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困局

馬六甲困局

所謂困局是因為主權擁有國,他要加強控制,另外一些國家他想進來幫助你管一管,這個時候就有一個主權和合作的衝突在這兒,所以這就是困局。在和平狀態下,日趨飽和的海峽運載能力是影響中國能源運輸安全長期且最重要的因素,海盜與恐怖主義活動則是目前影響海峽安全的主要威脅;在非和平狀態下,美國和海峽沿岸國有能力且有可能利用海峽對中國形成制約。因此,“馬六甲困局”不僅困在經濟安全,而且困在政治與軍事安全。

基本信息

簡介

馬六甲海峽位置馬六甲海峽位置
解決馬六甲困局,中國對曾母暗沙動大手術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對石油的消費量大增,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消費大國和石油進口大國!石油可以說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它被稱為中國工業的“血液”但是中國石油絕大數需要進口,且近八成的石油需要從中東進口,這樣在波斯灣-阿拉伯海-北印度洋-保克海峽-馬六甲海峽-南海-中國沿海地區等一線形成了“中國海上生命線”其馬六甲是“中國海上生命線”最重要的一環。

由於中國近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實力不斷增強,自然會引起一些國家的恐慌和打壓,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快速崛起的勢頭,發展與馬六甲海峽臨近國家的關係,望想控制馬六甲海峽,並且美國挑波中國與南海周邊各國的關係,美國與馬六甲海峽各國商議在必要時封鎖馬六甲海峽,遏制中國!

2004年,駐亞太地區美軍總司令托馬斯·法戈上將在美國國會披露了美軍方名為《區域海事安全計畫》的反恐新方案。根據這項正在制訂中的計畫,美國將向馬六甲海峽派駐海軍陸戰隊和特種部隊,以防止恐怖主義襲擊。此計畫一出台,立刻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馬六甲海峽周邊國家朝野引起軒然大波。印尼表示不會接受美國提議;新加坡表示安全合作應符合現有的國際法和法律框架;馬來西亞媒體則指出:“美國趁著反恐之機,迅速擴充海外軍力。如果讓美軍駐留馬六甲海峽、肯定是後患無窮。”

位置險要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之間,聯結安達曼海和南海,全長約1000公里,平均深度25-27米。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歐、亞、非、大洋洲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國家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裡。

馬六甲海峽因沿岸的馬六甲城而得名。馬六甲城原是個小漁村,位於馬來半島的南岸,從15世紀中期起開始興旺,建立滿刺加王國,統一馬來半島。到16世紀初,馬六甲城已經十分繁華,成為不亞於當時的威尼斯、亞歷山大和熱那亞的世界名城。1869年,蘇伊士運河貫通,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到東方的航路。馬六甲海峽的通航船隻急劇增加。近年來,過往海峽的船隻每年達8萬多艘,成為世界最繁忙的海道之一。

馬六甲海峽歷史上曾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占領,控制水道。1971年11月,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聯合宣告,海峽的航行安全由三國負責。雖然如今馬六甲歸沿岸國管理,但主要被日本、俄羅斯、美國等國使用,日本進口物資的一半、進口原油的80%以上均從該海峽輸入。

馬六甲海峽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按照美國的全球戰略,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海軍在印度洋航道要衝建有迪戈加西亞基地;美軍已取得了新加坡海、空軍基地的部分使用權,並繼續援建馬六甲沿岸的一些軍事設施;美軍近年來不斷地與菲律賓等國商討重返菲基地,港口等事宜。另外,印度也利用地形楔入印度洋的有利態勢,加強海空軍力量的發展,並加快安達曼一尼科巴群島基地的建設,已在島上成立了第四海軍司令部,並配備有相當的兵力,從而在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入口處建立了一個前進基地。印度扼守馬六甲西口,進而達到掌控印度洋的目的。

困局因素

中國能源安全的潛在威脅--過度依賴馬六甲海峽中國能源安全的潛在威脅--過度依賴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困局”有三個:

