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朝鮮語]

韓語[朝鮮語]

韓語是朝鮮半島的原生語言,使用人數7700萬,韓語屬於黏著語,歷史上曾用漢字標記,並且融入漢語辭彙,1443年世宗大王創造出與韓語高度吻合的韓語字母。 據聯合國《2005年世界主要語種、分布、套用力與影響力調查》。全球約8000萬人使用。但是拼音化導致的同音詞分辨困難亦是朝鮮諺文專用下語言文字套用的難點。

基本信息

語系劃分

其實韓語的歷史不過兩千五百餘年,且與其他語系不相符。

朝鮮語的系屬一直都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基本上可以有三類的觀點:

第一類觀點認為朝鮮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朝鮮半島國家官方學術界多持此類觀點,因為朝鮮語有阿爾泰語系的某種語言特徵。流音不會出現在本土辭彙(固有詞)的首個音節上。元音和諧,黏著語的特徵。

朝鮮語的這三個語言特徵為該觀點提供了支持。 但是朝鮮語跟阿爾泰語系的其他語言之間的同源辭彙卻非常少,反對該觀點的學者一般都以此作為反駁的力證

第二類觀點認為朝鮮語跟日語共屬於日本語系。持該觀點的學者們認為朝鮮語的文法與日語的文法驚人地相似。二者之間語法也非常類似,都是主語,賓語,謂語結構(對比漢語的主語,謂語,賓語結構)。除此之外,韓語,日語均有大量的漢語借詞(朝鮮語的70%,日語中80%),學術上公認二者屬於近親語言,使得學者認為二者屬於一個語系。

第三類觀點認為朝鮮語跟日語一樣,都是孤立語言,他們跟世界上已知的語系都沒有關聯。持該觀點的學者們以“同源詞問題”支持著該觀點。此觀點為主流觀點。

除了上述三類觀點以外,還有許多國際著名學者認為朝鮮語應當屬於南島語系。

口音劃分

朝鮮語(韓國語),在現代漢語中,其國際語言學正式官方學術名稱為“朝鮮語”,但在民間中,不正式場合下也可稱韓語或韓國語。朝鮮語是大韓民國(韓國)和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朝鮮)兩個以朝鮮民族為主體民族的獨立主權國家的官方語言,韓國政府公文習慣稱韓國語,但韓國官方學術界及教育界公文依然僅稱朝鮮語,在朝鮮政府公文繼續稱為朝鮮語,二者為一種語言的兩種方言。使用人數約8000萬名,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吉林延邊,美國,日本,中亞各國及遠東地區少量分布。

朝鮮語的辭彙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語借詞。

首爾音和平壤音是同一種語言的兩個方言,但由於長達半個多世紀南北交流的中斷,加上兩國政治體制情況不同,現代首爾音中極少量新詞,特別是少數西式外來詞在現代平壤音中是沒有的或寫法不同,除了新詞,首爾方言和平壤方言僅僅是語音上的微弱區別,雙方交流上沒有任何障礙,彼此能夠完全明白併合理表達話語含義。當下的首爾音、平壤音都使用音位文字朝鮮諺文(諺文)書寫,由於政治體制因素,朝鮮政府機關檔案凡涉及“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人的名字的時候要特別著重用大字型。

中韓兩國官方語言中其語言學標準名稱為“朝鮮語”而非“韓國語”或“韓語”,如中國最著名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其課程專業名稱即為“朝鮮語”。但實際所學的語法、習慣辭彙等,則多以首爾標準音〔標準朝鮮語〕為準。

也有其他方式查詢表示,無論在大陸、港台、還是海外,“韓語”稱呼的實際使用頻率要超過“朝鮮語”稱呼,這主要是被誤傳,和朝鮮閉關鎖國政策有一定關係。

亦有人指出:相對於北韓的地理位置而言,南韓的首都剛好位於首爾(漢城)——自1392年以來的朝鮮王國的時代首都,所以南韓的“標準韓語”更接近於朝鮮半島分裂前的語音。

韓語標記

一般認為是在公元6-9世紀左右朝鮮語開始大量使用漢字標記(之前無法記錄語言),由於長期和中國文化的接觸,漢字長期為朝鮮民族唯一官方文字。直到20世紀初朝鮮諺文才開始在朝鮮王國的官方民間大量使用。

韓語[朝鮮語] 韓語[朝鮮語]

由於漢字是為標記漢語而創造的文字型系,要標記和漢語完全不同的朝鮮語/韓語則非常不適應。因此從6世紀開始就不斷有人嘗試用漢字來標記韓語。

最後發現用兩種方法來標記。

一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漢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義,來標記韓語發音" "。

第二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書寫韓語單詞。如在新羅時代,使用"水"字來表示韓語單詞" "。同樣用該方法可標記人名和地名。

用漢字標記韓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沒有停下來,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 誓記體表記法吏讀,鄉札。誓記體表記法是把漢字的排列結合到新羅語的語順。吏讀則是對誓記體表記法進行語法補充,讓文脈更加清楚。推測吏讀大約在 公元7世紀左右形成完整的體系,從高麗開始,朝鮮民族一直使用到19世紀末。但是吏讀主要是吏胥專用的特殊書面語,還用於漢文書籍的翻譯。

韓文起源

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創建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

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製。

雖然朝鮮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朝鮮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漢字廢除

