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蝦綱

頭蝦綱

頭蝦綱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動物亞門(Crustacea) 下的一個綱。像蝦的動物。它們最先是於1955年被發現,並先被分類到漿足綱之內。雖然從未有發現頭蝦綱的化石,大部分學者都相信它們是原始甲殼類。

基本信息

簡介

甲殼動物亞門最原始的1綱,體延長,略呈筒形,多節,體形略似鰓足綱的鱟蟲,但構造不同。頭部6節,軀幹前部(胸部)9節,後部(腹部)11節。頭部與第1胸節癒合,背面有盾形頭胸甲(背甲),平扁,無眼。胸部寬,有8個自由體節(第2~9節),較寬而短,具明顯的側甲,每節有附肢一對(共9對)。為小型海生動物(體長不到4毫米),目前僅發現4屬9種,分布於各大洲。

特徵

頭蝦類雌雄同體,雌性生殖孔位於第9胸節,產卵後卵囊常附於第9胸肢上。雄性生殖孔在第6胸節。腹部11節均無附肢,尾節末端有帶長剛毛的尾叉。

第一觸角細小,單枝,基部4節,末端具細長鞭。第二觸角雙枝型,內肢細小,2節;外肢粗大,多節,具感覺毛。大顎無觸鬚。第1小顎雙枝,內肢細小,2節,外肢細長,5節,基節外側有一片假上肢。第2小顎較寬大,基節有葉狀顎基,內肢稍大、較寬,外肢2節,末節橢圓形,基部外側有片狀假上肢,因此附肢呈三叉型。

胸肢基本同形,原肢內側突出,成為顎基;內枝6~7節,較小;外枝4節,寬片狀;假上肢較大,圓形,都具剛毛。末2對胸肢顯著細小。第8胸肢無內枝,外枝窄小,僅2節,假上肢也小,1片。末對(第9對)胸肢雛形,僅2小片,不分枝。

頭蝦類棲於潮間帶至1500米深海底的泥沙沉積物中,以有機碎屑為食,1955年Sanders初發現於北美大西洋岸。

初孵化幼體為無節幼體,具3個口後節(包括尾節),蛻皮數次為後無節幼體(Metanauplius),最後變態為與成體相似的稚幼期。

頭蝦綱僅包括短足目一目,共4屬:哈琴頭蝦屬(Hut-chinsonella)1種,桑得頭蝦屬(Sandersiella)3種,萊特頭蝦屬(Lightiella)4種,齊頓頭蝦屬(Chiltoniella)1種。

頭蝦綱被認為是現存最原始的甲殼類,與中泥盆系地層發現的鱗蝦相近,它的體制構造和三叉胸肢不同於甲殼類其他類群,其假上肢不同於鰓足類的上肢。

節肢動物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