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林寺


鸛林寺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郊龍溪古縣城遺址上,(顏厝鎮下半林村)始建於南朝梁武帝. 蕭衍大同六年(540年),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蕭衍皇帝信奉佛教,鼓勵民間建造佛寺並下旨規定每縣都要建一座佛寺,俗稱“官寺”鸛林寺是當時龍溪縣的官寺。鸛林寺遺址址在今泗洲佛祖庵的東邊泗洲佛祖潭上方,規模龐大,民國38年鸛林寺遺址上還有兩棵四人合抱不過的千年古樟樹,2011年鸛林寺遺址上村民翻建房子時在地下一米多深地方挖出一對宋代風格石獅。 現在的泗洲佛祖殿只是當年鸛林寺中僅存一座供奉泗洲佛祖的佛殿和方丈室,清.順治九年龍溪古城和鸛林寺主寺被清兵焚毀,後來人們把龍溪古城其他廟宇的神明都請到僅存的泗洲佛祖殿,所以現在的泗洲佛祖殿供奉的神明在漳州乃至閩台地區都特別,泗洲佛祖、神農大帝、太陽星君、為古代龍溪縣用於:求雨、治水、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祭祀主神。都天元帥張巡是龍溪古城的守護神,廣應聖王是陳元光的隨軍戰神。開漳聖王陳元光是龍溪先民保護神,在村北還有古地名“社壇”,社壇地方還保留有宋元時期的古石墩和300多年的古榕樹“壇”:古代舉行祭祀大典用的土和石築的高台或僧道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