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傳說中的神鳥]

青鸞[傳說中的神鳥]
青鸞[傳說中的神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鸞,體表接近孔雀而體大約如雞,羽色華麗。雄鳥中尖尾羽特別長,兩翼具許多赤黃色及白色眼狀斑紋,展開時甚為顯鳳。古人視赤色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傳說中類似鳳凰一類的神鳥,是祥和、喜慶的瑞兆。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多為神仙坐騎。常伴西王母的一種神鳥。又稱蒼鸞。傳說青鸞是五種鳳凰之一,羽翼青如曉天,在太陽下泛著柔和的光芒。青鸞族壽命為10000年左右,500年成人形,800年成年,無衰老期。無法重生,喜食火焰。青鸞族為卵生,無雙性,不能無性生殖。青鸞族真身為單尾羽的青羽鳳凰(其他除天鳳為三尾羽,朱雀族為尾翎外均為雙尾羽)。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

傳說中的神鳥傳說中的神鳥
山海經·山經》卷二“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郭璞云:“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
自古以來,青鸞被賦予了許多層涵義:

信使
宋趙令畤《蝶戀花》詞:“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

清納蘭性德《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絕。”


相傳罽賓王於峻祁之山,獲一鸞鳥,飾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後因以“青鸞”借指鏡。

閩徐夤《上陽宮詞》:“妝檯塵暗青鸞掩,宮樹月明黃鳥啼。”

明湯三江《題唐玄宗還宮感舊·雙調夜行船序》套曲:“侍兒扶傍粧台,懶把青鸞高照。”

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常如見故人。”

外貌形態

青鸞,傳說中的神鳥青鸞,傳說中的神鳥
北周庾信《謝趙王賚乾魚啟》:文鰩夜觸,翼似青鸞。

笠翁對韻》:肥對瘦,窄對寬。黃犬對青鸞。

神獸寓意

意指女子

青鸞火鳳青鸞火鳳
唐王昌齡《蕭駙馬宅花燭》詩:“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

宋柳永《木蘭花》詞:“坐中年少暗消魂,爭問青鸞家遠近。”

明楊珽《龍膏記·錯媾》:“偷看,分明舊識青鸞,卻做雙棲新燕。”

清吳騫《扶風傳信錄》:“二十八日生歸,見惟空室,悵悢若失,乃為詩曰:‘靈瑣知何處,青鸞杳不回。”

天子車架

青鸞亦作“青鑾”。鑾鈴。天子之車衡上有鸞,鸞口銜鈴,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車駕。

南朝齊武帝《耕藉詔》:“鳴青鸞於東郊,冕朱紘而蒞事。”

南朝梁江淹《倡婦自悲賦》:“侍青鑾以雲聳,夾丹輦以霞飛。”

傳說典故

青鸞獻壽

唐范傳正《謝真人還舊山》詩云:“白鹿行為衛,青鸞舞自閒。”後人引作“青鸞獻壽”來指吉祥長壽。

青鸞的悲傷

青鸞青銅器青鸞青銅器
有一對恩愛的神鳥,雌鳥青鸞,雄鳥火鳳。它們一生不離不棄,互相照顧,互相溫暖。有一天,青鸞外出回來,發現火鳳不見了。它擔心愛人有危險,在空中找了很久,最終一無所獲。

沒有火鳳的日子,青鸞不吃不喝,傷心欲絕。它的身體日漸虛弱,已經無法飛翔於天空,美麗的羽毛也失去光彩。它的內心也漸漸絕望,淚水仿佛奔騰的河流無法停歇,哀傷的呼喚聲越來越低沉。青鸞是有意殉情,在故意折磨自己。就在奄奄一息之際,有一位神仙路過,指點他繼續尋找。青鸞找到了希望,慢慢站立起來。不再憂傷,堅定地等著身體恢復去找自己的愛人,無論它在天涯海角。青鸞翻越乾山萬水,所到之處不斷地呼喚著。終於,它聽到了火鳳的和鳴。原來,它被人射傷,被囚禁於深洞裡。

於是,每天青鸞都守在火鳳上方的天空中,不斷徘徊。悽厲的哀鳴、深深的愛意終於感動了囚禁火鳳的人。在火鳳的傷勢好轉之後放歸了它,讓它去和愛人相聚。久別的愛人之間發出悠揚的和鳴,自由地飛翔於天空,從此依舊恩愛相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