在國內民族主義的思潮下, 朝鮮半島南北於1948年廢除漢字的同時,用朝鮮語固有詞替換 漢字詞的運動逐步開始,直到現在,朝鮮半島還是專用諺文書寫,廢除漢字。

朝鮮民族於1945年左右獲得獨立後,在擺脫日本殖民影響的民族思潮的影響下,為了擺脫中國文化影響的烙印,廢除漢字的使用,規定韓國大街小巷都使用朝鮮諺文來標記,官方的文字也是只能使用諺文來記事,國小、國中課程不得教漢字,到高中漢字才列為與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外國語的選修課程。  

韓語文字

李祹認為對以後朝鮮民族的發展,甚至對其後代都會極大的影響,所以他決定一定要為自己的民族創造一種簡單易學的拼音文字。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矣。”

訓民正音中的元音則是按照天地人的原理來創造的:

天ㆍ 天圓

地ㅡ 地平

人ㅣ 人直

與漢語不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出,從語法角度,階稱的區分相當明晰,在辭彙使用方面,也分為尊敬語和一般用語,所以,我認為對於將韓語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的學生來講,只要能夠掌握好語言,就可以同韓國人很順暢地交流。誠然,語言的正確使用很重要,但在交際中如何使用語言從而產生最佳表達效果則更為重要。比如:將“不這樣做不行。”改為“這樣做試試吧。”或者“這樣做不更好嗎?”。這樣表達,話者體察到了聽者的感受,會產生更好的效果,是具備良好禮儀的表現。所以,對於語言內部構造的講授固然重要,同時對於如何使用語言從而達到最佳表達效果的教授及語文外的豐富內容也不可忽視。

韓語字母

下面的字母是 豎立類,上面的字母是 躺臥類,最下面的字母是 複合類。元音字母所屬的類別對組字時候選用何種規則有著很大的關係。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組合一:ɑæ jɑjæ ʌ ɛjʌ jɛu wɑwæ œ jɔ u wɔ wɛwi ju ɨɨj i

組合二:ʲɑʲæʲʌʲɛʷɑʷæʲɔʷɔʷɛʷi ʲu

無送氣:

p pʲpʷ

t tʲtʷ

tʃtʃʲtʃʷ(朝鮮為ts tsʲtsʷ)

k kʲkʷ

b bʲbʷ

d dʲdʷ

dʑdʑʲdʑʷ(朝鮮為dz dzʲdzʷ)

ɡɡʲɡʷ

s sʲsʷ

有送氣:

pʰpʰʲpʰʷ

tʰtʰʲtʰʷ

tɕʰtɕʰʲtɕʰʲ(朝鮮為tsʰtsʰʲtsʰʷ)

kʰkʰʲkʰʷ

sʰsʰʲsʰʷ

其他

l lʲlʷ

m mʲmʷ

n nʲnʷ

ɾ ɾʲ ɾʷ

x xʲxʷ(ɣɣʲɣʷ)

半元音

j

w

元音

ɑ

æ

ɛ

i

ɯ

ɔ

œ

u

ʌ

拼寫方式

元音

아 어 오 우 ......

一個元音可以構成一個音節,這時位於首音的“ㅇ”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輔音,是一種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的符號,沒有實際音值,不發音。

輔音+元音

고 나 미 소 ......

輔音不能單獨構成一個音節,它必須與元音結合才能構成音節,拼寫時輔音字母可以位於元音字母的左側或上方。

元音+收音

억 암 온 양 ......

輔音“ㅇ”位於首音時不發音(只是用來當裝飾),位於尾音作收音時發音,有實際音值。

輔音元音收音

눈 생 껄 읽 ......

輔音既可以位於元音之前作首音,也可以位於元音之後作尾音,此時的輔音叫收音。輔音中“ㄸ ㅃ ㅉ ”只能作首音,不能做尾音。

辭彙構成

單純詞

①單音節詞,如:뫼(山)、 다섯(五)、 이빨(牙齒)

②雙音節詞,如: 오이(黃瓜)、 누나(姐姐)、한글(韓文) 、아우(弟弟)

③多音節詞,如:아버지(爸爸)、 텔레비전(電視)

合成詞

①複合詞,如:한국어(韓國語)、 재미있다 (有趣)

②派生詞,如:맏아들(大兒子)、 선생님(老師)

韓語的辭彙,從其意義、形態和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大致可分為名詞、代詞(代名詞)、數詞、冠詞(冠形詞)、副詞、感嘆詞、助詞、動詞、形容詞9大類;

從其來源講,大致可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外來詞,三大類。

韓語的辭彙普遍存在著固有詞和漢字詞的雙重系統。這些詞在具體使用時,有些能夠互換,有些則不能。

外來詞是指從別的語言吸收來的詞,約占總辭彙量的20%。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文化交流的加深,外來詞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語法特點

語法結構是主賓謂(SOV)結構,不同於漢語的主謂賓(SVO)(實際上漢語兼具主謂賓、主賓謂以及賓主謂三種結構。如“把”字句可視為主賓謂結構,“被”字句可視為賓主謂結構)。

朝鮮語和日語一樣有著似於阿爾泰語系語言的特徵, 阿爾泰語系語言區別於其他語言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它的粘著性也就是說,阿爾泰語系語言,是粘著語類型,這種類型的語言是靠粘著在詞幹後面的大量、豐富的詞尾的變化來表達語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

與之相對的是,英語、俄語等屬於 印歐語系,他們是屈折語類型,是靠著辭彙本身的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

而漢語則屬於 漢藏語系,是孤立語類型,依靠詞序來表達語意的。

例句

你的丈夫會讀或者寫韓國語嗎?

