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慶[上海市冶金工業局副局長]

傅元慶[上海市冶金工業局副局長]
傅元慶[上海市冶金工業局副局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傅元慶,1938年他考取西北工學院礦業系,1942年畢業於西北工學院礦冶系獲工學士學位。曾任重慶大渡口鋼鐵廠工務員、國民黨政府交通部材料司技士。建國後,歷任華東鋼鐵公司生產技術科副科長,上海冶金局中心試驗室主任,上海鋼鐵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冶金工業局副局長、高級工程師,中國金屬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參與組織了上海鋼鐵工業的迅速恢復和發展,組織研製了精密合金、高溫合金等工業產品。

基本信息

簡歷

江蘇省 江蘇省

1938~1942年 在西北工學院礦冶系學習,獲工學士學位。

1942~1944年 任重慶國民政府兵工署、經濟部合辦的大渡口鋼鐵廠煉鋼工務員。

1944~1947年 任國民政府兵工署第十兵工廠鑄造技術員。

1947~1949年 任國民政府交通部材料司技士。

1949~1956年 歷任上海市軍管會重工業處、華東工業部鋼鐵處、礦冶處、華東礦冶局生產技術科、華東鋼鐵公司生產技術科、上海鋼鐵公司技術科等部門工程師、副科長。

1956~1960年 任上海鋼鐵公司、上海冶金局中心試驗室主任。

1960~1971年 任上海鋼鐵研究所所長。

1971~1978年 任上海鋼鐵研究所革委會委員、副主任。

1978~1979年 任上海鋼鐵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所長、總工程師。

1979~1983年 任上海冶金局副局長、技術顧問,兼上海鋼鐵研究所所長至1981年12月。

1990年 退休。

主要論著

(傅元慶論著頗多,因涉及國防尖端科技,均未公開發表,故缺。)

傅元慶 傅元慶

參考文獻[1] 冶金軍事工業叢書第十三分冊.

[2] 冶金軍事工業叢書第二十二分冊.

[3] 冶金軍事工業叢書第九分冊.

[4] 上海鋼研刊物三十周年專輯.

[5] 上海鋼鐵雜誌專輯.

[6] 上海鋼鐵研究所所史.

[7] 上海科技(1948~1984).

[8] 當代中國鋼鐵工業的科學技術.

生平概況

西北工學院 西北工學院

傅元慶,1915年10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境清貧。1929年,他進入縣立高小,隨後入無錫私立匡村初級中學。1934年畢業後,他因家境困難,中途輟學,當了一年國小教員。1935年,他考取江蘇省立蘇州高級工業專科學校機械科。“七·七”事變後,傅元慶和大批愛國青年一樣,離開淪陷區,輾轉到貴州銅仁進入國立第三中學繼續讀書。1938年高中畢業,他考取西北工學院礦冶系,以工業救國的信念激勵自己,奮發讀書,194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畢業後,傅元慶先後在重慶國民政府兵工署下屬的大渡口鋼鐵廠任煉鋼工務員、第十兵工廠任鑄造技術員。他原以為能用自己所學的技術報效國家,但目睹政局腐敗,民族鋼鐵工業處境困難,認清了在國民政府管轄下,工業救國的理想是沒有可能實現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在上海市軍管會重工業處工作,以後,又先後在華東工業部、上海鋼鐵公司、上海冶金局任職,’為上海地區恢復鋼鐵生產作了大量工作,兩度被評為上海冶金局先進工作者。1956年至1981年底,他擔任上海鋼鐵公司.(後改為上海冶金局)中心試驗室主任和上海鋼鐵研究所所長。前後25年他組織開發了一大批國家急需的冶金新材料,成功地建設了我國又一個精密合金、高溫合金、鈦合金、特殊鋼、難熔金屬等科研與生產的基地,不僅為我國“兩彈一星”、核潛艇等尖端科學和軍工武器提供了重要的冶金新材料,還在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做出來很大貢獻,為國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傅元慶一貫積極從事冶金學術活動,1956年至今,歷任上海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名譽理事、榮譽會員。他還先後擔任國家科委鋼鐵組組員、新型材料專業組組織員、上海市人大代表、市革委會委員、寶山鋼鐵總廠顧問委員會委員,《上海金屬》雜誌主編、副主編,上海科協常務理事等。

