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制度黨

革命制度黨

革命制度黨,墨西哥的一個主要政黨,於1929年成立,革命制度黨從1929年起在墨西哥連續執政71年。2000年7月,國家行動黨贏得大選,同年12月上台執政。革命制度黨失去執政權。

革命制度黨墨西哥革命制度黨主席(右)

喪失政權

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緣何喪失政權?
對墨西哥而言,20世紀是革命制度黨的世紀。從1929年到2000年,革命制度黨連續執政長達71年之久。其間,革命制度黨曾帶領墨西哥人民創造了國家統一、政治安定、經濟騰飛的“墨西哥奇蹟”。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革命制度黨的民眾支持率一路走低,終於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敗北,喪失政權,其原因發人深省。

·指導思想混亂
革命制度黨的指導思想是革命民族主義。革命民族主義思想的核心是墨西哥革命時期提出的“民族主義與主權”、“自由與民主”及“正義與社會公正”,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主張建立“民主、公正、自由、平等”的社會。20世紀80年代以前,革命制度黨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較好地處理了對外開放與維護國家主權之間的關係,以及經濟發展與社會公正之間的關係,從而維護了黨的團結,贏得了廣大選民的支持,保住了自己長期執政的地位。然而,自1982年德拉馬德里總統執政以後,革命制度黨逐漸地背離了革命民族主義的指導思想。特別是1988年上台的薩利納斯總統公開地放棄了革命民族主義,轉而以“社會自由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所謂“社會自由主義”實質上就是當時歐美流行的“新自由主義”,它過分強調經濟自由,缺乏對社會問題的重視,容易導致社會貧富兩極分化,與革命制度黨一貫遵循的墨西哥革命的宗旨完全相悖。薩利納斯對黨的指導思想的變更引起了全黨思想的混亂,許多黨員和民眾對此十分不滿,因而在塞迪略總統執政的1996年,革命制度黨“十七大”又重新舉起革命民族主義的旗幟,擯棄社會自由主義的主張。但實際上,無論是薩利納斯還是塞迪略,推行的政策都奉行了新自由主義思想。這種言行不一的舉動使黨員的思想混亂狀況更為加劇。

·民眾基礎動搖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歷屆革命制度黨政府遵循新自由主義的發展模式,開始進行經濟結構改革。改革措施包括:大力削減公共福利開支,減少國家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干預,實行私有化;對外開放,加入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以出口導向型模式為主的市場經濟;修改憲法第27條,準許村社土地私有化,允諾今後不再進行土改。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墨西哥經濟走出了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的陰影,通貨膨脹率大幅度下降,外資源源不斷地流入,巨觀經濟也有了較快的增長。但是,革命制度黨政府在經濟改革中忽視了社會公平,嚴重削弱了黨執政的民眾基礎。首先,墨西哥民族工業受到外資的強烈衝擊,國有企業由1982年的1155家,減少到1993年的209家,僅在薩利納斯政府期間倒閉的私營中小企業就高達15萬家,企業倒閉造成工人大量失業,而政府對此應對無策。其次,外國農產品的大量湧入使缺乏政府補貼和生產率較低的農民處境日益艱難,不少農民破產。而土地私有政策和隨之而來的土地兼併,瓦解了原有的村社制度,許多農民特別是印第安農民喪失了賴以生存的最後依靠。因此,廣大村社社員從革命制度黨的支持者變為反對者。1994年初,南部恰帕斯州的印第安農民展開了反政府的武裝暴動,對革命制度黨政府造成嚴重挑戰。再次,經濟改革導致了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近20年來,墨西哥90%的家庭收入減少。據官方統計,到20世紀末,墨西哥全國9700萬人口中有46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2700萬人為赤貧,相反占全國人口10%的富人擁有全國80%的財富,最富有的300個家族擁有全國50%的財富。總之,革命制度黨的經濟改革政策嚴重地損害了中下階層民眾的利益,動搖了黨賴以執政的民眾基礎。
·黨內腐敗嚴重
在長期的執政過程中,由於缺乏必要的監督機制,革命制度黨內部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既得利益集團,腐敗現象層出不窮。上至總統及其親屬、內閣部長州長、副總檢察長等政府要員,下及政府一般公務員都依仗權勢,謀取私利。在革命制度黨下台之前幾年,貪污腐化醜聞迭起,影響惡劣,黨的威信一路下滑,引起民眾的普遍不滿。1995年2月,前總統薩利納斯的哥哥勞爾·薩利納斯因涉嫌販毒和非法致富被捕入獄,據稱其聚斂的財富高達數十億美元。與此案有牽連的前總統薩利納斯自1995年起一直流亡國外。1997年2月,墨西哥全國緝毒局局長雷沃略將軍因參與販毒被捕。除此之外,在塞迪略總統執政期間,因貪污和涉嫌販毒而被撤職、法辦的軍隊高級將領,還有負責軍事運輸的埃莫西利奧將軍、查帕羅將軍以及國防部長之子、負責軍事通訊的馬丁內斯將軍等人。2000年6月,正當總統大選的關鍵時刻,曾任革命制度黨財務書記、先後任聯邦區長官和旅遊部長的比利亞雷亞爾因涉嫌貪污4.2億比索而畏罪逃往國外。這些腐敗大案極大地敗壞了革命制度黨的威信。參加2000年大選的革命制度黨總統候選人拉瓦斯蒂達公開承認,這些貪污醜聞是導致他競選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革命制度黨的一位參議員巴萊特所言,“腐敗成為革命制度黨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革命制度黨幾乎成為慣偷和竊賊的黨,是腐敗導致黨的失敗”。
·派系鬥爭激烈
革命制度黨原本由各地方黨派統合而成,黨內派系鬥爭由來已久。20世紀80年代,黨內在如何處理社會經濟危機的問題上,出現嚴重的意見分歧和組織分化。1986年8月,以米卻肯州州長、前總統之子夸·卡德納斯和前黨主席穆·萊多為首的激進派黨員組成民主潮流派,公開批評政府的內外政策,要求在黨內進行民主改革。1987年8月,民主潮流派被開除出黨,造成黨的第一次嚴重分裂。卡德納斯轉而聯合其他14個反對派組織組成全國民主陣線,參加1988年的總統大選,並獲得了31%的選票,位居第二位,對革命制度黨候選人薩利納斯造成了嚴重威脅。這次總統大選徹底打破了革命制度黨在選舉中毫無懸念地獲勝的傳統政治模式,標誌著革命制度黨正式走向衰落。薩利納斯當政以後,黨內爭權奪利鬥爭更為激烈。1994年,的總統候選人科洛西奧和總書記馬謝烏因派系鬥爭先後被暗殺。據傳,薩利納斯總統及其胞兄均涉嫌此案,引起許多黨員強烈不滿,頗有威望的領導人卡馬喬憤然退黨,黨內開始四分五裂。在2000年大選中,參加黨內總統候選人預選的馬德拉索、巴萊特和拉瓦斯蒂達等人自立門戶,互相傾軋。最後雖然拉瓦斯蒂達勝出,代表革命制度黨參加大選,但是在黨內預選中投票贊成馬德拉索的黨員中,有52%的人在大選中投了國家行動黨的票,直接導致了拉瓦斯蒂達的敗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