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石竹

頭石竹

頭石竹(學名:Dianthus barbatusvar. asiaticus)為石竹科石竹屬下的一個變種。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於林緣及闊葉林下。分布於中國東北東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朝鮮北部。

基本信息

植株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60餘厘米,全株帶麥稈綠色。莖直立,1-3個,單一或有時頂端稍分枝,無毛或稍粗糙,基部圓筒形,上部呈四棱形,節部膨大。

葉子形態

基生葉呈蓮座伏,倒卵伏披針形。長約2厘米,寬4-7毫米,先端稍尖,邊緣具短糙毛,有5條脈,花期漸枯萎;生葉對生,線狀披針形乃至狹長披針形,長4-8厘米,寬3-8毫米,基部漸狹成寬柄狀,合生成短鞘圍抱節上,帶膜質緣,先端漸尖,邊緣具短糙毛,葉脈3或5條,中脈明顯。

花朵形態

頭石竹頭石竹
聚傘花序頂生,花梗極短,密集成頭伏,近平頂;苞片線形或錐狀線形,比花短,基部合生成短鞘,具膜質緣,有時帶紫色,邊緣具短糙毛;小花梗極短,花較小,徑約15毫米;萼下苞2(3)對,草質,基部長圓形或狹橢圓形,具寬膜質緣,先端漸狹成長錐伏漸尖(長約10-13毫米),全長約16-20毫米,邊緣具短糙毛;萼圓筒形,比苞稍長或近等長,萼齒直立,披針伏錐形,長漸尖,帶紫色,略等長,邊緣具短睫毛;雌雄蕊柄長約1毫米;瓣片紅紫色,菱狀倒卵形乃至倒卵形,長7-8毫米,上部寬6-7毫米,上緣具不整齊齒牙,下部表面帶暗紫紅色彩圈,基部被多細胞毛,爪細長,白色,長16-17毫米。

果實形態

蒴果長圓狀圓筒形,比萼稍短,長約13毫米,具長2毫米的短柄;種子廣橢圓伏倒卵形,長1.5-1.8毫米。花期6月下旬-7月,果期7月下旬-8月。

產地分布

生於林緣及闊葉林下。分布於中國(東北東部),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北部)。

物種區分

本變種與正種(十樣錦)的區別在於:正種的植株較強壯高大,花數較多,葉質厚而寬大,莖通常無毛。十樣錦原產於歐洲,高加索以東不見有自生者。

石竹科·石竹草屬植物

石竹屬(Dianthus L. ),石竹科,約300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和非洲,但主產地為地中海區,中國有石竹瞿麥等16種,南北均產之,大部供庭園觀賞用或藥用。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狹,禾草狀;花美麗,單生或排成聚傘花序; 萼管狀,5齒裂,下有苞片2至多枚;花瓣5,具柄,全緣或具齒或細裂;雄蕊 10;子房 1室,花柱2;蒴果圓柱形或長橢圓形,頂端4-5齒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