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殺人蜂

非洲殺人蜂

非洲殺人蜂,是一種因為人為事故而繁育出的雜交蜂種,該種昆蟲毒性劇烈,可以短時間內致人死命,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因此受害。多年以前,26隻坦尚尼亞女王蜂被意外的帶入巴西,並與當地蜜蜂雜交,形成了今日兇殘的非洲殺人蜂。非洲殺人蜂的致命天性在於其對外界極為敏感的群集防禦體系。 更可怕的是,即使受害者早已被逼退,遠離蜂巢,殺人蜂也照樣窮追不捨,趕盡殺絕。這是這一天性使得他們的攻擊極度致命,而死在非洲殺人蜂的狂舞之下也是世界上最痛苦的死法之一。而與之相對的,非洲殺人蜂毒針的效果其實和普通蜜蜂差不多。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蜜蜂研究專家奧利·泰勒教授對非洲殺人蜂進行了多年研究後發現,蜂王是蜂群行動的指揮者,一旦發現活動中的生物,就“命令”進攻,窮追不捨,一追就是幾公里。而有趣的是,當蜂王分泌出一種叫弗羅蒙的物質,群蜂一聞到這種氣味,頓時變得溫順起來,就會停止戰鬥。這種物質已經能夠人工合成了。泰勒將弗羅蒙物質和一隻蜂王放到自己下頜長鬍子上,手捧著蜂箱,殺人蜂爬滿了他的臉龐,也都乖乖地不再刺蜇人了

據不完全統計,在短短的幾十年里,已經有幾百人被這種毒性極強、兇猛異常的蜂活活地蜇死。至於在這種蜂的攻擊下,死於非命的貓狗和其它家畜,更是不計其數。70年代中期,有一名女教師在回家的路上,手背上偶然停落了一隻蜜蜂,她順手打了一下,轉眼間,幾百隻蜜蜂劈頭蓋臉飛來,在她面部和後背蜇了幾百處傷痕,人們將她送到醫院,不久她就死了。

一天,一個8歲的男孩遇到了殺人蜂的包圍,有隻狗把蜂引開了,這個男孩得救了,那隻狗卻被殺人蜂活活蜇死。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有一天正在進行一場足球比賽,突然飛來一群殺人蜂。這些蜜蜂非常兇猛,見人就蜇。頓時,球場上秩序大亂,一場熱鬧的足球賽就這樣不歡而散。

有一年,巴西的幾名工作人員在清除煙囪上的一個蜂窩時,觸怒了那裡的“殺人蜂”,霎時間,發了瘋的野蜂傾巢而出,整個天空響起了可怕的嗡嗡聲。不管是人還是牲畜,只要是活動的物體,狂暴的蜂群都要加以攻擊。事後人們統計,在3個小時內,竟有500餘人總共被蜇了3萬多下,平均每人60幾下。此外,還有許多貓狗被蜇死。在另一起“殺人蜂”襲擊人的事件中,受傷的人竟超過了1000人。

巴西出現了殺人蜂,對人和牲畜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被這種殺人蜂殺死的人和牲畜數量逐年在上升。一些鄰近國家也先後遇到了禍殃。殺人蜂向北進入委內瑞拉,向西進入秘魯和智利。

80年代的一天,委內瑞拉的三百多名游泳者受到群蜂襲擊,許多人受了重傷。殺人蜂襲擊了秘魯北部的特希略市的一個村鎮和大學城。有個青年農民被蜇傷,全身紅腫,頓時失去知覺。他很快被送進醫院搶救,幾小時後,他在極端痛苦中死去。大學城的幾十名學生,剛好下課離開教室,突然遇到一群殺人蜂的襲擊。幸虧他們跑得快,才沒有多大的傷亡。1982年6月13日,哥倫比亞麥德林飛機場,突然飛來兩千多隻殺人蜂,它們非常兇猛,見人就蜇。機場救護人員立即使用噴火器,對著殺人蜂猛烈噴射,熏死了大部分殺人蜂,幸好沒有傷人。

專家們預測,這種蜂群擴散的能力每年為二三百公里,很有可能穿越美洲,到達美國南部。這使美國人感到心驚膽戰。

在巍峨的肯亞山下,乾旱炎熱的平原上,古老的金合歡樹深處,奇異的躁動悄然開始,一個傳奇的故事即將展開。野生殺人蜂的蜂巢內,老蜂王已經離世12天了,倘若沒有新的蜂王接替,整個蜂群將難以存活。工蜂們準備了5個巢室來孕育新蜂王,其中2隻相繼咬破蜂巢的蜂蠟,探頭而出,這兩位公主誰將成為蜂巢新的統治者 ?

