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江鎮

鳥江鎮

鳥江鎮位於祁東縣城以東21公里處,東臨衡南茅市鎮,南接歸陽鎮、糧市鎮,西與祁陽交界,北與金橋鎮毗鄰。1995年5月建鎮,轄28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540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10人,鎮域總面積66.18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土多為紫色頁岩結構。

基本信息

鳥江鎮鳥江鎮
鳥江鎮位於祁東縣城以東21公里處,東臨衡南茅市鎮,南接歸陽鎮糧市鎮,西與祁陽交界,北與金橋鎮毗鄰。1995年5月建鎮,轄28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540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10人,鎮域總面積66.18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土多為紫色頁岩結構。

簡介

鳥江鎮鳥江鎮領導視察
鳥江鎮耕地面積為21626畝,其中水田20174.3畝,林地15100畝,其中國有森態林14000畝,農產品以稻穀為主,農副產品有柑桔、奈李、花生、葡萄、鮮魚、生豬、牛、羊等,有悠久的草蓆種殖及加工歷史,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79元。水利資源豐富。白河流域經過9個村,有300千瓦的楊柳水力發電站,有小二型水庫6座,骨幹塘281口,山平塘2320口。礦產資源豐富斗塘村大嶺一帶蘊藏大量鉛鋅銀原礦,礦層較淺,綜合含量較高。沖嶺村園珠坪一帶重晶石儲藏量較多,這些礦藏已經探明並已引入資金正在開採,未探明的斗塘村時塘鉛鋅礦勘探,一旦探明,將投入巨資進行開採,這將對鳥江鎮的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鞭炮產業不斷做大做強,鳥江鎮的鞭炮廠已發展到14家,其規模僅次於過水坪鎮,排全縣第二。
交通優勢明顯。鳥江鎮距衡棗高速公路12公里,省道“317”、高速公路連線線穿境而過,鳥丁路、鳥湖路連通全鎮,100%的村通了村級公路,80%的組修通了組級公路,全鎮形成了主體式交通網路。水、電、路、迅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廣播電視、社會教育、醫療衛生、金融、保險、國土、城建等社會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鳥江鎮2003年糧食總產15351噸,油料總產485噸,起水水產品量1400噸,出籠家禽20萬羽,出欄牲豬3.8萬頭,大牲畜存欄2000頭。農業總產值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8元。鳥江鎮水利資源豐富,白河流域貫穿9個村,建有300千瓦的楊柳水力發電站,有小二型水庫7座,骨幹塘281口,山平塘2320口。鳥江鎮十分重視水利建設,先後投資5萬元對楊柳電灌站長達8000米的左、右兩乾渠進行維修,2003年投資7000元對斗塘小二型水庫溢洪道進行加寬改造,從91個起全鎮硬化渠道11000米,硬化山平塘、骨幹塘1360口。鳥江鎮積極推廣農業科學新技術,如水稻地膜育秧、早稻旱地育秧、拋秧、小苗帶土移栽等,實現了兩季雜交化,良種推廣面積達到22000畝。鳥江鎮從95年起大膽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湘屏村率先在白河西岸建立葡萄、朋棚蔬菜基地,面積100畝,人平年增收110元,成為全鎮產業結構調整樣板基地。鳥江鎮建立了標準化農業席草種植基地1000畝,其他經濟作物如油菜、花生、蔬菜常年穩定在2000畝以上。鳥江鎮有各種農業機構1882台,總動力7565千瓦,其中種植業機械103台265千瓦,農用排灌機構880台3798千瓦,農副產品加機械660台3242千瓦,畜牧業機構150台280千瓦,載重運輸車11台888千瓦,農用運輸車39台1750千瓦,各種機構作業面積達到2.82千公頃。

沿革

鳥江鎮位於祁東縣城以東21公里處。總人口2.67萬,面積 66.18平方 公里。 解放初,鳥江屬歸陽區,1952年成立鳥江鄉,建立鳥江鄉,1990年改為鄉級鎮。1995年5月撤銷歸陽區後,原丁字鄉10個村併入鳥江,建立新的鳥江鎮,轄28個村2個居委會,有348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人口25538人,其中非農業人員1811人。總面積66.18平方公里。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屬南方典型丘陵地區。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鳥江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鎮農業總產值由1979年不足350萬元上升到2300萬元,(寧波草是鳥江鎮的一大傳統拳頭農產品,年種植3000餘畝,產席草2100餘噸。)鎮屬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總產值由1979年的不足2萬元上升到9000餘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從1979年不足22元增加到1800餘元。畜牧養殖業發展較快,年出欄肉豬100頭以上的養殖專業戶達10戶之多;頗具現代規模的楊柳雞場年創產值50萬元。鳥江鎮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尤以鉛鋅礦為主,引進外資350萬元,開採鉛鋅礦等。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郵政通訊事業發展迅速,村村組組開通了程控電話。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街道硬化整潔,兩旁高樓林立,街燈整齊劃一;日產千噸的自來水廠把深層地下水送進家家戶戶;占地5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吸引了不少外來客商;電視發射塔高聳雲端,能夠接收12套電視節目。全鎮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同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接近小康。

