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科學家制

首席科學家制

首席科學家制,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一種科技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科研項目和政府機構中設立首席科學家,由首席科學家對項目負總責,並具有一定的經費管理許可權。

簡介

首席科學家制首席科學家制

首席科學家制,是採取首席科學家全面負責的新的科技管理模式。首席科學家制度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科學管理模式,除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設立首席科學家,有些國家在政府一些部委還設有首席科學顧問或首席科學家職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首席科學家根據研究工作的需要擁有決定權,還將被授予科研經費及人員選聘的管理權。本條目主要介紹中國的首席科學家制度。

發展歷程

第一次首席科學家計畫

在中國,首席科學家制始於“863計畫”(即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1986年3月3日,王大衍王淦昌楊家墀陳芳允四位中科院院士聯名“上書”黨中央,提出了“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鄧小平讀後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同年10月,中央還決定:在2000年以前,拿出百億元專款,支持中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1987年2月,“863”計畫開始在全國組織實施,此項計畫實行專家負責制。

“863”計畫中的首席科學家的職權範圍有限,在經費使用和人員安排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並不具有與國外學術界的項目主持人(國外首席科學家)同等的權力。

第二次首席科學家計畫

1997年,中國政府採納科學家的建議,決定製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重點基礎研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簡稱“973計畫”)是具有明確國家目標、對國家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全局性和帶動性的基礎研究發展計畫,旨在提升中國基礎研究自主創新能力,為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基礎,為未來高新技術的形成提供源頭創新。

從這批項目開始,全面實行國際通行的首席科學家制,中國首席科學家不僅在項目研究上有決定權,還將被授予科研經費及人員選聘的管理權,在課題負責人的選聘及30萬元以下的設備儀器添置上。這首席科學家作為項目執行人掌有全權,擴大了“863計畫”中規定的首席科學家的職權範圍,從改革的角度來講又進了一步。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

中科院謝平研究員(右)獲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中科院謝平研究員(右)獲頒發首席科學家聘書

1999年1月,得到國家巨額資金資助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全面實行國際通行的首席科學家制。陳竺強伯勤匡廷雲盧強顧鈞高小山張國民陳凱先程書鈞嚴繼光閔乃本翁守慶等成就卓著的學者被國家科技部聘為首席科學家。作為國家科技部聘任的首席科學家,他們除在該項目研究上擁有決定權外,還被授予科研經費及人員選聘的管理權。在課題負責人的選聘及30萬元以下的設備儀器添置上,首席科學家作為項目執行人掌有全權。

創新人才推進計畫

2013年6月27日,科技部公布《創新人才推進計畫實施方案》。方案提出,為了造就世界級科技大師及創新團隊,到2020年中國要建設100個在世界科學前沿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科學家工作室,並重點支持若干創新團隊、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這些科學家工作室將實行首席科學家制。科學家將獲得充分的科研自主權,他們可以自組團隊、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約束,同時也可獲得更大的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這將營造出潛心研究、自主探索、穩定支持、交叉融合、激勵創新的環境和文化,並將成為中國探索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新機制、新方法的途徑之一。

方式

截至2013年,中國的國家級首席科學家按照國家級重點項目(如“863”、“973”項目)設立,一個項目對應唯一一個首席科學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首席科學家制度產生了一定的變化,最初根據項目設立首席科學家的方式被一部分科研院所保留下來,即仍以國家級重大項目為單位設立首席科學家,這部分首席科學家接受國家財政撥款,受科技部監督,屬於國家級的首席科學家。

另一部分科研院所和企業也重新設定了首席科學家的定位,將其由項目引領者轉變為學科發展帶頭人,即每個學科領域設立一名首席科學家,負責該領域的學科最佳化、科學研究項目申請、運作以及人才培養等工作。

此外,還有一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據其自身設立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招聘首席科學家,負責實驗室的建設、管理和科研工作。

職權

中國大洋科考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韓喜球中國大洋科考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韓喜球

1、首席科學家對項目的實施負全面責任。

2、首席科學家將針對項目目標,確定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在聽取項目專家組成員意見的基礎上,組織項目實施:參與編制項目預算,預算內的支出由首席科學家負責。

3、首席科學家還將負責項目人員費用的支出,一次性付款在30萬元以下的購置儀器設備費用將由首席科學家決定。

4、首席科學家還擁有項目專家組成員的提名權,專家組成員經首席科學家提名,報科技部確認。

5、首席科學家可根據項目研究的進展,召集專家組會議決定重大研究事項。根據項目研究的需要,首席科學家可設定若干個課題組,課題組負責人的人選由首席科學家與專家組會商後決定。

國外狀況

美國

白宮設立總統科技顧問。

英國

在外交部設立首席科學家等。

以色列

以色列首席科學家制以色列首席科學家制

以色列在28個部(第32屆內閣,33屆內閣減少為22個)設立有13個首席科學家和“首席科學家辦公室”,貫徹落實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協調指導與該部職責有關的科技活動。

首席科學家和首席科學家辦公室負責以色列的國家科技政策制定、科研經費分配、日常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大學和國家實驗室資源共享等工作。由科技部長擔任主席的首席科學家論壇是主要的科技決策、協調、規劃工作平台,既有效克服了各部門各行其是、防止科技項目上重複投入或遺漏,又有力促進各部門科技規劃、立項、評審。科技部長同時擔任政府的部際科技委員會主席,協調政府巨觀科技政策。

各部委首席科學家聯席會議每1到2個月舉行,由科技部首席科學家主持並協調。此外,以色列科技部長每年還要例行召集各部委領導召開1到2次“以色列科技委員會”會議,研究重大科技政策議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