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5年10月12日 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
1933—1934年 在東吳大學學習。
1934—1937年 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38—1939年 任昆明雲南大學化學系教員。
1940—1941年 任重慶中央工業專科學校教員。
1942—1945年 浙江大學化工系研究生,半年後改教有機化學。
1945年— 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生。
1946—1948年 美國印地安納州諾脫丹大學研究院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8—1952年 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兼輔仁大學化學系教授。
1952年— 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兼高分子化學教研室主任至1986年。
1956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77年又兼任中國科學院感光研究所研究員。
1957—1986年 任《高分子通訊》(後改名為《高分子學報》)副主編。
1978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至第二十二屆理事會理事,高分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0年11月—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
1983年— 受聘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技術顧問。
1986年— 任《高分子學報》與《ChineseJournalofPolymerScience》主編。
2000年 獲中國教育部生物醫學高分子研究一等獎。
2005年10月24日 逝世。
馮新德1915年10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同里鎮。1933年他考入東吳大學,次年轉入清華大學化學系,1937年獲理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在清華園準備研究生的入學考試時,“七七”事變爆發,北方各大學南遷,他幾經輾轉,終於到達昆明。1938—1939年執教於雲南大學,1940年轉到重慶中央工業專科學校化工科任教,1941年12月到遵義浙江大學化工系,先做該系系主任李壽恆教授的研究生,後當講師教有機化學。1945年考取公費留學生,1946年入美國印地安納州諾脫丹大學研究院化學系,在著名高分子化學家C.C.普賴斯(Price)指導下,完成了“氯代乙烯基萘的合成、聚合與共聚合”博士論文,1948年8月畢業,獲博士學位。在校學習期間,成績優秀,連續三年獲美國通用輪胎橡膠公司獎學金。
學成後,他接受清華大學聘請於1948年9月回到上海,新婚不久即偕同夫人葉學潔乘船北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年回到清華園。從蘆溝橋的炮聲中離開清華園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經歷了十一個春秋,他回到母校,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兼輔仁大學化學系教授。1952年春院系調整後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1953年春經中國科學院計畫局安排他去上海調查塑膠工業。三周后寫出《上海塑膠工業調查》報告。1954年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委派黃耀曾研究員來京籌建化學研究所,馮新德也被聘為籌備委員會委員,1956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成立,他被聘兼任研究員。1955年起他還受任中國科學院高分子委員會委員,在王葆仁主任委員的主持下,參加了有關高分子化學的各項規劃工作。1977年他兼任中國科學院感光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至第二十二屆理事會理事兼高分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0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即院士。1983年以來受聘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技術顧問。1984年任日本京都大學醫用高分子與生物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到日本講學。1988年以來受聘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生物工程中心客座教授,並進行國際合作研究。《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馮新德現任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報》和《ChineseJournalofPolymerScience》(即英文版《中國高分子科學》)的主編,該刊的前身是1957年創刊的《高分子通訊》,他一直任該刊中英文副主編直至1986年。他還負責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分子化學方面的重大、重點項目,計有“七五”期間的“烯類雙烯類聚合反應研究——機理、動力學及產物結構調節”和“八五”期間的“烯類聚合反應與產物精細化的研究”、“生物材料研究”。他共發表中英文論文200餘篇,並著有《高分子合成化學》一書,上冊於1981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下冊尚未出版。馮新德為發展我國高分子科學事業和高分子化學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曾獲國家級獎勵6項。
