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雛庵

鳳雛庵

鳳雛庵建於1846年,原為九重大殿,今僅存一間,面積300平方米,正殿供奉鳳雛先生全身塑像,神龕兩側有對聯一副:“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對造物主的忌才表示怨憤,對龐統早逝深表惋惜。鳳雛庵前有千年古銀杏一棵,雌雄同生、枝繁葉茂、綠蔭覆蓋,臨風颯颯。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鳳雛庵鳳雛庵
鳳雛庵位於南屏山東南的金鸞山上。後人為紀念龐統而建.走近金鸞山,山門橫額上“赤壁古風”幾個大字赫然醒目。原建築簡陋,後世屢次擴建,但又迭遭兵燹。現存殿室數間,系清道光二十六年重建,建國後曾維修,青磚灰瓦,甚為古樸。主室有龐統塑像,撩眉卷鬚,莊嚴剛毅;配室一置圖書,一作客房,異常明潔。

庵之周圍,山徑崎嶇,苔痕布秀;尤其古樹參差,常聚異鳥飛鳴,蒼乾虬枝,間有枯藤纏繞,其中一棵千年以上的銀杏,綠葉森森,參天覆地,為紀念龐統而建。

當年民間傳言,得龍鳳中一人,即可得天下。相傳赤壁大戰中,龐統在草庵內披閱兵書時,巧遇蔣乾,遂偕同蔣乾過江,向曹操獻連環計,使曹操水軍“灰飛煙滅”,大敗於赤壁。

赤壁之戰後,龐統先被魯肅推薦給孫權,未能重用,後經諸葛亮舉薦,被劉備拜為副軍師。公元211年,佐劉備入川,進取益州,在圍攻佳雒城的戰鬥中,中埋伏,死於落鳳波。人們傳說,龐統死後化為鳳凰又飛回了金鸞山,金鸞山由此而得名,鸞即鳳也。

鳳雛庵建於1846年,原為九重大殿,今僅存一間,面積300平方米,正殿供奉鳳雛先生全身塑像,神龕兩側有對聯一副:“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對造物主的忌才表示怨憤,對龐統早逝深表惋惜。

地理概況

鳳雛庵襄樊旅遊交通圖
襄樊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東鄰隨州市,南界鍾祥市、荊門市、遠安縣、宜昌縣、興山縣,西連神龍架林區、房縣、丹江口市,北接河南省鄧州市、新野縣、唐河縣、桐柏縣,邊境界線長1332.8公里。

平面直角坐標距離:東西最大橫距220公里(東起棗陽市新市鎮最東端,西止保康縣馬橋鎮最西端),南北最大縱距154公里(南起南漳縣東鞏鎮最南端,北止老河口市紀洪崗鎮最北端)。

襄樊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年均溫度15-16℃),光能充足(年日照1800-2100小時),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年均229-248天),降水充沛(800-1000毫米),雨熱同季。

歷史文獻

鳳雛庵鳳雛庵內龐統神像
當年民間傳言,得龍鳳中一人,即可得天下。相傳赤壁大戰中,龐統在草庵內披閱兵書時,巧遇蔣乾,遂偕同蔣乾過江,向曹操獻連環計,使曹操水軍“灰飛煙滅”,大敗於赤壁。

赤壁之戰後,龐統先被魯肅推薦給孫權,未能重用,後經諸葛亮舉薦,被劉備拜為副軍師。公元211年,佐劉備入川,進取益州,在圍攻佳雒城的戰鬥中,中埋伏,死於落鳳波。人們傳說,龐統死後化為鳳凰又飛回了金鸞山,金鸞山由此而得名,鸞即鳳也。

在赤壁大戰開始之前,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的兵馬都往這個地方聚集。眼看大戰一觸即發,附近的百姓逃的逃、躲的躲,全走了個空。這時候,龐統卻直下漢水,渡過了夏口,橫越長江,來到這座荒山之上,搭個棚子就住了下來。他雖然對外人推託說是為了要辟世讀書,但實際上是要在這場大戰中,觀察誰才是真正值得他去輔佐、依靠的明主、英雄。

