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製造廠商

首先各位了解一點,開關行業是一個很大的行業,PC電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其中低端的、利潤比較薄的部分。還有大量的高端的通信、醫療,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電源產品,以及一些專做這些高端電源產品的美系日系台系廠商,而他們往往不屑於做PC電源。PC電源這塊的目前的生產主力是還是台資廠,他們有的時候推出自己品牌的產品,有些時候則給國外的品牌代工,也就是我們平時一般說的OEM。

基本介紹

但在PC電源這塊,我們平時說的OEM更準確的來說是ODM。因為這些PC電源生產廠家在大部分情況下並不僅僅是產品製造,同樣要負責產品設計。客戶往往僅僅採購最終的成品,而一般不是提供自己的設計交給OEM廠商生產。當然也有很少一部分的時候,確實是客戶或者第三方設計公司提供完整的設計,電源廠來做純OEM。在本文中一般不做嚴格的區分,將OEM 和ODM按照習慣,統稱OEM。

生產廠家

這裡只能介紹一些常見的,比較偏的,或者不怎么樣的就不花費筆墨了。大體的順序是先介紹大的生產廠家,然後是貼牌的廠家。

————————————————————————————————————————————

台達(Delta)

按產量來說,第一大廠非台達莫數。產量遠超第二名Liteon,無論是在PC電源領域還是通信電源領域。台達的工廠在內地有東莞和蘇州兩處。

作為國際化的大廠,有些優勢是規模較小的廠商所不能比的。比如元件的採購,往往可以更低的價格採購國際大廠的產品,比如關鍵部位的電容和功率管。而小廠想用這些名牌元件的代價就稍高些。有一些在小廠看來成本很高的操作,例如散熱片開模這樣的事情,在大廠可以很好的把成本攤薄。大廠的技術實力也相對小廠要強很多,如果一個廠的產品可以在超過1kw的冗餘電源領域站住腳跟,難道誰還會懷疑這個廠的技術實力么?大廠的生產也相對專業,對大批量產品的質量控制也更有經驗。

比如,對於台達這些產量巨大的廠商,半橋拓撲這種性能較差的結構在1998年就被正激徹底取代了。對他們來說正激結構的電源早已成熟而且成本已經得到了控制,而且正激結構簡單,可以更好的控制產品的一致性。即使是低端的產品也用正激來做。而國內的大部分廠商還抱著這種對他們來說造價低廉的半橋結構不放。甚至一些二線的台資廠商,做低成本電源的時候也要做回半橋的產品。

那么,可不可以說台達這些大廠的產品就一定是好產品呢?這個就未必了,一方面這些廠只是產量大,整體水平高,但這些大廠有時候的低端產品的用料也很一般,指望他們用作1000W電源的態度來做250W的產品?即使是大廠,也不會做賠錢的買賣,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規則依然適用。客戶肯為每台電源下多少本,就有什麼樣品質的產品造出來。台達絕對不會給十分吝嗇的顧客最新銳的產品。

台達在零售的代工相對不多。零售品牌的客戶有Antec,ASUS,CHIEFTEC智拓,Enlight英志等。

————————————————————————————————————————————

光寶(Liteon)

光寶電子,依然是專注於OEM的生產大廠。國際大牌的品牌PC/伺服器裡面的常客。也是超微(Supermicro)的重要代工廠之一。曾經被香港某大學的調查報告揭發過“血汗工廠”的問題。其電源產品在國內常被叫做源興。但是在零售PC電源裡面比台達還難找。曾經國內的九州風神用Liteon給OEM的幾款帖自己的牌子,可惜也沒堅持賣多久。如果在國內碰到一些工包的Liteon電源,別當它是雜牌子就好了。

下圖是源興的一個非常經典的500W-700W範圍的產品,分別有過源興、Dell、超微等數個版本。主動PFC+雙路磁放大+8CM Nidec。算是Liteon十分有代表性的電源產品。

Liteon的電源在HP、Dell等品牌機中非常常見。在國內的工包市場,Liteon的250W-350W這個範圍的產品相當常見。也是被一些商家虛標功率的“常客”。

————————————————————————————————————————————

康舒(Acbel)

康舒(Acbel),08年台系開關電源企業營收排第三。這幾年在國內整體上發展的還不錯,算是個OEM和DIY業務並重的一個廠商。想必很多人看過 acbel給SUN OEM的550W,在工包貨中物美價廉。零售產品近些年在國內市場逐漸從中低端到高端逐漸拓展。產品策略在近期來說也算找到些感覺。

