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廷斌

馬廷斌

馬廷斌,回族,出生於1901年,字全欽,馬國良(“西北天子”馬安良之弟)長子。少時讀“四書”“五經”,年稍長即在涼州西軍任職。直系軍閥曹輥任總統時,任命馬全欽為總統府侍從武官,在京供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26年(民國十五年)馮玉祥國民軍入甘,將西北軍改編為國民軍暫編二十七師,馬全欽任團長,駐防導河(今臨夏)。1928年(民國十七年)馬仲英起事,馬步芳亦約馬全欽共同起事,馬全欽臨時改變主意,勸阻馬步芳,並攻打馬仲英部失利後返回大河家,撤毀四堡子兵器庫後前往蘭州。馬步芳主持青海軍政後對馬全欽言聽計從,信任有加。 ?

人物生平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孫殿英任西北屯墾督辦,“三馬”拒孫,兵力吃緊,寧夏馬鴻逵請馬全欽出任所部騎兵第二旅旅長,人稱“尕旅長”,擊敗孫殿英後因得不到重用,遂辭官回家,在大河家興辦教育。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創辦“青海回族教育促進會循化分會附設臨夏地區私立魁峰國小”,從青海聘請教師任教。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將魁峰國小遷入新址,學校原場院中又創辦魁峰女子國小。1943年創立“魁峰中學”。馬全欽還開辦三所完小、八所四年制初小。

發展

1942年馬全欽應聘任朱紹良第八戰區高級參謀,1948年任國民黨中央立法委員。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馬步芳感到大勢已去,潰逃前命馬全欽燒毀渡船以阻止解放軍西進,馬全欽拒絕並攜全家至青海官亭暫避,與弟馬介欽收繳馬步芳一個團的軍械、物資向解放軍投誠,並派遣馬介欽、馬顯銳、孔憲章、陳奎、趙吉堂、馬光武等一行十三人為代表,帶其親筆信,前往臨夏面見王震將軍。經王震司令員推薦,馬全欽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高級參謀。為支援解放軍渡黃河西進青海,馬全欽捐獻牛皮袋80餘條,並和馬丕烈、馬輔臣、徐季直、水梓等組成“臨夏和平代表團”,隨軍赴西寧,與國民黨軍政人員座談,以求和平解放青海,並寫信給新疆騎五軍軍長馬呈祥,勸其和平起義。建國後馬全欽任西北軍政委員會高級參謀,1952年調任西北行政區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後任全國回民文化協會委員,1964年調任寧夏自治區參事室參事。“文革”中被遣送回家,1976年後恢復名譽,並當選為甘肅省政協委員,1981年病逝於蘭州,享年八十一歲。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