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痹

食痹,病名。因痰飲瘀血留滯胃脘,所致食已即心下痛,吐出乃止之證。

基本內容

出《素問·脈要精微論》。《素問·至真要大論》:“食痹而吐。”王冰註:“食痹,謂食已心下痛陰陰然,不可名也,不可忍也,吐出乃止。此為胃氣逆而不下流也。”《雜病源流犀燭·胃病源流》:“惟肝氣相乘為尤甚……痛必上支兩脅,里急,飲食不下,膈咽不通,名曰食痹,謂食入即痛,吐出乃止也。宜肝氣犯胃方。”《證治匯補》卷五:“食痹者,食已則心下痛,吐出乃止,此因胃脘痰飲惡血留滯於中所致,薤白半夏湯治之。”參見胃脘痛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