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酥

馬蹄酥

馬蹄酥,雅名“香餅”,是江蘇江陰的著名漢族小吃。是由麵粉揉合各種材料烘烤而成的酥餅,原為清代的宮廷食品,後流傳入民間,隨著歲月流轉,各個地方的馬蹄酥也演變出不同的餡料,形狀和名稱。

基本信息

產地及環境

11
江蘇省江陰市古稱暨陽,有2500年文字記載史。江陰位於北緯31°40′34”至31°57′36”,東經119°51′至120°34′30”。北枕長江,長江大橋與靖江相連,南近太湖,有錫澄高速公路與無錫相接,東接常熟、張家港,西連常州,地處蘇錫常“金三角”幾何形中心,交通便捷。江陰地處濕帶,溫度適宜,日照較好,雨量充沛。經濟建設綜合實力較強,地區生產總值位列全國百強市前茅。

起源

22
馬蹄酥創始於清高宗年間,距今已有460多年歷史。公元1645年,努爾哈赤入關,清兵長驅直入,攻占了江陰。製造了震驚全國的“江陰屠城”慘案。點心師傅們創出了外形如馬蹄的餅,暗示為清兵的鐵蹄,吃掉它表示萬齒齊啃以解心頭之恨。因松酥軟等特點,後來成了清朝宮延糕點貢品。隨著時間流逝,馬蹄餅被江陰人民加上飴糖豆沙發酥的工藝,改名為“馬蹄酥”,一直流傳至今。

特點

33
馬蹄酥是江陰傳統的特色糕點,因其酥香鬆軟,味甜油潤,入口即化且營養豐富,具有酥、松、軟兼備,色、香、味俱佳的特點,故能受到歷代江陰人的喜愛,成為著名糕點名點。

傳承淵源

43
公元1645年至清光緒六年(1880年)前後,武進焦溪人承伯堂在江陰城中祝家弄口開設了一爿前店後坊,專門生產、批零兼售茶食的店——“姑蘇稻香村”,專門生產銷售“馬蹄酥”。
馬蹄酥在江陰銷路很好。直到抗戰爆發,“姑蘇稻香村”被焚毀。民國28年(1939年)“姑蘇稻香村”老店又重新開張。取名為“稻香村”。之後生產工藝由江陰糖煙第一門市部傳承,門市部改制後,馬蹄酥糕點師傅開設了紅房子食品有限公司,繼續傳承江陰馬蹄酥文化流傳至今,成了江陰地方上的一道名點。

現狀

55
如今馬蹄酥已經是無錫非物質文化產品,通過多年不斷創新研發,現在的馬蹄酥已經遠銷國內外,口齒留香,已經成為是饋贈親友,業務往來的紐帶。作為禮尚往來文化產品在各種場合從未間斷過。

馬蹄酥與健康

77
工廠做的每隻馬蹄酥都是,尊重自然規律的食品。使用添加劑的食品只是一堆化學合成物而已,我們只做大自然的烘焙師;有了健康的“1”後面的“0”才有意義,食品質量是企業之魂。我們生產的每隻馬蹄酥都使用素油生產,不添加防腐劑和香精。馬蹄酥酥香鬆軟,口齒留香是糕點史上特有的一道名點。工廠立足於長遠,讓馬蹄酥文化食品走向世界,一起分享傳統健康美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