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蛟鎮

騰蛟鎮

騰蛟鎮地處平陽縣西北部,位於平陽、瑞安、文成三縣(市)交界處,距溫州市區62.5公里,57省道貫穿全境,是平陽西北大門。全鎮面積37.8平方公里,轄4個辦事處,經行政村(居)規模調整後,現有3個社區,26個行政村,總人口4.5萬人。

基本信息

簡介

騰蛟鎮騰蛟鎮
中國象棋之鄉、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騰蛟鎮地處平陽縣西北部,為平陽、瑞安、文成三縣交界處,距溫州市區62.5公里,57省道貴穿全境,是平陽的西北大門。騰蛟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林景熙、當代名聞海內外的百歲棋王謝俠遜和原中國政協副主席數學泰斗蘇步青等眾多名人的故里。全鎮區域總面積37.8平方公里,現轄4個辦事處,6個居民區,44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5萬人。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億多元,工農業總產值10.65億元,財政收入3300萬元,外貿出口交貨值1.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095元,擠身溫州市經濟綜合實力三十強鎮行列。

地理環境

騰蛟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日照總時數1866.8H,年平均氣溫17.9℃,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數1631.6/176.2。全年日數25.9, 常年無期277天左右、夏季常有颱風。騰蚊鎮地處浙南中山區。屬新華夏構造一級隆起地帶,多為海拔500米,左右的山脈所蟠回、系浙閩邊界洞宮山脈之北支、總體走向西北--東南,也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多山地。水流屬帶溪水系,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敖江之支流。

人文景觀

騰蛟鎮古鎮騰蛟鎮
古鎮騰蛟古鎮騰蛟形成於晉,發展於明清,原名鄭家堡,清光緒初,原名鄭家堡清光緒初,集鎮已具相當規模,因人姓眾多,大家深感地名與實際情況不符,一些鄉紳文人取“山川毓秀,騰蛟起鳳”之意,且閩南話中“騰蛟”與“鄭家”諧音,故此易名為“騰蛟堡”。
好山好水出名人,千百年來騰蛟人才輩出,古有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近代有太平天國後期優秀將領白承恩,現代有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聞名海內外的百歲棋王謝俠遜等。
景區騰蛟、駟馬三大景區,有大小景點近百處,置身其中,恍如世外桃源,心曠神怡,留連忘返。靈山秀水孕育了眾多名人, 騰蛟山青水秀,風光秀美,是休閒度暑的理想去處。人都說:“北雁好峰、南雁好詞”。騰蛟境內市級風景名勝區赤岩山以潭瀑取勝。早在東晉年間,永嘉太守謝靈運就曾慕名遊覽過此地,他在《游名山記》中詳細描述了赤岩山的景色。騰蛟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位於臥牛山南麓的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墓及霽山碑林,有與霽山碑相毗鄰的中國棋王碑林,兩座碑林內涵豐富,大小碑石近八十塊,收集了劉海栗沙盂海林劍丹等書畫名家之墨寶,周恩來總理在重慶與棋王對欒的殘局,江澤民主席在擔任上海市市長期間為祝賀棋玉百歲壽誕的題詞等等;有位於湖竇村口的白承恩將軍陵;有被稱為“臥牛山前鼻息地”的蘇老舊居;有位於薛岙村口的薛氏忠訓廟,該廟的古戲台是溫州市保護最好、藝術水平最高、最具研究價值的古戲台等。
98年上半年,騰蛟鎮被國家體委命名為中國唯一的鄉鎮一級的“全國象棋之鄉”,98年9月份又成功地舉辦了“鵬昌杯”第五屆中國象棋棋王挑戰賽和“聖雄杯”首屆女子棋王賽,2000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大大提高了騰蛟的知名度。