Did your husband read or speak Korean?

(Can your husband read or speak Korean?)

남편이 한국어를 읽거나 쓸 줄 아세요?

方言種類

現代韓語(朝鮮語)的方言一般分為

① 平安道方言;

② 鹹鏡道方言;

③ 全羅道方言;

④慶尚道方言;

⑤濟州道方言(目前已經基本絕跡);

⑥ 中部方言。

語音對比

韓國的通用語言是朝鮮語“Korean(한국어)”,朝鮮語屬世界主要語言。全世界講朝鮮語的人有8000多萬,現代韓語分六種方言:中部、西北部、東北部、東南部、西南部和濟州方言。除濟州方言外,其他的幾種方言比較接近,語音差別不是很大。

1936年韓國將首都首爾為中心的中部方言定為現代標準韓語的基礎,語音以中部方言音為標準音。記錄語音的韓文,是1443年在朝鮮王國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主持下創造的以語音系統為基礎的黏著性拼音文字。

傳統上有28個字母,而後逐漸減少歸併了4個字母。到了現代,韓國拼音文字共有24個字母。其中元音有10個,輔音有14個。

韓國語屬粘著語,語音表現力相當豐富。

韓國語和漢語分屬於兩種不同語系的語言,漢語屬於漢藏語系。韓語系屬則未定;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韓語是沒有聲調的語言。儘管漢語和韓語是屬於不同的語系語言,但歷史上古代漢語對韓語的強烈影響下,韓語中包含大量(約70%)的漢語借詞。韓語和漢語借詞發音與漢語相似,按理來說韓國大學生學習漢語問題應該不大,可是偏偏學生在語音學習方面感到很吃力,這和兩種語言語音發音相似有很大原因。韓國學生學習漢語語音表現出來的特點,也給了我們一個語音學習的提示,在語音學習中,往往目的語和母語存在近似的語音,學習者最不容易掌握。

下面我們就對韓語和漢語國語的語音系統作一個大概的對比:

韓語元音:21個

單元音10個(圓括弧內為文觀部2000年式羅馬字,方括弧內為國際音標,下同)

ㅏ(a) ㅓ(eo) ㅗ (o) ㅜ(u)

ㅐ(ae) ㅔ(e) ㅡ(eu) ㅣ(i)

ㅚ (oe) ㅟ (wi)

*ㅚ和ㅟ的音值為[ø]和[y],但在年輕人中有變成雙元音的傾向,分別為[we]和[wi]

雙元音11個

ㅑ (ya) ㅕ (yeo) ㅛ (yo) ㅠ (yu) ㅒ (yae) ㅖ (ye)

ㅘ (wa) ㅙ (wae) ㅝ (weo) ㅞ (we) ㅢ (ui)

韓語輔音:19個

松音9個

ㄱ (g) ㄴ (n) ㄷ (d) ㄹ (詞首r,詞尾l) ㅁ (m)

ㅂ (b) ㅅ (s) ㅇ (詞首“無”,詞尾ng) ㅈ (j)

緊音5個

ㄲ (kk) ㄸ (tt) ㅃ (pp) ㅆ (ss) ㅉ (jj)

送氣音5個

ㅊ (ch) ㅋ (k) ㅌ (t) ㅍ (p) ㅎ(h)

漢語國語

單元音:10個

u[u] u[y] ê[ɛ]a[a] o[o] e[ɤ]i[i] -i(zh,ch,sh,r後)[ɻ̩] -i(z,c,s後)[ɹ̩] er[ɚ]

複合元音:29個

ai[ai] ei[ei] ao[au] ou[ou]

ia[ia] ie[iε] ua [ua] uo[uo]

ue[yε] iao[iau] iou[iou] uai[uai]

uei[uei] an[an] en[ən] in[in]

ün[yn] ian[iɛn] uan[uan] üan[yɛn]

un[uən] ang[aŋ] eng[əŋ] ing[iŋ]

ong[ʊŋ] iang[iaŋ] uang[uaŋ] ueng[uəŋ]

iong[iʊŋ]

輔音:22個

b[p] p[pʰ] m[m] f[f]

d[t] t[tʰ] n[n] l[l]

g[k] k[kʰ] h[x]

j[tɕ] q[tɕʰ] x[ɕ]

zh[ʈʂ]ch[ʈʂʰ]sh[ʈʂ] r[ɻ]

z[ts] c[tsʰ] s[s]

ng[ŋ]

經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漢語國語和韓語(朝鮮語)在元音、輔音音素方面存在一些相同和不同的語音成分。

輔音相同點:韓語(朝鮮語)輔音中和漢語國語輔音都存在以下音素

[p]、[pʰ]、[m]、[t]、[tʰ]、[n]、[l]、[k]、[kʰ]、[ts]、[tsʰ]、[s]、[ŋ]

輔音不同點:韓語(朝鮮語)中沒有漢語國語以下輔音

[f]、[tç]、[tç']、[ç]、[ʈʂ] 、[ʈʂʰ]、 [ʈʂ]、 [ɻ]

輔音相似點:韓語(朝鮮語)中喉音[h]與漢語國語舌根音[x]發音部位雖然不同,但在語音聽感上較相似。此外一部分朝鮮族的人[ts]、[ts']、[s]發音習慣舌尖接觸上齒齦,發出的音介於平舌音和翹舌音之間。

