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菸:一個人類痼習的文化研究

《香菸:一個人類痼習的文化研究》,作者系 (美)理察·克萊恩,譯者: 樂曉飛,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本書作者引用了很多詩人寫的關於香菸的詩歌,還有社會名流達士及社會各階層人的一些小故事。寫的生動有趣,而且不落俗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香菸:一個人類痼習的文化研究

《安達盧西亞之歌》(Chants Andalous)

“吸菸並非不能給人正面的美感,但由於充滿康德所說的“消極的快樂”,這股迷人的力量使吸菸變得“超凡”。這種快樂是一種邪惡的美,由於暗示了某種永恆而成為無可避免的苦澀的快樂。……香菸因為它的“超凡”,基本上拒斥了所有基於健康和實用觀點提出的爭議。警告癮君子或吸菸新手吸菸的危險,只會更有力地把他們引到深淵的邊緣。在那裡,就像置身於阿爾卑斯山美景的遊人一樣,他們會被每一口吞雲吐霧所帶來的細膩而壯烈的死亡恐懼感深深懾服。香菸不好,這就是香菸為什麼好的理由——不是好,不是美,而是“超脫”。

“一個人可以不斷對自己發出“不要抽了”的自我暗示,結果恰好為激發吸菸成癮的想像提供了助興的效果。任何習慣都不斷的對自己說:“你有足夠的自制力可以隨時戒除他。”其實,相信自己停止,正是持續下去的先決條件。

“儘管幻想給殘酷的現實遮上一層紗,每一支煙最後都會變成真正的盡頭,這美夢總歸是要破滅的。”

目錄

譯者序言

作者序

1. 緒論

2. 何為香菸

3. 香菸超凡

4. 芝諾的悖論

5. 卡門的魔性

6. 軍人之友

7. 時代之風

8. 論戰式結論

鳴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