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余秋雨妻子]

馬蘭[余秋雨妻子]

馬蘭,黃梅戲演員,生於1962年,原籍安慶太湖縣,生於安徽省太湖縣。母親也是黃梅戲演員,父親是舞台設計兼編劇,是中國作家余秋雨的夫人。黃梅戲選段的代表作有《天仙配》、《女駙馬》等。她是一位功底紮實、才華橫溢的表演藝術家,唱作俱佳,生旦齊能,曾榮獲多種戲劇大獎,並且在多部影視作品中飾演主要角色。馬蘭是中國國內迄今為止既囊括了舞台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又囊括了電視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的演員。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馬蘭[余秋雨妻子]馬蘭[余秋雨妻子]

馬蘭出生在安徽省太湖縣,馬蘭出生的時候,正好上演一部電影《馬蘭花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電影中的小蘭那樣勤勞樸實,就為女兒取名為“馬蘭”。

馬蘭五歲的時候,父親被批判,那時候什麼都不知道,父母一直瞞著孩子們。有一天,父母把兩個哥哥和我交給了一個鄉下人,這個人不是馬蘭家的親戚,也不是他們的朋友,這個鄉下非常偏僻,非常貧困。一天下午,一個高個子叔叔說,‘馬蘭,你別這么開心了,你爸爸掛牌子遊街被打了……’馬蘭一聽,知道這不是好話,我就一頭撞向他,拿起石頭就追著他打。過了很多年,馬蘭懂事以後就問爸爸媽媽,‘那時候你們為什麼不來管我們?’爸爸媽媽說,‘是不願意讓你們小小的心靈留下不好的記憶。馬蘭覺得父母給了她終身的啟發教育

初涉黃梅戲

後來馬蘭的父親到了縣城的圖書館工作,負責看管雜誌、報刊,這個圖書館成了小馬蘭的遊樂場。在一堆堆被封起來的畫報中,馬蘭看到了一張紅線女的照片。那時候馬蘭還沒有看過古裝戲,不知道傳統戲曲是什麼,但是馬蘭就莫名地被吸引了。於是馬蘭把這張上面打著差的彩色劇照偷偷撕下來,瞞著爸爸媽媽一直藏在身邊。從馬蘭的童年一直保存到少年,從少年一直保存到青年。非常巧,在1993年的時候,馬蘭在北京演出《紅樓夢》時,看到報紙上登出一篇對她的表演藝術充分肯定的文章,馬蘭一看署名,竟然是紅線女。馬蘭當時非常激動,他的言詞對馬蘭充滿了鼓勵,給馬蘭提出了一些人生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馬蘭一直沒有機會,跟紅線女老師說一聲‘感謝’。”

(圖)馬蘭[余秋雨妻子]馬蘭[余秋雨妻子]

雖然馬蘭出生在黃梅戲世家,但是家裡人並不希望馬蘭繼續走他們的老路,外婆從小就教育她要好好讀書。馬蘭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在操場上給人家唱了一首歌而被縣劇團的人看上的,後來卻因為父親的歷史問題沒有被錄取。馬蘭的父親的性格非常剛烈,當他聽到這個訊息時,他說一定要爭取。這個時候藝術學校來招生,馬蘭就獨自去了,後來考取了這個學校。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煩,招生通知、體檢報告都沒有準時到馬蘭手上。後來馬蘭準備去藝校的那一天,媽媽流著眼淚給她梳辮子,爸爸給她買了一個很大的木頭箱,然後問我,‘你要不要做演員?’‘要。’‘你後不後悔?’‘我不後悔。’”就這樣,馬蘭向藝術之路邁出了堅定的第一步。

因為胖只能演老太太

馬蘭有著讓少女羨慕的身材,苗條而婀娜,可是沒有人知道馬蘭曾經是個十足的“胖妞”。因為肥胖,她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因為肥胖,她差點放棄心愛的表演生涯。

剛上藝術學校時馬蘭很胖,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她為什麼沒有系腰帶?馬蘭說,‘我系腰帶了,只是因為胖,一個很寬的腰帶最後在腰裡皺成一小條了。’同學們照像的時候,排成一排,而馬蘭只能露半個身子。其他同學穿著漂亮的練功服,腿長長的,而馬蘭卻像穿著棉衣似的,當時覺得很難為情。她們能演小姐、公主,而馬蘭只能演老太太。當時心裡特自卑,夜裡一兩點鐘,看到練功房裡關燈了,馬蘭就悄悄趕到練功房練功。為了減肥,她就只吃麵條,整整三個月沒有吃一粒米。”

(圖)馬蘭[余秋雨妻子]馬蘭[余秋雨妻子]

對藝術特別尊重

從安徽省藝術學校畢業後,馬蘭被分配到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第二年,馬蘭迎來了她藝術上的第一個春天。在香港,馬蘭主演了黃梅戲經典曲目《女駙馬》幾乎一夜成名,她迅速成為黃梅戲的頭牌女演員。

在中國香港一炮走紅後,馬蘭在中國國內也幾乎是家喻戶曉。通過舞台,通過電視,觀眾認識了馬蘭,知道她是一個長相漂亮、唱功好的黃梅戲演員。馬蘭的事業在這一時期也格外順利,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她就擔任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副院長。那個時候,很多演出商包括觀眾,都不知道黃梅劇院在什麼地方,黃梅戲在哪個省也不是很清楚,但知道馬蘭在哪兒。馬蘭答應做這個副院長,但提出四個要求,藝術上要尊重我的選擇,不要強行命令我必須演什麼,不能演什麼,另外,時間上也要相互關照等等。

