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黃昏

飛越黃昏

《飛越黃昏》是由夢工場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並製作的一部電影,由張之亮執導,吳耀漢、馮寶寶、葉童聯合主演,於1989年7月6日在香港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母親梅姨和女兒Jo因代溝而發生的不和在王師傅的調解下冰釋前嫌,女兒因此撮合梅姨和王師傅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飛越黃昏》劇照《飛越黃昏》劇照
馮寶寶化老妝扮演葉童的母親,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慈母。個性獨立的葉童因不滿母親把她看作不懂事的小女孩而故意到美國讀書,她結婚生子後回港探望十多年不見的母親,想盡一點女兒的責任,但因性格不合還是鬧翻了。幸得母親的好友吳耀漢從中調解,母女之間才冰釋前嫌。葉童後來發覺吳的為人體貼細心,與母親是十分投契的朋友,只因害怕旁人非議而不敢諦結姻緣,於是她在返美前努力撮合,終於解決了一椿心事。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片名取意“黃昏”,寓意人踏暮年的開端,黃昏景色雖美,但並不長久,不免讓人傷情。但是導演安排在老人院擔任義工,為社會儘自己貢獻,讓人感覺到了他們對生命的積極與樂觀,同時片名是“飛越黃昏”,給人以超脫和自由之感,以此讓人們更加感受到黃昏的美。

故事主線

《飛越黃昏》以兩條主線進行,一條體現母女之間的衝突,一條側重母親與老伯的暮年之愛。

獲獎記錄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獲獎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獲獎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獲獎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影片評價

《飛越黃昏》細膩地通過大量日常生活細節,展現母女二人既相愛又不能互諒的感情矛盾。不煽情,卻深深觸動人心,幾乎人人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導演深刻之處,是懂得老人最大的悲哀在於只有過去,沒有未來,著力表現老人之愛:與子女及伴侶的感情,以及在生命盡頭重拾生命的真義;遠比強調老人福利更具震撼力。同時演員非常出色,全攝製組的創作態度都很認真,而影片全片運用偏紅色調,配合淡淡劇情,呈現導演追求的“殘紅”感覺。被踏得光滑的舊樓走廊,舊而不棄的金魚缸,古故鄉大鐘等,都被化成與老相連的物象,配合演員、布景、燈光等,營造出一種濃濃的懷舊情調。美術指導黃仁逵有功,影片的對白非常生活化,但又雋永而幽默。張之亮覺得此片沉重,特意安排書呆子女婿初見岳母,補行斟茶禮的喜劇場面。故有人稱讚導演既不一味追求商業成功,又不過份曲高和寡,值得電影界同仁留意。 (《大眾文藝》評)
《飛越黃昏》是一部以黃昏戀為題材的電影,號稱香港電影界文膽的張之亮於平凡之中顯不凡,把一部本來很容易流於瑣碎的電影拍攝得淡而出味,手法清新而自然。馮寶寶與吳耀漢兩位老戲骨也不負重望,生動的演繹,為影片增色不少。(騰訊網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