一是安全困局。馬六甲海峽附近海域向來是全世界海盜活動最嚴重的地區。自“9·11”以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一再警告馬六甲海峽可能會遭受恐怖攻擊,尤其是恐怖分子極有可能與海盜聯手搞恐怖活動。馬六甲海峽是絕好的恐怖攻擊目標。易攻,每年有6萬艘船舶來往,不乏超級油輪;易逃,緊鄰號稱千島之國和萬島之國的菲律賓和印尼,神行密伏,聯合巡邏也沒有辦法。而且,攻擊效應可能甚於“9·11”。如果馬六甲海峽遭難,後果可想而知。

二是認識困局。一些區域大國的輿論往往只考慮本國利益,忽略了這其中還有更重要的主權問題。馬六甲海峽一直由三個主權擁有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管理。美國人去年4月推出“區域海上安全計畫”,希望出軍保護海峽安全。但該辦法顯然忽視了馬來西亞和印尼強烈的主權意識。兩國反對任何外國軍隊進入該海峽。日本對該海峽的依賴不次於中國,一直有挑頭建立馬六甲海上安全機制的心意。這種做法也有反客為主的意思。

三是行動困局。在維護海峽安全時,一方面存在海峽主權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問題。總體上,新、馬和印尼三國之間存在一些分歧,比如新加坡主張相對開放式的合作機制,而印尼、馬則更重視主權問題。另外,三國也存在軍事技術相對落後,資金不足,執行能力較弱等問題。

目前勢態

馬六甲海峽目前勢態馬六甲海峽目前勢態

一、海外利益擴展與風險
中國的海外利益屬於國家利益的一部分。傳統上國家利益的體現有較明顯的地理界限,一國利益更多地是在其領土內體現並得到保護。這種國界內的利益也比較單一,一般不會牽涉其他國家。但隨著我國與國際社會相互關係的深化,國家利益體現的地理界限已有所突破。特別是對外部資源的依賴和對外投資的加強,使中國面臨更多的海外利益如海上通道的安全、在外公民的人身安全等。

一方面,中國海外利益從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已經有了更廣闊的內涵,當前正處於擴展態勢,深度與廣度前所未有。從其內容規模來看,商品出口、原料進口、吸引外資、引進技術、國際旅遊、工程承包、勞務出口、境外投資和技術出口等方方面面都有了長足進展。經濟利益首當其衝,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其次,三者共同構成國家海外利益的戰略核心。

從地區分布狀況看,中國海外利益已經擴展、延伸至全球。中國海外經濟利益大部分集中在已開發國家。從地緣戰略角度出發,中國在亞洲和周邊的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正日益增加,擴展速度超過世界其它地區。而中國與亞洲以外的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合作近年也快速增長,主要是中國對當地的能源與原材料需求強烈。

但在另一方面,中國保護海外利益的手段仍然薄弱,面臨諸多風險。其中地緣風險主要是海上通道安全面臨威脅。海上通道被稱作“生命線”,是因為它與軍事貿易海洋保護開發等領域緊密相關。在和平時期,對海上通道的關注主要是基於國際貿易航線或海上能源運輸安全的考慮;在戰時或危機狀態下,則是基於保障能源通道安全以及萬一海上通道被切斷如何保證能源持續供應的考慮。由於中國海軍在規模、力量和技術上與許多國家之間還存在巨大差距,可以預見在很長時期內,中國海上擴展更可能出自商業企業之手。

二、目前,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密度越來越大。
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油輪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因此,各種突發事件很容易導致這些海峽出現短期運輸中斷,進而導致短期的全球或局部供應中斷。馬六甲海峽是中國的“海上生命線”,但中國海軍卻鞭長莫及。一旦出現意外,將給中國“的能源安全造成極大隱患,形成所謂海峽困局。

