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惰

拼音

tuíduò 

注音

ㄊㄨㄟˊㄉㄨㄛˋ

引證解釋

1.頹唐輕慢。宋沉括《夢溪續筆談》:“王荊公贈弟和甫詩云:‘老我銜主恩,結草以為期。’言‘老我’則語有情,上下句皆有惜老之意。若作‘我老’,與‘老我’雖同,而語無情,詩意遂頽惰。”
2.衰頹怠惰。明黃綰《明道編》卷六:“近來用功,雖有是處,只是不曾著實理會,優遊放過,所以頽惰昏塞,皆此故也。”《明史·駱問禮傳》:“陛下當明作於上,敕諸臣奮勵於下,以挽頽惰之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