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特訓班

青浦特訓班因為開設在青浦城內西溪國小校之內而得名,其學員主要是別動隊的中下級幹部,共四百人左右。這個班主要是訓練學員的戰鬥、爆破、偵察等基本技術。

歷史

說起這個青浦特訓班,那還要從“蘇浙行動委員會”說起。

戴笠向來重視抓武裝力量。37年8月初,上海洪幫智松堂堂主通電“請纓抗戰”,號稱有十萬徒眾可供點編指揮,戴笠認為大可利用,正好藉此良機建立起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於是調集大批特務骨幹前往上海,並積極籌措武器裝備。

淞滬戰事一起,戴笠親自前往上海,與青幫頭目杜月笙積極接觸,二人就組建武裝力量一事一拍即合。

成員

其學員主要是西溪國小校別動隊的中下級幹部,共四百人左右

事件

8月底,蘇浙行動委員會在上海成立,委員有戴笠、杜月笙、劉志陸、楊虎、錢永銘、張嘯林、貝祖貽、張治中、宋子文、吳鐵城、俞作柏等人。戴、杜、劉為常委,戴為書記長,負實際責任。書記長下設機要、總務、偵諜、軍事、技術、調查、交通通信、宣傳等八個組,由潘其武、王兆槐、周偉龍、俞作柏、余樂醒(余則成的老師)、文強、張冠夫、陳旭東分別任各組組長。

9月,蘇浙行動委員會下屬的別動隊匆忙成立,共轄五個支隊和一個特務大隊,總人數約萬人。其成員組成非常複雜,在各級幹部中,既有調來的軍校畢業生,警校畢業生,也有從南京特務處調來的約200餘名中、高級特務,也有從張發奎部調來的下級士官;在基層人員中,青洪幫幫眾,工人,青年學生,特務處在京滬地區原有的情報人員和工作人員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從各難民所雇來的流民。

戴笠發現基層別動隊員中有不少是失學、失業知識青年,讓這些寶貴的知識青年充當普通的戰鬥人員太過可惜,考慮到長遠發展,戴笠決定在其中培訓自己的力量。

11月初,戴笠決定成立青浦特訓班,效仿蔣介石的做法,自己親自任特訓班主任,並親自主持了開班儀式,並作長篇訓話。特訓班的日常工作由副主任余樂醒主持。

至上海撤退時,青浦特訓班開班還不足一個月,被迫由俞作柏帶領,經蘇州、溧水、繁昌、九江,於12月輾轉到達了安徽省祁門縣。兵荒馬亂,沿途許多學員走散了,最後到達祁門時人數約為百人左右。這些人畢業後一部分被派往蘇浙地區的各別動隊殘部任職,在別動隊整合為忠義救國軍後,大多數青浦特訓班的成員都擔任了營連級職務,成為了忠義救國軍的骨幹。而另一部分青浦特訓班的學員則被派往上海,從事秘密活動。

抗戰軍興,同時也是軍統大發展時期。八年抗戰中,軍統前後共開辦了八十餘個規模不等的特訓班,而青浦特訓班則是其中的第一個。

由於抗戰初期與敵偽對抗激烈,青浦特訓班學員折損頗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