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西岸,包括西海岸全部行政區域,即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原膠南市全部行政區域 ,其中陸域面積約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 。西海岸新區戰略定位為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 。 西海岸新區是國務院批准的第9個國家級新區,處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內,處於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核心地帶,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具有貫通東西、連線南北的戰略優勢,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 。 2015年入選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達到67個。兩年引進建設產業項目1000餘個,其中開工340多個,竣工投產160多個。 2017年2月,青島西海岸新區入選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城市。2018年1月1日,新區條例實施,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行使省級許可權。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名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青島西海岸新區在歷史上多分屬膠州、諸城,1946年成立膠南縣,因地處膠縣南部而得名。

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繁衍。春秋時期,境內有琅琊、安陵兩城邑。戰國初,越滅吳,於公元前468年徙都琅琊,今縣域南部沿海一帶屬越,歷224年。後越敗於楚,地屬楚。戰國後期,縣域全部屬齊。秦統一六國,境內設琅琊郡,並附郭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城),縣域屬琅琊縣。漢承秦制,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晉省琅琊,隋復置琅琊縣;唐代又裁,境地歸膠州、諸城,此後廢置千餘年。

1943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諸膠邊辦事處,1944年析置藏馬、諸膠邊兩縣,屬濱海行署。1946年9月,劃膠縣洋河以南9個區和青島辦事處的薛家島區建立膠南縣,屬濱北專區。

1950年5月濱北專區撤銷,藏馬、膠南兩縣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藏馬縣併入膠南縣。是年膠州專區撤銷,膠南縣屬昌濰專區。1958年10月膠南縣改屬青島市,1990年12月18日,撤銷膠南縣,設立膠南市。

1991年1月14日,撤銷海青鄉,設立海青鎮;撤銷小場鄉,設立信陽鎮。1992年12月28日,撤銷隱珠鄉,設立隱珠鎮。1993年10月26日,撤銷寨里鄉,設立寨里鎮;撤銷張家樓鄉,設立張家樓鎮;撤銷藏南鄉,設立藏南鎮;撤銷薛家莊鄉,設立黃山鎮。

1995年1月4日,將隱珠鎮的廣城、豆金河、兩河、辛屯、山前、孟家灘、薛家灘、向陽嶺、石咀子、煙臺前、新建、孫家灘等12個村劃出,設立靈海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上海路孟家灘村;撤銷寶山鄉、膠河鄉、鐵山鄉,設立寶山鎮、膠河鎮、鐵山鎮。1995年4月28日,撤銷膠南鎮,設立珠海、珠山兩個街道辦事處。珠海街道辦事處機關駐珠海路中心,珠山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膠南鎮人民政府駐地。

1996年4月26日,將黃島區(原膠南市)靈山衛鎮的台子溝、八里莊、荒里、扒山、岔河、戴戈莊、兩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莊、高家台、周家夼12個行政村劃歸黃島區長江路街道辦事處;將黃島區(原膠南市)紅石崖鎮的張戈莊、龍灣崖、郭家台子、法家園、管家窪、龍鳳村、可洛石、龍斗山前8個行政村劃歸黃島區黃島街道辦事處(魯政字[1996]73號)。

2000年,膠南市(現名:黃島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轄3個街道、19個鎮、4個鄉。

2001年,膠南市撤銷靈山島鄉,合併到積米崖港區;撤銷塔山鄉,合併到大場鎮;撤銷信陽鎮,合併到泊里鎮;撤銷市美鄉,原市美鄉10個村合併到六汪鎮,其餘18個村合併到大村鎮;撤銷寨里鎮,原寨里鎮22個村合併到張家樓鎮,6個村合併到藏南鎮,5個村合併到琅琊鎮;撤銷黃山鎮,成立黃山經濟區;撤銷膠河鎮,成立膠河經濟開發區;撤銷靈海街道辦事處;將琅琊鎮部分村莊和原寨里鎮的部分村莊劃歸琅琊台旅遊度假區,將珠海街道辦事處的部分村莊和大珠山鎮的部分村莊劃歸海濱工業園。全市由原來的2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經濟區,調整為1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經濟區。

2001年,全市總面積1894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珠山、珠海)、15個鎮(大珠山、琅琊、泊里、隱珠、大場、海青、大村、六汪、王台、紅石崖、靈山衛、張 家樓、藏南、鐵山、寶山)、1個鄉(理務關)、5個區,49個居委會、1001個村委會(《山東年鑑2002年》數據:1008個行政村、49個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83.6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36萬人。

2002年6月19日,省政府批覆同意:膠南市撤銷理務關鄉,設立理務關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3年11月19日,膠南市紅石崖鎮劃歸青島市黃島區管轄。

2003年,全市總面積1846平方千米。轄2個街道、15個鎮,1016個行政村(居委會)。年底全市總人口80.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萬人。

2004年1月1日,紅石崖鎮整建制劃歸黃島區管轄;2005年5月,紅石崖撤鎮設立紅石崖街道辦事處。

2005年,膠南市撤銷隱珠、靈山衛、鐵山、大珠山四個鎮,分別在原行政區域設立隱珠、靈山衛、鐵山、濱海街道辦事處,12月18日4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2012年12月1日,按照國務院的批覆,撤銷青島市黃島區、縣級膠南市,設立新的青島市黃島區,其中陸域面積約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黃島區人民政府駐地為隱珠街道深圳路181號。

