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病

韓國病

韓國病,是指韓國少數幾個大財團,其中特別是三星集團,對整個韓國經濟及社會的影響,由於韓國對這幾個財團依賴嚴重,一旦這些財團經濟狀況下降,就會引發韓國經濟整體下滑、股市動盪,甚至影響到政局和社會安定。

簡介

三星背後的韓國病三星背後的韓國病

所謂韓國病,是韓國某一個企業的經濟變化就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經濟狀況,甚至帶來劇烈的社會變動和政治理念的對立。位於漢城及其周邊的韓國首都經濟圈,不但集中了韓國的大量人口,而且掌握了韓國的經濟命脈。韓國的GDP有10%以上來自三星LGSK大宇四大財團。總的來說,韓國更像是那種暴發戶經濟,以自己的首都為中心,依靠少數產業與財團就使整個國家富裕起來。韓國這種經濟模式,如同很多小國只利用一個產業就使全國的經濟發展起來,但從經濟總量來說,韓國可能是躋身世界前列了,但是整體產業結構太脆弱了,國家所依賴的產業與財團一旦有風吹草動,整個國家都會風雨飄搖。這其中,尤以三星對韓國的影響顯著,因此有“三星一感冒,韓國就發燒”的說法。

現象

三星對韓國的正面影響

韓國經濟對三星電子的依賴度十分高。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財閥,生意遍布各行業,貢獻了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5,出口額占全國28%,影響力甚至超越總統府青瓦台,凌駕法律。韓國人甚至說韓國應改名“三星共和國”,要求箝制之聲越演越烈。在韓國過“三星”生活,絕非天方夜譚:用三星信用卡買三星電視機,放在三星興建的住宅,收看三星旗下職業棒球隊比賽;當然還有三星手機。三星在韓國的影響力顯而易見。一旦三星出現問題,整個韓國製造業就將一病不起。

2014年第一季度KOSPI上市企業(626家公司)創造的總運營利潤中,三星電子占48.4%。三星電子2013年花費152.9萬億韓元用於向供貨商採購零配件和服務。勞務費支出也達21.4萬億韓元。三星電子創下如此佳績的主要功臣是生產智慧型手機的IM(IT移動)部門。IM部門運營利潤在三星電子總運營利潤中占70%。如果三星電子智慧型手機銷量不佳,零配件採購量就會減少。如果不降低對智慧型手機的過度依賴,韓國企業的整體業績必然會發生動搖。

三星對韓國的負面影響

在李健熙的領導下,三星成為韓國的國民企業和國家象徵,為韓國貢獻了20%的GDP在李健熙的領導下,三星成為韓國的國民企業和國家象徵,為韓國貢獻了20%的GDP

2014年7月8日,三星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初估值)顯示,其營業利潤同比大減24.45%,環比減少15.19%,為7.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41.6365億元),銷售額同比下滑9.50%,環比下降3.13%,為52萬億韓元,遠不及市場預期。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三星電子公布業績的前一天面臨日股指下滑,韓國綜合股指KOSPI相較於上周收盤下跌4.54點(0.23%),報2005.12點。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稱,不只是三星電子一家公司出現智慧型手機相關部門業績不振的現象。向三星電子提供各種零配件的三星SDI、三星電機等三星集團子公司和供貨商也陸續受到不利影響。源自智慧型手機的衝擊波正在韓國整個製造業領域廣泛擴散。

韓元走勢也產生了很大影響。2013年第二季度美元對韓元比價從1美元對1064.7韓元(3月31日)降至1011.7韓元(6月30日),升值了5%。出口比重高的企業利潤必然會下降。不只是對美元、歐元,對中國等新興國家貨幣也表現出強勢,對企業業績造成了惡劣影響。

韓國經濟會因為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等幾家大企業業績而受到嚴重影響,並不符合其世界第八大經濟體(以貿易量為準)的身份。韓國經濟結構十分脆弱,只要這些大企業業績下滑,企業整體業績以及股市就會發生動搖。

原因

亞洲製造業產業鏈的遷移

東亞地區有典型的雁陣結構:先是日本崛起,然後是四小龍崛起,後面的中國崛起,後續不排除可能是東南亞,整個進程如出一轍,都是從承接歐美的低端製造業起步,消化再吸收後,逐步向產業鏈上游發展,甚至在很多環節取代了歐美。

在這個置換和遷移過程中,IT電子業不進則退,尤為嚴重:日本、韓國、中國的電子製造業的相繼崛起,最早崛起的國家又相繼落敗,如果要克服這種遷移,只有繼續“向上”產業升級,那就是要動搖、搶占美國占據的產業制高點,如作業系統、軟體、網際網路和晶片,但這個難度是相當大的,日本已經早早敗下陣來。

東亞地區都是資源貧國,都以製造業立國,精於模仿、微創新、製造管理,但是在軟體、標準、顛覆性創新方面又都相對較弱。如果你乾不掉“頭頂”的,又踩不死“腳下”的跟隨者,那么你原有的優勢一定會削弱,直到形成勢均力敵的均勢,甚至被替代。蘋果和三星、LG基本從上向下和從下向上打垮了日本的手機業,三星、LG已經中國家電廠商也大幅削弱了日本的家電業,日本企業向零部件和B2B市場退守……21世紀初,三星在手機領域、家電領域一樣將要面臨中國企業的強勁挑戰,三星似乎必須要向NAND、OLED、IC製造部分退讓。

警示

三星背後的病灶是典型的“韓國病”,其實,也可以說是“日本病”,“東亞病”,是製造業產業鏈在不同國家遷移的一個必然結果,不止是三星一家的問題。2014年Q2韓國市值前20位的企業的運營利潤預期同比減少7.1%,三星電子、現代汽車起亞汽車、浦項制鐵、LG化學、現代重工等的利潤都出現不同幅度下滑,固然有韓元升值等短期因素,也有長期產業遷移、產業競爭的因素。

這是大勢所趨,只是最終未必是以消滅對方為結果,也可能是相對均勢,比如汽車行業的現代已經是全球第四大廠商,起亞也成為主流,但是,並不必然消滅豐田本田日產——因為後發者的成本也會逐步水漲船高。產業未強、追求先富幾無可能,一旦人力成本過快成長,比較優勢則已不再,產業升級也成為空話——這也是對中國的警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