赤壁之戰開始,龐統獻出連環計,為火燒曹操的連環戰船而立了大功。劉備看出他是個人才,龐統也認為劉備是一位賢君,便在孔明的推薦下,做了劉備的軍師。

龐統別號鳳雛,年輕的時候一直鬱抑不得志,直到在這個地方才被發掘重用,就好像鳳雛突然長成了鳳凰,展開雙翅、往高空飛翔。所以他非常喜愛這個地方,勝過自己的故鄉。

當劉備進取西川的時候,龐統不幸兵敗身死,傳說他死後,有一隻金色的鳳凰飛來到了龐統的故居附近,棲息在一棵梧桐樹上,而金鸞山的地名,也因此而得名。

龐統戰死的訊息傳到了這個地方,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龐統,就在他原來住過的地方蓋了一座瓦房來供奉他,這就是如今的鳳雛庵。

景點介紹

鳳雛庵

鳳雛庵鳳雛庵
庵堂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原為九重大殿,今僅存最上一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分三個殿室:第一室供奉有龐統全身塑像,第二室為赤壁圖書館,第三室為接待、休息室。鳳雛庵外有千年銀杏樹一株,其枝葉如一巨大傘蓋,蔭蓋著鳳雛庵。

鳳雛庵位於南屏山東南的金鸞山上。走近金鸞山,山門橫額上“赤壁古風”幾個大字赫然醒目。相傳三國時龐統曾隱居於此。原建築簡陋,後世屢次擴建,但又迭遭兵焚。現存殿室數間,系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新中國成立後曾維修,青磚灰瓦,甚為古樸。主室有龐統塑像,撩眉卷鬚,莊嚴剛毅;配室一置圖書,一作客房,異常明潔。庵之周圍,山徑崎嶇,苔痕布秀;尤其古樹參差,常聚異鳥飛鳴,蒼乾虬枝,間有枯藤纏繞,其中一棵千年以上的銀杏,綠葉森森,參天覆地,益顯幽深雅麗,別具景趣。

太乙洞

太乙洞風景區位於鹹寧市溫泉城區西南5公里的石烏山,距武漢86公里,交通十分便捷。該洞的形成至今約360萬年,相傳是太乙真人為民治水掘鑿而成。

主洞全長2000餘米,洞內鍾乳倒懸,石筍群立,有太乙神像、劈山寶劍、蘇武牧羊、天賜神鼓、錦銹長城、臥龍池、觀音座蓮、珍珠塔等主要景點48餘處。其中,太乙神像、天賜神鼓、神龍臥波、天然石瀑等四處景點為洞中四寶。還有可以容納萬人大廳,且洞中有洞、景中藏景,其自然造化堪稱鬼斧神工,被譽為“楚天第一洞”。國家旅遊局局長劉毅、中國著名書法家趙朴初都曾欣然命筆,為太乙洞提詞。位於太乙洞頂的太乙觀,翠竹蔽蔭、香菸繚繞,靈官殿、太乙殿飛角鎏檐,並建有八卦陣、練功場、梅花樁、步雲長廊等一批景點。

鹹寧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寧市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的東南部。東南與江西瑞昌武寧修水接壤;西南與湖南岳陽交界;西北至東北與荊州地區、武漢市、黃石市、黃岡地區相鄰。全區共轄鹹寧、赤壁、通城、通山、陽新、嘉魚等縣(市),總面積1263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80萬人。
鹹寧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陽新、通山等地已發現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漢、唐時期,已有了較為發達的經濟文化。1965年,由孝感地區分離出來,成立了鹹寧地區,溫泉鎮為鹹寧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景點拜風台|半壁山|澄水洞地下工程|赤壁大戰陳列館|赤壁摩崖石刻|赤壁旅遊區|赤竺碑廊|峨石寶塔|鳳雛庵|黃蓋湖|林海深處遊覽區|龍潭探幽遊覽區|鹹寧山下遊覽區|吳楚天游遊覽區|雲中湖遊覽區|李自成墓|陸水湖|陸水花園|星星竹海|玄素洞|雪峰山|翼江亭|九宮山森林公園|長江新螺段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潛山國家森林公園|太乙洞風景區|鹹寧溫泉|飛仙洞|隱水洞|李邕石室|中華水滸城|鳳雛庵|龍佑溫泉|雲中湖|北伐戰役遺址|赤壁古戰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