主要貢獻

傅元慶在開創冶金新材料的事業中,將技術專家的作用和組織領導的作用交融在一起。上海冶金新材料從無到有,從研製到形成科研生產基地,他發揮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認真地按系統工程的規則,既抓材料的難題,又抓相關試驗條件;既抓研製開發的前期探索,又抓成果投產的後期建設。(2)在學術上掌握重點把關的原則,抓課題兩頭的審查,親自主持開題論證和工藝技術方案審查,確保課題的正確方向,親自主編和審定課題總結,確保成果和總結的學術水平。(3)注重科技與生產的結合,既要出成果為用戶提供滿足要求的樣品,還要考慮科技向生產轉移的良好途徑。(4)既注意抓課題、抓項目,更重視人材培養和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所獲榮譽

為了表彰他的先進事跡,1977年授予他上海市先進科技工作者,1978年授予他全國冶金系統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科學大會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85年國家科委、國家經委、國家計委、國防科工委授予他“組織管理國防軍工協作先進個人”和“飛馬踏燕”榮譽獎,1988年授予他國防科工委頒發的“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獎章。

科研創始人

精密合金 精密合金

50年代末,由於蘇聯單方面撕毀協定和西方國家的封鎖,我國尖端武器的發展受到制約,其中關鍵性的冶金新材料處於國外不供應、國內不能生產的狀況。當時上海對軍工部門提出的各種新材料,非但沒有研製過,甚至連名稱都很陌生。市、局領導把試製冶金新材料的這副重擔交給了傅元慶。1960年2月,他參加了全國第一次尖端技術會議。為了軍工急需,他不顧困難和風險,接受了這次會議分配的58項新材料的研製任務。從此,傅元慶走上了艱巨而光榮的奮鬥歷程。他從事冶金新材料研製工作的25年,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1966年前為創業打基礎階段,1966年後為發展鞏固階段。

傅元慶1956年籌建上海冶金局中心試驗室,1960年在此基礎上建立上海鋼鐵研究所。當時條件十分簡陋,技術骨幹只有十餘名,工藝試驗條件只有一些規模很小的工廠,實驗檢測條件也只有一些簡單的分析儀器。自確定研製上海冶金新材料的發展方向後,他就遵循以“任務帶學科,以產品帶水平”的指導思想,承接國家級的高難度的研製任務,爭取上級領導支持,創造研究條件,培養技術隊伍,又聘請鋼鐵研究院柯成、高良等精密合金、高溫合金專家講課授藝……他在創業階段,組織領導技術攻關,填補了上海冶金新材料的空白,在短時期內獲得成效。1959年,傅元慶得知黎明機器廠急需航空用不鏽鋼管,該廠派員往各地求援,均未解決。他認識到抓好這項高要求的軍工新材料就可為開創冶金新材料事業奠定基礎,因此接受了任務,集中優勢兵力組織攻關。為此,他安排了不鏽鋼冶煉和管坯穿孔工藝方法的研究、不鏽鋼管高精度冷軋三輥軋管機的研究、不鏽鋼管熱處理接觸式加熱裝置的研究、不鏽鋼管冷拔表面潤滑的研究、不鏽鋼管生產工藝的研究、不鏽鋼腐蝕機理和腐蝕試驗方法的研究等一系列課題。他親自下車間、研究室,組建課題隊伍,組織非標準的檢測儀器和工藝設備的試製,落實科研經費和有關的工作條件,審查各項重點課題的工藝技術路線,組織實施重大的工藝試驗等等。經傅元慶和課題組科技人員的努力,終於在1962年按時完成任務,交付黎明機器廠使用。為此,1964年航空不鏽鋼管的研製課題獲得國家科委、國家經委、國家計委聯合授予的工業新產品一等獎。這段時間傅元慶組織研製的新材料還有精密合金、高溫合金、高溫釺焊材料、高性能矽鋼薄帶等,為我國研製核子彈、飛彈、人造衛星、飛機以及雷達等提供了重要冶金新材料,該所有20項冶金新材料獲得國家科委、國家經委、國家計委頒發的工業新產品獎。

