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文

馬成文,男,安徽亳州人,漢族,1963年9月生,中共黨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馬成文, 男,安徽亳州人,漢族,1963年9月生,中共黨員;1985年安徽財貿學院(現安徽財經大學)計畫統計專業本科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8年安徽財貿學院統計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分別於1995、2001年被評聘為副教授、教授職稱;歷任經濟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和主任、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和黨總支書記、勞動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現為經濟學院院長,安徽省高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校學術帶頭人和教學名師,情報學和統計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校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華中科技大學西方經濟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主持學院行政工作。
主講課程:計量經濟學(本科生,研究生),信息分析方法(研究生),市場分析與預測(研究生)
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產業經濟

主要成果

自任教以來,先後為本科生主講《計量經濟學》、《市場調查與預測》和《管理系統工程》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講授《計量經濟學》、《統計預測與決策》、《信息分析方法》和《市場分析與預測》等課程。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其中國家重點級8篇,國家級18篇。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28項,其中主持安徽省哲學科學規劃辦項目2項、國家統計局項目3項、第二次國家農業普查招標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和教學研究項目10項。公開出版教材和著作6部。科研項目《蚌埠市產業結構調整研究》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四等獎(1998年)和蚌埠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農村居民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效應及政策選擇研究》獲國務院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招標項目評審二等獎;教研項目《“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獲安徽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三等獎(2008年)。論文《關於農民收入問題的系統分析》榮獲蚌埠市第四次社科成果二等獎(2001年);《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分析》、《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監測研究》分別榮獲安徽財貿學院“八五”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998年)、第二屆院級科研成果二等獎(2000年)。教材《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分析與預測》分別榮獲2004、2006年度安徽財經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 。

學術論文

1.糧食總需求預測, 《經濟計量模型在中國的套用》,展望出版社,1986年
2.價值工程套用於工業統計報表設計, 價值工程,1987(5)
3.目錄抽樣法在集體商業統計中的套用,山西統計,1988(4)
4.抽樣調查在個體商業統計中的套用,四川統計,1989(3)
5.關於建立市場統計學的構想,安徽財貿學院學報,1989(3)
6.關於我國適度積累率的統計研究,統計套用研究,1990(3)
7.飽和指數曲線模型參數的三點估計法,山西統計,1990(6)
8.蚌埠市人口生產與物質生產關係探討,人口與社會,1990(12)
9.論我國的適度積累率,統計理論與實踐,1990(12)
10.龔伯茲曲線參數的三點估計法,河北統計,1990(5)
11.企業行銷預測,統計理論與實踐,1991(5)
12.工業企業市場統計指標體系設計,山西統計,1991(4)
13.工業產品競爭能力指標體系設計,青海統計,1992(7)
14.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研究,財貿研究,1993(1)
15.淺議工業資金利稅率指標,浙江統計,1994(3)
16.商業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方法,財貿經濟,1994(6)
17.試論三點預測法的改進,財貿研究,1994(2)
18.工業經濟效益綜合評價體系重塑,財貿研究,1994(5)
19.論綜合指數法的不足與完善,浙江統計,1994(9)
20.季節變動預測新論,浙江統計,1995(4)
21.工業產品競爭力綜合測評,財貿研究,1995(3)
22.安徽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消費經濟,1995(4)
23.微觀工業經濟效益指標體系研究,當代經濟研究,1995(4)
24.我國農民消費結構研究,中國農村觀察,1995(5)
25. 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之缺陷,浙江統計,1996(7)
26.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統計改革,財貿研究,1996(5)
27.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新論,浙江統計,1996(10)
28.安徽農村就業問題研究,農業經濟問題,1997(7)
29.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綜合評價,浙江統計,1997(11)
30.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分析,中國農村經濟,1997(11)
31.彈性預測法在產品定價中的套用,北京統計,1997(12)
32.安徽信息服務業發展研究,安徽省情省力,1997(6)
33.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差異分析,經濟工作者學習資料,1997(81)
34.關於農民收入問題的系統分析,農業經濟問題,1998(6)
35.安徽農村小康進程分析,財貿研究,1997(2)
36.開拓農村市場,拉動經濟成長,農業經濟問題,1998(9)
37.資產負債率不宜作為經濟效益評價指標, 四川統計信息, 1998(10)
39.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監測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99(1)
40.農業生產結構最佳化評價指標和方法研究,財貿研究,2000(2)
41.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模式改革研究,銅陵財專學報,2000(4)
42.城市化進程綜合評指標和方法,經濟論壇,2001(23)
43.套用指數平滑法建立指數曲線模型研究,統計教育,2001(4)
44.功效係數法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的套用,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4)
45.全面小康社會的監測指標和方法探討,滁州學報,2004(4)
46.安徽農民收入問題的分析思考,產業與科技論壇,2005(5)
47.中國人消費了多少信息,中國國情國力,2005(12)
48.財經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體系的完善與保障,情報雜誌,2005年刊
49.安徽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難點分析與對策選擇,財貿研究,2006(1)
50.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的監測指標和方法完善探討,時代經貿,2006(9)
51.信息化對安徽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影響分析,時代經貿,2006(8)
52.城鎮化發展與安徽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10)
53.安徽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探討,特區經濟,2006(8)
54.科技進步對安徽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影響分析,安徽農業科學,2006(22)
55.信息化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影響分析,農業網路信息,2006(12)
56.馬爾可夫預測法的EXCEL軟體實現,統計教育,2006(8)
57.基於EXCELVBA的馬爾可夫預測法軟體實現,科技廣場,2006(4)
58.我國居民信息消費分析,情報理論與實踐,2006年年刊
59.居民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分析,財貿研究,2007(4)
60.善我國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問題探討,農業網路信息,2007(8)
61.信息產業:緩解就業壓力的突破口,中國國情國力,2007(6)
64.安徽省農業發展研究,《安徽省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6》,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65.安徽省信息資源配置模式探析,銅陵學院學報,2008(5)
66.信息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分析,21世紀數量經濟學(第九卷),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67.收入水平對安徽農民消費需求影響分析,銅陵學院學報,2009(1)
68.安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監測分析,特區經濟,2009(6)
69.安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探討,經濟研究導刊,2009(22)
70.農村工業化對安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經濟論壇,2009(13)
71.以農村城鎮化促進安徽安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討,鄉鎮經濟,2009(8)

