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靚蒸蝦

靚靚蒸蝦

龍蝦口味好,又富有營養[漢語詞語],小龍蝦除了做麻辣小龍蝦外,最受歡迎的就是蒸蝦了,現在武漢吃蝦就是這兩大做法,而且貌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蒸蝦了。

基本信息

菜品簡介

靚靚蒸蝦靚靚蒸蝦
龍蝦口味好,又富有營養,小龍蝦除了做麻辣小龍蝦外,最受歡迎的就是蒸蝦了,現在武漢吃蝦就是這兩大做法,而且貌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蒸蝦了。今天的蝦買的多,所以做了一鍋油燜小龍蝦,剩下的就全部都蒸了,蒸出來的蝦子十分乾淨,一點不油膩,所以吃起來手不會象油燜小龍蝦那樣油膩。

用餐人數:6人以上

菜品材料

主料

靚靚蒸蝦靚靚蒸蝦
2000g

配料

適量香油

適量糖

適量胡椒

適量味素

適量生抽

適量醋

適量蔥

適量姜

菜品做法

靚靚蒸蝦靚靚蒸蝦
1、小龍蝦去腸洗淨

2、將蔥姜胡椒味素和糖放入碗內準備調汁

3、在碗內再加入少許生抽和大量醋拌勻即可

4、將蝦置於蒸鍋內,

5、水開之後蒸十分鐘

6、關火燜一分鐘即可

7、上桌享用

注意事項

調汁時,一定要多醋少生抽,而且一定要放糖才能提鮮。

形態特徵

靚靚蒸蝦靚靚蒸蝦
小龍蝦形似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整體顏色包括紅色、紅棕色、粉紅色。背部是醬暗紅色,兩側是粉紅色,帶有橘黃色或白色的斑點。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的灰色,有時具黑色波紋。螯狹長。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紅色與黑色,有亮桔紅色或微紅色結節。幼蟲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顏色可以是黑褐色。頭頂尖長,經常有輕微刺或結節,結節通常具鋒利的脊椎。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彆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小龍蝦頭部有觸鬚3對,觸鬚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鬚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鬚中間為兩對短觸鬚,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鬚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鬚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棲息環境

棲息於永久性溪流和沼澤,臨時的棲息地,包括溝渠和池塘。在溪流中它們通常與植物或木質碎屑混交在一起,會破壞和削弱堤岸。在洪水退去的地區,可以在簡單的洞穴被發現。生活在水體較淺、水草豐盛的濕地、湖泊和河溝內。

生活習性

小龍蝦適應性極廣,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水溫為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發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並達到商品蝦規格,一般雄蝦生長快於雌蝦,商品蝦規格也較雌蝦大。同許多甲殼類動物一樣,克氏螯蝦的生長也伴隨著蛻殼,蛻殼時,一般尋找隱蔽物,如水草叢中或植物葉片下。蛻殼後最大體重增加量可達95%,一般蛻殼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可以繼續蛻皮生長。其壽命不長,約為1年。但在食物缺乏、溫度較低和比較乾旱的情況下,壽命最多可達2-3年。

繁殖季節喜掘穴。洞穴位於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達60厘米到1.2米,內有少量積水,以保持濕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減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過後,它有攀爬上岸的習慣,可越過堤壩,進入其它水體。

小龍蝦屬於雜食動物,在飲食習性上,小龍蝦在河底比較喜歡吃泥,並且喜歡吃已經死亡的小魚或者其它水中生物。主要吃植物類,小魚、小蝦、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藻類都可以作為它的食物。機體蝦青素含量跟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是正相關,也就說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小龍蝦自身無法產生蝦青素,主要是通過食物鏈——食用微藻類等獲取到蝦青素,並在體內不斷積累產生超強抗氧化能力。蝦青素能有效增強小龍蝦的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所以蝦青素是小龍蝦如此頑強生命力的強有力保障,當小龍蝦在缺少這些含有蝦青素微藻的環境中反倒難以生存。這也帶給人們認識上的一些錯覺:小龍蝦必須生活在骯髒的環境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比利時、貝里斯、巴西、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賽普勒斯、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法國、喬治亞、德國、義大利、日本、肯亞、墨西哥、荷蘭、菲律賓、葡萄牙、南非、西班牙、蘇丹、瑞士、烏干達、英國、美國(阿拉巴馬州、亞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原生、喬治亞,夏威夷島、愛達荷、伊利諾州-原生、印第安納、馬里蘭、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原生、北卡羅來納、俄亥俄、俄克拉何馬州-原生、俄勒岡州、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原生、德克薩斯州-原生、猶他、維吉尼亞、西維吉尼亞州-不確定地)、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尚比亞。

