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川鄉

高川鄉

高川鄉地處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西南30公里,綿陽市百萬畝棗園的中心地帶,與獻縣、泊頭接壤,北臨307國道和成綿高速公路,緊靠中國最大的紅棗集散中心,廊泊公路貫通高川鄉,是綿陽市小棗標準化生產基地,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紅棗之鄉”所在地。

基本信息

概況

高川鄉官兵向高川鄉運輸物資
高川鄉轄33個行政村,總面積60平方公里,耕地65955畝,總人口31053人,其中農業人口30406人,人均耕地2畝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06‰,高川鄉財政供養人員336人,其中政府工作人員79人,教師257人。高川鄉基層黨支部41個,其中農村黨支部33個,鄉直8個,全部達到合格以上,其中優秀10個,縣優秀黨支部4個,市級優秀基層黨組織2個(朴寺、大留),高川鄉黨員1036人,生態文明村2個,為朴寺、蒲碼頭。

2004年,全面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325萬元,人均10120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882萬元,其中實現工業總產值8550萬元,農業總產值333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277萬元,上交國稅160餘萬元,地稅62萬元,預算外收入51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850元,比上年的2502元增加348元。政策生育率96.49%,人口自然增長2.87‰。全年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45000元,收取採礦使用費6500元。2005年,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36萬元,人均12085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932萬元,其中實現工業總產值11320萬元,農業總產值361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95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63.4萬元,上交國稅225.4餘萬元,地稅72萬元,預算外收入66萬元。消化債務5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105元,比上年的2850元增加255元,政策生育率達98.4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1‰ 。

鄉鎮建設

高川鄉高川鄉紅棗種植
高川鄉金絲小棗標準化管理面積6萬畝,無公害果品生產初見成效,朴寺村成為省、市標準化管理示範園,並成立了小棗專業合作社,建冬棗保鮮庫11個,並舉辦了“打棗樂”旅遊觀光項目,2004年朴寺村700畝棗園產出的140萬斤金絲小棗,經河北省果桑花質量監督檢測站檢測合格被批准為“安縣第一無公害果品”。為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今年該村制定了新的發展藍圖,並在廊泊路邊建設集商住於一體的朴寺新村,新建冬棗保鮮庫60個。此外,為實現朴寺村棗甜、景秀、人更美的目標,該村積極開發文明生態旅遊觀光項目,今年接待遊客近萬人,通過旅遊開發,促動人們的生活理念再上層次。高川鄉紅棗加工企業註冊了“高川”、“巨龍”“彤園”、“棗樹園”等6個品牌,並有了很大的知名度;小棗行銷人員達到600多人,在全國十多個大中城市設立了專賣店。高川鄉棗園面積已達6.2萬畝,小棗結果面積4萬畝,常年產量達5000萬斤,人均棗果收入2000元以上,形成了“高川鄉一園”的資源格局,走出了一條以科技興鄉,以綠色致富,以名牌增效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高川鄉共有企業213家,形成了以製藥機械棗加工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格局,從業人員達2000人。2004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47870萬元,完成稅收216萬元。固定資產超百萬元企業:匯英滄州分公司巨龍棗業有限公司安縣中醫院高川鄉磚廠宏偉棗業有限公司鑫源冷庫。固定資產超五十萬元的企業:棗園棗業有限公司、靜電除塵設備有限公司、天食麵粉廠、宏達棗業有限公司。以廊泊路為中心,規劃了廊泊路工業經濟走廊,鼓勵、引導企業及經濟能人在廊泊路經濟帶內投資建廠。以鑫源冷庫為主的10餘家企業進入該區,總投資1400萬元。

高川鄉共有兩個工業小區:磚廠工業小區和廊泊路工業帶。磚廠工業區位於高川鄉朴寺村村北,307國道南100米處。占地面積1000畝,已有6家企業落戶該工業小區,其中小棗深加工企業3家,靜電除塵設備一家,冷儲庫一家,磚廠一家。從業人員250人。小區內配套設施齊全,水、電、路三通,區內配套深機井1眼,水量40立方米/小時,變壓器3台,專線供電。廊泊路工業帶位於廊泊路兩側,占地面積1300畝,該小區轄30多家企業,從業人員1000人,主要以小棗深加工為主,其中也包括加油站飯店汽修等服務行業,配套設施齊全,交通便利。工業小區內各個企業經濟發展形勢良好,營業收入、企業增加值、稅收、固定資產投入等經濟指標同比增長率為50%、58%、20%、80%,大約占高川鄉經濟指標的三分之一。