1949年,馮新德於清華大學首次講授高分子化學——聚合反應課,1952年院系調整後,他到北京大學開設高分子化學課,指導研究生論文,並籌建高分子化學實驗。1953年招收高分子化學研究生,1955年培養了首批高分子專業畢業生。在他的積極倡導下,1958年北京大學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高分子化學教研室。從那時起他任教研室主任直至1986年。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他培養了碩士、博士研究生40多名。他認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固然都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要出人才。
在教學上馮新德非常重視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要求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他講課生動活潑,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博得學生的好評。這和他有廣博的知識與認真備課是分不開的。他常把教師喻為園丁,如果澆花用一擔水,則缸里要挑足十擔以上的水,要勤挑水,要認真備課。
為了培養大學本科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他一貫重視畢業論文的訓練,這一環節從未中斷過。1979年秋他陪來校參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P.J.弗洛萊(Flory)教授參觀時,介紹到本科生在做畢業論文,引起弗洛萊的極大興趣,提出到實驗室看同學們的論文實驗,因為在美國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做畢業論文。
為了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在培養研究生方面,他博採國內外的先進方法與經驗,結合國情實施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很好地處理了研究生培養中的幾個關係,如基礎理論與科學前沿,上課與自學,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實際工作能力的訓練,以及“管”與“放”等等。他親自主持高分子進展講座,為研究生講授“80年代高分子進展與展望”,“高分子進展——活性聚合”等,並邀請外國專家做學術報告,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及時了解有關學科的進展,了解學科的前沿,掌握最新信息。由此培養了一批治學嚴謹,學術思想活躍,具有良好學風的高級人才。有兩位博士生先後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為了表彰他在培養人才方面取得的功績,中國化學會於1989年授予他育才獎。
為了交流經驗,提高教學質量,馮新德還到兄弟院校、研究部門講學,做學術報告,或兼任教授、顧問等職。他在全國高等學校高分子化學教學討論會(廣州,1982年)、全國高校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實驗研究班(北京,1984年)和全國高等學校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術討論會(廣州,1986年)先後做了80年代高分子的特點和發展、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報告。1990年先後到成都、武漢、青島講學,介紹聚合反應的最新進展與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發展。馮新德很重視高分子科學的普及,他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的編委,兼高分子化學副主編,參與擬定條目框架。他除親自撰稿外,還組織撰稿人及審定聚合反應有關條目。
國際交流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對外學術交流,他建議出版《高分子通訊英文版》,在有關方面的支持下,1983年開始出版。1986年他擔任《中國高分子科學》英文版主編,該刊除刊登國內作者的論文外,他還邀請外國專家撰稿。刊登了不少外國學者在華舉辦的國際會議上宣讀的論文。該刊在日本被譽為中國高分子研究前沿,美國的高分子目錄(PolymerContent)期刊也轉載該刊的論文題目。
為了開展國際學術交流,馮新德和日本前化學會會長、大阪市立大學名譽教授井本稔先生共同發起中日自由基聚合討論會。自1980年首次在日本舉行後,每隔兩年分別在兩國依次舉行了五屆討論會,在1991年舉辦了第六屆討論會。此外,他還積極參與和組織各種國際會議,如1981年和1984年的二屆中日高分子科學和材料討論會,中德高分子雙邊討論會(1986年),和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高分子委員會合作舉辦了“IUPAC國際烯烴與乙烯類聚合及功能化——反應、機理與工業套用討論會”(杭州,1991年),這些會議對提高我國高分子研究的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他多次出國參加IUPAC高分子會議,如1982年在美國亞姆赫士(Amherst)、1985年在荷蘭海牙、1989年在韓國漢城等地舉辦的會議。1984年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一屆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高分子會議上,他的《合成生物醫用高分子的進展》報告受到矚目,獲得大會頒發的演講獎。為了發展功能高分子,從1981年開始他和高分子專業委員會一起在國內主辦了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如“功能高分子論文報告會”(昆明,1981年),“特殊性能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桂林,1984年),“精細高分子化學學術論文報告會”(廣州,1986年),“國際高分子生物材料學術報告會”(昆明,1988年),“國際生物材料與精細高分子討論會”(桂林,1991年)。通過這些學術會議,鍛鍊了我國的高分子科技隊伍,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學者。大會的學術報告有助於與會者全面了解當今國內外高分子特別是功能高分子(精細高分子)、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研究水平及其發展動向,並有益於提高我國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也向外國學者展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研究情況和水平,不少外賓稱讚我們年輕人的研究水平是上乘的。
