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一個新名詞,也是一個新的專業(1998年設立的專業),當前國內有北京大學、中南大學、天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院校開設了該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套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信息管理概論、信息組織、信息檢索、數據結構、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C語言與程式設計、資料庫系統原理、巨觀與個體經濟學。

基本信息

專業目標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就是通過學習計算機技術和管理學,競爭情報等學科知識,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海量的數據進行收集和信息處理,使之成為有用的信息,然後通過科學的統計學原理對信息的過濾和分析進而形成知識,最終目的就是運用所獲取的知識來做出正確的決策。

因此,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出來的學生可以做技術含量較少的信息編輯(新聞編輯或網路編輯)、數據統計、問卷調查等工作,也能做稍有技術含量的數據處理、過濾、信息分析諮詢等工作。或者進入企業或政府做決策支持、系統信息化等工作。在企業招聘和日常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電腦工具有PPT、EXCEL、SPSS、SAS等,而且對個人編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實踐教學

認識實習:認識實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專業學習興趣,激發求知與創新欲望。認識實習是本科學生進入專業理論課學習階段前、中、後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一般集中在1~2周。
課程設計:資料庫系統課程設計、系統分析與系統設計課程設計、管理軟體實習、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網站設計
畢業設計:分設計和論文

相近專業

管理科學工程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軟體工程

學科範疇

對信息進行分類、管理、以及研究如何套用的科學

這個專業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通俗地講,就是從信息中發掘財富。與計算機結合,使計算機作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實用。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現代化,對信息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例如鐵路訂票系統,就是對車票這種信息的查詢和管理系統。可以說軟體開發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戶就是幫助企業製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管理涉及諮詢、服務、物流等很多行業,有很多的就業機會。

授課的內容偏重計算機、涉及管理課程

學習的內容涵蓋計算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核心課程。管理學科方面有會計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計算機方面有高級語言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資料庫、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兩學科綜合課程有電子商務、管理信息系統等。獨立設計、實現小型信息系統或大型信息系統中的某一子系統,並在此基礎上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最後一個學期還應安排相應的管理軟體上機實習。