科研項目

1.參與1993年度安徽省統計局課題《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研究》
2.主持1994年度安徽省統計局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統計改革》
3.參與1995年度安徽省規劃辦課題《安徽就業問題研究》
4.參與1995年度安徽省教委課題《中西方經濟成長波動比較》
5.參與1995年度安徽省教委課題,《中國消費文化與小康水平研究》
6.主持1996年度安徽財貿學院課題《安徽信息產業發展研究》
7.參與1996年度國家教委課題《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方法比較研究》
8.主持1997年度安徽省教委課題,《安徽農村就業問題研究》
9.參與1997年度蚌埠市政府課題《蚌埠市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10.參與1998年度安徽省財政廳課題《救災支出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11.主持1998年度安徽省教育廳項目《加快安徽農村小康進程研究》
12.主持1999年度安徽省規劃辦項目《調整最佳化農業生產結構,提高安徽農民收入水平》
13.主持1999年度安徽省育廳農項目《業增長方式轉變監測研究》
14.主持1999年度安徽省育廳教研項目《場調查與預測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15.參與2000年度校教研項目《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信息管理方向本科教學研究》
16.主持2001年度安徽財貿學院項目《中國農民生活質量研究》
17.主持2002年度安徽省教育廳項目《安徽居民收入差異及其效應研究》
18.參與2002年度校教研項目《“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
19.主持2003年度省教研項目《財經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20.參與2003年度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加入WTO後的中國企業信息化研究》
21.參與2003年度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人力因素:ERP實施的關鍵》
22.主持2003—2004年度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項目《安徽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進程監測分析與對策研究》
23.主持2005年度國家統計局項目《信息化對我國勞動就業影響效應統計測度研究》
24.主持2005年度安徽財經大學科研項目《安徽農村經濟發展研究》
25.參與2005年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加快安徽省農業信息化的思路和對策研究》
26.主持2006年度安徽財經大學科研項目《安徽農業發展研究》
27.主持2006年度國家統計局項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計監測分析與對策研究》
28.主持2006年度安徽財經大學教研項目《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碩士點建設研究》
29. 主持2006年度省級精品課程“計量經濟學”
30.參與2008年度校教研項目《基於ISO9000的安徽財經大學本科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
31.主持2008年度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安徽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計監測研究》
32.主持2008年國務院第二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次國家農業普查招標項目《農民消費需求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效應與政策選擇研究》
33.主持2008年度國家統計局項目《農村居民消費對我國經濟成長和產業結構調整影響效應研究》
34.參與2008年度校級教研項目《人才需求變化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應對研究》
35.主持2010年國務院第二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招標項目《現代信息服務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效應與政策選擇研究》
36.主持2010年橫向項目《蚌埠電信社會代辦渠道品牌化管理研究》

教材專著

1. 主編《市場調查與預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2006年第2版
2. 參編《計量經濟學》,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3、 主編《投資分析》,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年3月
4、 參編《企業經濟學》,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年1月
5、 編著《市場分析與預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9月
6、 副主編《投資分析教程》,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6月
7. 合著《農村居民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效應研究》,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1

獲獎榮譽

1.項目《蚌埠市產業結構調整研究》1998年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蚌埠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論文《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分析》獲安徽財貿學院“八五”期間優秀科研論文二等獎
3.論文《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監測研究》獲安徽財貿學院第二屆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4.論文《關於農民收入問題的系統分析》獲蚌埠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2001年)
5.教材《市場調查與預測》獲2004年安徽財經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
6.教材《市場分析與預測》獲2006年安徽財經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
7.教研項目《“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2005年獲獲安徽財經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年安徽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三等獎
8.項目《農民消費需求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效應及政策選擇研究》2009年獲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招標課題評審二等獎
9.教研項目《人才需求變化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應對研究》獲2009年安徽財經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10.1995年獲安徽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稱號
11.1996年獲安徽財貿學院學科帶頭人稱號
12.1997年被選聘為安徽財貿學院統計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13.2000年獲安徽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稱號
14.2007年獲安徽財經大學教學名師稱號
15.2010年安徽財經大學學術帶頭人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