2014年6月3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為中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範圍包括青島市黃島區全部行政區域,經濟總量緊排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之後,位列第三。

行政區劃

青島西海岸新區和黃島區實行一套領導班子兩塊牌子,西海岸新區管委(黃島區濱海大道1777號),現區政府辦公地址在原開發區辦公大樓,青島西海岸新區為方便東西城區民眾辦事都設立行政審批中心,和相應服務機構。

現黃島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轄12個街道,11個鎮,分別為黃島街道、珠海街道、膠南街道、辛安街道、紅石崖街道、靈珠山街道、長江路街道、薛家島街道、隱珠街道、濱海街道、靈山衛街道、鐵山街道、琅琊鎮、泊里鎮、王台鎮、寶山鎮、大村鎮、六汪鎮、藏南鎮、張家樓鎮、海青鎮、大場鎮。

功能分區

十大功能區 十大功能區

十大功能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 青島開發區)是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青島開發區位於膠州灣西南海岸,與青島市主城區隔海相對,總面積274.1平方千米,核心區規劃面積20.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60萬。2013年初劃入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含積米崖港區)、王台鎮(含黃山經濟區)。截至2014年初,管理區域下轄7街道1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

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投資環境綜合評定指數連續十餘年保持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前5強,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十強開發區,國家知識產業試點園區,中國生態(人文)宜居規劃建設示範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依託區位資源、產業基礎、體制機制、開發經驗和招商團隊等綜合優勢,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海洋經濟、總部經濟,更好的發揮創新開放的引領作用,打造國家級開發區升級版。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國家級保稅港區)

保稅港區 保稅港區

中國第八個保稅港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2008年9月7日由國務院正式下發《關於同意設立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批覆》(國函200883號)獲得批覆建設。此前,中國已有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海南洋浦、寧波梅山、廣西欽州、廈門海滄七個保稅港區獲批建設。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是全國首家由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整合臨近港口轉型升級形成的保稅港區。海關監管區面積11 .72平 方公里,功能拓展區面積53平方公里。

借鑑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疊加口岸功能與保稅功能,爭創自由貿易港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

致力於建設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東北亞國際貿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定價中心。

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集滾裝船運輸、貨櫃運輸、客貨班輪運輸3種模式於一體,為全國唯一。

打造進口商品國際貿易基地,建成各類大宗商品交易市場14家。

 

•董家口循環經濟區

青島市董家口港區位於青島市南翼的黃島區(原為膠南市)轄區琅琊台灣。港區緊鄰國際主航道,常年不凍不淤,航道經疏浚後水深可達22~25 m,能通航世界最大的40萬噸礦石船和45萬噸的油輪,是國家批准建設的最大深水港。

遠期規劃總面積616平方公里,近期覆蓋範圍284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啟動區51. 7平方公里。

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西海岸新區

港區設計泊位112個、年吞吐能力3. 7億噸。已建成泊位21個,投入運營11個,2014年貨物裝卸呈可突破1億噸。

試行理事會一一管理局雙層管理體制。圍繞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第四代物流交易港和現代化藍色新港城“一區、一港、一城” 的總目標,全力打造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國家重要的能源儲運中心、區域性物流中心、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國家級精品鋼鐵基地、新 材料基地、冷鏈物流基地、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總投資164億元的青島鋼鐵精品鋼基地項目、總投資105. 6億元的中石化LNG接收站項目、總投資101. 7億元的中國北方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 和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等一批百億級、10億級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一港一城,三灣四區”的空間布局;“港城統籌、城鄉統籌、海陸統籌”發展思路;打造“四位一體”的最具實力的經濟區。  


•中德生態園

中德生態園系中德兩國政府間戰略性合作園區,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2011年12月6日中德雙方舉行奠基儀式,正式啟動建設。

該園位於膠州灣西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北側近鄰環灣高速。已通車的膠州灣跨海大橋作為直接通往中德生態園的高速公路從園區穿過,距流亭國際機場、青島北客站約4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

中德生態園 中德生態園

中德生態園是中德兩國政府合作項目。2010年7月,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國商務部與德國經濟和技術部簽署了《關於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態園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中德生態園。

作為中德兩國政府共同打造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示範意義的生態園區,聚集“德國元素”,注重“德國理念、德國標準、德國技術、德國企業 ”。建立生態指標體系,園區100%推行綠色施工、綠色建築,100%發展綠色產業。打造高端生態示範區、技術創新先導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和 諧宜居新城區,致力於建設生態型、智慧型型、開放型的中德兩國利益共同體。

 

•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古鎮口軍港,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該港口是天然的深水港口,曾經為亞洲第一大軍港,青島港更是北海艦隊主港,是中國海軍的核潛艇基地。2013年2月26日,遼寧號航空母艦離開大連港,前往古鎮口軍港。

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規劃面積221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啟動區20平方公里。

區域定位為軍民融合和海洋科技發展創新高地、軍隊保障社會化示範區、軍民互促的特色海軍城。

以軍民融合為主題、項目建設為主線,著力發展涉海涉軍產業。建立“軍地議事”工作機制,重點在軍民結合產業發展、軍民科技協同、軍 地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軍地人才培養、軍地保障服務社會化等多個方面創新示範。

