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村

鳳凰古村

鳳凰古村位於福永街道鳳凰山腳下,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興建的小村,其中有60多座明清民居的古建築群已沐浴了500年風霜雨雪的,這是華南地區罕見的,更是深圳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基本信息

簡介

鳳凰古村鳳凰古村
鳳凰古村安臥寶安鳳凰山下,已經700多年。這個村落最早興起於元代,據傳原村民大多是文天祥家族後代。元代的建築已見不到了,村中還有3口元代古井,均為宋末至元代所建,距今已有700年歷史。古村里現保留有69座明清民居、私塾書室近10座、公祠12座、12口古井、12棵古樹、6條主巷道和35條次巷道。現存明清古建築群,最古老的已經有500年歷史,最短也有100多年。

從市中心出發,經107國道通過立交橋轉向鳳凰大道,第一個紅綠燈朝左邊拐,就能看到村口一座六層六角石基堆砌的古塔——“文昌塔”。這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物已是這個古村的地標了。

村落特色

鳳凰古村鳳凰古村
在這片散集著古老的建築群中,青石板鋪就的小徑,貫穿整個村落。踏著青石板,感觸著歷史的蒼老和歲月幽深。那一條條彎曲小巷,默默敘說著千年往事、人世滄桑。抬望眼,鯉鱗似的瓦片逶迤遠去,煙雲般的歷史撲面而來,靜聆鳳凰撲翅聲和伶仃洋的濤聲。

鳳凰古村的巷道頗具特色,為了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鳳凰村巷道長寬比多在1.5∶1~2∶1之間,使得多數巷道全天都處於建築陰影之中,夏季主導風向形成冷巷。因為採用“梳式布局”,在巷道中,路人只能看到鱗次櫛比的山牆和寨門,不能一眼把民房內看個通透,使得保留明清風格的民房充滿了神秘感。

鳳凰村古建築有祠堂、書室、家塾和民居這4種類型。房屋多是以花崗岩或紅砂岩為牆基的磚木結構,清水磚牆,屋頂有船形正脊,還有灰制雕塑和壁畫。在一些民房大門上方,我們還發現了石刻的匾額和雕塑,因為年代久遠,圖案已經模糊。而在民房內,梁架墩頭上還有木刻或石刻紋飾,封檀板上有木刻人物故事和花草圖案。

資料顯示,鳳凰古村有灰制雕塑人物、動植物圖案約2000多組,木刻人物、動植物圖案3600多組,石刻人物、動植物圖案500多組,壁畫1000多組,石刻陽字門匾17個。在茅山公家塾前廳內牆頂部,繪有一幅巨大的明代風格的彩繪人物故事畫“八仙圖”,為深圳地區民宅僅存完好的一幅明清巨型壁畫。

改革開放以來,寶安各村拆舊建新漸成風氣,但鳳凰村委會卻一直不動舊村,舊屋一間不拆,而將新村規劃在舊村周邊進行建設,使鳳凰舊村在新村包圍之下,成為目前深圳市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村落。

歷史沿革

說是元代始興此村,其實鳳凰村人類活動的蹤跡,可以追溯更遠。

2000年8月,深圳市文物普查隊會同河南省洛陽市考古隊在鳳凰村旁發掘和發現了大批古磨製石具石坊輪以及大量夾砂陶片、各種紋形陶片等。專家們由此斷定,鳳凰村於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晚期至三四千年前青銅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一帶繁衍生息。至唐代中晚期,鳳凰就已形成較固定的小村落,兩宋時期,現在的鳳凰範圍內約有三戶成村、四戶成寨規模的五個小村落,當時稱為嶺下村。而鳳凰村真正成為大村,則是從宋末元初文天祥孫輩舉族遷徙至此開始的。

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舉兵南下,自臨安沿海直逼寶安、新會、珠海一帶。文天祥在贛吉兩州(江西)募集數萬民兵抵抗,被元軍擊敗後被俘,後在大都(今北京)慷慨就義。

宋軍潰敗後,文氏族人隨敗軍潰散,逃至寶安西南沿海荒蕪地帶,文天祥胞弟文壁攜族人先居於寶安黃松崗鶴子園,文天祥孫輩文應麟於元代大德年間,攜兩個兒子及部分族人遷至嶺下(今鳳凰社區)購田置業定居,開村立業,繁衍後代。其間,文應麟首建“鳳岩古廟”,築“望煙樓”,開鑿三口水井,建通往“鳳岩古廟”的石板橋和石磚路,這些建築至今仍然使用,保存尚好。經幾代艱辛經營,形成今日鳳凰古村的雛形。如今,鳳凰村民90%以上均為文天祥及其胞弟文璧等文氏後人。

村落保護

鳳凰古村鳳凰古村
鳳凰古村落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的不可複製,一旦保護不力,將是永久性的消亡。古村落因為與文天祥名字聯繫在一起,讓這個村落包含太多歷史的故事。現存的建築物就是最好的解說。在深圳沒有哪個村落像鳳凰村一樣包含太多歷史的符號。從歷史的角度、從全局的角度保護鳳凰古村落成為必然。

2014年初,作為中國文化藝術最高殿堂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寶安區政府簽約,將在鳳凰古村建立鳳凰創作研究基地。有了這個國家級文化藝術平台的加入,鳳凰古村似乎正面臨著“鳳凰涅槃”。

從保護開發的角度來看,鳳凰古村無疑在探索一條科學的路子,對於古村落而言,更大的危機在於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一邊要死守保護防線,一邊卻面臨經濟發展需求,究竟該如何平衡?

首先是產權問題。按現在的政策,社會力量即使願意投資保護老宅,也無法辦理有效手續。寶安區也只能對村民所有的古建築實行“先租再修繕”的方法,也就是把村民的房子租過來,幫助其修繕好房屋,再還給其居住。

二是對居民的影響。鳳凰古村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那就意味著今後原居民的居住條件與現代生活有很大的差異。誰不想過上更現代的生活?至少,政府應該在古村旁邊劃一塊地,解決好水、電、路等問題,幫助村民改善居住條件,古村里還是要鼓勵村民原村經營。

三是避免單一商業化模式。過度商業化,會導致村民被邊緣化、參與度不高。政府應該考慮古建築修復帶動整個地區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改善、為村民尋找合適的產業等,而不僅僅只是依靠旅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