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杖

基本信息

拼音

biānzhàng

注音

ㄅㄧㄢㄓㄤˋ

解釋

亦作“鞕杖”。古代刑罰之一。以鞭、杖責罰人。《三國志·魏志·明帝紀》:“鞭作官刑,所以糾慢怠也,而頃多以無辜死。其減鞭杖之制,著於令。”晉葛洪《抱朴子·用刑》:“及於犯罪,上不足以至死,則其下唯有徒謫鞭杖。”《大智度論》卷三七:“譬如重囚應死,有勢力者護,則受鞭杖而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至於臺閣令史,主書監帥,諸王籤省,竝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皆可鞭杖肅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