培養目標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
3.具有信息收集、組織、分析研究、傳播與綜合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專業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
7.掌握軟體設計流程,熟悉網際網路產品開發流程。
8.掌握HTML語言,CSS,JavaScript以及WEB標準思想。
9.具備信息資源管理的綜合能力,勝任“IT+管理”類深具發展潛力的工作。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管理、數量分析方法、信息資源管理、計算機及信息系統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系統和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無論是企業、工廠,還是機關、學校,由於與外界的聯繫越來越廣泛,所獲得的信息量也會越來越多。
國內61所高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設定情況的詳細信息(引用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阮家軍畢業論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培養模式研究》)
長江大學 管理學院 傾向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技術 複合型 湖北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傾向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管理和評價 複合型 江西
中國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信管與決策科學系 較紮實的數理基礎、信息科學與技術基礎 複合型 安徽
南京工程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傾向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管理和評價 複合型 江蘇
鄭州大學 信息管理系 傾向信息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管理 複合型 河南
華東交通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傾向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管理和評價 複合型 江西
南昌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信息管理系 傾向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管理和評價 複合型 江西
山東大學 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 傾向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技術 複合型 山東
南開大學 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經濟信息管理、決策分析、系統分析 複合型 天津
廈門大學 經濟學院計畫統計系 經濟學基礎、經濟信息管理方向 複合型 福建
中山大學 資訊管理系(信息科技學院) 傾向信息系統技術和企業信息管理 複合型 廣東
華南理工大學 數學科學學院套用數學系 面向管理與決策的計算機套用技術 技術型 廣東
四川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信息技術系 信息技術套用、信息系統設計開發 複合型 四川
重慶大學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企業信息管理、信息分析與決策 複合型 重慶
西南大學 計算機信息科學學院 軟體學院 信息分析與決策、企業首席信息執行官 複合型 重慶
對外經貿大學 信息學院 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技術 複合型 北京
湖南大學 會計學院 定位於會計、財務、稅務、管理信息化 複合型 湖南
東北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 管理決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統 複合型 遼寧
上海水產大學 信息學院 信息技術套用 複合型 上海
復旦大學 管理學院 數學基礎、信息系統套用與管理 複合型 上海
寧波大學 科學技術學院 企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開發方向 複合型 浙江
上海財經大學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 管理型 上海
吉林大學 商學院 企業信息管理、信息系統開發 複合型 吉林
廣西大學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與管理 複合型 廣西
天津財經大學 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系 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開發、管理 複合型 天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實施、管理 複合型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 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及管理軟體開發、套用 複合型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信息學院 經濟信息系統的建設、信息技術套用與開發 複合型 北京
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政務信息管理 管理型
中國農業大學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農業和土地信息管理系統集成、信息管理 管理型 北京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 信息系統開發和管理 複合型 湖北
東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技術與管理等5個方向 複合型 江蘇
北京大學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理論、技術和方法 複合型 北京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國際商學院 外語基礎、信息技術操作、開發 複合型 北京
武漢大學 信息管理學院 信息資源管理 複合型 湖北
上海交通大學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管理信息系統集成、開發 複合型 上海
天津大學 管理學院 計算機軟體和信息系統開發設計、維護管理 複合型 天津
華中師範大學 信息管理系 信息分析、信息資源管理 複合型 湖北
武漢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系統分析、設計與開發 複合型 湖北
南京大學 信息管理系 經濟信息、科技信息的管理與套用 管理型 江蘇
同濟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工科基礎、信息系統規劃、實施與維護 複合型 上海
西安交通大學 管理學院 依託信息技術的系統開發 複合型 陝西
北京林業大學 信息學院 強調數理能力、重點定位於林業信息管理 複合型 北京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 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管理、評價 技術型 陝西
清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系統分析、設計和管理、計算機套用 複合型 北京
貴州大學 電子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 計算機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技術型 貴州
東北財經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 經濟信息管理,信息技術及管理 複合型 遼寧
華東師範大學 商學院信息學系 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文獻信息管理 管理型 上海
浙江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系統規劃、組織、管理、開發和實施 複合型 浙江
中南大學 商學院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與套用 複合型 湖南
蘭州大學 管理學院 知識信息的組織與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複合型 甘肅
內蒙古大學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套用、計算機信息網路 技術型 內蒙古
合肥工業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技術在管理中的套用 複合型 安徽
寧夏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網站建設、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複合型 寧夏
中南民族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技術 複合型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複合型 湖北
​武漢工程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複合型
​湖北
山西財經大學 信息管理學院 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複合型 山西
哈爾濱工業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和評價 複合型 黑龍江
中國傳媒大學 媒體管理學院 媒介信息開發、資源信息化管理 複合型 北京
北京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 複合型 北京
西北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複合型 陝西
西北工業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複合型 陝西
華北電力大學 科技學院 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 複合型 河北
河北工業大學 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管理型 河北
昆明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 系統管理、計算機套用 複合型 雲南
南京理工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系統規劃實施、經濟和科技信息分析與決策 複合型 江蘇
青島大學 國際商學院 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技術型 山東
河北工程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與計算機套用結合 管理型 河北
遼東學院 信息學院 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評價 技術型 遼寧
河南農業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網站設計、全文檢索、信息系統分析與套用 複合型 河南
​南京工業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傾向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管理和評價 ​複合型 ​江蘇

專業課程

根據學校側重不同有偏管理類和計算機類課程
公共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等
管理類專業課程:西方經濟學原理(巨觀和微觀)、管理學原理、市場調查與預測、計算機硬體技術概論、市場行銷概論、財務管理、基礎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運籌學、網路行銷基礎與實踐等
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網頁設計與製作技術、資料庫套用、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式設計(Java)、管理套用軟體開發、電子商務概論、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信息檢索、信息安全概論、JSP基礎教程等。