 

•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

規規劃面積約44. 6平方公里,實施“企業主導”開發模式,重點發展影視文化產業,突出旅遊、高端商務,創建國際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國家級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區,打造青島的中央文化區、青島“未來之城”。

加快建設總投資500億元的青島東方影都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全球數字娛樂港、總投資300億元的生態養生城等總投資近千億元的8個重點產業項目,2016年,舉辦首屆青島國際電影節:2017年,東方影都等重點項目全面運營,打造“國內第一、國際一流”的世界頂級影視文化創新基地。

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 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

•青島西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

•規劃陸域面積12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先行啟動區總面積約4. 69平方公里。

•涵蓋鳳凰島旅遊度假區、靈山灣旅遊度假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琅琊颱風景區和靈山島、竹岔島、齋堂島等島嶼,爭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推行“市場主體”發展模式,引進建設總投資100億元的國旅免稅購物旅遊城、台灣涵碧樓等高端旅遊項目,金沙灘希爾頓等酒店建成開業, 目前已集聚星級酒店20餘家。

青島西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 青島西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

•海洋高新區(含新區核心區)

規劃面積96.06平方公里,範圍包括膠南經濟開發區和青島臨港經濟開發區兩個省級開發區全域。

重點打造海洋生物、微生物循環經濟、智慧型煤機、營養健康食品、家電電子、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等8大百億產業園,爭創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和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3個國家級平台。

海洋高新區(含新區核心區) 海洋高新區(含新區核心區)


•西海岸現代農業示範區

規劃面積約1090平方公里,直管區30平方公里。

西海岸現代農業觀光園規劃鳥瞰圖 西海岸現代農業觀光園規劃鳥瞰圖

圍繞都市型現代農業定位,堅持“規劃先行、生態引領、產業帶動、要素集聚、兩區共建”的思路,大力發展生態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同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建設特色小鎮。

採取“一區多園”開發模式,用工業化理念發展園區、用市場化模式經營園區、用現代科技提升園區,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生態農業園區。

•青島西海岸交通商務區

管轄區規劃面積30.96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啟動區 面積29.05平方公里,

青島西海岸交通商務區 青島西海岸交通商務區

依託集鐵路、公路、軌道交通於一體的青島第四 大交通綜合樞紐客站"青島西站",以創建"客運樞紐、高鐵商城"為引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 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建設高效率零換乘樞紐、 高水平清潔能源系統、高品質綠色裝配式建築、高科技海綿城市與智慧管廊。


創新規劃理念和開發橫式,建設融綜合交通、商務商貿、鐵路物流、休閒服務於一身的複合型城市門戶,打造升級版樞紐型交通商務區。


其他區域

•積米崖港區

獨特的區位優勢:積米崖港區位於青島市黃島區東部,地處膠州灣畔,唐島灣西側,與青島市區隔海相望。東與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青島保稅區接壤,北依小珠山,膠南市經濟開發區,南對旅遊勝地靈山島。

順達便利的交通:積米崖港區地處膠南海濱大道、辛積公路、泰薛路交匯處,距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保稅區只有 5分鐘車程,沿高速公路到流亭國際機場僅40分鐘,沿海底隧道到青島市中心僅20分鐘,乘車到膠南市區10分鐘,到青島前灣港10分鐘。

•黃山經濟區

1946年屬膠南縣洋河區,1949年更名王台區,1958年先後改更名鄉、更名公社,1976年王台公社析置薛家莊公社。1984年分別改為王台鎮、薛家莊鄉。1993年撤銷薛家莊鄉設立黃山鎮。2001年,撤銷黃山鎮,成立黃山經濟區,劃回王台鎮。(於2013年取消管委撤銷,整建制合併入王台鎮)

•膠河經濟區

膠河經濟區區政府駐地為柏鄉(據《膠州志》記載,此處有漢祝茲國故城。舊時稱城外為四鄉,該村坐落城北,故稱北鄉。後國除城廢,演變為柏鄉)。1978年原名為柏鄉人民公社,1984年改稱柏鄉,1987年又更名為膠河鄉。1995年1月,膠河撤鄉設鎮,原膠河鄉改為膠河鎮。2001年2月15日,撤消膠河鎮,成立膠河經濟區,原轄區域不變。

•膠南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

膠南開發區位於市區以東沿海地帶,靈山灣北岸,東經120度,北緯36度,東接靈山衛街道辦事處,西接靈山灣國家森林公園外灘。地形背山面海,境內有朝陽山、辛屯山,因面海視野寬闊,古為兵家固守之地。南全線臨海,青岸綠水,碧海藍天,形成理想的自然生態景觀和上等的天然人居環境。交通條件四路交融。“二○四”國道、新泰薛公路和濱海大道貫通區內,“同三”高速毗鄰區西,經疏港高速到青島前灣港不到20公里,距青島空港僅50公里,經由正在興建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至青島市中心只需30分鐘,形成高效便捷的對外交通網路。

•青島琅琊台省級旅遊度假區

青島琅琊台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黃島區西南海濱,面積9.8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居民1212戶,4015人。1995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1998年3月成立管委,同年11月被青島市編委批准為市政府派出機構性質的副處級事業單位,1999年8月與琅琊鎮鎮區合一,2001年2月鄉鎮區劃調整後,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性質的副縣級獨立行政機構,新成立了工委、管委,下轄辦公室、經濟發展局、社會事業局三個正局級行政單位和財政所、經貿服務中心、社會事業中心3個股級事業單位。東北距黃島區中心26公里,海岸線長7.8公里。2005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01元,固定資產投資50200萬元,生產總值11832萬元。

