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與法

《青少年與法》雜誌是由重慶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會法主管,重慶市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主辦的一份綜合性雙月刊雜誌,主要刊載預防青少年犯罪及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相關文章。主要發行對象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

基本信息

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範圍內已被列為吸毒販毒、環境污染之後的第三大公害。我國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數呈現逐年增多,並且向低齡化、團伙化、惡性化發展的趨勢,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危害。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了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全國2.2億青少年學生中,平均每分鐘發生一起刑事案件。
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現象的發生,讓法律在青少年的頭腦中紮根,已經成為目前全社會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們每一個青少年要學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雖然我們國家強調在中國小開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但很多學校還是片面重視知識教育,只是讓學生背背法制知識,沒有落實到實踐中去。在我們的家庭中,多數家長關心的只是孩子的成績,至於孩子怎么為人處世,怎么和人相處,這些方面家長往往關心不夠。因此導致我們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淡薄,在受到侵害時不知道保護自己,不能明辨是非,只憑感情行事,不計事情後果。我們希望通過這個主題活動, 提高大家學法用法的意識。大家可以先在班內開展討論,提出自己的活動主題,並與老師和同學們協商,組成你們的活動小組,明確小組的活動主題。

參考活動主題
1、目前青少年犯罪現狀調查
2、本校學生不良行為大調查
3、採訪參觀法院和少管所
4、設計一次法律知識競賽
5、故事說法

活動過程

1、目前青少年犯罪現狀調查

建議:收集青少年犯罪的資料利用電腦上網、上圖書館查找關於青少年犯罪的各方面資料,也可以到社區中去了解發生在身邊的案例。小組在查詢資料時,相互要有具體的分工,避免資料的重複。

我國青少年犯罪的4大特點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研究員楊守建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了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特點的4個突出表現:
1、青少年犯罪向低齡化發展。由於發育年齡提前和頻繁接受暴力文化影響等原因,近幾年來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危害社會的行為逐漸增多。
2、青少年罪犯的作案手段呈現兇殘化和智慧型化特點。兇殘化是指青少年在作案中不計後果,手段越來越殘忍。智慧型化是指青少年在犯罪中所使用的工具越來越先進,並越來越多地採用現代化的一些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犯罪。例如偽造證件、信用卡,利用高科技手段破譯、盜用他人密碼,竊取錢財。並且犯罪青少年的反偵查能力越來越強,作案前精心準備,作案後偽造現場,毀滅和轉移證據。
3、財產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涉毒案件數量劇增。未成年人案件中,搶劫案是增加最快的犯罪類型。今後此類犯罪還將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發展趨勢,是青少年涉毒案件的逐年增加。據國家禁毒委員會統計,青少年占全部吸毒人數的85%,同時搖頭丸等新型毒品的主要消費者就是青少年。
4、犯罪組織形式看,團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目前青少年犯罪中,有70%是團伙犯罪。這些團伙的組織水平和犯罪水平都已發展到一個相當的高度。他們有名稱、有標誌、有幫規、有等級,而且動輒幾十人、上百人乃至幾百人,規模不斷擴大。他們在犯罪時分工明確,策劃周全。

2、本校學生不良行為大調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指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因此可以在學校中進行學生不良行為大調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採訪對象主要是班主任。

3、採訪參觀法院和少管所為了進一步了解本地區青少年的法律法律意識和違法案件,可以去採訪人民法院的法官,還可以去少管訪談觸少年犯,獲得感性的體驗。注意在採訪之前,一定要事先聯繫好,並準備好採訪的提綱,做好談話記錄,也可以用攝像機拍攝活動過程。

4、設計一次法律知識競賽
為了讓大家能夠對青少年相關的法律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可以設計一次法律知識競賽。競賽的形式可以是問卷調查,知識搶答等。在設計時,要廣泛參照各種知識競賽的形式,儘量讓大家有興趣參加,並在競賽中學到法律知識。

5、拓展性活動:開一次青少年與法的主題班會
由於主題班會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為學生喜聞樂見、教育效果就格外突出。為了向更多的學生宣傳學法用法,我們可以以青少年與法開一次主題班會,自己設計、自己編排,自己表演。不但讓當觀眾的學生深受教育,更讓那些表演的同學有了切身的體會。

活動總結

1、匯報與展示
匯報調查情況,展示調查報告,交流調查過程中的典型事例和感受。
展示採訪記錄材料,匯報採訪結果。
2、收穫與體會
通過參與本次主題活動,我們親身體驗了社區調查,訪問,資料收集等活動,一定會有許多收穫與體會,把它們寫下來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