開設院校

北京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印刷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首都師範大學 北京城市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農學院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外國語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城建大學
天津商業大學
河北
河北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河北建築科技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科技師範學院
唐山學院 衡水學院 河北北方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 防災科技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 唐山師範學院
山西
山西大學 中北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運城學院 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山西醫科大學 長治醫學院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財經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師範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遼寧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遼寧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錦州師範學院 瀋陽理工大學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瀋陽師範大學 大連外國語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大連海事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瀋陽建築大學 瀋陽化工大學
遼東學院 遼寧師範大學
吉林
吉林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 延邊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東北電力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 通化師範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 吉林化工學院 吉林師範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黑龍江工程學院 黑龍江科技學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
上海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套用技術學院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上海海運學院 上海商學院 上海杉達學院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大學 河海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常州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南通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淮陰工學院 鹽城工學院 南京審計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萬里學院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寧波理工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財經大學 嘉興學院 寧波大紅鷹學院
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中國計量學院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
安徽
安徽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皖南醫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
阜陽師範學院 安徽工程大學 安慶師範學院 安徽醫科大學
合肥學院 安徽新華學院  蚌埠醫學院
福建
廈門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廈門理工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
仰恩大學 華僑大學 閩南理工學院 福建工程學院
福建江夏學院 福州大學
江西
華東交通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南昌大學 南昌航空工業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贛南師範學院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九江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
南昌工程學院
山東
山東大學 青島大學 濟南大學 山東中醫藥大學
曲阜師範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工商學院
魯東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山東工商學院 山東政法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齊魯工業大學 濟寧醫學院
泰山科技學院 山東英才學院 德州學院 山東師範大學歷山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 泰山醫學院 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濱州醫學院  煙臺南山學院
河南
河南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城建學院 新鄉醫學院 信陽師範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河南師範大學 安陽工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鄭州輕工業學院 商丘工學院 中原工學院 安陽師範學院人文管理學院
商丘學院 安陽師範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  河南中醫學院信息技術學院
湖北
武漢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大學 長江大學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武漢紡織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中南民族大學 三峽大學 湖北醫藥學院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江漢大學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武漢輕工大學
湖南
湖南大學 湘潭大學 湖南城市學院 衡陽師範學院
吉首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商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南華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
廣東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商學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金融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深圳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惠州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五邑大學 廣東藥學院 湛江師範學院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暨南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 廣東醫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廣西
廣西大學 廣西科技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玉林師範學院 廣西財經學院 廣西民族大學
海南
海南大學  三亞學院
重慶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四川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華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成都東軟學院 四川理工學院
西南科技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成都醫學院 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學院
貴州
貴州大學 貴州師範大學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貴州民族學院人文科技學院
貴州民族學院 貴州財經大學
雲南
雲南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楚雄師範學院 雲南農業大學
雲南財經大學
西藏
西藏民族學院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長安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郵電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財經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
陝西理工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蘭州商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寧夏
寧夏大學
青海
青海大學 青海民族大學
新疆
石河子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財經學院 伊犁師範學院

