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懲教署

香港懲教署

懲教署(英語:Correctional Services Department,CS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全局轄下的紀律部門,專責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羈管和更生服務。現任懲教署署長為郭亮明,於2006年7月23日接任剛退休的彭詢元。

香港懲教署香港懲教署

【歷史】

香港懲教署香港懲教署
[早期歷史]
香港的監獄服務早在1841年已經設立,當年的4月30日,威廉·堅恩團長獲委任為第一位裁判官,並負責管理警隊及監獄。同年8月9日第一所監獄—中環域多利監獄設立。1853年9月20日制定第一條有關香港監獄的法例。1879年,監獄脫離警隊管理,監獄人員由警隊調歸監獄監督管轄。1894年4月5日香港最後一次公開在監獄內執行死刑。1932年4月19日,一所建於荔枝角的女子監獄正式啟用。1937年1月設在港島南區的赤柱監獄開始運作。1938年,監獄署負責統籌感化服務。1946年12月,第一所開放式的少年罪犯院所(臨時感化院)成立,收容8至16歲的男童。1948年4月1日感化服務轉由華民政務司轄下的社會福利局(今社會福利署)負責。

[1950年代至1970年代]
1955/56年度,赤柱監獄荔枝角監獄實施開放式探訪。以往訪客需要在監獄大閘的鐵籠,隔著雙層鐵絲網,和囚犯高聲對話,監獄職員則在鐵絲網之間進行巡查。1956年,建於芝蔴灣的第一所開放式監獄成立。1958年,第一所職員訓練學校成立。同年,監獄署為曾經吸毒的大欖監獄釋囚,提供自願監管計畫。1966年11月16日,香港最後一次執行死刑。自此之後,死刑暫停執行。1968年8月1日,第一所中途宿舍“新生之家”正式啟用,為曾染上毒癮的釋囚提供康復服務。1969年1月17日,戒毒所條例正式制定,大欖戒毒所開始運作。1971年1月,一個永久性的犯人編號系統開始使用。1972年3月16日,勞役中心條例正式制定,同年6月16日,沙咀勞役中心開始運作。勞役中心現已改稱勞教中心。1972年11月27日,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正式啟用,為犯人提供精神病治療服務。1973年4月,赤柱監獄發生騷亂。1974年打藤成為教導所所員違反所規的一種懲罰。1975年1月,監獄署向犯人提供福利服務。1976年7月監獄署開始為犯人提供心理輔導服務。監獄署於1978年1月20日接管啟德難民營,開始參與管理越南難民的工作。1979年3月,監獄署投訴調查組正式成立。

