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村鄉

青年村鄉

青年村鄉位於漯河市最東部,全鄉轄32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242個村民組,5.8萬人,7.9萬畝耕地,是一個典型的遠郊型農業大鄉。

基本信息

概況

青年村鄉歷史悠久,位居要衝,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魏國在此建立了召陵邑。2004年9月經國務院、河南省政府批准,設立召陵區,成為中國食品名城、全國衛生城、全國綠化先進城市—漯河市的一個新區。召陵新區總面積405.3平方公里,總人口49.7萬人,交通四通八達,通訊暢達,能源充足,資源豐富。召陵人傑地靈、文化燦爛。這裡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辭彙家許慎的故里,他所撰著的《說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漢語大字典。這裡名勝古蹟豐盛。

轄區

32個村委會:青年村、回北村、侯莊村、和莊村、小楊村、後謝村、冷飯村、紡車劉村、葛胡村、前謝村、朱莊

青年村鄉青年村鄉
村、胡老村回南村、廟王村、小徐村三朱村、周陳村、中楊村龐墩村、大楊村、枯河村、周韓村、河崔村、井莊村、海子王村、河李村、裴王村、張莊村、磚橋村、段莊村、雙廟郭村、田莊村,(43個自然村,242個村民組)。

歷史

解放前,屬西華所轄,稱磚橋區。解放初,劃歸商水稱第四區,後又劃歸郾城稱第八區。1958年定名為磚橋公社(磚橋村,古稱“太和鎮”)。1981年鄉政府搬至青年村,更名為青年村鄉。辛亥革命元老、著名鄉村教育家--望拱壁先生,傾其家資在家鄉孝武營創辦了“青年公學”,遂更名為青年村,

發展建設

青年村鄉人民檢察院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大局,以全面開展涉檢赴省進京“零上訪”和“一控制、兩下降”活動為重點,以維護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為使命,在治理涉檢信訪工作中採取了多項措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