高校發展

清華

從2002年開始,經管學院將原來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國際金融與財務方向/保險與風險管理方向)、會計學和經濟學4個本科專業集合,以"工商管理類"的名義按照大類招生並進行兩年統一的平台培養。這不但開了國內經濟管理類本科教學改革之先河,而且由於清華本身就不分經濟學院和管理學院,更體現了經管類大學科的融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清華經管學院最早招生的本科專業,也代表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最高水平。清華大學1979年建立經濟管理工程系,招收"經濟管理、數學與計算機套用"本科專業。該專業融合經濟學、數學與計算機於現代管理之中,是新興的交叉學科,也是中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最早招生專業之一。該專業屬於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清華大學是全國第一批獲得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授予權,被評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學科的學校;而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的師資力量在國內同類專業中是實力最強的之一。這個結合了IT與經管的學科隨著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係管理(CRM)以及電子商務等流行顯示出新的魅力,而清華在與之相關的信息技術和工業工程學科方面的地位顯然鞏固了這一專業的實力。從上面的資料來看,我們的確可以認識到清華大學在信管專業的總體實力,這是清華作為中國工科第一校的自信。而實現技術與經濟管理的完美結合又是清華一直以來的夢想。從這一點來說,清華的這一優勢是其它學校比不了的。從另一項數據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在武書連2004年的大學本科專業排名中,清華這一專業排名第一(基數是251)。或許清華自以為是這一專業的正統代表,它在談及兄弟學校是幾乎是毫不留情的:"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國家調整本科專業目錄之後,很多高校將原來的"圖書館學"或"情報學"專業更名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與清華的這一專業是根本不同的。"
復旦
復旦大學是我國大學中最早設立工商管理教育體系的學校,早在1920年就成立了工商管理系,並在1929年成立了商學院。復旦大學又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最早恢復管理教育的學校,1979年成立了管理科學系,1985年組建了管理學院。學院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管理科學系、會計學系、統計學系、企業管理系、市場行銷系、財務金融學系、產業經濟系8個系,1個高級經理培訓部,數量經濟與運籌學研究所、經濟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以及復旦金融與期貨研究所等14個跨學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學院現有6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和1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並設立了管理科學、工商管理和套用經濟學等三個博士後流動站。1991年3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確定為首批授予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的試點單位。從以上介紹我們完全能夠捕捉到復旦管理學院以管理立足的辦學特徵,畢竟在中國高校中能集中如此之多管理類專業的學院是並不多見。與之相一致的是它的信管專業也深深打下管理的烙印。在該系的網站主頁上,他們這樣描述自己:"以現代信息技術/信息系統(包括電子商務)的套用、管理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企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信息系統提高競爭能力和管理水平為目標,開展基礎理論、企業管理模式、信息系統戰略規劃、信息系統及其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信息技術套用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在談及培養目標時,他們這樣定位:"(1)針對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提出基於信息技術/信息系統的組織和管理解決方案的能力;(2)具有信息系統套用與開發的能力,包括管理系統和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編程的能力;(3)具有信息管理的能力,包括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實施管理、信息系統評價等能力;(4)具有科學研究的能力。"
武大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信息管理學教育、研究機構。學院下設信息管理科學系、圖書館學系、檔案學系和出版科學系,5個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圖書館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和6個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所、數字圖書館與電子檔案研究所、出版科學研究所、文獻學研究所、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智慧財產權高級研究中心)。同時,作為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依託於學院建立。該中心是本專業領域唯一一所經教育部批准的重點研究基地。國家信息化推進辦公室正式批准依託學院和中心建立國家信息資源管理武漢基地、中國電子商務研究與發展中心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息軟體推廣培訓中心等。擁有情報學和圖書館學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博士後流動站,以及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管理、信息資源管理和出版發行管理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在談及信管專業時,他們這樣定位:"本專業研究信息資源的結構和特徵,信息系統開發與設計的理論、原則和方法以及信息技術的各種套用,解決信息的收集、處理、控制與利用、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問題,為決策管理、生產經營和科學研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科學基礎、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理論、方法,能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管理和規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我們不妨再來追溯一下信管學院的發展歷史:"1978年以來,在國內率先創辦了科技情報專業(現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1983年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圖書發行專業(現為編輯出版學專業),1984年經教育部批准建立圖書情報學院並於同年重建檔案學專業,2001年創辦電子商務本科專業。信息管理學院1978年招收第一屆研究生。1981年建立圖書館學碩士點、1984年建立情報學碩士點。1990年建立情報學博士點,1993年建立圖書館學博士點。2000年批准獲得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更名為信息管理學院。2002年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兩個博士點學科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12月建立信息資源管理博士點、出版發行學博士點。2003年管理科學與工程批准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被批准建立圖情檔博士後流動站。"儘管在外人看來,武大的信管也不過是由圖書館情報學發展過來的,但我們從它的學科演進史可以明確看出今日的信管已不是昔日的圖情了,尤其是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的獲得更是向同行昭示武大的信管無論在學科設定還是在人才培養上已經成為中國信管學科設定的楷模,即既包含原來的老學科,又積極發展新型相關學科,兩相結合,相互促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我們假定信息管理學院有一種固有的組建模式的話,無疑武大的信息管理學院是不錯的選擇,它的學科轉型也是最成功的。