•青島臨港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

青島臨港經濟開發區是2006年經省政府(魯政字[2006]194號)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於2008年12月正式組建管委會,總面積56.1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2.37平方公里,轄原隱珠街道辦事處22個村和原珠山街道辦事處8個村,農村戶籍人口2.4萬,總人口3.7萬。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一核、兩港、五區”總體規劃布局中,臨港開發區是“五區”中“新區中心區”的重要組團,是青島“三城聯動”中西岸新城的重要板塊,是西海岸新區完成“三個再造”使命的重要平台。園區先後榮獲“山東省最佳投資園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青島市文明單位”、“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等青島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青島藏馬山鄉村(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

藏馬山鄉村休閒度假區位於青島市黃島區藏南鎮藏馬山長阡溝村(丁家松園村),具體功能區域劃分為“三帶九區”。“ 三帶”即山地旅遊帶、田園旅遊帶和濱湖旅遊帶;“九區”即山地旅遊區、綠谷商務區、創意文化產業區、鄉村生態體育運動區、旅遊綜合服務區、歡樂田園區、太陽穀國際老年療養區、特色農業觀光體驗區、環湖旅遊休閒區等九大功能區。

•青島(開發區)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

青島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是青島高新區的組成部分,位於青島開發區科技工業區內,面積為0.825平方公里。試驗區內共有註冊企業70家,高新技術企業30家,入駐企業累計投資達到了6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試驗區已經成為青島市黃島區經濟成長最快、投資回報率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發展前景最好的經濟成長點和全市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集群地之一。

•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座落於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青島膠州灣西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於2006年5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同時規劃控制區2.45平方公里。2006年10月,開工建設,基礎設施已實現了“七通一平”。2007年7月18日,通過國家九部委聯合驗收,成為全國第60個出口加工區及第49個通過國家驗收的出口加工區。出口加工區實行“境內關外、進口免稅、進料保稅、入區退稅”政策。

•王台經濟區

王台鎮經濟區是橡膠機械產業群,紡織機械產業群的主要集中地,2004年曾榮獲“中國紡織機械產業名鎮”的稱號。

地理環境

青島西海岸新區戰略布局圖 青島西海岸新區戰略布局圖

青島西海岸新區位於膠州灣西岸,包括青島市黃島區全部行政區域,其中陸域面積約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具備推進陸海統籌、城鄉一體、軍民融合發展的獨特條件。

青島西海岸新區位於膠州灣西岸,與青島市主城區隔灣相望,包括青島市黃島區全部行政區域,其中陸域面積約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西海岸新區處於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環渤海經濟圈的南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地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亞歐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與韓國隔海相望。青島西海岸新區區位條件、科技人才、海洋資源、產業基礎、政策環境等綜合優勢明顯,具備推進陸海統籌、城鄉一體、軍民融合發展的獨特條件。

政治體制

新區成立

•成立時間

2014年6月3日,經國務院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

•批覆檔案

2014年6月3日國務院公開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批覆(國函〔2014〕71號)》

新區定位

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
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
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
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

亞歐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

發展願景

實施海洋戰略、率先藍色跨越、建設美麗新區。

“實施海洋戰略”,在國務院批覆中,海洋戰略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藍色跨越”就是發展海洋經濟,國務院批覆明確強調要以海洋經濟為主題,青島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現藍色跨越”,我們建設領航區、試驗區、示範區、先導區都是體現了一個率先,所以叫“率先藍色跨越”。

第三句話就是“建設美麗新區”,是我們的目標。

這三句話,第一個是使命,第二句話是主題,第三句話是目標,就構成了新區的發展願景。

發展目標

到2020年,新區將構建起海洋科技創新引領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格局,形成先進制造業發達、現代服務業繁榮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環境優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新城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6000億元,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左右,人口規模280萬,城鎮化率穩步提高,推動青島成為藍色經濟領軍城市。

管理許可權

青島西海岸新區享受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西海岸新區到底享受什麼樣的經濟管理許可權?青島市市委常委、副市長、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黃島區委書記王建祥說,西海岸新區享受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目前正在爭取一些對接政策。對此,青島市經濟專家劉文儉說,享受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代表著西海岸以前需要在省里報批的經濟決策,自己就能決定了,不需要省里審批只需要備案。而在此前,擁有正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的首個國家級新區是舟山群島新區。西海岸新區則同樣被賦予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後,也就意味著擁有了最高級的國家級新區待遇。“國家給予西海岸新區的行政管理體制方面的許可權超出我們的預期。”劉文儉表示,西海岸新區獲得省級的管理許可權意味著新區管委會可與國務院各部委直接對接。西海岸新區被賦予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大大超出此前成立的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的副省級待遇。

現任領導

王建祥

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島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委工委書記

李奉利

黃島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委工委副書記、副區長、代區長、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

社會事業

數據概況

2013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地區生產總值2124億元,占青島市的25.5%。