馬蘭對自己的事業要求非常嚴格,她說:“我非常尊重藝術規律,這是我的專業,我必須給觀眾一個認真的交代。曾經有一個片商要請馬蘭拍一部黃梅戲電影,她一聽故事梗概覺得不好,就拒絕了他,雖然得罪了朋友,但馬蘭堅持了原則。2000年馬蘭離開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婚姻生活

(圖)余秋雨與妻子馬蘭余秋雨與妻子馬蘭

讀書迷上余秋雨

馬蘭和余秋雨的相識,是從余秋雨的名著《藝術創造工程》開始的。1989年,憑藉著電視劇《嚴鳳英》,馬蘭在藝術上取得了極大成功,成為中國最知名的黃梅戲演員。而那時候的余秋雨雖然已經是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但在民間的名氣卻遠遜於馬蘭。有一次,馬蘭的一位老師借給她一本《藝術創作工程》。通讀了這本書後,馬蘭被作者的睿智和學識深深地吸引和折服了。她說:“我當時想,這本書的作者肯定是一位閱歷豐富、滿頭白髮,甚至可能帶著點學究氣的老先生。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倒是很想認識這位余秋雨老先生。”

前世已種下姻緣

(圖)余秋雨與妻子馬蘭余秋雨與妻子馬蘭

不久,馬蘭去上海演出《遙指杏花村》。她冒昧地給余秋雨寫了封信,在信中說希望他來看戲。《遙指杏花村》的演出很成功,謝幕的時候,馬蘭四處張望,盼著余秋雨出現。這時,一個40歲的中年人一蹦一跳歪著脖子走上舞台,迎向馬蘭,嘴裡還喊著:“嘿,馬蘭,我就是余秋雨。”原來余秋雨對馬蘭也仰慕已久。兩人都覺得“前世早已經種下了姻緣,第一次會面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求婚方式簡單直白

戲劇演員和戲劇研究家的戀愛當然就像戲劇一樣。馬蘭說,和余秋雨認識後,她深深地被余秋雨的學問、智慧、幽默,余秋雨的人生態度、人格魅力深深打動了,更要命的是,馬蘭甚至覺得,“我和余秋雨在一起的感覺非常奇妙,我和他就像在上輩子就結過婚一樣,而今生要做的只是完成前世的那個約定。”有一天,余秋雨突然對馬蘭說:“我覺得,你做我的老婆挺好的。”馬蘭馬上回了一句:“我覺得呀,你做我的老公也不錯。”這就算是求婚,很快余秋雨和馬蘭結婚了。

(圖)余秋雨與妻子馬蘭余秋雨與妻子馬蘭

“老夫少妻”樂融融

余秋雨比馬蘭整整大了16歲,“老夫少妻”式的結合曾經引來過許多人的流言蜚語。馬蘭卻說:“其實在心理年齡上,我們倆是差不多的。余秋雨有時候更像個孩子似的。

這兩年,對余秋雨的批評多了起來。有的揭露他不肯承認的歷史問題,有的指責他著作中的硬傷,對於這些近似於狂轟濫炸的批評,馬蘭很難過,也很憤怒。因為她相信,余秋雨是一個極其善良的人。

離婚謠言

2009年5月,對於“五·一”期間網上出現了一條與余秋雨有關的無聊花絮,說余秋雨的妻子馬蘭女士發表聲明要與他離婚,原因是他愛上了一個“美女作家”。這條謠言迅速在網上蔓延,余秋雨平靜地回答說:“他們所說的‘美女作家’,還沒有確定名字吧?有照片嗎?”至於問到夫人馬蘭有何反應,余秋雨稱,馬蘭依然大笑,說,“這個美女作家就是我呀!”余秋雨接著補充說,過了一會兒,馬蘭又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馬蘭說,那是一些不懂愛的人產生的困惑,很值得同情。

主要劇目

《女駙馬》、《天仙配》、《龍女》、《風塵女畫家》、《遙指杏花村》、《無事生非》、《西廂記》、《劈棺驚夢》、《紅樓夢》、《梁祝》、《鞦韆架》及電視劇《嚴鳳英》、《西遊記》中的唐僧母親等。

藝術成就

(圖)黃梅戲:馬蘭專輯黃梅戲:馬蘭專輯

馬蘭在強手如林的中國乃至國際劇壇上,贏得了“文華獎”、“梅花獎”、“白玉蘭獎”、“飛天獎”的優秀女主角獎、“金鷹獎”的最佳女主角獎、全國第二屆電視“十佳”演員以及海外“金猴獎”等最高的獎勵,連續在"全國黃梅戲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1985)和“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賽”(1989)中奪得“十佳演員”之首。

使她在全國藝術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為黃梅戲的振興、發展,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之作用,作出了卓越之貢獻,成為繼嚴鳳英之後黃梅戲最傑出的代表演員。她的藝術成就卓著,已被公認為是繼嚴鳳英之後又一位黃梅戲的代表人物。

所獲獎項

(圖)黃梅戲:馬蘭演唱專輯黃梅戲:馬蘭演唱專輯

1985年全國黃梅戲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和1989年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

1986年中國戲劇梅花獎

1988年中國電視金鷹獎和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第二屆全國電視十佳演員;還曾榮獲文華獎和白玉蘭獎。

2007年,榮獲美國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美華協會頒發的“亞洲最佳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並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