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毛

鱗毛

鱗毛:陸生中型植物。根狀莖粗短,直立,偶橫臥,密被鱗片。葉叢生,一至四回羽狀複葉或分裂。孢子囊群圓形,孢群蓋圓腎形。約14屬,1700種,是蕨類植物的最大科。

鱗毛科介紹

科中文名:鱗毛蕨科
科拼音名:linmaojueke
科拉丁名:Dryopteridaceae
中國植物志:05(1):1
水龍骨目鱗毛蕨科的一個世界性大屬。根狀莖粗短,直立,葉聚生頂部,呈放射狀,通常遍體被大小、形狀不同的棕色至黑色的鱗片。葉片多回羽裂。孢子囊群生小脈背部,具圓腎形的囊群蓋。全屬約400種,中國近200種,為該屬的分布中心。廣布於東北和河北東北部;朝鮮及日本也有。其根莖含綿馬素,為驅消化道寄生蟲劑。

常見的有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兩色鱗毛鱗(Dryopteris setosa (Thunb.) Akasawa)、黑足鱗毛蕨(D. fuscipes C.Chr.)、闊鱗鱗毛蕨(D. championii (Benth.) C.Chr. ex Ching)、長尾複葉耳蕨(Arachniodes simplicior (Makino) Ohwi)等, 均為亞熱帶森林中草本層的常見種。

所有屬 :
Acrorumohra....假複葉耳蕨屬
Arachniodes....複葉耳蕨屬
Cyclopeltis....擬貫眾
Cyrtogonellum..柳葉蕨
Cyrtomidictyum.鞭葉蕨
Cyrtomium......貫眾屬
Dryopteris.....鱗毛蕨屬
Leptorumohra...毛枝蕨
Lithostegia....石蓋蕨
Nothoperanema..肉刺蕨
Phanerophlebiopsis黔蕨
polystichum....耳蕨屬
Sorolepidium...玉龍蕨屬

細胞結構

鱗毛鱗毛
套用Steedman's wax切片法,間接免疫螢光標記技術和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技術研究了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原葉體大液泡化細胞和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微管列陣的變化。結果顯示:套用高濃度的多聚甲醛(8%)可以很好地保持大液泡化細胞的結構和微管的抗原性。結果也顯示Steedman's wax切片法和間接免疫螢光標記技術的優點;(1)避免在微管標記過程中酶解細胞壁;(2)在乙醇脫水過程中樣品中葉綠素的自發螢光被減到最小;(3)能夠詳細觀察到有絲分裂過程中微管骨架的變化。因此,這種方法可以被廣泛用來調查簡單植物體和複雜植物體中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以及發育過程中微管骨架的變化。

藥用價值

【藥 名】 纖維鱗毛蕨 【拼 音】 XIANWEILINMAOJUE 【來 源】 為鱗毛蕨科植物纖維鱗毛蕨的根莖。 【功 效】 清熱平肝、解毒殺蟲、涼血止血。 【主 治】 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膜炎,用於治療各種蟲積腹痛症,用於紅崩白帶、刀傷出血諸症。 【性味歸經】 苦,微寒。 入肝、肺、腸三經。 【用法用量】 內服:6一12克,水煎服。 【動植物資源分布】 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拉丁名】 Dryopteris sinofibrillosa ching 【考 證】 始載於《西藏植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