區內有120餘所市級以上科研機構,人才總量33.78萬人,有“兩院”院士6人、中央“千人計畫”11人。

本外幣存款1202.87億元,本外幣貸款1040.04億元。

2013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契約利用外資24.8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71億美元;外貿進出口133.55億美元。

區內學校676所,其中公辦中國小139所,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駐區高校9所,大學在校生人數12.7萬。

全區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83家,開放床位數5533張,每千人床位數4.8張。

2014年1-4月份,接待遊客462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36.5億元。

2013年,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經濟增加值475億元,占青島市海洋經濟增加值的34.5%。

青島西海岸新區海岸線長282公里,灘涂83平方公里,島嶼42處,沿岸分布自然港灣23處。森林覆蓋率達45.9%。

2013年,青島西海岸新區港口貨物吞吐量4.5億噸,貨櫃吞吐量完成1552萬標準箱。

2016年,實現地區GDP2871.1億元,總量位居國家級新區前三強;增速由2014年的9.3%、提高到2016年的12.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2:45.4:52.4,服務業占比首次超過5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08.6億元,增長17.2%,增長幅度在千億級新區中排名第二。

規劃建設

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服務於青島建設區域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的發展定位,把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全面實施海洋戰略、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舉措,為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轉型發展、建設海洋強國發揮積極作用。努力發展成為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領航區、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先導區、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為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發揮示範作用。

與舟山群島新區差異

青島海洋科技實力雄厚,擁有985工程院校中國海洋大學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及20多個國家級科研院所,海洋科技人才數量占全國的50%。舟山群島新區注重島嶼開發和陸海統籌,而青島西海岸新區則強調海洋經濟對陸域經濟的帶動。青島西海岸新區嘗試從近海經濟向遠洋經濟發展,通過延長產業鏈條,帶動更多海洋相關的產業發展。

新區規劃範圍為青島市黃島區全域,陸域面積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總人口162萬,海洋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發展空間廣闊,交通條件便捷,是山東半島國家級園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區域,培育形成了港口、石油化工、家電電子、船舶與海洋工程、汽車及零部件、機械等優勢產業集群,綜合經濟實力和區域發展競爭力強勁。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91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902億元,實際到帳外資12.7億美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3.1億美元。
秉持“陸海統籌、東西統籌、城鄉統籌”,新區著力構建 “一核、兩港、五區”總體發展格局:
一核:中央商務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以高端商務、科技創智、會展旅遊為主導,打造東北亞國際金融、航運與數據中心,建設創新高效、低碳生態的智慧新城。
兩港:前灣港和董家口港,使新區實現“港口裂變、產業聚變”。前灣港以國際貨櫃中轉為主業;董家口港以國家能源資源儲備、大宗貨物交易為特色,形成兩港聯動、梯次升級之勢。
五區:
國家級前灣保稅港區,海關監管區面積11.74平方公里,拓展區(王台拓展區以及董家口拓展區)面積53平方公里。在前灣港、董家口兩港均有布局,疊加口岸功能與保稅功能,國家已批准汽車整車進口保稅業務,並正在向自貿區試驗區挺進。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478平方公里。著眼藍色、高端、新興,引領新一輪對外開放和海洋經濟轉型發展,建有中德生態園、中日、中韓創新產業園、國際旅遊度假區、國際生態智慧城,全方位打造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區。
新區中心區,規劃面積501平方公里。整合兩處省級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規劃建設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園;靈山灣旅遊度假區,陸海統籌打造藍色新城。
董家口經濟區,規劃面積284平方公里。港區設計泊位112個、年吞吐能力3.7億噸,規劃了海洋裝備製造產業區、中國北方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以此打造現代化新港城。
現代農業示範區,規劃面積833平方公里,以新型城鎮化為驅動,突出藍莓、茶葉、食用菌等高效、生態、特色農業,建設極富魅力的現代農業功能區。
一帶:即離岸綜合開發示範帶,依託島群島鏈,實施海洋牧場等近海立體開發,面向大陸架和海洋專屬區,推進近海開發開放,打造國家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
為加快推進青島西海岸新區開發建設,青島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擔任組長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推進協調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協調新區規劃布局、開發建設,研究解決新區戰略發展的重大問題。成立中共青島市委青島西海岸新區工作委員會、青島西海岸新區管理委員會,為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享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協調管理保稅港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濟功能區。
新區擔負海洋強國和改革開放的雙重使命,深入推進“經濟轉型、社會轉型、體制轉型”,努力實現在西海岸實現“三個再造”,即再造一個升級版的青島港、再造一個升級版的青島經濟總量、再造一個升級版的青島新城區,建設創新開放、幸福國家級新區,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支點和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示範平台。

交通海運

膠州灣海底隧道

膠州灣海底隧道,又稱“青島膠州灣隧道”。隧道全長7800米,分為路上和海底兩部分,海底部分長3950米。該隧道位於膠州灣灣口,連線青島和黃島兩地,雙向6車道。2011年6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

膠州灣海底隧道,南接青島市黃島區的薛家島街道辦事處,北連青島市主城區的團島,下穿膠州灣灣口海域。膠州灣隧道處於火山岩及次火山群地帶,覆蓋層較薄,斷裂帶密集,共穿越18條斷層破碎帶,斷面最大跨度達28.20米,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82.81米。