經濟發展

騰蛟鎮騰蛟鎮臍橙
騰蛟鎮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17.14億元,其中工業產值 16.3億元;外貿出口交貨值6198萬元;稅收收入3189萬元,其中國稅2661萬元,地稅52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5252元。1999年,騰蛟鎮國內生產總值3.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達7.35億元,財政收入1525萬元,印刷行業與皮革行業是騰蛟工業經濟的兩大支柱行業。騰蛟鎮印刷企業達120多家,其技術先進,產品優良,深得中國廣大客戶的青睞,皮革行業是騰蛟在市場經濟下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騰蛟鎮製革企業80多家,其中浙江鵬昌皮革有限公司為平陽縣皮革龍頭企業,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是平陽縣唯一的一家四星級企業;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等地。
農業發展
農業基礎地位得到重視與加強,農民的思想觀念大大轉變,開發以種植臍橙血橙板粟草莓等水果林基地11個,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化的經濟格局。在農業方面,努力打造沿山特色資源開發區。根據因地制宜地原則,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效益農業,實現農業產業大聚集、大開發、大增效,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鎮已建成黃梔、臍橙、血橙、楊梅、馬蹄筍、早香茶等效益農業基地10個,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化的農業生產格局。
工業發展
在工業方面,努力打造沿路金色工業區。以57省道建設為契機,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建成了皮革、印刷兩大支柱產業生產基地,在基地投資發展的企業有17家。工業是強鎮之路,興鎮之本,騰蛟鎮始終堅持“引進來、大起來、生態化”的路子,引進了浙江聖雄皮業有限公司開發國家“863”計畫無鉻鞣高效益清潔化生產項目,計畫投資10億元,年產值50億元,使其成為全縣製革行業的龍頭,現已投資1.68億元,2005年實現產值2.2億元;引進了“溫州大草原”、“溫州海川”、“溫州達標”等十多家印刷企業落戶,形成產業集聚、資源互補的態勢。

基礎設施

騰蛟鎮以發展旅遊業為重點,突出文化特色,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文物保護與開發,深挖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味。同時城鎮化進程紮實推進,做好57省道騰蛟段改建工程、沿溪景觀工程、碑林公園等項目建設,增強城鎮功能,最佳化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化水平。其他設施和村鎮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城鎮硬體設施不斷得到加強,鳳翔路、郵電路、騰龍路、龍飛路等繁華地段高樓林立、鱗次櫛比。

教育事業

騰蛟鎮騰蛟鎮一中
騰蛟一中(曾用名平陽縣第八中學),創辦於1956年。1996年9月學校搬遷至新校址,現占地面積為55畝,總建築面積為11050m2,綠化面積為2740m2。現有29個班級,1520名學生,在校教職工120人,其中獲中、高級職稱的有57人。
騰蛟一中辦學成績斐然,是溫州市先進綠化單位、市衛生先進單位、市創安工作先進單位、縣一級學校、縣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縣德育規範校、縣德育特色校、縣文明單位、縣文明學校,有不少學生被溫一中、平一中等高一級學校錄取。騰蛟一中圍繞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培養四有人才為目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嶄新的姿態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皮革基地

皮革基地坐落騰蛟鎮溪心村南陀村。占地面積500畝,距鎮建城區僅5公里,交通條件十公便利。基地目前有40多家企業在此投資生產,其中有2家年產值超億元的縣級重點企業6J為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基地投資5000多萬元,建造了一個 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已通過省級環保部門驗收,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日污水處理量達7000多噸。騰蛟鎮為了切實推進南溪製革基地改造工作,儘快實現變基地為園區的戰略,在企業園地上實行“改租為征”,積極編制好製革基地道路規劃,將基地拓展延伸至57省道。同時進一步規範製革園區(基地)建設,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多家外地企業來園區辦廠,整個基地企業經濟效益十分明顯,極具發展潛力。

小商品市場

騰蛟小商品專業市場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發展較快的專業市場。在八十年代曾被譽為“浙南明珠”,成為溫州模式的典型(印刷三證之鄉)。現在騰蛟小商品市場專業街座落在鳳翔路繁華地帶,目前道路兩側樣品店已發展200多家,年交易額達2億多元,樣品有商標、三證、水晶、銅牌、掛曆檯曆等品種,款式新穎,價廉物美,深受本地及外地眾多供銷員青睞,產品業務靠這批供銷員推銷至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帶動整個騰蛟印刷支柱產業和其他行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