小龍蝦分布圖

繁殖方式

靚靚蒸蝦靚靚蒸蝦

小龍蝦常年均可繁殖,其中以5-9月為高峰期。小龍蝦雌雄異體,並且具有較顯著的第二性徵。可從腹部游泳肢形狀加以區分,雄蝦腹部第一游泳肢特化為交合刺,而雌蝦第一游泳肢特化為納精孔;其次,二者螯足具明顯差別,雄性螯足粗大,螯足兩端外側有一明亮的紅色疣狀突起,而雌蝦螯足比較小,疣狀突起不明顯;第三,雄蝦螯足較雌蝦粗大,個體也大於雌蝦。

小龍蝦的卵巢發育持續時間較長,通常在交配以後,視水溫不同,卵巢需再發育2-5個月方可成熟。在生產上,可從頭胸甲與腹部的連線處進行觀察,根據卵巢的顏色判斷性腺成熟程度,把卵巢發育分為蒼白、黃色、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階段。其中蒼白色是未成熟幼蝦的性腺,細小,需數月方可達到成熟;橙色是基本成熟的卵巢,交配後需3個月左右可以排卵;茶色和棕黑色是成熟的卵巢,是選育親蝦的理想類型。精巢較小,在養殖池塘中,一般同卵巢同步成熟。在美國各主要的螯蝦生產區域,一般採用逐步排乾池水的方法,來刺激螯蝦的性腺成熟,促進親蝦交配產卵。

小龍蝦幾乎可常年交配,但以每年春季為高峰。交配一般在水中的開闊區域進行,交配水溫幅度較大,從15℃到31℃均可進行。在交配時,雄蝦通過交合刺將精子注入雌蟹(蝦)的納精囊中,精子在納精囊中貯存2-8個月,仍可使卵子受精。雌蝦在交配以後,便陸續掘穴進洞,當卵成熟以後,在洞穴內完成排卵、受精和幼體發育的過程。

小龍蝦的繁殖比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產中難以見到抱卵蝦。卵巢在交配後需2-5個月方最後成熟,並進行排卵受精。受精卵為紫醬色,粘附於腹部游泳肢的剛毛上,抱卵蝦經常將腹部貼近洞內積水,以保持卵處於濕潤狀態。小龍蝦的懷卵量較小,根據規格不同,懷卵量一般在100-700粒,平均為300粒。卵的孵化時間約為14-24天,但低溫條件下,孵化期可長達4-5個月。小龍蝦幼體在發育期間,不需要任何外來營養供給,剛孵出的仔蝦需在親蝦腹部停留幾個月左右,方脫離母體。若條件不適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數周,當池塘灌水以後,仔蝦和親蝦陸續從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時親蝦會攜帶幼體進入水體之中,然後釋放幼體。克氏螯蝦雖然抱卵量較少,但幼體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於克氏螯蝦分散的繁殖習性限制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給集約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主要價值

觀賞

由於大部分小龍蝦的抗污染性十分強,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質下,依然可以存活。放養在水族箱中,也可有效的清除魚的排泄物以及青苔,對水文環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貢獻。

營養

小龍蝦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且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內還富含鎂、鋅、碘、硒等,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塞。小龍蝦含有蝦青素,蝦青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蝦青素有助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症”。另外,小龍蝦還可入藥,能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後的傷口生肌癒合。

菜譜

小龍蝦因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肉也相對較多,及肉質鮮美之原因,而被製成多種料理,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麻辣小龍蝦(即“麻小”)