個人成果
新德根據高分子科學既是基礎科學又是套用科學的特點,要求把高分子合成與結構性能的研究緊密結合在一起。從石化工業的發展,他主張理科人才進入石油化工部門的研究單位,這樣有利於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而後有所創新。在科研中倡導務實又要創新。例如70年代在校辦化工廠期間,他認為除了組織有關產品如齒科自凝樹脂、厭氧膠的生產最佳化配方外,還應開發能快速引發的體系,研究其引發機理,厭氧膠的穩定劑的作用等,使科研緊密聯繫生產實際。他主張科研工作只有不斷創新才有生命力。他長期以來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學基礎理論,在下列各方面的研究中取得創新成果。在烯類自由基聚合方面,內容涉及氧化還原引發體系和反應機理,在過氧化物與胺引發體系中,證實來自過氧化物和胺組分反應產生的兩種自由基都能引發單體聚合,首次提出有機過氧化氫物與胺體系的引發機理,並由實驗得到證實,烯類接枝聚合和反應機理;其難點是弄清接枝地點與接枝機理,套用模型化合物的反應,弄清了聚醚氨酯、聚醚聚酯的接枝地點和提出接枝機理;非共軛雙烯類自由基及負離子聚合,兩者都能得環化聚合物;吸電子烯類單體的電荷轉移光引發聚合的研究甚少,通過含胺及其他給電子體的光敏引發聚合的研究,首次將芳胺由叔胺擴展至伯、仲胺,在光敏引發聚合方面證實可以通過CTC激發或定域激發兩個途徑;在離子聚合方面,有四氫呋喃為主的開環聚合與共聚合和反應機理,以及有關嵌段共聚合等,首次發現二醯氯(癸二醯或已二醯氯)/高氯酸銀體系引發四氫呋喃聚合是一活性聚合,將活性鏈中心由正離子轉變負離子烯類聚合,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氫呋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
70年代以來開展功能高分子研究,特別是涉及光敏高分子以及生物醫用高分子,包括抗凝血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藥物和高分子生物材料中的藥物緩釋體系等方面。研究出這些材料的合成方法;通過分子設計可以合成不同結構的嵌段共聚物,來調節其降解和釋放藥物的速度,能達到藥物的常效恆速釋放。最近二三年來又開展了生物老化中化學機理的研究等。
在上述的各個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完成了中國科學院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衛生部計生委基金等項目。其中“胺存在下的烯類聚合與引發機理”獲1986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正離子開環聚合‘活性’鏈的研究”獲198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烯類自由基聚合引發體系研究”獲1990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甲類)二等獎。
主要論著
1 馮新德,蔣德彰.α—氟甲基乙烯類單體的合成及其聚合.化學學報,1958,24(2):155—161.
2 馮新德,焦書科.聚丙烯醯胺的水解.化學學報,1958,24(3):228——239.
3 馮新德.共聚合反應.高分子通訊,1959,3(5):232—250.
4 馮新德,張鴻志,曹維孝等.環化聚合的研究—4-取代1,6-二烯類單體的聚合.高分子通訊,1963,5(1):19—26.
5 馮新德,丘坤元,毛善慶等.聚丙烯腈的研究—丙烯腈在水溶液中的有機氧化還原引發聚合.高分子通訊,1965,7(2):96—104.
6 馮新德,洪嘯吟.負離子環化聚合的研究.科學通報,1966,17(4):163—165.
7 馮新德,丘坤元.高鈰鹽氧化還原體系反應機構的研究.科學通報,1966,17(9):407—409.
8 張鴻志,董修智,馮新德.四氫呋喃開環聚合的研究.高分子通訊,1978,(2):119—123.
9 曹維孝,馮新德.丙烯酸酯在胺存在下的吸氧、氧化及聚合.科學通報,1980,25(7):310—314.
10 馮新德.高分子合成化學.上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
11 危岩,曹維孝,馮新德.芳叔胺引發丙烯酸甲酯光聚合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科學通報,1982,27(20):1238—1240.
12 孫燕慧,丘坤元,馮新德.聚醚氨酯的氧化及其接枝共聚合的研究.高分子通訊,1983(2):81—87.
13 宋存先,陳慧英,馮新德.己內酯與D,L丙交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作為生物降解性恆定釋放藥物的高分子載體的評價.高分子通訊,1983(3):177—183.
14 李橦,曹維孝,馮新德.芳叔胺引發聚丙烯腈光聚合的引發機理.高分子通訊,1983(4):260—265.
15 曾憲森,張鴻志,馮新德.四氫呋哺正離子聚合轉為烯類單體負離子嵌段共聚合的研究.高分子通訊,1983(5):375—380.
16 孫燕慧,丘坤元,馮新德.有機過氧化氫物與胺體系引發聚合反應機理的研究.中國科學,1983,B(12):1061—1070.
17 楊鋼,曹維孝,馮新德.芳叔胺與鹵代烷光化學反應研究——腎上腺素的氧化.科學通報,1986,31(4):268—271.
18 李橦,曹維孝,馮新德.苯胺引發聚丙烯腈光聚合機理.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86,7(10):953—957.
19 郭新秋,丘坤元,馮新德.過硫酸鹽和脂肪胺引發體系的研究.中國科學,1986,B(11):1121—1128.
20 馮新德,張鴻志,林其棱編.飽和聚酯與縮聚反應.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21 馮新德.高分子化學進展—活性聚合.高分子通報,1990(2):76—85.
22 馮新德.展望90年代高分子——化學、材料與工業.大自然探索,1990(3):14——22.
中國著名人物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著名人物,他們始終把自己的理想與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本次任務將完成40位國內著名人物的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