“文化大革命”中,傅元慶受到迫害,1970年恢復工作,著手進行第二階段冶金新材料的發展、鞏固、提高工作。一開始,他雖然沒有職務,但卻義無反顧地把因“文化大革命”搞亂了的工作秩序艱難地恢復起來。他抓的第一件事是挽救比蘇聯一號合金熔點低100℃的高溫釺焊新合金的研製課題。這項國家專項課題曾進行過二年多,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斷。這時他把課題組的主要技術骨幹從勞動崗位上解脫出來,恢復他們的工作,組織力量蒐集和修復被破壞的儀器儀表,蒐集整理失散的技術資料,重新研究恢複課題的工作計畫和實施方案,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組織力量到使用單位的現場試驗,以及審定技術報告的編寫和課題的總結等。他們所研製的成果,成功地用於東風31、同步衛星等尖端工程。他們研製的高溫釺焊材料,已形成了系列,使該所成為迄今為止我國唯一的高溫釺焊材料的供應點。1986年,國防科工委授予該所高溫釺焊合金系列國防專用材料特等獎。在第二階段的工作中,他不僅抓了以往科研成果在生產上的套用和新材料的鞏固提高,同時還發展了材料領域,如鈦合金、難熔合金、耐蝕材料、核能材料等,使上海冶金新材料領域進一步完善,品種進一步齊全,成為我國新材料科研、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傅元慶任職期間,該所共取得科研成果366項,其中307項獲部、市級獎勵,完成新產品試製任務5228項,生產精密合金占全國總量的40%,還有特殊要求的不鏽鋼、鈦合金、難熔金屬、高溫合金等,為我國國防工業提供了重要的冶金新材料。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所職工的共同努力和社會上各方面的支持的結果,但傅元慶之功不可沒。

改革模式

成功地探索研究所科研與生產結合的體制模式

1956年以後,傅元慶在創辦上海冶金局中心試驗室和上海鋼鐵研究所時,他分析研究了研究所的生存和發展條件。考慮到地方辦研究所不可能過多地依賴國家撥款發展科研,必須自力自強才有出路。他得出的結論是:除了科研方向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發展重點以爭取上級支持外,研究所自身必須有很強的生存發展能力。傅元慶當時提出了兩個觀點:(1)研究不能只出些成果和樣品,它自身要有生產產品的能力;(2)研究所要有自己的經濟實力。

為了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在建室、建所時,他探索研究所如何把科技與經濟結合起來,並逐步形成科研、試製、生產三結合的體制。具體做法是,在研究所內不僅設定研究室、試驗室、實驗工場,還建設了生產車間,研究所的科研成果除了向社會推廣外,還在生產車間進行中間試驗,生產批量產品,滿足市場需要。研究所內建設生產車間在當時較為少見,上下都有不同意見。建設生產車間要有較大的投資,有些領導下不了決心;研究所生產產品,管理很複雜,科技人員也怕生產衝擊了科研。傅元慶敢於在冶金新材料工作上研究開發,也敢於在科學管理上試驗探索,在辦所道路上另闢蹊徑,克服困難,開創新路,並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當初提出構想時,他得到了局領導的支持。50年代後期鋼鐵企業規模都不大,他在全市進行了調查,吸收了煉鋼、熱軋、拉管、冷軋、熱處理等一些專業對口的小廠,作為建設研究所生產車間的基礎,而後加以改造發展,逐步形成了能夠批量生產的車間,而且形成了與一般研究院所不同的格局。這種體制結構的研究所,在實踐中體現了出成果快、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快的優點。該所的科研工作從實驗室研究、中試到生產性研究,許多在所內就能進行。因此,工作節奏快,科研周期短得多。一般冶金新材料的科研項目,往往在科研階段後期,就可以小批量向用戶提供產品,因此所內科研成果85%以上均得到推廣套用。如1966年前,該所的精密合金還處於研究開創的時期,5年時間研究了82種材料,取得了81個成果,有20個獲得國家科委、國家經委、國家計委頒發的工業新產品獎,同時有52種材料轉入了生產。這5年向國家提供的精密合金產品,約占全國總量的55%。在比較普通和困難的條件下,一個地方研究所能在短期內取得這樣顯著的成績,反映了傅元慶探索的科研所科研與生產結合的體制模式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當然在體制模式的探索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和矛盾,如研究所內部機構複雜,科研管理打亂了常規的格局,科研、生產以誰為主的問題長期爭論不休,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打起了“以廠養所”是修正主義的旗號進行重點批判。傅元慶不怕種種責難和打擊,堅持科研與生產結合體制的探索,終於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在他任職期內,除了獲得的科技財富外,所內的直接經濟效益,總產值達14.91億元,上交國家利稅4.1億元,相當全所固定資產的6倍。該所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建設了具有國內健全和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而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如金屬物理實驗、磁學實驗、粉末測試、腐蝕試驗、化學分析等在當時都達到了國家重點科研院所的水平。