馬六甲海峽現為新、馬、印尼三國共管,十分狹窄,易於封鎖。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國在新加坡建立軍事基地意味著該地區可能被置於美國軍事力量控制之下,同時又處於印度的重兵部署之下,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誰就把手放在了中國的戰略石油通道上,就能隨時威脅中國的能源安全。
三、藉口反恐 美國圖謀出兵馬六甲
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但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眼光並沒有從太平洋西岸移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戈日前表示,他的司令部已經提出一個東南亞《區域海事安全計畫》,以共同對付來自海上的跨國威脅,他認為制定和實施這個計畫應該從馬六甲海峽開始。
法戈在國會就國防部2005年預算作證時說,反恐是太平洋司令部首要任務之一。他說,亞太地區國家面臨很多跨國性威脅,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恐怖主義的威脅。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地區性和地方性恐怖組織繼續對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構成威脅,這個問題在東南亞尤為突出。如果東南亞國家的政局出現動盪,將導致“幾十年的危險與混亂”。
比如說有一架飛機起飛了,美軍很容易就知道它要飛往哪裡,飛機上有些什麼人,而且整個飛行過程都可以監控。但對海上情況就難以監控了。他說,太平洋司令部因此提出了《區域海事安全計畫》,就是與該地區國家實現信息與情報共享,並共同制定可操作的程式,以加強海上安全。他認為,制定和實施這個計畫應該首先從馬六甲海峽開始,因為馬六甲是通往這個地區最重要的通道。那么怎樣在馬六甲海峽實施這些安全措施呢?法戈說,一方面,美軍可能需要藉助於現有的一些反毒品走私的裝備與技術,如探測、監控和攔截等。另一方面要對現有的能力進行改造,比如可以派遣快速船隻巡邏,在快速船上配備特種部隊或者海軍陸戰隊來進行攔截。雖然美國方面否認法戈的證詞意味著美國有意在馬六甲部署部隊,但非常巧合的是,就在法戈作證前不久,美國一些官員與專家頻頻發出警告,稱東南亞海域,尤其是馬六甲海峽,有可能成為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

由於獨特的地理性質,馬六甲海峽是海盜出沒最頻繁的海域之一。2003年,全球445起海盜襲擊事件中就有1/3發生在這裡。
著名的蘭德公司的國際安全專家喬克則警告說,馬六甲海峽有可能成為海盜恐怖分子聯手襲擊的對象。他說,恐怖組織在海上發動襲擊的能力不足,而這方面恰恰是海盜的強項;但與海盜的盲目襲擊不同的是,恐怖組織的目的性非常明確。這種特點正好使恐怖組織與海盜團伙可以相互利用,而由於馬六甲海峽的特殊地形,從這裡通過的商船極易成為他們的襲擊目標。

作為全球軍事戰略調整的組成部分,美國防部正在著手亞洲兵力的重新部署。除了調整駐日本和韓國的部隊,美國還加緊了擴大在東南亞軍事部署的步伐。美國除了向菲律賓派遣軍事顧問外,還考慮在澳大利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甚至越南等國建立類似於在新加坡建立的“永久性聯絡辦公室”,定期派部隊到這些國家的軍事基地訓練,提高在緊急情況下美國進行干預的後勤保障能力。

應變措施

馬六甲困局馬六甲困局

第一:中國政府有必要對曾母暗沙進行改造,使其露出水面的面積擴大,並且在曾母暗沙修建海軍軍事基地以及空軍基地,這樣不僅能保護過往商船,還能威懾周邊各國使他們不敢冒然封鎖馬六甲海峽,在加上曾母暗沙距離馬六甲海峽非常近,如果馬六甲出什麼事的話,中國軍隊隨時可以去增援,試想那些國家他們還敢冒然封鎖馬六甲嗎?

第二:大力發展中-巴-伊鐵三角關係,給予巴、伊兩國優厚的待遇和大力支持,進快修建中-巴-伊陸上石油管道,使中國進口伊朗的石油不用經過馬六甲海峽就能安全到達中國,那這個政策就看外交的努力了。

第三:增加石油戰略儲備和嚴厲打擊公車私用以及亂用,現在僅可能大量進口石油,並且把石油儲備起來,在必要時可以用儲備石油解燃眉之急。現在公車私用亂用非常嚴重,政府應該打力打擊公車私用亂用這種現象,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油,也可以減少對外的過渡依賴,也可以節省大量財政開支。

第四:改變石油進口地區結構,減少從中東進口石油,大力開拓美洲石油來源基地,發展同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等南美產油國家的關係,增加從南美的石油進口,相應減少從中東的進口石油,雖然從南美進口石油比從中東進口石油成本和風險要高一些,但相對安全,且不用經過馬六甲海峽,就相應減小被別國截殺中國海上生命的風險,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以及獨立有很大益處!