人大
因為人大有兩個學院同時開設這一專業,以下論述將分院系說明。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是在70年代末,以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套用為目標,在國內最早建立的信息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基地之一。二十多年來,它以現代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套用為目標,在計算機科學技術、運籌學、數量經濟學、企業管理、信息服務等領域中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為我國信息化事業培養了大批骨幹。
信息學院的前身--經濟信息管理系成立於改革開放的初期。1978年5月,以薩師煊、江昭、陳餘年、魏晴宇、趙樹嫄等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具有獻身精神,又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的老一輩教授、學者,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艱苦創業,做到當年建系當年招生,開創了我國高等學校中第一個以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領域中的套用為特色的系科。1994年初,經濟信息管理系與校信息中心合併,組建了信息學院。
信息學院下設三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經濟信息管理系、數學系。八個教研室。二個實驗室:信息技術綜合實驗室(面向本院)、計算機公共實驗室(面向全校)。兩個研究所:數據與知識工程研究所、運籌學與數量經濟研究所。代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科學實驗室。承辦《投資與證券》(月刊)。三個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與套用數學。二個博士點:數量經濟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六個碩士點: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系統理論、數量經濟學、運籌學與控制論、基礎數學。現有博士生導師6名,分別指導數量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算機資料庫技術、企業管理方向的博士生。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在1994年之前,信息學院基本上就是經濟信息管理系,經過資源整合之後,它才把發展方向轉到了計算機科學技術和數學上來。所以該院信管專業以學習計算機知識為主,兼及經濟管理。該校檔案學院在原設檔案系的基礎上,於2001年9月增設政務信息管理系;在全國率先設定檔案學碩士點(1982)之後,又增設圖書館學(1998)、情報學(2002)兩個碩士點並相繼招生;歷史文獻學(含檔案學)博士點已於1994年設立;本科教育在鞏固發展原有檔案學專業的基礎上,增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政務信息管理方向);初步形成了學科向明確,專業結構合理,教育層次完整的教學體系。該院在學科轉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與該校信息學院學科設定上的重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最後只好區分為不同的方向,這一問題其實是決定該院能否順利實現轉型的關鍵,也制約轉型的可行性。還有一個問題是如何在轉型之中保持傳統檔案學科的特色?檔案學不僅有技術上和管理上的內容,也包含人文性與文化的含義,在今天資訊時代技術至上潮流下,檔案學如何不失去它的文化內涵顯得尤其突出。該校校長在該院調研時也特別指出避免校內學科的過分交叉和注意保存自己的特色等問題,可謂一語中的。2003年年末,該院在原檔案學院的基礎上組建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這可視為該院的轉型或更準確一點說是一種無奈下的超越。假以時日,該院應該可以以武漢大學的模式來規劃發展前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信息資源管理學院。而信息學院的發展前景應該是技術導向的。
南大
南京大學於1940年成立圖書館學專修科,但不久就中止,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在4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停頓,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在圖書館開始大發展的70年代末期又得到恢復。1978年恢復建立圖書館學專科,招收學員共30人,這些人大多成為江蘇省各類圖書館的骨幹。1985年恢復圖書館學系;1988年更名為文獻情報學系,1992年更名為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系現設有圖書館學、信息學、檔案學、計算機信息管理4個教研室,有專職教師2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設有"國家信息資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投資400萬的"信息數位化集成實驗室",另外還設有"南京大學信息產業研究所"、"南京大學信息技術開發研究所"、"南京大學出版科學研究所"。國內外10餘名知名教授被聘為信息管理系的兼職教授。信息管理系現有情報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三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編輯出版四個本科學士學位專業。1995年起對全校開設了商務秘書、計算機信息管理兩個副修專業,商務秘書副修專業還為在寧高校各專業本科生開放。南大信息管理系隸屬於公共管理學院,它的發展導向也是大公共管理,為社會培養信息管理方面和圖情檔方面人才。
中山
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始建於1996年1月,1997年7月重組。現由計算機科學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信息管理系、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心、計算機軟體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電氣及工程軟體研究中心等7個單位組成。隸屬於該院的信息管理系建立於1980年。建系20多年來,該系通過不斷的改革和發展,現已成為國內同類院系中較有影響,在海外也有一定知名度的院系之一。現已擁有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三個本科專業;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三個碩士點;正在申報圖書館學博士點。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等多層次、多類型、多學科的專業教育體系,本科專業數和碩士點數均居全國多所高校同類院系的前列。應該說中山大學這種將信息管理系設在信息技術學院裡的大學並不是很多,尤其是有圖情檔背景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這種做法無疑有利於技術與管理的結合,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大的資源整合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發展模式

