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司業詩

~是。 ~同。 ~初。

原文

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作者

王安石

註解

成 是對 看,成如對看似。此處的“成”是成功的意思。此處的“如”,是:像,相似,同什麼一樣:~此。~是。~同。~故。~初。遊人~織。意思是說“成功好似”容易,其實(成功的道路)卻很艱辛。

釋文

蘇州張司業詩名老道,寫出的樂府大家都說妙如神。看起來很平常其實很奇險挺拔,寫成好像容易實則很艱辛。

賞析

常被用來形容和讚美一個人的作品或成就的得來不易。“成功”的背後總是包含著無盡的辛酸。

背景介紹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進士第四名及第,歷任簽書淮南(揚州)節度判官廳公事、知鄞縣(今浙江寧波)事、舒州(今安徽潛山)通判,一度調開封任群牧司判官,鏇又外調知常州事、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公事,繼召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多年的地方官經歷,使王安石認識到宋代社會貧困化的根源在於兼併,宋封建統治所面臨的危局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以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圖“逸豫”,不求改革,終於覆滅的事實為例,王安石對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見的緊迫感,大聲疾呼:“以古準今,則天下安危治亂尚可以有為,有為之時莫急於今日”,要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不然,漢亡於黃巾,唐亡於黃巢的歷史必將重演,宋王朝也必將走上覆滅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國太平的厚望寄託於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執政。熙寧初,王安石以翰林學士侍從之臣的身份,同年輕的宋神宗宋神宗議論治國之道,深得宋神宗賞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