鶹,傳說中的一種異獸,鳥類。《山海經》中有記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鶹 繁體字:鶹
拼音:liú  注音:ㄌㄧㄡˊ
簡體部首:鳥,部外筆畫:10,總筆畫:15
繁體部首:鳥
五筆86&98:QYVG倉頡:HWPYM鄭碼:RHKR
筆順編號:354532512135451

筆順讀寫:撇折捺折撇豎折橫豎橫撇折捺折橫

四角號碼:77627

基本字義

● 鶹
(鶹)
liú ㄌㄧㄡˊ
◎ 鵂鶹 :鳥,羽毛棕褐色,尾巴黑褐色,腿部白色。捕食鼠、兔等,對農業有益。亦稱“”。屬於角鴞屬或另一近緣屬的一種小耳的鶹。

English

the owl

山海經中的鶹

鶹

出自《山海經-北山經》:(饒山)是無草木,多瑤碧,其獸多橐口,其鳥多鶹。

譯文:這座山不生長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中的野獸大多是橐口獸,而禽鳥大多是鵂鶹鳥。

拼音是liu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