韓語(朝鮮語)合成輔音ㄲ[ˀk]、ㄸ[ˀt]、ㅃ[ˀp]、ㅆ[ˀs]、ㅉ[ˀts]   發音部位分別和輔音ㄱ[k]、 ㄷ[t]、ㅂ[p]、ㅅ[s]、ㅊ[tsʰ]相同,但是前者屬於緊音,發音時喉部緊張,聲門緊閉,氣流在喉腔受阻,然後衝出聲門。這5個輔音在漢語國語發音中沒有對應的輔音。

此外,漢語國語輔音系統中除了n[n] ng[ŋ]以外,元音之後不跟其他輔音,但是韓語(朝鮮語)中元音之後有7種收音(輔音)[k]、[t]、[p]、[n]、[l]、[m]、[ŋ],與漢語語音相異。

元音相同點:韓語(朝鮮語)元音和漢語國語元音都存在以下音素

[e] 、[«]、[a]

元音不同點:韓語(朝鮮語)中沒有漢語國語以下元音:

[F]、[E]、[?]、[?]、[Ô]、[?]、[y]

漢語國語中沒有[µ]、[o]、[Q]

值得注意的是漢語國語元音o[?]、u[y]因為發音部位靠近ㅗ[o]、ㅠ[iu]的發音部位,語音在聽感上比較接近,o[?]和ㅗ[o]都是舌根音,但是o[?]開口較大,ㅗ[o開口較小。u[y]是撮口音,ㅠ[iu]是一個複合元音,發音從舌尖過渡到舌根。

此外,韓語(朝鮮語)沒有聲調,語音音高意識不強烈。

在朝鮮和韓國編寫的很多漢語語音教材里,通常用朝鮮諺文字母來給漢語拼音注音,以便於學生認讀和記憶,注音如下:

漢語拼音聲母--韓國語(朝鮮語)注音

b- 뽀어 p-포어 m-모어 f-포어 d-뜨어 t-트어

n-느어 l-ute;]크어 h[x] 흐어 j[tþ]지이

q[tɕʰ] 치이 x[ɕ] 씨이 zh[ʈʂ]즈 ch[ʈʂʰ]츠

sh [ʂ]스 r [ɻ]르 z[ts] 쯔 c[tsʰ]츠

s [s] 쓰

通過韓語(朝鮮語)標註漢語拼音的認讀,我們可以看到斜體韓語(朝鮮語)聲母注音和漢語聲母實際發音存在一些出入,以下這些聲母就是朝鮮民族學習漢語聲母的難點音:

f j q x zh ch sh r z c s

前八個聲母因為朝鮮語(韓國語)中沒有,所以朝鮮族學生較難掌握,而後三個聲母,朝鮮語(韓語)輔音中有這三個音位,但是發音時,舌尖靠近上齒齦,與漢語發音的平舌音不同。這三個聲母也是學生較難掌握的音。

漢語拼音韻母--朝鮮語(韓語)注音

a-아아 o-오(어) e-으(어) i-이 u-우 u-우ㅣ

er-얼 ai-아이 ei-에 이 ao-아오 ou-어우 ia-이아

ie-이에 ua-와 uo-워 ue-위에 iao-야오 iou-여우

uai-와이 uei-웨이an-안 en-언 in-인 un-원

ian-이엔 uan-완 uan-위엔 uen-원 ang-앙 eng-엉

ing-잉 ong-옹 iang-양 uang-왕 ueng-웡 iong-용

æe[E]-無注音 ™/[?]、[?]-該音位兩個變體無注音

在朝鮮語(韓語)給韓語韻母注音中,以下這些音與漢語韻母實際發音存在出入:

o-오(어) e-으(어) u-우 u-우ㅣer-얼 Ao-아오 ou-어우iao-야오

iou-여우ian-이엔 uan-위엔 eng-엉ueng-웡

æe[E]-無注音 ™/[?]、[?]-該音位兩個變體無注音

輔音

g [k]/[g]

kk [k]

n [n]

d [d]/[t]

tt [t]

l/r [l]/[ɾ]

m [m]

b [p]/[b]

pp [p]

s/sh [sʰ]/[zʱ]/[ɕ(ʰ)]/[ʑ(ʱ)]

ss [s]/[ɕ]̆

“none”/-ng [ʔ]/[-ŋ]

j [tɕ]/[dʑ]

jj [tɕ]

ch [tɕʰ]

k [kʰ]

t [tʰ]

p [pʰ]

h [x]~[h]

元音

a [ɑ]

ae [æ]

ya [jɑ]/[ʲɑ]

yae [jæ]/[ʲæ]

eo [ʌ]

e [ɛ]

yeo [jʌ]/[ʲʌ]

ye [jɛ]/[ʲɛ]

o [ɔ]

wa [wɑ]/[ʷɑ]

wae [wæ]/[ʷæ]

oe [œ]

yo [jɔ]/[ʲɔ]

u [u]

weo [wʌ]/[ʷʌ]

we [wɛ]/[ʷɛ]

wi [wi]/[ʷi]

yu [ju]/[ʲu]

eu [ɯ]

eui [ɯj]

i [i]

漢字詞

漢字詞是韓語的漢語借詞辭彙。漢字詞的的大部分是從古代的中國輸入的,約占70%。一部分的漢字詞是在韓國形成的,約占韓語中的漢字詞總數的15%。同時,許多的科學技術用語,在日本明治時期以後英語和德語等的歐洲語言使之對應在日本被創造的漢字複合詞被輸入。