膠州灣跨海大橋

膠州灣跨海大橋 膠州灣跨海大橋

青島海灣大橋又稱膠州灣跨海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橋。它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22青蘭高速公路的起點段,是山東省“五縱四橫一環”公路網上框架的組成部分,是青島市規劃的膠州灣東西兩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橋、一隧”中的“一橋”。大橋起自青島主城區海爾路,經紅島到黃島,大橋全長36.48公里,投資額近100億,歷時4年完工。全長超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和美國切薩皮克跨海大橋,2011年膠州灣跨海大橋成為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第二長橋。大橋於2011年6月30日全線通車。2011年上榜金氏世界紀錄和美國“福布斯”雜誌,榮膺“全球最棒橋樑”榮譽稱號。

青連鐵路

正線北起青島北客站,沿環膠州灣高速、同三高速公路、204國道方向,沿途經過青島市城陽區、膠州市、黃島區(前灣港區、董家口港區),日照市和連雲港市的贛榆縣,終點為連鹽鐵路設計起點石橋站,橫跨兩省三市。青連鐵路營海南段將與膠濟客運專線相連,日照段將與兗石鐵路相連,南端連線連鹽鐵路,聯通黃海北部沿海三條橫貫鐵路幹線膠濟、兗石、隴海鐵路。

鐵路正線全長192.9公里,總投資約238億元,建設標準為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公里,客貨並重,兼顧疏港、城際的鐵路運輸功能,可開行動車組列車,計畫2014年開工建設,工期3年,2017年底建成。

青島港-前灣港

青島港是中國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自然條件優越,港深水闊,終年不淤不凍,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擁有70多個泊位,30萬噸的超級巨輪可全天候靠離,港口吞吐量可達到1.6億噸/年。青島港已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是青島市“以港興市、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島港-董家口港

青島市董家口港區位於青島市南翼的膠南市(今黃島區)轄區琅琊台灣,靠近青島市與日照市分界線,行政區劃於泊里鎮。董家口港區近海自然水深平均-15米,距岸1000米水深可達-20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優良深水港,港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臨港產業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碼頭岸線長約35.7公里,泊位數112個,建成後總吞吐能力將達到3.7億噸。

青島捷運

M1線:峨眉山路—東郭莊。線路起自黃島峨眉山路,沿長江中路、長江東路、濱海大道、跨海向北進入青島主城區,進入主城區後沿費縣路向東左轉穿過青島火車站廣場,沿即墨路北側、膠州路、和興路、人民路、四流南路、膠濟鐵路東側、滄安路、興華路、重慶路、鳳崗路、中城路、209省道至東郭莊。

M2線:柳花泊—百果山。線路橫貫黃島區東西,經黃島汽車北站、薛家島、青島火車站、台東、市政府、啤酒城、李村,到達李滄東部。

M6線:辛屯路—王台:是貫穿黃島區的L型線路。自太行山路站起沿團結路向北,經辛安站、紅石崖站,到達王台鎮站。

M13線(原輕軌R3線):全長63.4公里,起於開發區嘉陵江路站,經靈山衛、朝陽山CBD、黃島市區、古鎮口服務保障區、港城CBD,終點董家口港城站。線路主要沿江山路、泰山路、上海路、上海西二路、濱海大道、港城規劃貢北路及泊里中路敷設。設車站21座,其中地下10座,高架11座,平均站間距3.2公里;設計最高行車速度120公里/時。

瀋海高速

瀋海高速公路規劃路線由原國道主幹線同三線瀋陽至連雲港段,國家重點公路嘉蔭至南平線連雲港至上海段,同三線上海至海口段組成。

瀋海高速公路遼寧段原名瀋大高速,是中國內地第一條通車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個八車道高速公路,全長348公里,1990年完工時為全部四車道,全立交,全互通。2002年開始拓寬改造,於2004年改造完畢,為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20公里。

青蘭高速

青蘭高速青島至萊蕪段(濟青南線)2007年12月22日建成通車。全長307.8公里,途徑黃島、膠南、膠州、諸城、沂水、沂源、萊蕪鋼城區、萊蕪高新區等。共有特大橋4座,大橋77座,互通立交橋15座。該線路還是山東省隧道最多的高速公路,僅穿山隧道就有21條,其中最長的超過4公里。

駐區高校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海洋大學(珠山校區,在建)

哈爾濱工程大學(在建)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

黃海學院

濱海學院

青島港灣學院

青島遠洋船員學院(黃島校區)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區內醫療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黃島院區(西海岸醫療中心,省級三甲)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院

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

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人民醫院

青島西海岸新區骨科醫院

其他私立醫院

經濟發展

區內工業產業集群

黃島新區制定了一整套產業轉型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重點提升發展航運物流、石油化工、家電電子、船舶海工、汽車製造、機械裝備製造等六大產業集群,優先發展海洋生物醫藥、遊艇郵輪、通用航空、涉海金融四大產業,培育壯大影視文化、旅遊度假、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產業,探索發展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三大產業。

十大平台、十大園區支撐產業發展。黃島新區規劃建設了人才支撐平台、信息網路平台、產權交易平台、投資融資平台、技術創新平台、功能園區平台、企業孵化平台、公共技術平台、智慧財產權保護平台、協同創新平台十大平台和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前灣國際物流園區、海洋生物產業園、海洋科學城、海上高新區、國際遠洋漁業產業園、現代漁業試驗基地、海洋能技術試驗基地、海水淡化基地、海水淡化裝備集成基地十大園區,為新區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保障。家電電子產業群,橡膠機械產業群,紡織機械產業群,汽車零部件業群,食品產業群、海洋造船產業群。

