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

青豆

。青豆(學名:Pisum sativum)屬於豆科大豆屬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子實表皮是青綠色的大豆中國自古栽培,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在中國普遍種植,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播的。中國大豆的最主要產地是黑龍江省。占當年全國產量的34%,商品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大豆產量在50萬噸以上的省區還有河北、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這7省區大豆產量合計占全國大豆產量的46%。其餘23個省區市的大豆產量僅占20%。青豆是種皮為青綠色的。大豆按其子葉的顏色,又可分為青皮青仁大豆和綠皮黃仁大豆兩種。

基本信息

簡介

青豆青豆
青豆為鮮豆類蛋白質鈣質豐富;

枸杞子清熱明目;山藥健脾;玉米是雜糧,B族維生素充足,熱量高;松仁有補養、滋潤臟腑和肌膚的功效。

又名青大豆。

按其子葉的顏色,又分為兩種:青皮青仁大豆,青皮黃仁大豆。青豆含豐富的蛋白質,其中含人體必需的多種胺基酸,尤其以賴氨酸含量高。

大豆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我國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現在全國普遍種植,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我國傳播出去的。

形態特徵

青豆是種皮為青綠色的大豆。按其子葉的顏色,又可分為青皮青仁大豆和綠皮黃仁大豆兩種。莖粗壯,密生灰色長硬毛。葉柄長,密生灰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複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
總狀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有毛;花萼釧狀,萼齒5,披針形,下面1齒最長,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較萼長;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2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綠色長硬毛、食用籽。

產地分布

產地

原產中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以東北最著名,被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通常被認為是由野豆GlycinesojaSieb.etZucc.馴化而來,已知約有1000個栽培品種。

分布地區

根據中國氣候區劃,除了熱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緯度地區和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又無灌溉條件的地區以外;一般均有大豆種植。中國大豆的主要集中產區在東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三角洲和江漢平原。

食療作用

大豆味甘、性平,入脾、在腸經;

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的作用;

主治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

營養功效

營養價值

1、青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彈性、健腦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研究表明,青豆中富含多種抗氧化成分,還能消除炎症。青豆可以為人體提供兒茶素以及表兒茶素兩種類黃酮抗氧化劑。這兩種物質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自由基,預防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延緩身體衰老速度,還有消炎、廣譜抗菌的作用。青豆中還含有兩種類胡蘿蔔素: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2010年,美國疾控中心根據一項長達14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血液中α-胡蘿蔔素的含量越高,個體的壽命越長。β-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解毒作用,能夠降低患有心臟病以及癌症的風險。
2、青豆中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劑、異黃酮、鉬、硒等抗癌成分,對前列腺癌、皮膚癌、腸癌、食道癌等幾乎所有的癌症都有抑制作用。
3、青豆除了含有蛋白質和纖維,它也是人體攝取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K,以及維生素B的要來源食物之一。青豆還能提供少量鈣,磷,鉀,鐵,鋅、硫胺素和核黃素。

枸杞子清熱明目;山藥健脾;玉米是雜糧,B族維生素充足,熱量高;松仁有補養、滋潤臟腑和肌膚的功效。

營養成分

營養元素
熱量(千卡): 373 B1硫胺素(毫克): .41 CA鈣(毫克): 200
蛋白質(克): 34.5 B2核黃素(毫克): .18 MG鎂(毫克): 128
脂肪(克): 16 B5煙酸(毫克): 3 FE鐵(毫克): 8.4
碳水化合物(克): 22.8 VC維生素C(毫克): 0 MA錳(毫克): 2.25
膳食纖維(克): 12.6 VE維生素E(毫克): 10.09 ZN鋅(毫克): 3.18
維生素A(微克): 132 膽固醇(毫克): 0 CU銅(毫克): 1.38
胡蘿蔔素(微克): 4.6 鉀(毫克): 718 P磷(毫克): 395
視黃醇當量(微克): 9.5 鈉(毫克): 1.8 SE硒(微克): 5.62

醫用價值

青豆的主要功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補肝養胃、滋補強壯、有助於長筋骨、悅顏面、烏髮明目、延年益壽等功效。