漢字詞淵源

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但到六世紀開始才開始被人廣泛套用,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很難接觸到。而且結合漢字創製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朝鮮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準確地標記朝鮮語。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一種既適合朝鮮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一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一些外國文字的基礎上,於1443年創製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1446年朝鮮正式公布了創製的朝鮮文字,稱為“訓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新文字發明後,世宗大王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御天歌》。他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訓民正音”的創製為朝鮮語書面語的發展以及朝鮮民族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但在20世紀前卻沒有被接受。

朝韓文字改革

傳統的朝鮮語辭彙包括固有詞和外來詞兩大類。固有詞是指朝鮮語裡原來就有的本國詞。

1945年8月15日朝鮮半島人民在成功擊敗日本帝國主義贏得光復後,分裂為半島北方和南方,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為了去中國化和適應民族主義需求,南北雙方在建立政權後分別對文字的使用進行了改革。

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對待漢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朝鮮半島使用漢字的歷史非常悠久,因此,即使在“訓民正音”發明以後,漢字仍在使用。朝鮮王朝宮廷文書的書寫、歷史典籍的記錄等都有漢字夾在其中(類似於今天的日文)。對此,朝鮮採取了全面廢止漢字的改革措施,即所有文字書寫全部使用朝鮮字母,不再夾雜漢字。在辭彙上,朝鮮也嚴格限制漢字詞的使用,儘可能多地用朝鮮語固有辭彙創造新詞。

韓國在1948年頒布了《朝鮮語專用法案》,禁止公開使用漢字。韓國教科書中使用漢字的政策也是廢除漢字,如1968年的總統令曾要求刪除中國小課本中的漢字,1995年又將其改為選修課程。當下韓國國小已經不再教育漢字,漢字也已經在韓國的街頭巷尾看不見,在民族主義的思潮下,直到現在,韓國政府還是禁止漢字的使用,只用於標記為方便中國人旅遊入境的公路牌等。

韓國和朝鮮的廢除漢字,是在民族主義的思潮下而改變的,朝鮮民族認為,漢字既難寫,又難記,不利於掃除文盲,而且朝鮮民族應當和漢族脫離關係,使用自己的本民族文字,這樣才能將朝鮮文化發揚光大,並且朝鮮語的朝鮮諺文在書寫上簡單省時,有利於國民書寫和交流。

所以,在當下,我們作為外語來學習的韓語,是沒有漢字存在的,僅有諺文。這也是韓國向世界輸出韓文化的結果。

韓語在語言學上的歸類問題一直存在爭執,這是眾所周知的。有的韓國學者將其劃入阿爾泰語系,但有不少學者反對。那么它與漢語關係如何呢?

我們首先看看《辭海》中對韓語的解釋。

朝鮮語:朝鮮和韓國兩個以朝鮮民族為主體民族的朝鮮半島國家的官方語言,屬粘著型語言,朝鮮語語言屬系一般劃歸為語系未定的孤立語言。元音和諧已日趨鬆弛,是一種殘存現象。輔音中,塞音、塞擦音按鬆緊和氣流的性質分為三套,擦音有鬆緊兩套。體詞有數和格,謂詞有態、尊稱、時、式和階稱(表示對話者之間長幼、親疏及身份關係)等語法範疇,用在詞幹後面依次遞加粘附成分的辦法來表示。句子的基本語序是主語--補語--謂語。辭彙中有固定詞、漢字詞和外來語借詞三部分。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2239頁)

對韓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後,我們來分析。

作為漢藏語系最重要的語言,漢語是典型的孤立語,這我們是知道的。孤立語,通俗地講,就是詞形很少變化,詞序與虛詞確定了語法關係。作為孤立語代表的漢語,有三方面的重要特點。

一、語音方面,每個音節固定的聲調是漢語最大的特點。古人講四聲別義。

二、辭彙方面,單音節詞占大多數,詞的本身缺乏形態變化。

三、語法方面,詞序和虛詞確定語法關係,有豐富的量詞等。

《辭海》中已經說明韓語屬於粘著語--粘著語有詞的內部形態變化但沒有內部屈折,附加成分與詞根的關係不如屈折語詞根和詞綴之間那么緊密。這個較難理解,學過日語和韓語的朋友,用日、韓語句子中的動詞和英語句子中的動詞相比較就能清晰感受到不同--這樣來說與孤立語的漢語,應該是有相當的距離的。此其一。

韓語沒有聲調,從語音上與漢語拉開了距離。

至於辭彙方面,韓語體詞有數和格。漢藏語系大部分語言都沒有數與格。

什麼是體詞呢?語言學中指用來充當主語、賓語,可以直接接助詞的詞,一般是名詞或代詞。數就是指單數、複數等等。格,比如英語中they、them,分別是主格和賓格。當然格關係不止這兩種。

有格關係的語言顯然與漢語親緣較遠。

講到數與格,我們已經在討論兩種語言之間的語法比較了。順便來看基本語序,韓語的“主--補--動”與漢語的“主--動--賓”也相去甚遠。

主語和話題的關係方面,漢語是典型的“話題突出型”語言,而韓語是“主語話題並重型”語言(英語是典型的“主語突出型”語言)。

意思就是說,隨便講一句話,你感受到說話者最強調的,是主語,還是事件或觀點。這也是對語言進行分類的標準之一。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韓語與漢語的差異還是相當大的。相對而言,與阿爾泰語系諸語言(蒙古語等,也可以包括日語,有爭議)親緣關係則較近。