駐區企業

琴島搜青島雙星海西重工武船重工齊耀瓦錫蘭德楓丹北船重工中集集團
海爾威伯科 聖戈班中硝安全玻璃青島鋼鐵(董家口)青島港集團 上汽通用五菱明月海藻聚大洋海藻

區內銀行

青島銀行中信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農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西海岸發展銀行(籌建)

新區擁有中國四大海洋工程基地與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也是首批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和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按照“造船與修船相結合、造船與海洋工程相結合、造船與配套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思路,這裡已聚集了包括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中石油海洋工程、韓國現代造船等船舶製造與海洋工程企業,以及各類配套企業100餘家,總投資300多億元,形成了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為龍頭,具備從船用鋼板、大型船舶主機曲軸到大型低速船用柴油發動機、船舶電力推進系統、港口及船用機械的完整產業鏈及配套能力的大型產業集群。預計到2016年,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較2013年新增產值200億元,達到478億元,年均出口額40億美元,直接就業崗位超過7萬人。

此外,這裡的海水養殖、航運等傳統產業以及海洋生物、海洋旅遊等新興產業也在迅猛發展。其中,以海藻為特色的海洋生物產業在國內外可謂獨樹一幟,計畫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一個集海洋功能食品、海洋藥物、海洋化妝品、海洋醫用敷料專業化生產、海產品深加工於一體的集約式發展園區。屆時,這裡將成為全球海藻加工行業科技含量最高、加工品種最全、產品附加值最高的海洋生物產業基地。

區內農業產業群

主要以紅石崖雷家店子草莓基地,張家樓、藏南和六汪、寶山鎮藍莓基地為主。

前沿動態

山東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設立,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

•琅琊台

琅琊台徐福東渡群雕 琅琊台徐福東渡群雕

琅琊台位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琅琊鎮,東臨龍灣,西靠琅琊鎮,北依車輪山,南有千古名勝琅琊台,與青島隔海相望。區內規劃有環境優雅的多功能區,是旅遊名勝、欣賞風光的好去處。琅琊台古有中國五大港口之稱,因秦始皇三度東臨,築台並遣徐福東度求仙,開啟中日文化交流先河而蜚聲海內外。成為吸引中外遊客的琅琊颱風景名勝旅遊區。

•大珠山

大珠山 大珠山

大珠山在黃島區東南部海濱,它南北長20多公里,直插入海,主峰大砦頂海拔486米,總面積65平方公里。景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薈萃,旅遊資源豐富,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森林公園、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小珠山

小珠山觀雲海 小珠山觀雲海

青島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島區)西部,含柳花泊街道辦事處全境,並與膠南相接。小珠山屬嶗山山系,為燕山期形成的花崗岩山地,整個山脈呈東南、西北走向,長約13公里,寬約8公里,總面積約為104平方公里,位於柳花泊街道辦事處轄區40平方公里,境內有名稱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餘座,主峰大頂海拔724.90米。

•金沙灘

金沙灘 金沙灘

青島金沙灘位於山東半島南端黃海之濱,青島市黃島區(青島開發區)鳳凰島。南瀕黃海,呈月牙形東西伸展,全長3500多米,寬300米。水清灘平,沙細如粉,色澤如金,故稱“金沙灘”。青島金沙灘是中國沙質最細、面積最大、風景最美的沙灘,號稱“亞洲第一灘”。2008年底被評為AAAA級景區。

•銀沙灘

銀沙灘 銀沙灘

銀沙灘景區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鳳凰島旅遊度假區西南側,金沙灘西南,是國家AAAA級景區金沙灘的姊妹灘,全長2000餘米,呈月牙形狀,東西伸展,水清灘平,是天然的海水浴場。因沙質細膩均勻,太陽下銀光四射,宛若鑲嵌在藍色絲綢上的銀盤,故名銀沙灘。

•唐島灣濱海公園

唐島灣濱海公園,位於青島市西海岸的黃島區。是一個圍繞唐島灣兩岬而建的大型海岸公園,分為北岸和南岸兩個區域,具有“海上西湖”和“青島西花園”的美譽。唐島灣濱海公園定位是城市公園,所有資源免費對市民開放。公園在規劃設計時,充分借鑑了上海世博公園和澳州凱恩斯公園、悉尼情人港等國內外知名景觀公園經驗,做到本土文化底蘊和自然風貌特色相結合,漁網廊架、黃島剪紙、海草房等本土文化元素在公園建設中被很好的運用,設計方案獲得“全國人居經典建築規劃設計方案競賽”環境金獎。

•城市陽台

“城市陽台”是正在建設中的靈山灣旅遊度假區的一部分,位於新區主城區東部海濱、大盧河至風河區段,主要由海水浴場、中央湖廣場、文化會展公園三大部分組成,是一處巨大的濱海公共休閒區。

•藏馬山旅遊度假區

青島藏馬山鄉村(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青島膠南市(現已更名為青島黃島區),度假區規劃面積占地約18.5平方公里。

