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開國少將]

馬龍[開國少將]

馬龍(1912年11月19日—1977年3月27日),男,湖北省大冶縣人,1929年參加紅軍,戰功顯赫。建國後歷任華東軍區海軍第6艦隊司令員、第7艦隊司令員、舟山基地司令員、軍事學院海軍系副主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7年3月27日,因公外出,遭車禍於寧波逝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馬龍馬龍

1912出生於湖北省大冶縣人。

1927年,馬龍參加赤衛隊

1928年,馬龍參加游擊隊

1929年參加紅軍後,馬龍在第一次反“圍剿”中作戰英勇,繳獲四支槍,被提拔為紅軍第3縱隊第3大隊3連副班長、副排長。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

1933年,馬龍進入紅軍學校學習炮兵,任炮兵隊班長。結業後,任紅軍學校運輸連指導員。

1934年,馬龍任工人師教導團連指導員。長征時,任前敵總政治部總務處指導員。

1936年,馬龍任陝北獨立3團政委。

1937年,馬龍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日戰爭開始後,馬龍任山西靜樂縣人民武裝部部長。

1938年,馬龍任晉熱察挺進軍第11支隊大隊長。

1939年,馬龍任晉察冀軍區第11支隊第31大隊政委。

1940年10月,馬龍任晉察冀軍區第5軍分區(轄6團,游擊軍、察綏游擊支隊)6團政委。

1941年,馬龍任晉察冀邊區政府警衛大隊大隊長。

1943年9月起,馬龍任晉察冀軍區直屬獨立團政委、團長、教導團團長。曾率領三個連在河北曲陽殲滅偽軍一個團。

1944年,馬龍任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

1945年2月,馬龍任晉察冀軍區冀晉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

1946年1月,馬龍擔任冀晉縱隊3旅旅長。

1950年起,馬龍先後任華東軍區海軍第6艦隊司令員、第7艦隊司令員。

1952年,馬龍任舟山基地司令員。

1955年,馬龍任軍事學院海軍系副主任。

1957年,馬龍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員。

1958年9月-1964年6月,共有200餘名開國將軍積極回響中央軍委號召,下連當兵。時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員的馬龍作為其中一員,下連當兵。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正軍級、海軍),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75年,馬龍出任東海艦隊司令員。

1977年3月27日,因公外出,遭車禍於寧波逝世,享年65歲。

擔任職務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人師教導團連政治指導員,陝北獨立第三團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靜樂縣人民武裝部部長,冀熱察挺進軍第十一支隊大隊長,晉察冀軍區第十一支隊三十一大隊政治委員,晉察冀邊區政府警衛大隊大隊長,晉察冀軍區獨立團政治委員,教導團團長,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十旅,五旅旅長,第二十兵團六十七軍副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海軍第七,第六艦隊司令員,海軍舟山基地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海軍系副主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員。司令員。

人物經歷

(圖)馬龍[開國少將]攻打綏東重鎮集寧

攻打綏東

1946年1月,馬龍擔任冀晉縱隊3旅旅長時,奉命率領3旅全部和4旅的一個團攻打綏東重鎮集寧。馬龍率部隊乘火車在距離集寧15里的蘇集下車,立即投入戰鬥,第二天拂曉前攻占了集寧外圍全部陣地。攻城開始後,聶榮臻來電報,要求馬龍在1月17日10時前結束戰鬥,馬龍不明白為什麼非要在1月17日10時前結束戰鬥,但他堅決執行了命令,部隊發起了四次猛烈攻擊,在1月17日11時結束了戰鬥,12時打掃完戰場。兩個小時後,北平軍調部執行小組就來到集寧,這時因集寧已在我軍手中,美軍代表和國軍代表無功而返。馬龍體魄壯實,雷厲風行,解放戰爭馬龍當旅長時,行軍中挑著伙房的油挑子和戰士們進行爬山比賽。

孔家莊戰

1947年,華北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張家口與敵35軍激戰,2縱5旅在孔家莊陣地血戰。當時毛澤東下過命令,敵人從哪個部隊的陣地上跑掉,哪個部隊的指揮員要負全責,要執行最高紀律。在敵人的輪番攻擊下,5旅傷亡越來越大,一線部分陣地被突破。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決定組織反擊,縱隊政委李志民派縱隊參謀長趙冠英到5旅指揮所協助組織反擊。馬龍作戰勇敢頑強,身先士卒,經常親臨第一線指揮。李志民特地交代趙冠英,不要搞“紅眼戰術”。 趙冠英到5旅一看,馬龍真的打紅眼了,部隊傷亡大,炮彈打光了,步兵的彈藥也不多了,預備隊都用上了,馬龍手上已沒有機動兵力組織反擊,正在組織炮兵端起步槍上刺刀反衝擊,馬龍要親自到前沿去。趙冠英勸馬龍不要硬拼,建議他向友鄰1縱隊求援。馬龍冷靜下來,向1縱求援,1縱給了馬龍1個營,把敵人反擊下去。毛澤東曾去電錶揚:“昨(九)日又英勇擊退張家口敵主力多次突擊,確保自己包圍陣地(二縱隊)”。解放張家口時,兵團副政委李天煥看見馬龍大步流星地往山下闖,連忙叫住他:“馬旅長,平門還在戰鬥,山上敵人還沒有全殲,你趕到前面乾什麼?”馬龍回答:“我到前面指揮,掃清道路。”李天煥硬是把他拉住了。

心繫家鄉

1975年,馬龍出任東海艦隊司令員。當時正值全國農業學大寨時期,大冶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百廢待興。為了發展水利事業,原大冶縣委、縣政府決定著手建設大冶湖大閘(又名四顧閘)防洪排澇泵站。由於當時資金困難、物質匱乏,購買排澇機械設備成了工程建設中的棘手難題。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家鄉人民抱著“試試看”的心裡,派人前往東海艦隊請求馬龍司令員幫助。馬龍得知家鄉來人後,一邊向親人詢問家鄉的生產生活情況,並熱情招待;一邊交代秘書迅速聯繫落實機械設備。半個月後,一批價值20餘萬元(約合現在人民500萬元以上)的機械設備無償運回大冶。

上世紀70年代初期,大冶爆發罕見的洪水災害,殷祖鎮董家口水庫水位猛漲,水庫下游一帶的民眾生命危在旦夕。遠在千里之外的馬龍將軍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安排有關專家從東海艦隊趕到家鄉殷祖,指導民眾疏通渠道奮力抗洪,終於降服洪魔化險為夷。

因公殉職

1977年3月27日(星期天)早晨,馬龍和警衛員、秘書、司機一行四人乘坐小車前往上海機場,準備轉乘飛機赴北京參加會議。當小車行駛到浙江省慈谿縣泗門鎮時,因路面狹窄、灰塵大,司機看不清對方行駛的車輛,與前來的一輛大卡車相撞,馬龍因公殉職。

個人榮譽

並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