播出信息

•2013年8月9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魅力紀錄》欄目(22:40)(單集)

•2013年8月19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寰宇視野》時段(21:00)(單集)

•2013年8月25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3:00)(單集)

•2013年9月1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萬象》時段(19:00)(單集)

•2014年1月2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萬象》時段(19:00)(單集)

•2014年2月2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4:30)(單集)

•2014年3月11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自然》時段(18:00)(單集)

•2014年6月8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萬象》時段(19:00)(單集)

•2014年8月1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暑期特別編排時段(11:00)(單集)

•2016年1月2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寰宇視野》時段(21:00)(單集)

•2016年1月24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6:30)(單集)

•2016年4月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自然》時段(18:02)(單集)

•2016年4月9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節假日編排時段(16:31)(單集)

•2016年7月20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寰宇視野》時段(21:00)(單集)

精彩推介

權力交替

聽到“非洲殺人蜂”這么具有殺傷力的名字,那它們與其他蜜蜂有何不同之處?通過該片主創團隊架設在蜂巢內的微距攝像機,我們能了解到,同其他蜜蜂一樣,非洲殺人蜂蜂群也有著嚴格的分工。蜂王擁有強大的信息素,用來指揮蜂巢內的每個成員,也承擔著一個族群的血脈傳承。工蜂則是整個族群的能量採集者,它們每天辛勤的忙碌,為的是讓族群里每一隻蜜蜂都能吃飽。其中,採集蜂最為忙碌。一隻採集蜂,每天要到距蜂巢5公里外的地方,採集2,000多朵花的花蜜。由於花粉筐的承載量有限,每采完100朵花,它們就得返回蜂巢卸一次貨,然後再次出發。哺育蜂,一方面承擔著每天餵食幼蜂2,000次的工作,一方面還承擔起控制蜂巢溫度的重任。

該片的一開場,微距攝像機就對準了剛咬破蜂蠟的2隻雌性幼蜂,它們是蜂巢新王位的競爭者。面對王位,誰也不會讓步,能力是取得王位的唯一標準。因此,我們能看到兩隻雌性幼蜂一出殼,就要決一死戰。決鬥中,一隻準蜂王死去,它的成年生活持續了還不到1個小時。而最終的贏家,獲得了蜂群的統治地位,它上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管家蜂將死去的準蜂王屍體清理出蜂巢。

集體出擊 制服強敵

該片中,用了一定的篇幅來介紹另一種動物——大象。因為大象這種體型巨大的陸地動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非洲草原的統治者,其他動物都要懼它們三分,而非洲殺人蜂則不怕這一強敵。

在旱季來臨前,大象們會將非洲殺人蜂蜂巢所在的金合歡樹推倒,這樣能夠比較方便地吃到枝頭頂端的嫩葉。但大象這樣的進食方式,對於非洲殺人蜂來說,無疑是致命的進攻。因此,每當有工蜂發現大象朝蜂巢靠近時,非洲殺人蜂“作戰艦隊”就會迅速出動。通過該片攝製團隊的高速攝像機,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儘管大象的皮膚十分厚實,但聰明的非洲殺人蜂們會進攻它們的弱點——嬌嫩的耳朵和鼻子。就這樣,大象被一一擊退,非洲殺人蜂保住了自己的家園。

殺人蜂並不殺人

看到該片的名字,你一定會好奇:殺人蜂是怎樣殺人的?通過該片,你會看到,非洲殺人蜂不但不殺人,它們反而是當地農民莊稼的保護者。

每年旱季來臨,非洲殺人蜂和其它非洲草原的動物一樣,都因為食物和水源的減少,而不得不遷徙。長途遷徙過程中,想要選定新的安身之所,對於非洲殺人蜂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初偷取蜂蜜的當地農民,在這時卻看到了好機會。農民們在莊稼周圍建起多個蜂箱,這些蜂箱以及莊稼植物花朵的花粉,對於正在尋找新家的非洲殺人蜂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此它們會立即安營紮寨。農民們建起蜂箱,並不是為了獲取蜂蜜,他們用鐵絲將蜂箱連線起來,一旦有其它動物準備進入田地偷食莊稼時觸動鐵絲,就相當於給非洲殺人蜂發出了挑戰信號。非洲殺人蜂們的出動能有效驅走偷食者,從而為農民保住了莊稼。

每一次遷徙,對於蜂王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體力消耗過程。當春季再次來臨時,蜂巢內又將再次上演新的王位之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