第五:大力發展同俄羅斯和裏海沿岸各國的關係,增加從他們國家的石油進口,因為俄羅斯和裏海地區也是產油豐富地區,特別是裏海地區,其石油儲量能與波斯灣相媲美!今年國中-土天然氣管道開始輸氣,今後政府應該大力發展同裏海沿岸國家的關係,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爭取從裏海沿岸修建到新疆的石油管道,大力拓展能源外交,使進口石油的供應國多元化,避免對某一國家和某一地區的過渡依賴!

第六:加大對東海和南海石油的勘探與看采,據專家預測南海的石油儲存量能與英國北海相媲美,政府應該加大對相關公司的支持力度,使南海和東海的石油得到有效的開採,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

第七:隨著全球變暖的速度增快,北冰洋的冰層也相應溶化加快,可能在幾十年以後北冰洋的冰雪將全部溶化,北冰洋將變成真正的海洋!由於北冰洋冰層下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大量的石油,建議政府今後加大對北冰洋的科學考查,充分利用考查的時機加大對石油的勘探,充分利用各國在北冰洋的爭端與矛盾,趁機向北冰洋滲透,擴大中國在北冰洋勢力的存在,為日後開採石油做準備。

第八:對馬六甲沿岸國家使行威逼利誘,支持親華派當政,以及對他們使行挑波離間之記,消弱他們的實力,並且暗中製造一些事端激起當地人的反美情緒,使美國在此地區的影響力下降,暗中支持親華派當政,這樣有利於中國在此地區的影響力!

第九:積極發展同中東各產油國的關係,避免各產油國被美國控制,中國政府積極參與中東事務,擴大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保證中東產油國對中國石油的供應量,積極同緬甸發展關係,大力支持緬甸政府,獲去從緬甸沿海修建石油管道直達雲南,中國可以把從中東進口的石油運到緬甸,然後再用中緬管道輸送到中國,這樣也避免經過馬六甲,這樣既安全又節省成本!

第十:解決馬六甲困局的根本辦法是最大限度發展海上力量,包括海上石油開採和海洋高技術力量,同時建設一支足可以讓美國和其它勢力為了獲得制海權而付出沉重代價的海軍,才是從根本上長遠意義上破解馬六甲海峽中國之困局優選國策。如何破解馬六甲困局?我們能做什麼?哪一個方案都會遇到美國的干預,因為它害怕你強大,在世界現存的格局中,也只有你中國可能強大。因為你曾經擁有過無與匹敵的鄭和船隊,你曾經把世界最大的海上力量帶過了馬六甲,因為你有成為強國的條件和潛力。最大限度發展海上力量,包括海上石油開採和海洋高技術力量,同時建設一支足可以讓美國和其它勢力為了獲得制海權而付出沉重代價的海軍,才是從根本上長遠意義上破解馬六甲海峽中國之困局優選國策。

戰略構思

馬六甲困局馬六甲困局

由於中國近代的衰弱,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迫割讓,使我國在北方失去了進入北太平洋的出海口;在東海失去了琉球,台灣至今孤懸在外未能收復;由於種種原因,在上世紀70-80年代後南沙諸島又大部被占。

現如今的中國,東有島鏈鎖國,南有馬六甲困局,敵對勢力積極圍堵,戰略環境不容樂觀。要克服克服島鏈封鎖,收復台灣我們有法理依據,這條路並未堵死,而破解馬六甲困局,卻不容易。未能獲取印度洋的出海口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從歷史上看,即使在領土最為廣大的蒙元時期,也只是濱臨兩洋,太平洋和北冰洋,卻一直未能打通印度洋,與濱臨三大洋的美國(東西兩洋加北冰洋)來說,地緣環境要差得多,農業社會,這種差別還不是很大,但隨著工業社會、特別是信息社會的發展,經濟的、軍事的制約因素逐漸顯現出來,我們面臨著被人遏制而斷油、斷路的危險!使我們不得不把眼光投入印度洋。

從地緣態勢來看,我國伸向印度洋的戰略出口主要有三條:

路線之一:雲南——緬甸——印度洋。這是進入進入印度洋的上上之選,姑且稱之為西南戰略出海通道。主要存在以下優勢:可將之建成為我國的能源走廊、經貿走廊、軍事走廊。從能源方面來看,目前中國原油進口量的75%來自中東和非洲,並且都要經過危險、脆弱的馬六甲海峽,我國的能源安全受到潛在威脅;從經貿方面看,貨物從雲南經緬甸進入印度洋,比按傳統方式通過印度洋路程縮短1200多公里,可大大節省時間和成本,具有重要的經濟利益;從軍事上來看,建立西南戰略出海通道,可使我國軍力前出,進可攻,退可守,獲得極大的便利。由於緬甸與印度相鄰,此舉還有利於制衡印度。印度尚做著大國夢,夢想著獨霸印度洋,不斷推行東進政策,不但要進軍東南亞,還要進入南海、太平洋,野心不小。在藏南領土尚未收回,美印加緊勾結的狀況下,更具有現實意義。在政治上,如果我國順利打通此戰略通道,無疑明確表明了我們已經為可能的戰爭作好了反封鎖的準備,可威懾台海東海和美日台,具有顯著的政治意義,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的經濟環境,使我國的 經濟發展獲得穩定的外部支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然,其他的好處多得很,在此不再一一表述。

由於緬甸是一個小國、弱國,又與我國有著實質上的聯盟關係,操作起來比較可行。另外,緬甸邊民與我國雲南少數民族存在著胞波情意,歷史上也比較友好,有利於發展“進一步”的關係。不排除在特定的條件下建立邦聯的可能性,雖然微忽其微,但也不是一點可能性也沒有,1991年前,誰能想到蘇聯一夜之間解體?所以說任何可能都是有的。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有點自私,就是歷史上,緬北地區一直屬於中國,邊民對我國比較親近,上世紀60年代劃界時又把5萬平方公里的江心坡地區劃給了緬甸,引起不少人的不滿,不排除在合適的條件下兩國邊界重新劃定,緬甸給我國留一條狹窄的出海通道的可能。如果真能這樣,那可是惠及子孫萬代的大好事。我本人熱切地盼望著這條通道早日開通,可以是鐵路、管道或是其他。

路線之二:西藏亞東——印度——孟加拉——印度洋。簡言之,這條通道就是從西藏通往印度洋。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在我國西藏,有一個特殊的地點,可以說是戰略要地,這就是亞東。亞東,藏語稱“卓木”,意為急流的深谷。位於喜馬拉雅山中段南坡谷地,北緯27°4′東經88°9′,海拔3000米左右。從19世紀中葉開始,亞東就逐漸發展成為中印貿易的主要陸路通道,和平解放初期也是西藏最大的對外通商口岸。目前亞東邊境互市貿易開始恢復,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亞東是西藏離多國最為接近的地方,與錫金和不丹接壤,離尼泊爾也較近,再往南就是印度和孟加拉。亞東距不丹首都廷布約300公里,距錫金首都甘托克約100公里,離西藏首府拉薩460公里,各城市之間基本可實現公路與鐵路連線。從亞東到印度沿海大城市加爾各答約400公里,可直接出海口。距孟加拉北部南北交通要衝的重要通道城市格普爾僅220公里,也是南下印度洋的理想通道。現在青藏鐵路已經竣工,由拉薩延伸至亞東,再經亞東出國進入孟加拉,進入印度洋。這條通道從地圖上看,應該是中國出太平洋最近的通道,比從昆明進入緬甸實兌港還要近。這條鐵路對於中國推行南亞戰略,特別是實現與南亞諸國合作共贏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中印關係的改善和青藏鐵路的延伸,實行起來應該不會太遠了。但是由於西藏經濟不發達,工業基礎薄弱,交通不便,大宗的貨物只能依賴鐵路,對其他運輸方式有限制。缺點是涉及多國,多邊關係複雜,不穩定因素多,特別是中印尚有領土爭端,信任度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功能的發揮。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個不錯的多贏的結局,必會引起相鄰各國的高度關注。

路線之三:新疆——巴基斯坦——印度洋
由新疆進入巴基斯坦,進入印度洋是我國的第三條通道。這條通道的好處一是巴基斯坦是我國的天然盟友,中巴關係長期友好。二是離中東能源基地最近,三是避開了印度半島,四是新疆是中國的能源基地,基礎設施完善。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是中國從新疆進入巴基斯坦的通道受大山阻擋,交通不便,如要鋪設管道工程量大、施工難度大,並且要經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不穩定因素多。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曾提議,巴願作中國的能源走廊、貿易走廊,這樣的定位很不錯。架設輸油管道或是鋪設鐵路都是可能的選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