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點源污染

非點源污染

非點源污染是指在工農業生產與人們的生活中,土壤泥沙顆粒、氮磷等營養物質、農藥等有害物質、秸稈農膜等固體廢棄物、畜禽養殖糞便污水、水產養殖餌料藥物、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各種大氣顆粒物等,通過地表徑流、土壤侵蝕、農田排水、地表徑流、地下淋溶、大氣沉降等形式進入水、土壤或大氣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概念

與點源污染不同,非點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隱蔽性、隨機性、潛伏性、累積性和模糊性等特點,因此不易監測、難以量化,研究和防控的難度較大。

非點源污染非點源污染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一類十分普遍而又不為人們所熟悉的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得到各國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的高度重視,這就是非點源污染,國內有的文獻或媒體中又稱之為面源污染污染,通常在比較正式的、學術性較強的文獻中多稱“非點源污染”,它是從英文“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簡稱NSP污染)轉譯過來的,故使用“非點源污染”更為確切。非點源污染有廣義和狹義的兩種理解,廣義指各種沒有固定排污口的環境污染,狹義通常限定於水環境的非點源污染。

水環境污染問題通常可分為點源污染和非點源污染,點源污染主要包括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非點源污染正是相對點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體的污染物從非特定的地點,在降水(或融雪)沖刷作用下,通過徑流過程而匯入受納水體(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和海灣等)並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Novotny和Olem,1993)。美國清潔水法修正案(1997)對非點源污染的定義為:污染物以廣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進入地表及地下水體。這裡的微量是指污染物濃度通常較點源污染低,但NPS污染的總負荷卻是非常巨大。

特徵

與點源污染相比,非點源污染起源於分散、多樣的地區,地理邊界和發生位置難以識別和確定,隨機性強、成因複雜、潛伏周期長,因而防治十分困難。隨著各國政府對點源污染控制的重視,點源污染在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得到較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點源污染,由於涉及範圍廣、控制難度大,目前已成為影響水體環境質量的重要污染源。

非點污染源調查的原則

非點污染源調查基本上採用收集資料的方法,一般不進行實測。

非點污染源調查的基本內容

根據評價工作的需要選擇下述全部或部分內容進行調查:

(1)非點污染源概況:原料、燃料、廢棄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積、堆放形式、堆放地點的地面鋪裝及其保潔程度、堆放物的遮蓋方式等。

(2)非點污染源的排放方式、排放去向與處理情況:應說明非點源污染物是有組織的匯集還是無組織的漫流;是集中後直接排放還是處理後拜謝是單獨排放還是與生產廢水或生活污水共同排放等。

(3)非點污染源的排污數據:根據現有實測數據、統計報表以及根據引起非點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廢料、廢棄物的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性質選定調查的主要水質參數,調查有關排放季節、排放時期、排放量、排放濃度及其他變化等數據。

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等名詞解釋

氣候變化關係到人類的未來,有關氣候變化的活動也關係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關於氣候和全球變暖環境變化的報導中出現了一些名詞,讓我們一起來關注……
氣候系統| 輻射強迫 | 全球增溫潛勢| 氣候反饋| 氣候模式| 氣候預計與氣候預測| 平衡和瞬變氣候實驗| 氣候情景| 氣候變異| 回響時間| 瞬變氣候回響| 京都議定書| 全氟化碳| 鹵烴| 非點源污染| 碳循環| S軌跡| 間接氣溶膠效應| 含碳氣溶膠| 有機氣溶膠| 黑碳| 環境無害技術| 富營養化| 珊瑚礁白化| 淨生產量| 固碳| 藻華| 沼澤| 水分利用效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