為什麼有不少人誤以為韓語和漢語親緣關係近呢?主要是從書面語來看,韓語中有大量源自於漢語的辭彙。從歷史分析的角度講,漢字也曾在朝鮮民族中大為流行並且影響深遠。這可理解為廣義上的語言間相互影響與融合,但不能作為分析語言親屬關係的依據。

辭彙

中文 (含國際音標)

反悔之後開始要乘坐做首爾捷運!。[fɑn˧˥ xu̯ɛi̯˨˩˦ ʈʂɨ˥ xɔu̯˧˩ kʰɑi̯˥ ʂɨ˨˩˦ i̯ɑu̯˧˩ ʈʂʰəŋ˧ tsu̯ɔ˧˩ ʂɔu̯˧ ɑɚ˨˩˦ ti˧˩ tʰi̯ɛ˨˩˦]

為什麼反悔以後開始有乘坐首爾捷運,是嗎?。[u̯ɛi̯˩˦ ʂən˨˩˦ mə fɑn˧˥ xu̯ɛi̯˨˩˦ i˨˩˦ xɔu̯˧˩ kʰɑi̯˥ ʂɨ˨˩˦ i̯ɑu̯˧˩ ʈʂʰəŋ˧˥ tsu̯ɔ˧˩ ʂɔu̯˧˥ ɑɚ˨˩˦ ti˧˩ tʰi̯ɛ˨˩˦ ʂɨ˧˩ mɑ˥]

現在要!。[ɕi̯ɛn˥˩ tsɑi̯˥˩ i̯ɑu̯˥˩]

中文聲調為˥ (55) ˧˥ (˧+˥)/(35) ˨˩˦ (˨+ ˩+ ˧)/(214) ˧˩ (˥+˩)(51)

韓語 (含國際音標)

회개 한 후 서울 지하철을 타기 시작했습니다.

hoegae han hu seoul jihacheol-eul tagisijaghaessseubnida.

[xœgæ xɑn xu sʌul tɕixɑtɕʰʌl ɨl tʰɑgiɕidʑɑɣæsːsɯbnidɑ]

돌아온 후 왜 서울 지하철에 갈까요? .
dol-aon hu wae seoul jihacheol-e galkkayo? .

[dɔl ɑɔn xu wæ sʌul tɕixɑtɕʰʌl ɛkɑl’kːɑjɔ]
자!
ja!

[dʑɑ].

韓語羅馬字對比+國際音標

Hwaryeo [xʷɑɾʲʌ]

Pyeonji [pʰʲʌndʑi]

Gwangju [kʷɑŋdʑu]

Kwangmyeongseong [kʰʷɑŋmʲʌŋsʰʌŋ]

Gyeongju [kʲʌŋdʑu]

Mungyeong [muŋgʲʌŋ]

Jungbu Naeryuk Gosok Doro [tɕuŋbu næɾʲuk gɔsʰɔk tɔɾɔ]

Byeongpungdo [pʲʌŋpʰuŋdɔ]

Myeonje baegab [mʲʌndʑɛ pægɑb]

Lyubytinsky=[lʲubɨt(ʲ)inskɨ]

Nyanbo!=[nʲɑnbɔ]

Dyurtyuli=[dʲurtʲul(ʲ)i]/[tʲurtʰʲul(ʲ)i]

Tyulyachinsky=[tʲulʲɑtʃ(ʰ)inskɨ]/[tʰʲulʲɑtʃ(ʰ)inskɨ]

Hyeongsan=[xʲʌŋsʰɑn]

Kyeong Jae-seok=[kʰʲʌŋ dʑæ sʰʌk]

韓語字母+國際音標

뱌츠코예=[pʲɑ.tɕʰɯ.kʰɔ.jɛ]

퍄티고르스크=[pʰʲɑ.tʰi.gɔ.ɾɯ.sʰɯkʰɯ]

먀오족=[mʲɑ.ɔ.dʑɔk]

댜틀로프=[tʲɑ.dɯɾ.ɾɔ.bɨ]

탸치우=[tʰʲɑ.tɕʰi.u]

랴푸노프=[lʲɑ.pʰu.nɔ.pʰɨ]

냐스퍼=[nʲɑ.sʰɯ.pʰʌ]

경주시 [kʲʌŋ.dʑu]

캬흐타=[kʰʲɑ.xɯ.tʰɑ]

햐드닝가비그 [xʲɑ.dɯ.nʲiŋ.gɑ.bi.kɯ]

쟈니브로스 [tɕʲɑ.n(ʲ)i.bɯ.ɾɔ.sʰɯ]

챠이콥스키 [tɕʰʲɑ.i.kʰɔp.sʰɯ.kʰi]

샤키라 [ɕʲɑ.kʰi.ɾɑ]

韓語的時間標記單詞列表

오전 =[u.dʑʌn]

오후 =[u.xu]

저녁 =[tɕʌ.nʲʌk]

새벽 =[sʰæ.bʲʌk]

밝을녘=[pɑl.gɯl.lʲʌk]

해질녘=[xæ.dʑil.lʲʌk]

새벽녘=[sʰæ.bʲʌk.nʲʌk]

韓國國歌羅馬字轉寫+IPA

Latin:

Donghaemulgwa baektusani mareugo daltorok

haneunimi bouhasa urinira manse

mugunghwa samcheolli hwaryeo gangsan

daehasaram daehaneuro giri bojeonhase

Namsan wie jeo sonamu cheolgabeul dureun deu

baraseori bulbyeohameun uri gisang ilse

mugunghwa samcheolli hwaryeo gangsan

daehasaram daehaneuro giri bojeonhase

gaeul haneul gonghwalhande nopgo gureum eopsi

balgeum dareum uri kaseum ilpyeondansimilse

mugunghwa samcheolli hwaryeo gangsan

daehasaram daehaneuro giri bojeonhase

ikisanggwa i mamuro chungseong eul dahayeo

goerouna jeugeouna nara saranghase

mugunghwa samcheolli hwaryeo gangsan

daehasaram daehaneuro giri bojeonhase

IPA:

tɔŋxæmulˈgʷɑ pæk'tusʰɑni mɑɾɯɡɔ tɑl'tʰɔrɔk

xɑnɯnimi pɔuxɑsʰɑ uɾinɑɾɑ mɑnsʰɛ

muguŋxʷɑ sʰɑmtɕʰʌlˈlʲi xʷɑɾʲʌ kɑŋsʰɑn

tæxɑnsʰɑɾɑm tæxɑnɯɾɔ kiɾi pɔdʑʌnxɑsʰɛ

nɑmsʰɑn wiɛ tɕʌ sʰɔnɑmu tɕʰʌlˈgɑbɯl tuɾɯn tɯt

pɑɾɑmsʰʌɾi pulˈbʲʌnxɑmɯn uɾi kisʰɑŋ ilsʰɛ

muguŋxʷɑ sʰɑmtɕʰʌlˈlʲi xʷɑɾʲʌ kɑŋsʰɑn

tæxɑnsʰɑɾɑm tæxɑnɯɾɔ kiɾi pɔdʑʌnxɑsʰɛ

kɑɯl xɑnɯl kɔŋxʷɑlˈxɑndɛ nɔpkɔ kuɾɯm ʌpɕʰi

pɑlˈgɯm tɑɾɯm uɾi kɑsʰɯm ilˈpʰʲʌndɑnɕʰimilˈsʰɛ

muguŋxʷɑ sʰɑmtɕʰʌlˈlʲi xʷɑɾʲʌ kɑŋsʰɑn

tæxɑnsʰɑɾɑm tæxɑnɯɾɔ kiɾi pɔdʑʌnxɑsʰɛ

ikisʰɑŋgʷɑ i mɑmuɾɔ tɕʰuŋsʰʌŋ ɯl tɑxɑjʌ

kœɾɔunɑ tɕɯlˈgʌunɑ nɑɾɑ sʰɑɾɑŋxɑsʰɛ

muguŋxʷɑ sʰɑmtɕʰʌlˈlʲi xʷɑɾʲʌ kɑŋsʰɑn

tæxɑnsʰɑɾɑm tæxɑnɯɾɔ kiɾi pɔdʑʌnxɑsʰɛ

朝鮮國歌羅馬字和國際音標

Latin:

Ach'imŭn pinnara i kangsan
Ŭn'gŭme chawŏndo kadŭkhan
Samch'ŏlli arŭmdaun nae choguk
Panmannyŏn oraen ryŏksaë
Ch'allanhan munhwaro charanan
Sŭlgiron inminŭi i yŏnggwang
Momgwa mam ta pach'yŏ i Chosŏn
Kiri pattŭse

Paektusan kisangŭl ta anko
Kŭlloŭi chŏngsinŭn kittŭrŏ
Chilliro mungch'yŏjin ŏksen ttŭt
On segye apsŏ nagari
Sonnŭn him nododo naemirŏ
Inminŭi ttŭsŭro sŏn nara
Hanŏpsi puganghanŭn i Chosŏn
Kiri pinnaese

IPA:

ɑtsʰimɨn pinːɑrɑ i kɑŋs(ʰ)ɑn

ɨnɡɨmɛ tsɑwʌndɔ kɑdɨkxɑn

s(ʰ)ɑmtsʰʌlːi ɑrɨmdɑun næ tsɔɡuk

pɑnmɑnʲːʌn ɔræn rʲʌks(ʰ)ɑɛ

tsʰɑlːɑnxɑn munxʷɑrɔ tsɑrɑnɑn

s(ʰ)ɨɡirɔn inminɨj i jʌŋɡʷɑŋ

mɔmɡʷɑ mɑm tɑ pɑtsʰʲʌ i tsɔs(ʰ)ʌn

kiri pɑtːɨs(ʰ)ɛ

pæktus(ʰ)ɑn kisɑŋɨl tɑ ɑnkɔ

kɨlːɔɨj tsʌŋʃ(ʰ)inɨn kitːɨrʌ

tɕilːirɔ muŋtɕʰʲʌdʒin ʌks(ʰ)ɛn tːɨt

ɔn s(ʰ)ɛɡʲɛ ɑps(ʰ)ʌ nɑɡɑri

s(ʰ)ɔnːɨn xim nɔdɔdɔ næmirʌ

inminɨj tːɨs(ʰ)ɨrɔ s(ʰ)ʌn nɑrɑ

xɑnɔpʃ(ʰ)i puɡɑŋxɑnɨn i tʃɔs(ʰ)ʌn

kiri pinːæs(ʰ)ɛ

其他版本

syangdyeneun uri narareul doeososyeo

yeongwon mugungtolok

nala taepyeonghago inmineun anlakhaya

wigwon i syesang esdeolchiyeo

doklip jayu bugang eul ilsinke hapsosyeo

syangdyeneun uri narareul doeososyeo

IPA:

[sʲɑŋdʲɛnɨn uri nɑrɑrɨl tɔ.ʌsʰɔsʲʌ]

[jʌŋ.wɔn muɡuŋtʰɔlɔk]

[nɑlɑtʰæpʰʲʌŋxɑɡɔinminɨn ɑnlɑkxɑjɑ]

[wiɡʷɔn.i sʲɛsʰɑŋ.ɛsdʌltsʰijʌ]

[tɔklip tsɑju puɡɑŋ.ɨl ilsʰinkʰɛxɑpsʰɔsʲʌ]

[sʲɑŋdʲɛnɨn uri nɑrɑrɨl tɔ.ʌsʰɔsʲʌ]

源自漢語辭彙

漢語韓語音源漢字發音
편지便紙pyeonji
紙巾휴지休紙hyuji
禮物선물獻物seonmul
餐桌식탁食榻siktak
支票수표手票supyo
名片명함名銜myeongham
律師변호사 辯護師 byeonhosa
取締 휴지休止hyuji
學習공부工夫 gongbu

朝鮮語發音規則

信、便紙 pyeonji [pʰʲʌndʒi]

紙巾、休止、休止 hyuji [xʲudʒi]

禮物、獻物 seonmul [sʰʌnmul]

餐桌、食榻 sitak [ʃʰitʰɑk]

支票、手票 supyo [sʰupʰʲɔ]

名片、名銜 myeongham [mʲʌŋxɑm]

學習、功夫 gongbu [kɔŋbu]

韓語中有大量源自漢語的辭彙,以上只是簡單列舉幾個以供參考。

同時列舉幾個日語和朝鮮語均源自漢字的辭彙以供參考:

日語漢語源漢字韓語發音
合氣qi道合氣道合氣道합기도hamgido
組み立て (kumitate)組裝組立조립chorip
大賣出し (ōuridashi)大甩賣大賣出대매출daemaechul
建物 (tatemono)建築建物건물geonmul
株式 (kabushiki)股份株式주식jusik
手續き (tetsuzuki)辦理手續수속 susok

合氣道 hamgido [xɑmgidɔ]

組裝、組立 chorip [tʃ(ʰ)ɔrip]

大甩賣、大賣出 daemachul [tæmɑtʃʰul]

建築、建物 geonmul [kʌnmul]

股份、柱式 jusik [tʃuʃʰik]

辦理、手續 susok [sʰusʰɔk]

域外使用

2009年8月6日,沒有文字的印度尼西亞吉阿吉阿族在世界上第一個將朝鮮諺文字母採用為正式文字,並開始實施教育,朝鮮諺文世界化計畫終於開花結果。

擁有6萬多人口的吉阿吉阿族有著自己獨立的語言,但因為沒有文字,無法進行母語教育,因此正處在失去固有語的危機。得知這一情況的訓民正音學會有關負責人找到巴務市建議採用朝鮮諺文字母,從而於2008年7月簽署了關於普及朝鮮諺文的諒解備忘錄(MOU),並由學會出面為阿吉阿族學生編撰並提供教科書。

訓民正音學會和相關學界等6日稱,印度尼西亞蘇拉維西省布通島(Buton) 巴務巴務(Bau Bau)將朝鮮諺文字母確定為標記該地區土著語——吉阿吉阿語的正式文字。

能力考試

【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1-6級能力水平參考標準】

1級:初級 以韓語從零開始者為對象,使他們在韓國能夠進行基本的生活,作為培養能夠一般思維能力的準備階段,使之熟悉基本辭彙、語法、發音、文章結構等。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50分以上,總分達200分以上者。

2級:中級1 以接受了2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在韓國能夠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通過掌握擴大的辭彙及語法,能夠活用,培養基本溝通思維的能力。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70分以上,總分達280分以上者。

3級:中級2 以接受4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能夠在韓國進行一般的社會活動,接觸朝鮮民族文化。通過豐富多彩的口語學習,達到較自然的表達。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50分以上,總分達200分以上者。

4級:中級3 以接受6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能夠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體會朝鮮民族的文化。通過提高溝通全部思維的能力,培養生活及職業活動所須的語言能力。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70分以上,總分達280分以上者。

5級:高級1 以接受8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語言障礙,能夠理解報紙、電視、收音機大概的內容,能夠進行簡單的業務,可以參加自己關心的主題討論。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50分以上,總分達200分以上者。

6級:高級2 以接受1000小時韓國語的學習,具有相當水準的學習者為對象,使他們流暢地表達生活中所需要的韓語,可以充分地理解報紙、雜誌、電視、收音機等時事內容,就議論、討論等議題,能夠正確地、流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各科成績在40分以上, 全科平均在70分以上,總分達280分以上者。  

考試相關

每年的四月和九月在全國各地的考點同時舉行考試。上午考初級和高級,下午考中級(考生即可報名參加上午的考試,也可同時報名參加下午的考試)。

韓語[朝鮮語] 韓語[朝鮮語]

韓國語(朝鮮語)主要是韓國及朝鮮使用的官方語言。使用韓國語的人包括南北韓七千多萬名和海外五百六十萬人口,韓國語(朝鮮語)的國際影響力在世界排第十三位。美國和日本,等許多國家的大學都教韓國語(朝鮮語),並且美國和日本及澳大利亞等國家還選定韓國語作為大學入學考試中可以選擇的一門外國語。由於在國際社會上韓國的政治,經濟的位置正逐漸提高,因此學習韓國語的人數逐漸增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