個案選取

對於以上六個個案的選取是必須作說明的。首先的問題就是全國共有251個信管專業,我為何只選取其中六所,而且這些學校在整體實力上都很強,它們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兩點。其一,在學科規劃與院系調整中,名牌大學往往走在其他學校的前面,代表某一學科的發展方向,換言之,因為高水平的大學代表這一專業的最高水平,研究他們比研究一般學校更有意義。其二,在個案的選取上也不是隨機的,而是經過分類和裁減的。從以下的論述我們就會知道清華和復旦代表一種類型,武大是管學院的範例,南大和中大又代表另一種模式,而人大則兼顧兩種模式。選取個案的意義只在於敘述的需要,不代表他們可以包攬一切類型。在下文敘述中我也會提到更多的信管專業,以真正反映中國大學信管專業的現狀與前景。
依據信管專業兩大來源:管理類出身和圖情檔出身,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一專業在現階段的三種發展模式。分別敘述如下:
(1)管理學院或工商管理學院下設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這應該是信管專業的主要模式,除以上所述清華和復旦之外,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青島大學等也是如此設立。一般而言,這類專業所屬學院的實力很強,學生除學習信管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大量經濟管理課程,知識背景比較過硬,就業也很好,屬熱門學科。當然各學校地人才培養的側重點還是不一樣的,清華這個結合了IT與經管的學科隨著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係管理(CRM)以及電子商務等流行顯示出新的魅力,而清華在與之相關的信息技術和工業工程學科方面的地位顯然鞏固了這一專業的實力。這樣看來清華的人才培養幾乎是全方位的,如涉及經濟學,信息技術,工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當然也只有清華才能擁有這些資源,大多學校還是以培養管理型人才為主。復旦在宣稱其目標是以信息系統(包括電子商務)的套用、管理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企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信息系統提高競爭能力和管理水平為目標,開展基礎理論、企業管理模式、信息系統戰略規劃、信息系統及其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方法、信息技術套用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這應該代表大多管理學院的主流培養目標。
(2)由原來的圖情檔院系發展成為獨立的信息管理(資源)學院系,下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這類學院以前的學科實力比較強,形成了自己的學科隊伍和優勢學科,很難和其它院系合併。他們往往設立獨立的信息管理學院負責本校的信息管理學科的發展。如武大的信息管理學院,北大的信息管理系等。人大在進行學科調整的過程中曾經有意將信息學院的信管專業和檔案學院的信管專業合而為一,但基於原來的學科規劃,最終還是以檔案學院自行組建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告終。這些行動可以理解為一種無奈的選擇,但更可理解為一種困境突圍的努力。例如1992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更名為"信息管理系",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原檔案學院的基礎上新成立了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3)原來圖情檔院系設立,但因為原來的院系規模比較小,在學科調整過程中他們大多隸屬於大院之下,形成比較精幹的教師隊伍。這種發展模式應該是大多圖情檔學科轉型的可行之路,可以利用所屬學院的資源,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如中大就把信息管理系劃歸了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南大在公共管理學院下設信息管理系。在學科整合過程中,中山大學1997年7月重組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現由計算機科學系、電子與通信工程系、信息管理系、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心、計算機軟體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電氣及工程軟體研究中心等7個單位組成。其中信息管理系已擁有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三個本科專業;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三個碩士點;正在申報圖書館學博士點。已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等多層次、多類型、多學科的專業教育體系,本科專業數和碩士點數均居全國多所高校同類院系的前列。這種將信息管理系設定在信息技術學院下是有技術優勢的。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是培養和造就從事行政管理、社會管理、信息管理、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一所多學科結合滲透、富有時代特色的新型學院,設有政治與行政管理學系、社會學系、信息管理系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德育教研室現有3個博士點,9個碩士點和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點。信息管理系設有情報學博士點,情報學、檔案學、圖書館學三個碩士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編輯出版(電子出版)、圖書館學和檔案學4個本科專業。該系還設有國家信息資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這種模式在有圖情檔背景的高校中還是有代表意義的。如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安徽大學管理學院都是這種類型。

