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心理

體育心理

體育心理是是教育心理學的一部分,研究體育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品質的形成。

體育心理

正文

體育心理的主要研究範圍是:①體育教學過程的心理特點和規律,②掌握體育運動知識的過程和結構,③運動技能形成的心理特點,④體育運動比賽的心理規律,⑤體育教學、訓練和比賽的心理訓練,⑥青少年學生學習體育運動技術的心理特點,⑦體育運動中智力與品德的培養,⑧體育運動的心理健康與心理衛生,⑨社會體育心理特點,等等。
體育教學心理
①體育運動學習動機。體育運動不僅是肌肉活動,還以一定心理因素的有意控制為基礎。學習動機是推動體育知識、技能學習的內部力量。沒有積極、正確的學習動機不僅不能動員自身力量掌握運動知識技能,而且有礙學生身心健康和優良心理品質的培養。體育運動學習動機有多種多樣,可區分為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前者以個體直接需要為基礎,後者以社會需要為基礎。進行動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以社會性的間接動機為主導有機地結合兩種動機。
②體育認知。“體育認知”是對各種運動信息的選擇輸入,即運動感知、注意的功能;加工處理,即表象、想像、 思維、 記憶的功能;以及輸出反應、反饋評價,即運動情感和意志的動作或言語表現的功能。任何運動活動都必須在這一體育認知過程的完整統一中進行,無論是脫離認知在腦中加工的"刺激──反應"觀點,或者是既不考慮反應又不考慮刺激狀況的主觀思辨觀點,都是缺乏科學根據的。為了保持體育認知的正確,必須準確選擇運動信息;既不要全輸入,也不能全堵塞。那些臨場缺乏排除干涉能力或選擇性反映遲鈍者,總是發生認知活動的受阻,並導致運動技術活動的失誤。在體育認知中,提供選擇的輸入信息有:a.體育認知的自然信息,如自然環境、 氣候條件等。 b.體育認知的社會信息,如教練、運動同伴、競賽對手、裁判、觀眾等各種人際關係。c.體育認知的心理信息,如自身或他人的個性、運動表情、思維、注意狀態等。d.體育認知的肌肉動作信息,如自身或他人的跑、跳、投動作及體育器械操作等。e.體育認知的運動客體信息,如籃排球、航模、賽船以及射擊目標物體等。
對輸入的運動信息的內部加工,是體育認知的關鍵。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心理過程和特性都參與了這一複雜的加工處理過程。在這裡進行著對信息量進行分類和儲存、轉化。這種加工處理是多水平的,它既可以在動作表象的水平上進行,也可以在想像的水平上進行,又可以在思維的水平上進行。這種信息按質和量的加工處理,制約著體育運動者的運動水平,實現著對技術動作和運動戰略、戰術的有意識控制。
對運動信息加工處理後的輸出反應,主要通過肌肉動作形式,有時也輔以言語和情緒表現。在輸出信息的認知活動中,情感起著推動作用,意志則負責調節。輸出運動信息後的反饋和評價,是新的認知活動的開始。正確、及時的動作和言語反饋,會使錯誤技術動作得到糾正,正確動作得到肯定。有經驗的教師正是抓住體育認知的這一反饋和評價的環節,去調節學生的認知過程。但最好是教會學生自己控制調節認知的系統,這樣他們就能獨立地完成體育運動的學習任務。
③運動技能形成的心理特點。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發展經歷著三個互相聯繫的階段,即運動知識與肌肉動作初步結合的階段、運動技能形成階段和技能熟練階段。各個階段的主要心理特點是:a.運動知識過渡到技能的初期,動作之間缺乏緊密聯繫,肌肉動作表現為笨拙、不協調、多餘動作多,身心力量消耗大,伴隨視覺的有意識控制起主導作用,動覺的自動控制能力很小,注意力過度集中,情緒緊張等。b.運動技能形成階段的主要標誌是動作間的聯繫加強,多餘動作減少,有意識的視覺和動覺聯合控制動作,注意過度集中和情緒緊張性減弱。c.運動技能熟練階段,各種肌肉動作聯合成為自動化的系統,視覺的有意識控制讓位於動覺的自動控制,多餘的動作和心理緊張消除,注意範圍擴大等。
④體育運動教學、訓練與學生個性發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比賽活動是發展學生個性特徵的有利條件。許多研究指出,體育運動可以使人的個性在短時間內得到表現、訓練和發展。如在嚴密組織的集體性對抗項目中,學生勇敢進取、互助合作的性格和意志特徵得到充分發展;在完成艱難、甚至驚險的肌肉技術動作中,學生的吃苦耐勞、“忍痛”和果斷、頑強的心理品質得到磨練;在各種激烈、緊張的訓練和比賽中,學生們學會了調動自身的潛力衝破阻力,探險應激的能力,整個心理結構會因此得到充實和改善;在不斷接受運動挫折和勝利中,學生會逐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意志行動,克服消極的心理品質;在體育運動特有的臨場心理訓練中,他們學會了各種自我控制能力,發展了各種運動智慧型和思想品德。有一些人的研究指出:由於不同專項運動的特點不同,對各種心理品質發展水平的要求也各異。如前表所列的四種運動項目需要的意志品質,各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的順序。屬於第一類的意志品質,舉重是“總動員”、游泳是“自信”、競技體操是“自調身體能力”、排球則是“組織性”。依此各有不同的組合結構。教師應當注意發展相應的心理品質,以保證運動技術的質量。
體育心理體育心理
體育專項運動的特點與學生的心理差異 不同的運動項目要求具有不同心理特點的人去從事,在運動訓練的選材中應當使兩者對應結合起來,人盡其才,發揮個體的心理優勢。這樣,就能在短期內培養出優秀的運動員。為此,必須研究體育運動專項的特點及其對心理品質的要求,研究運動者實際存在著的個體心理差異。在個體心理差異方面可以從三個維度去研究:①運動中的年齡心理差異。如:兒童喜歡遊戲運動;少年愛比賽和表演運動;青年又偏重於發展專項運動。又如:年幼者運動心理的靈活性大,準確性差;年齡大者則相反等。②運動中的性別心理差異。如:女學生喜愛柔和健美的體操運動項目;男學生喜歡大力、剛強的運動項目等。③運動中的個性心理差異。如:活潑性格者適於球類運動項目,穩重性格者適於靜力性的運動項目,等等。
體育教師心理 體育教師除了應具有一般教師所共有的心理品質外,還應當具有適合自己專業需要的心理品質。這些特殊的心理品質是:①對肌肉運動的直接興趣和吃苦耐勞、“忍痛”能力。②高度的運動信心和強烈的體育求知慾。③積極的運動進取心和嚴格的行動自製。④充沛、穩定的臨場運動情緒。⑤銳敏的運動信息感受和創造性的運動思維。⑥善於臨場“應激”指揮的能力。⑦熟悉運動心理訓練方法。⑧正確協調人際心理關係的能力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