8~9株,同一叢苗基部要整齊,垂直入土,然後將上壓實,深約4厘米左右。
3.間作
在麥冬主產區,廣大藥農習慣在麥冬地裡間作,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利於麥冬生長,進行間作可以減少烈日直射。四川產區夏、秋兩季一般多套種兩季玉米(每6行麥冬套種一行玉米),冬季間種大蒜等。
4.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麥冬植株矮小,如不經常除草,則雜草滋生,妨礙麥冬的生長。栽後半月就應除草一次,5~10月雜草容易滋生,每月需除草1~2次,入冬以後,雜草少,可減少除草次數,除草時結合進行中耕(鋤松表面土壤)。
(2)追肥
麥冬的生長期較長,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麥冬的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追肥3次以上,第一次在7月中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第二次在8月上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7500~450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草木灰1500-2250千克。第三次在11月初,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乾克。追肥時氮肥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地上部分徒長。浙江產區,除基肥外,栽植時在穴中施些過磷酸鈣,混拌在土中,以提高產量。裁後半月麥冬返青時,每公頃施11250千克清水類,過磷酸鈣112.5千克,7月份每公頃再施人糞尿18750千克,加過磷酸鈣195千克。春秋兩季是塊根膨大和根莖伸長增多時期,同時分率旺盛,此時應重施磷、鉀肥,故於每年3月份和9月份分別進行追肥,先淺松表土,每公頃施過磷酸鈣或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再施人糞尿18750~22500千克,在11月每公頃再施草木灰2250~3000千克,以利植株的生長與越冬。
(3)灌溉
麥冬宜稍濕潤的土壤環境,需水分較多,除栽植後應及時灌水(定根水)浸潤田土,促進幼苗迅速發出新報外,5月上旬,天氣旱熱,土壤水分蒸發快,亦應及時灌水,如遇冬春乾旱,則應在2月上旬前灌水1~2次,以促進根塊生長。

病蟲害

(1)黑斑病
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發病初期葉尖變黃並向下蔓延,產生青、白不同顏色的水浸狀病斑,後期葉片全部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①選用無病種苗,栽前用1:1:用倍波爾多液,或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苗5分鐘。②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除積水。③大田發病期可割去病葉,噴1:1:10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4天1次,連續3~4次。
(2)根結線蟲
病原是圓形動物門線蟲綱的一種根結線蟲。主要危害根部,造成癭瘤,使結麥冬的鬚根縮短,到後期根表面變粗糙,開裂,呈紅褐色。剖開膨大部分,可見大量乳白色發亮的球狀物,即為其雌性成蟲。
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方可水旱輪作,避免與烤菸、紫雲英、豆角、芋頭、紅薯、瓜類、羅漢果、白朮丹參、顛茄等作物輪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②選用無病種苗,剪淨老根。③選用抗病品種,如大葉麥冬、沿階草、四川遂寧麥冬。④土壤處理,可以防治。
(3)蠐螬、非洲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參見人參病蟲害及其防治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