主要功效

青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彈性、健腦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研究表明,青豆中富含多種抗氧化成分,還能消除炎症。青豆可以為人體提供兒茶素以及表兒茶素兩種類黃酮抗氧化劑。這兩種物質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自由基,預防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延緩身體衰老速度,還有消炎抗菌的作用。
青豆中還含有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兩種類胡蘿蔔素。2010年,美國疾控中心根據一項長達14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血液中α-胡蘿蔔素的含量越高,個體的壽命越長。β-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解毒作用,能夠降低患有心臟病以及癌症的風險。
此外,青豆中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劑、異黃酮、鉬、硒等抗癌成分,對前列腺癌、皮膚癌、腸癌、食道癌等幾乎所有的癌症都有抑制作用。
青豆味甘、性平,入脾、在腸經,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的作用。主治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老人、久病體虛、氣鬱體質、特稟體質、陽虛體質人群;患有腦炎、中風,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傳染性疾病、神經性疾病的人群也不適宜吃用青豆。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

炒青豆泥

原料:新鮮青豆750克,熟花生油125克,白糖200克。
製法:將青豆去殼煮熟,製成豆泥,並用乾布將豆泥的水分擠乾。炒鍋放於旺火上,倒入油,油熱後投入豆泥,不斷用炒勺邊攪邊炒(煸炒時邊炒邊加油),待炒至豆泥水分全乾時,放入白糖再炒,炒至豆泥不粘勺,出鍋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適宜糖尿病、肝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豆尖湯
原料:豆的枝幹稍部300克
製法:加1000g水煮至沸騰,加適量鹽一滴香油即可。
青豆排骨湯
原料:新鮮青豆300克,新鮮排骨適量,生薑20克。
製法:排骨焯水加入生薑,先用大火燉開,再加入青豆和一顆濃湯寶.燉上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炒青豆泥
原料:新鮮青豆750克,熟花生油125克,白糖200克。
製法:將青豆去殼煮熟,製成豆泥,並用乾布將豆泥的水分擠乾。炒鍋放於旺火上,倒入油,油熱後投入豆泥,不斷用炒勺邊攪邊炒(煸炒時邊炒邊加油),待炒至豆泥水分全乾時,放入白糖再炒,炒至豆泥不粘勺,出鍋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適宜糖尿病、肝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適宜人群
飲食方面,更年期婦女、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最適宜吃青豆。青豆對腦力工作者和減肥者也非常適合。並且青豆適合嫩食。
相應的,也有一些人不適宜吃青豆,比如像患有嚴重肝病、消化性潰瘍、動脈硬化、腎病、痛風、低碘等病症者不宜食用青豆。

栽培技術

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距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在中國最普遍種植,特別是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其中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所傳播的。其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6.2~6.8的土壤。宜適期早播,條播為主。需肥較多,需氮量比同產量水平的禾穀類多4~5倍。結莢期注意適時灌溉和排澇。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區仍採用純系育種法。回交法對提高品種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國大豆育種以品種間雜交為主要方法。
播種
(1)播期與施肥。適宜播期為5月下旬至7月上旬。據試驗,畝施45%三元複合肥20~30千克,增產顯著,且能提高商品性。
(2)鉬酸銨拌種。每千克種子用鉬酸銨1~2克加水適量拌種,陰乾後播種。
(3)合理密植。採用45厘來×45厘米等距點播,每穴2粒種子,畝用種子3千克左右,畝栽3300株。播種前每穴放3%呋喃丹0.5~1克,防治地下害蟲、苗期蚜蟲和大豆胞囊線蟲病。播種時覆土不宜太深,覆土後,一定要在每穴上蓋1層細乾土,以利出苗。
田間管理
(1)出苗前管理。播種後如遇暴雨,要注意鬆土,以利全苗。
(2)苗期管理。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種,確保全苗。1~2片複葉後,中耕1次,然後手工間苗,每穴留苗l株。
(4)花莢期管理。此時大青豆需水、需肥量最大,應保持田間一定的持水量。在初花期和終花期,畝用0.25千克複合磷酸二氫鉀或加1~1.5千克尿素對水50千克各噴1次。
(5)病蟲害防治。霜霉病是大青豆的主要病害,可在田間發病始期及時噴65%代森鋅500倍或75%百菌清700倍液防治,畝噴藥液50千克,1周后再噴1次。豆莢螟、食心蟲是影響大青豆商品性的主要害蟲,應注意防治。防治方法,豆莢螟在成蟲盛發期(8月上旬)到幼蟲孵化盛期畝用90%晶體敵百蟲700倍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50千克噴豆莢防治;食心蟲可在發蛾盛期(8月10日左右)畝用5%甲拌磷顆粒劑0.5~0.75千克摻10~15千克細土,揚撒防治成蟲;在幼蟲孵化盛期(8月22日前後)畝用殺滅菊酯30毫升噴霧防治。
採收
當大青豆進入鼓粒期即可採收,一般每株1次採收完,然後分級包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