傅元慶探索研究所科研生產結合的體制模式,在初期就顯示了一定的優越性,曾得到領導的支持,在全國有一定影響。1964年上海市科委主任讓傅元慶總結辦所經驗,上海鋼鐵研究所“以廠養所”的路子在全國傳開,很多地方研究所如北京、山東、上海、江西、武漢、浙江等都到該所學習,並採納了這種做法。當前的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證明這種研究所的體制模式更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培育人才

將研究所辦成科技實用人才的搖籃

傅元慶在創辦上海鋼鐵研究所時,科研骨幹是中心試驗室留下來的十幾名技術人員,當時國家分配給研究所的大學生很少,要承擔開創上海冶金新材料科研、試製、生產任務,所內嚴重缺乏科技力量。他認識到,作為搞套用科學的地方研究所,在當時條件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培養一批科技實用人才。所謂實用人才,即是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更有實際操作技能的科研人員。他徵得領導部門同意後,招收了140名1958年高中畢業生,並決心擔負起把他們培養成冶金技術專業研究人才的繁重任務。這批人進所後,他組織他們進行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學習,以後便把他們分到課題組,由老技術人員當老師,在科研、試製、生產的崗位上,讓他們實踐、鍛鍊、成長。他給這批青年創造了比一般科研所更多的科研實踐的機會。一般研究人員每人只負責一個材料課題,而這些人往往要承擔2~3項材料研製項目,一般研究所材料研製一年2個周期,而給他們創造條件,一年多達3~4個周期。這就要給他們消耗更多的材料研究、工藝實驗和性能檢測費用,但也就使他們比一般研究所人員多了一些實踐經驗並快一些增長專業本領。同時他既組織外單位專家來所系統講課,也派他們出去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習,還組織他們讀夜大、函大。在傅元慶的領導下,當時研究所學習之風很盛,每天晚上燈光通明,大部分年輕人留在辦公室看書學習。重實踐輔以理論學習的方式,對地方科研所培養實用人才是行之有效的。這批年輕人在經過4~5年鍛鍊後,很快成為課題的骨幹,有的成為課題負責人、專業組長,有的以後成長為高級工程師。

傅元慶對培育科研人才,嘔心瀝血,言傳身教,激勵他們奮發學習,努力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在極左思潮泛濫的年代,科研人員下放車間,頂班勞動。1971年傅元慶恢復工作後,第一件事就是到車間找科研人員談心,以自己的經歷感受,推心置腹地溫暖科研人員受到傷害的心,鼓勵他們重新開展科研活動,甚至有膽略地將一些人停止“勞動改造”,調出來參加課題組工作,逐步恢復起研究隊伍的建制。對一些有出身、社會關係等所謂政治歷史問題的人,傅元慶敢於放手,大膽地讓他們擔負重要職務。如一位在學術上頗有造詣的科研人員,長期受到“懷疑”,傅元慶堅持讓他承擔重要課題,並委以研究室主任職務。這位知識分子30年來取得了很多重要科研成果,已成為上海冶金領域裡有影響的專家。1973~1974年,上海接受了周總理下達的研製核電站的光榮任務,其中核反應堆大型壓力殼的材料研製任務,由該所負責。研究工作要從幾百毫米厚的大鍛件開始,上海沒有這樣的試驗條件,經研究決定請齊齊哈爾鋼廠協助。而齊齊哈爾鋼廠在“文化大革命”中自身困難重重,臨時插進這樣研究性的試驗,更加不易。傅元慶手術後不久,他親自北上齊鋼參加試驗,組織全體課題組成員,到試驗現場,向齊鋼領導和工人講述試驗目的,並組織課題組人員深入老工人家中做工作,爭取支持。經過齊鋼領導和工人的共同奮鬥,排除了“左”的干擾,按期完成了試驗工作,為核電站壓力殼材質研製贏得了寶貴時間。傅元慶不避艱險、處處以身作則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人們。如一位長期協助他主管科研的青年幹部,家中父癱、母盲、妻病、子幼,家庭負擔很重,但被傅元慶的事業心所感動,激發了他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始終堅持做好本職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