基礎設施

1992年,在原有有線調頻廣播電台的基礎上,投資15萬元,興建了鳥江鎮電視差轉台並開通有線電視,使鎮機關附近部分居民接上有線電視信號。到2003年,有線電視主線達10桿程公里,縣電視光纜也架通到鳥江鎮,並延伸到湘屏、一心兩村。全鎮有5個村接通了鎮電視台有線信號,有線電視用戶發展到400多戶,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0%。
鳥江鎮鳥江鎮衛生局
1992年,縣衛生局為配合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鳥江鎮龍坪村,並投資10000元,動員龍坪村兩委採取村、組、農戶三方集資的辦法,籌集資金10萬元,建成一個小型自來水廠,該村11個組270戶人家全部用上清潔的自來水,也是鳥江鎮唯一的農戶用自來水的村。
1996年,投資760萬元,購置數字程控電話交換機1台,總容量1920門,從此程控電話在鳥江鎮開通。97年郵政、電信分家,建立鳥江電信交換點。2003年又投資140萬元延伸城鄉通訊線路,實現村村通程控電話,96%的組通了程控電話,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360戶。1999-2003年,移動聯通兩公司信號塔相繼在鳥江鎮建成,2003年移動公司又在丁字村設立附塔,解決了丁字及臨近村信號盲目區問題,全鎮擁有手機1100多部。
2001年,投資15.5萬元完成了農村用電戶改工作,2002年實施農村電網改造,當年有18個村降低了電價,2003年網改全部完成,同時全鎮實現用電同價,每千瓦時電價由原戶、網改前的1—1.2元降到0.548元,網改總投資達100萬元。
2003年,鳥江鎮爭取到市國土局土地整理項目,獲得130萬元的投資,對皮塘、中心、丁字三村的890畝土地進行整理,砌築排洪渠4000餘米,澇時開閘瀉洪,旱時蓄水保苗,使2000畝稻田受益。
1994年拆除原梨沖國小危房,投資40萬元在原址新建。時任中共祁東縣委副書記李朝梁同志為該校題寫“梨沖國小”校牌。95年投資120萬元,在學府路南向東側興建了鳥江鎮育才國小,後改為鳥江鎮中心國小。該校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711.5平方米,分教學、運動、生活三個區間,有200米環形跑道,兩個籃球場,兩個排球場,一個羽毛球場,文化長廊24米。鳥江鎮共有國中2所,國小13所,在校中學生1202人,國小生1558人,專任教師中學77人,國小113人。全面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1986年至2003年,共投資221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其中捐資助學100萬元,兩所國中、1所中心國小建有綜合實驗室。其中中心國小教學儀器按省頒一類標準配備,擁有15000冊圖書,40台電腦。鳥江鎮有農科教中心一個,農函大教學點一個,在校學員142人。
鳥江鎮有鎮醫院一所,衛生分院2所,防疫保健站1個,村衛生室28個。有醫務人員49人,病床14張。鎮醫院有技術人員26人,設有中醫科西醫科兒科婦產科,可進行一般疾病的診斷治療、X光透視檢查和應急救治及三大常規化驗。

社會事業

鳥江鎮堅持“全力抓安全、安全保穩定、穩定促發展”的工作理念,狠抓安 全生產工作,連續3年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零死亡。鳥江鎮採取了五項措施:一是將安全生產列入幹部包村“一崗五責”制的重要一項,分別與各村、各企業業主、車主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二是以“安全生產月”、“專項整治”活動為契機,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民安全意識;三是將每季度第一個月上旬作為集中培訓期,分別對鳥江鎮境內車主、業主和特種作業人員及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並考核;四是堅持墟場日定期上路整治“三無”車輛行駛、非客運車輛載客行為,依法取締“三無”運營車輛,定期開展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學校安全大檢查;五是建立村級安監室,構建完善的監管網路。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