•靈山島

靈山島海拔513.6米,是中國北方的第一高島。總面積7.66平方公里。位於黃島區(原膠南市)東南的黃海之中,距最近的陸地大珠山5.3海里,距積米涯9海里,距青島市22海里。靈山島常住人口2700餘人。有12個自然村。海島人以打漁和養殖為主。生活相當艱苦,生活水平相當落後。島內只有一所國小和中學,所用電力也是由大珠山鋪設的海底電纜。飲用水取自於水井,生活用水可以保障,但是用來灌溉農田是不可能的,即使洗澡也要節約用水,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海島的淡水。靈山島又名水靈山島。

•薛家島

薛家島,古稱“鳳凰島”,位於膠州灣西海岸青島經濟開發區黃島區境內,與團島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是青島市省級旅遊度假區。東、南、北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54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鑿出一處處迷人的旅遊景觀,金沙灘、銀沙灘是青島優良的海水浴場,金沙灘全長3公里,呈月牙形南北展開,灘平沙細,風小浪靜,水色透明,堪稱島城第一。

•齋堂島

位於北緯35°37′48″,東經119°55′24″,屬青島膠南市,處琅琊台東南方向海中,因島上有古齋堂,故名。

傳說此島為秦始皇當年求仙其侍從齋戒之處。島上有娘娘廟,相傳為始皇之母齋戒居住之所,早己塌圮。島上還有甘泉,位於海邊絕壁,相傳為太后洗臉盆,此外還有黑石門等景點。

•青島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齊長城遺址

青島齊長城遺址位於青島市境內,原膠南(西海岸新區)、黃島段自西而東,橫貫膠南市6個鄉鎮和黃島區辛安街道辦事處。由諸城市桃園鄉史家夼入膠南境,起自市美鄉李家前夼西嶺,橫貫而東,經市美、六汪、鐵山、隱珠、黃山、靈山衛6個鄉鎮,逾小珠山余脈瞅候山進入黃島區辛安街道辦事處東於家河村東北入海,歷經215座山頭,全長68.1公里。“緣崗峙崇觀,跨谷絕驚虹”。

•達尼畫家村

達尼畫家村 達尼畫家村

青島達尼(大泥溝頭)畫家村位於黃島區市區以西的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距市區世紀大道6.5公里。村北有松泉山,面積3000多畝,山林茂密、植被豐厚,2004年被黃島區委區政府確定為全面小康示範村,列入全市旅遊開發總體規劃,同年被青島市政府確定為青島市級森林公園。2006年2月,膠南市達尼畫家村(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被文化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命名為“文化(美術)產業示範基地” 榮譽稱號,是山東省的唯一,全國一共6家。

•青島靈山灣旅遊度假區

青島靈山灣旅遊度假區位於膠南市東部海濱,北起月亮灣,南至龍門頂碼頭,沿海濱大道向東南方向延伸,約28.5平方公里,北依巍峨聳立的小珠山,西靠“岸海名山”大珠山,南望蓊鬱青翠的靈山島,集“山、海、林、灘、島”等於一體。

•王台當鋪

王台當鋪 王台當鋪

王台當鋪位於膠南市王台鎮(現黃島區王台鎮)中村,清鹹豐年間,膠縣城一位姓孫的富戶於王台鎮中村開設“廣順”當鋪。

清同治六年(1857),東捻軍來到時倒閉。第二年,捻軍撤走,黃縣又一姓丁的富戶(據說是位丁姓未出閣的姑娘出資“體己錢”)在“廣順”原址開設“天有”當鋪。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當鋪重修(2008年10月,文物部門修繕前排正房,在樑上發現清光緒三十三年重修字跡)。當鋪南北長100餘米,東西寬40餘米,面積4120平方米,計一百二十二間房屋。正門面西,面廣一間,進深一間,進門向右一拐就是櫃檯(櫃檯房屋即圍房與大門相連)。東、西、南三面圍房(俗稱圈屋)為小式硬山建築,房門內開,東面一排二十七間,西面一排二十六(一間大門)間,南面一排九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庫房前三排的西山均有單間房。正房(庫房)座北朝南,五排四十八間,通高7米餘,檐高4.2米。當鋪庫房大式無斗拱硬山建築,磚木結構,抬梁式木構架,四排立柱,檁上施木望板。牆壁石基清水磚牆,磨磚對縫。房脊高聳,無脊獸。前後出廊,無檐柱,飛椽出檐,使屋檐下形成走廊,雨淋不濕牆壁。窗戶上下兩層,上層小窗透氣透光,下層大窗平時不開,兩側窗框的上下有兩對窗擋木槽,窗上擋板,上、下窗擋棍卡在槽里,兩端上鎖可以防盜。民國時,“天有”當鋪被亂兵搶掠罄盡而告倒閉。當鋪主人將當鋪房屋賣給“瑞生祥”、“永發”和莊姓三家做了居室。解放後,房屋產權由糧食部門轉為市絲綢公司。房屋面貌也略有改變,青灰板瓦換為掛瓦,東面圍房及東西廂房,庫房前三排西房山之單間房都被拆除,但房屋尚有八十一間。王台當鋪是膠南境內僅存的一處當鋪,其建築規模不但在膠南市僅見,在青島市也不多見。為了保護這一珍貴民族遺產,膠南市人民政府於2002年將其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青島市人民政府於2005年2月5日公布為青島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