十三香小龍蝦

秘制麻辣小龍蝦

花式麻辣小龍蝦

孜然麻辣小龍蝦

十三香小龍蝦鮮鍋

香辣小龍蝦

DIY香辣小龍蝦

啤酒香辣小龍蝦

啤酒小龍蝦

啤香小龍蝦

蒜泥小龍蝦

青蒜炒龍蝦

油燜小龍蝦

清蒸小龍蝦

水煮小龍蝦

秘制小龍蝦

火爆小龍蝦

爆炒小龍蝦

咖喱小龍蝦

紅燒小龍蝦

枸杞烹小龍蝦

腐乳小龍蝦

炒小龍蝦

煎小龍蝦

炸小龍蝦

手抓龍蝦

剁椒龍蝦

麻辣蝦球

口味蝦

口味龍蝦

口味小龍蝦

長沙口味蝦

選購

用洗蝦粉洗過的小龍蝦,往往看上去非常乾淨,色澤也很光鮮。但被腐蝕過後的小龍蝦蝦鉗很容易脫落,如果餐桌上的小龍蝦蝦鉗普遍比較少的話,使用洗蝦粉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此掉鉗的小龍蝦要慎食。
看小龍蝦是否生活在清水中,一看背部,紅亮乾淨,尚可,再翻開看它的腹部絨毛和爪上的毫毛,這裡如果白淨整齊,基本上是乾淨水質養出來的。
小龍蝦畢竟是吃腐殖動物屍體的水生動物,細菌和毒素只會越來越多地積存在體內,所以人們儘量要買剛剛長大的小龍蝦。選購時要會看皮色:老龍蝦或紅得發黑或紅中帶鐵青色,青壯龍蝦則有一種自然健康的光澤。再用手碰碰蝦殼,鐵硬的是老的,像指甲一樣有彈性的才是剛長大換殼的,要儘量購買軟殼的小龍蝦。
大多數餐館的小龍蝦都是做好端上餐桌的。在吃小龍蝦之前,最好看一下小龍蝦軀體:如果尾部蜷曲,說明入鍋之前是活的。如果尾部是直的,說明入鍋之前就已經死了。死的小龍蝦是不能吃的,可能會引起鉛中毒。此外,龍蝦頭部易吸附重金屬和細菌,所以食用時最好去頭。
自行烹飪小龍蝦,建議用清水浸泡2~3個小時後,刷洗乾淨、高溫煮熟後食用。
由於小龍蝦蛋白質含量高,而蛋白質腐爛後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很大損害,所以小龍蝦做好後最好一次吃完。吃小龍蝦不要過量,因為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也易引起消化不良。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物種危害

小龍蝦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並形成數量巨大的野外種群。中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小龍蝦常常混養在農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可實現自我維持,收穫後,不需要再投放原種。逃逸個體在堤壩上挖洞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由於小龍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常剪斷農作物,特別是稻作物,並可能與當地淡水螯蝦物種發生競爭。

養殖技術

苗種培育

培育池面積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為主,也可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較好的池塘,建好排水和防逃設施。放苗前對池子嚴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開口餌料,移植水草面積占水面的30%。每畝投放0.8厘米稚蝦10-15萬尾,早期以天然餌料為主,適當投餵豆漿和魚糜,隨著個體的增大以人工飼料為主。

池塘養殖

每畝投放幼蝦1-1.5萬尾,定期潑灑生石灰增加水體中鈣的含量,增加夜間飼料投餵量,以配合飼料為主。

稻田養殖

選擇水質良好、周圍沒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較強、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沒的田塊進行稻田養蝦,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要開挖養蝦溝,溝寬1.5米,深1米,田塊面積較大的,還要在田中間開挖田間溝,田間溝寬1米,深0.5米,養蝦溝和田間溝面積約占稻田總面積20%左右。田埂面寬3米以上,田埂高1米。在離田埂1米處,每隔3米打一處1.5米高的樁,用毛竹架設,在田埂邊種瓜、豆、葫蘆等,待藤蔓上架後,在炎熱的夏季起到遮蔭避暑的作用。在養蝦溝和田間裡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蓋面以30%為宜,且以零星、分散為好,這樣有利於蝦溝內水流暢通無阻塞。田四周用塑膠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鈣塑板建防逃牆,以防小龍蝦逃逸。

苗种放養

小龍蝦放養要試水,試水安全後,才可放蝦。小龍蝦放養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稻穀收割後的9月上旬將種蝦直接投放在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一般每畝放養個體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龍蝦20公斤,雌雄性比3:1。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後,投放規格為2-4厘米的幼蝦1500-2000尾/畝或30公斤/畝。小龍蝦在放養時,要注意幼蝦的質量,同一田塊放養規格要儘可能整齊,放養時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陰雨天放養,放養幼蝦時用3%~4%的食鹽水浴洗10分鐘消毒。

適宜區域

池塘、低洼地、河道及稻田均可養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