香港懲教署香港懲教署
[1980年代至1997年]
1980年5月1日大潭峽懲教所正式啟用,收容年輕的女罪犯。1981年,監獄規則內有關限制飲食及體罰的條文被刪除。“監獄署”於1982年2月1日正式易名為“懲教署”,以反映部門重視犯人康復,並確立未來發展的路向。第一所青少年罪犯的中途宿舍“豐力樓”以及收容女罪犯的中途宿舍“紫荊樓”分別於1983年7月5日和1984年8月正式啟用。1986年,香港考試局(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承認壁屋懲教所報考會考的所員為“學校考生”,可在監獄內參加香港中學會考。同年7月,懲教署獲認可成為愛丁堡公爵獎勵計畫執行處,並在教導所成立支部,安排所員參與獎勵計畫。愛丁堡公爵獎勵計畫現已改名為香港青少年獎勵計畫。1988年7月,首兩項的犯人假釋計畫—“囚犯監管試釋計畫”及“釋前就業計畫”,正式生效。香港政府於1989年12月12日首次執行越南船民強迫遣返。1990年11月1日,體罰作為一種刑罰被廢除。1995年2月8日,第一所為成年罪犯而設的中途宿舍“百勤樓”正式啟用。10月18日,懲教署中途宿舍的服務對象,擴展至青少年吸毒罪犯。1996年11月30日,一個強制性的成年犯人監管計畫“監管釋囚計畫”開始實施。1997年6月30日,《長期監禁刑罰覆核條例》開始實施。此條例旨在設立一個法定的委員會以覆核囚犯在香港被判處的無限期及長期監禁刑罰、被拘留等候行政酌情決定發落的人的拘留、青少年囚犯被判處的刑罰及被移交囚犯的無限期及長期監禁刑罰。
香港懲教署香港懲教署
[1997年至現在]
1997年7月1日,一個新的懲教署徽章正式被採用,徽章內的指南針標記著部門有清晰的目標及方向。1998年5月26日,香港最後一個越南船民羈留中心-萬宜羈留中心正式關閉。同年7月1日,3名首長級職員獲行政長官頒授香港懲教事務卓越獎章。他們是首批在實施新的紀律人員授勳及獎章制度後獲授勳的職員。9月28日,設於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心理評估治療組啟用,為合適的性罪犯提供全面的心理輔導服務,包括徹底的心理評估及特別設計的心理治療。1999年3月3日,首個親子中心於大潭峽懲教所啟用。同年6月22日,喜靈洲警衛犬隊犬舍綜合大樓啟用。9月27日“白沙灣懲教所”近十五年來第一所特意全新興建的監獄啟用;並在10月21日舉行啟用典禮。冋年10月,懲教署採用一個嶄新的服職業群務標誌,包含“We Care 管教關懷助更生”的格言,寓意該署職員群策群力,透過羈押監管、教導關懷,來協助犯人改過自新。同一時間,該署推出一系列為期超過六個月的跨世紀“助更生”宣傳運動。12月,懲教署工業組的標誌製造業榮獲香港品質保證局頒授ISO9002品質管理證書。2000年1月,該署制訂了一套新的“抱負、任務和價值觀”,規劃部門在新世紀的發展方向。當年2月,該署全面使用“更生人士”或更生者取代“釋囚”或“刑釋人士”等較負面的辭彙,藉此鼓勵社會大眾接納和支持決意改過自新的人士。同年6月4日,喜靈洲戒毒所發生騷亂。8月,審核及管理策劃科轄下投訴調查組獲香港品質保證局頒發ISO9002品質管理證書。2000年11月起,懲教署與香港電台電視部先後製作四輯助更生電視實況劇《鐵窗邊緣》,並獲得“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的多個獎項。12月29日,21名懲教署職員在撲滅罪行方面表現出色,獲撲滅罪行委員會頒發“傑出滅罪人員表現獎”。2002年7月11日,《更生中心條例》生效。勵志更生中心於同年8月1日收納第一位更生中心所員。11月1日,香港懲教博物館開幕。2005年12月24日,服務香港超過160年的域多利監獄停止運作。2006年5月荔枝角懲教所啟用。7月,勵新懲教所職業訓練中心啟用。

【職能】

香港懲教署的職能包括:

·管理轄下之懲教院所
·提供羈管服務
·提供更生服務

【懲教院所】

香港懲教署負責管理23間懲教院所,包括各監獄、懲教所教導所、勞教中心、戒毒所、更生中心、越南非法入境者羈留中心和精神病治療中心。懲教署亦為釋囚提供中途宿舍宿舍服務。

[低度設防]
歌連臣角懲教所
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
芝新懲教所
喜靈洲戒毒所
喜靈洲戒毒所(附屬中心)
勵敬教導所
勵新懲教所
馬坑監獄
壁屋監獄
沙咀勞教中心
大欖懲教所
大潭峽懲教所
東頭懲教所

[中度設防]
芝蔴灣懲教所
喜靈洲懲教所
蔴埔坪監獄
白沙灣懲教所

[高度設防]
荔枝角收押所
壁屋懲教所
石壁監獄
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
赤柱監獄
大欖女懲教所

[中途宿舍]
紫荊樓
百勤樓
豐力樓

[更新中心]
芝蘭更生中心
勵志更生中心
勵行更生中心
蕙蘭更生中心

[越南非法入境者羈留中心]
青洲羈押中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