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海流

風生海流即“風海流”,是由風作用於海面而產生的切應力所引起的較長時間的海水流動。早於1902年南森研究了在北冰洋調查所得的風和凍的漂流資料後,發現凍的漂流與風向不一致,一般偏向風方向右方20°~40°,他認為這是由於受地轉的影響所致。現已證明,海表面風生海流的速度與風應力成比例。在北半球表面風生海流偏向風方向右方45°;在南半球偏向風方向左方45°。同時,它隨深度的增大,偏角也加大,流速則隨之減小,當至某一深處時,其流向與表面流向相反,此深度叫“摩擦深度”。在這個深度處,風生海流的速度只有表面流速的4%左右,風生海流從深海大洋運行至淺海近岸時,可產生增水和減水現象,不僅改變了海水的密度分布,同時也改變了海水的壓力分布,從而又導致海水產生新的運動。因此,風生海流的研究具有很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