就業

就業趨勢

21世紀是信息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領域套用廣泛,網路經濟的發展對電子商務、金融工程等人才的需求勢必增加,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的發展,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培養的人才將受到人才市場的青睞。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IT企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壓力,這些企業不僅需要計算機軟、硬體工程師,網路工程師,通信工程師,更需要信息化建設的複合型開發和管理人才,以便進行企業事業和部門的套用系統的開發、維護,進行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進入新世紀,我國開始了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奮鬥歷程,以便培養新型高端的管理人才、IT人才及其綜合型的複合人才。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門專業的教育得到了各國政府,尤其是已開發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國實施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擬投資4000億美元,建立的信息系統包括教育、衛生、娛樂、商業金融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

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與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方面,一體化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建設與套用,如果企業以及各經濟組織不實行信息化管理,那么要實現與國際一體化的接軌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企業不掌握充足的信息,或不加任何整理編排,那么,企業的高層決策者就無法正常進行指揮調度,無法實現企業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生產要素的最佳化配置。因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該專業涉及的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它所研究的內容將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地套用。在各行業中,它能提高其管理決策的科學性與正確性,減少經營活動的盲目性。國外先進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套用技術和手段起到進一步的示範效應。這門專業所涉及的行業在我國的發展趨勢不再局限於企業決策,經營分析等內容。而是把它作為一條紐帶,成為連結家庭與社會,個人與組織,成為商貿金融、娛樂、教育、科研等領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業前景

1.社會需求:通俗的講,就是從信息中發掘財富。現代社會正是信息化社會,大量紛繁的信息如何管理,並且從中獲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學的研究重點。與計算機結合,使用計算機作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實用。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現代化,對信息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例如鐵路訂票系統,就是對車票這種信息的查詢和管理系統。可以說軟體開發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戶就是幫助企業製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管理涉及諮詢、服務、物流等很多行業,有很多的就業機會。
2.可選的方向:畢業後可報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國家和省市各級信息產業、財政和金融部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管理的關係日漸緊密,也日趨融合,信息和信息技術已經並將進一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以管理信息系統規劃,開發與管理,信息產業管理,系統仿真與知識管理等內容為主的該研究方向一直是重點研究領域,而且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研究方向除了在原有領域繼續開展研究外,加強了對電子商務和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研究。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主要到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
3.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網路編輯等。

工作領域

通過現代管理學、信息科學、網路技術及業務知識的融合,培養適應知識經濟需要,以信息技術進行現代化管理的“複合型、套用型、創新創業型”管理人才。畢業生具備信息資源收集、分析、檢索、利用的綜合能力,能在政府、金融機構及企業信息化領域從事實施、維護、分析、智慧型決策等“IT+管理”類深具發展潛力的工作。主要到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

畢業去向

畢業生可在銀行業、服務業、證券業、圖書館、學校、機關等擔任計算機工程助理師。主要從事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維護,負責管理信息領域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開發、維護、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型資料庫數據管理員,在信息管理領域內負責大型資料庫的系統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工作;網站,在工程師的指導下,負責網站的日常維護工作;計算機高級文員。

就業統計

國有企業16.03%;錄取研究生12.63%;三資企業9.13%;民營及私營企業9.06%;金融單位6.32%;高等學校5.76%;機關5.56%;科研設計單位4.35%;中國小及其它教學單位4.14%;其它事業單位2.73%;出國0..12%;部隊0.34%;醫療衛生單位0.04%;其它0.56%。與以上相比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經濟信息管理73.14%、信息學91.67%、科技信息86.46%、管理信息系統83.26%、林業信息管理57.3%。

考試信息

報考須知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管理、數量分析方法、信息資源管理、計算機及信息系統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系統和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因此,此專業大多為理科生讀的,這門專業邏輯性強,文科生要報考信管,數學要學到一定程度,畢竟是計算機科學,同時也要對計算機要有一定興趣。很多院校不對文科招收考生,因此,文科生填報這門專業要慎重。