經濟建設

高川鄉高川鄉羅卜種植基地

2004年,高川鄉從彭州引進黃蓮規模種植350畝,帶動高川鄉種植黃蓮面已達2000畝。建立當歸川芎基地,全年種植當歸50畝。建立“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種植魔芋350畝。建立無公害蔬菜“紅原”蘿蔔基地,全年種植無公害“紅原根”蘿蔔500畝,農民人均增收30元。全年高川鄉實現農業總產值3332萬元,生豬出欄4387頭,養羊462頭,生產茶葉8800斤,生產水果535噸。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新育樹苗80畝,疏幼林補植1.5萬畝,封山育林5萬畝,退耕還林管護1.43萬畝,人工點撒播1.013萬畝。對已栽植的14300畝退耕還林落實管護人員20人。按政策兌現退耕還林折現金300.3萬元。調解林權、林界糾紛10起。實現32年無火災。在規定時間採伐商品材430.50立方米。

2005年,高川鄉從彭州引進黃蓮規模種植1200畝,帶動高川鄉種植業發展,現高川鄉種植黃蓮達2000畝,從德陽中江縣泰川藥業公司引進良種當歸種植,建立了100畝“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種植無公害“紅原根”蘿蔔836畝,農民增收110元。引進綿陽安陽雲安魔芋種植有限公司落戶高川,動用工業反哺農業資金8.65萬元,建立了300畝魔芋繁育基地。投入經費10000萬元,做好豬2型鏈球菌病和禽流感的預防和防治工作,免費對高川鄉的豬、進行全面防治。高川鄉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612萬元,生出欄4044頭,養500隻,生產茶葉11000公斤,生產水果95噸。高川鄉新育樹苗40畝,成片造林1600畝,疏幼林補植2萬畝,封山育林3500畝,退耕還林管護1.43萬畝。對已栽植的14300畝退耕還林搞好補植撫育,落實管護人員20人。全年採伐商品材1054立方米。實現連續33年無森林火災。按政策兌現退耕還林折現金300.3萬元,造林補助28.6萬元。

社會事業

高川鄉高川鄉領導慰問貧困戶
2004年,全年出生人口57人。出生率為9.09‰;人口自然增長率2.87‰。投資18500餘元,進行生育文化大院規範建設。落實計畫生育“三結合”幫扶對象87戶,為基地民眾提供優質魔芋種子1000餘公斤,無償提供化肥560公斤,技術服務18次。春節期間,走訪貧困戶139人,送去大米700斤,菜油350斤,豬肉140斤,白酒70瓶,棉被20床。對天池村五組受地質災害搬遷的3戶村民進行住房重建,解決資金6000元。新增低保對象1戶、1人,高川鄉共放發低保金8955元。走訪慰問優撫對象和駐地武警官兵,送去慰問金2000元。全年共放發傷殘軍人撫恤金3080元,糧油補貼600元,失散紅軍戰士補助1800元,糧油補貼300元,老復員軍人生活補助7560元,義務兵家屬優待金9750元。強化公路養護,購歷清26噸,購豆石、米石200立方米,請民工300多個,對墩秀路和三叉路到磷礦礦部路段進行了全面補油,落實三叉路到火石溝的公路養路養護人員2名。注重文教工作,除泉水、高川、天池三個村小,全部實行了寄宿制。投入教育資金7萬餘元,對中學教學樓進行了加固,對中國小食堂廚房寢室進行了改建,山區教師補貼款按時到位,兌現中學升學獎2900元。利用農校面向農村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高川鄉湧現出林業種植戶、養殖專業戶、科技示範戶600多家。

高川鄉劃撥專款3萬元,對礦山公路進行維護。2005年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畢業率均達100%。高川鄉7個村小全部實行了到中心國小校就讀,實行寄宿制。投入教育資金6.5萬餘元,購買鐵床、安裝防護欄,中國小食堂、廚房、寢室進行改建,裝備了遠程教育室。嚴格執行“一費制”收費政策和“兩免一補”政策。全年減免學雜費、課本費1.61萬元,補助貧困住校生生活費1.96萬元。充分利用農校面向農村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高川鄉湧現出林業種植戶,養殖專業戶、科技示範戶700餘家。扶貧攻堅工作穩步推行。全年為幫扶對象送魔芋種子12950斤,價值16835元,送幫扶資金9440元,其中部門解決幫扶資金4400元,送糧食2160斤,菜油125斤,化肥400斤,豬仔2頭,黃蓮種子50斤,當歸種苗25000株,水泥5噸,落實住房改建5戶,補助資金18000元。幫助4戶貧困戶和五保戶新建住房,補助資金24000元,全年為扶貧攻堅對象解決資金11000元。通過幫扶,高川鄉70戶225人人均純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貧困戶,每戶的人均純收入都達到1200元以上,平均達到了18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