考證方向

ERP管理諮詢師,CFA金融分析師,註冊會計師,程式設計師,網路管理員,多媒體套用製作技術員,電子商務技術員,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信息處理技術員,軟體評測師,軟體設計師,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網路工程師,多媒體套用設計師,嵌入式系統設計師,計算機輔助設計師,電子商務設計師,信息系統監理師,資料庫系統工程師,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系統分析師,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架構設計師,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

深度解讀

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信息化影響到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的每一專業,而信息管理專業受到的影響尤其強烈。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信息、管理專業直接是社會信息化的產物。信息、管理專業受到信息化大潮的影響,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專業設定的游移變遷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1993年以前國家教委頒行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簡介》中,圖書館學和情報學並列為理學門類中的一級學科:其中"情報學"分為科學技術情報學、社會科學情報學、農業情報學和醫藥情報學4個專業。到1993年7月,該專業目錄修訂本中,設定"圖書·信息·檔案"一級專業學科入歷史學門類。另設科技信息與管理專業、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和林業信息管理專業分別歸入理學門類、工學門類、經濟學門類和農學門類。這時,完全取消了"情報學"稱謂,而易之以"信息"或"信息管理"分散在眾多的專業門類中。1998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草案修訂稿)》,又將這些分散的專業連同"信息學"專業集攏,統稱為"信息管理",歸於管理學門類一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之下為二級學科,另在"管理學"門類下設"圖書、檔案學類"一級學科。及至1998年下半年,在教育部高教司正式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則將上述5個專業合併,稱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至此,這一專業的學科名稱從情報學到信息學再到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其學科歸屬從理學門類到歷史學門類又到理學門類、工學門類、經濟學門類、農學門類再到管理學門類,雖已歷經變遷,但學科的專業定位仍在探討之中,尚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學科稱謂的游移和歸屬的變遷,反映了學科發展的不確定性和多歧性。而學科發展的這種不確定性發生在社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因此,只有對社會信息化巨觀格局有所了解,對於學科產生髮展的來龍去脈考察清楚,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和把握信息管理專業教育的現狀才能區別,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在這三種模式的趨同傾向的專業發展過程中,本專業更準確和切合實際地對信息管理學予以定位。具體到各大學,20世紀70年代末各大學紛紛創辦"經濟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專業,培養信息管理類人才。1998年國家通過專業目錄調整,將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統、經濟信息管理、信息學、科技信息、林業信息管理五個專業統一名稱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為適應信息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原來的圖書館系情報學系和檔案學系也大多更名為信息管理系,除繼續設立原有專業之外,還增設新的信管專業。如1992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更名為"信息管理系"。隨後,北京師範、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湘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15所院校的圖書館學情報學系相繼易名的"信息管理系"或相關係名,並紛紛增設新的專業方向,調整課程結構。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信管專業的兩大來源:由管理學院或工商管理學院等管理類型的學院創立,這些信管專業學生還要學習大量經濟管理類課程,知識結構比較合理。如清華的經管學院,復旦管理學院和人大信息學院都是這種形式;另一種由圖情檔院系創立的信管專業具有原來的學科背景,學生除學習計算機知識和管理類課程之外也還學習少量圖情檔知識,以體現學科特色。如南大信息管理系,中大信息管理系,武大信息管理學院和人大信息資源學院都是這種類型。下文的個案部分將會對這些院系的專業設定作詳細分析。當然這裡也不排除某些理工大學的信管專業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這主要由學校性質或學科規劃決定,本文就不作歸納,因為信管專業在教育部學科目錄規劃中屬於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對於由管理學院創辦的信管專業人們大多認可它在管理上的實力,而對於信息(資源)管理院系(原圖情檔院系)設定的這類專業,將面臨學科和專業的更新與轉型系名的更改要求突破原有的專業內涵,調整原圖書館學情報學課程,適當精簡傳統的文獻管一理等課程,增設有關信息資源管理理論,信息產業、信息市場、信息技術、企業管理等新課程。同時,也要求改進教學方法,藉以培養從事信息理論研究與信息服務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這種教育改革又將促進我國信息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