中低端市場:E2系列(8CM)、新IP(Intelligent Power)系列的IP430/IP470

中端的產品:IP系列中的高階部分、突出高效率的I8系列以及R8系列中的低階部分。

高端產品線:R88系列(80plus銀牌)、M8系列以及R8系列中的高端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漢(FSP,SPI,Sparkle,Fortron/Source)

全漢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個牌子在國內還是有不錯的渠道的。曾經“沉寂”了一段時間,近期又要隨著新藍暴系列“捲土重來”。不過這個牌子總體格調沒有別的大廠高。一般的產品的做工和用料並沒有別的大廠猛,東西也沒有別的大廠規範。在品牌機裡面的位置也往往比別的大廠要低。但是FSP也是有很生猛的東西的。

FSP(品牌及代工)的產品在80plus榜單中的上榜的型號非常之多,FSP/Sparkle/3Y/Amacrox/Aopen的,以及Be quiet!/OCZ/Zalman等品牌的一部分,FSP的上榜產品有接近150款之多,恐怕是最多的上榜者了,這些絕大部分,都是綠寶結構的產品,從另一個側面顯示了該結構的影響力。FSP目前有三個諧振設計80Plus銀牌產品,暫時還沒有詳細的信息,外殼長度較長,期待早日看到內部圖。在這些入榜產品中,我們也能看到大量的80PLUS銅牌新品。例如Everest 85PLUS系列(全漢是說230V下的“85PLUS”么?反正115V下的80PLUS的認證報告還達不到85PLUS)。其中的600W和700W的FSPx00-80GCM值得關注。FSP已經為09年下半年的80PLUS銅牌普及做好了準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效(Hipro)

高效電子,隸屬於台灣群光集團,又是一個專注於OEM訂單的廠商了。Hipro的產品很規範,做工和用料是高效很突出的地方,相當的厚道。一些產品的細節很有特色,例如高端產品中EMI輸入部分的金屬禁止罩。國內零售所見的產品不多。自有品牌的只有一個400W,最近這一批也因為國情,相比以前有些縮水,不考慮也罷。酷冷至尊的老超強380和430就是Hipro的OEM。不過因為是酷冷的低端超強系列,而價格看起來又不低端,所以市場反應一般,現在已經停產,沒有後續零售產品上市,十分可惜。

上面是前五大的台廠了,除了全漢和康舒,都不怎么關注DIY市場。OEM單子量大,而且廠商比零售的消費者強勢。而且這些大的客戶真的會拿設備去測。偷工減料了要批退的,故障率太高了以後這單子就不給你了。不像零售產品的用戶,一般也都是些散兵游勇。所以那些大廠的OEM單的產品相對質量穩定一些。如果有機會搞到這些大廠的全新高檔型號,自然是美事一樁,但畢竟不算零售範圍,總是YY這個的話就要鑽到工包的堆里出不來了。

說到工包,岔開一點。工包的特點自然是性價比高了,但成色、改線、生產日期是一定要關注的內容。內部成色是理所應當要關注的。很多老式的、或者伺服器用的電源都要改線,改線話改線小工的技術、工藝、用線質量一般都不大樂觀。另外生產日期也很重要,儘管不是食品,但電解電容這樣的組件的性能從出廠開始就開始衰減,而且生產的時間多少說明了電源所採用的設計的新舊。扯遠了,暫時打住。

下面要說的產量低一些的台廠就對DIY市場就十分關注了。其中也有不少水平高質量好的產品出來,而且還有不少對家庭用戶對發燒友更貼心的設計。

(專注於OEM市場的還有個Bestec聯德電子,特點是主攻中低端,質量很穩定,但是產量一般,也實在沒啥零售型號出來,所以暫且不表。)

------------------------------------------------------------------------------------------------

海韻(Seasonic)

如果說誰代工的產品現在在DIY業界以超靜音著稱,差不多要說海韻(Seasonic)了。海韻因為和Liteon的關係,產品也頗有些Liteon的風格。Seasonic的火爆源於海韻對DIY的重視。Seasonic是最早倡導主動PFC+12cm風扇散熱+高效率的廠商。Seasonic的產品在近幾年剛換代的時候,基本都可以有業界領先的靜音水準和效率水平。(不過在07年至08年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海韻的零售產品在效率技術的進步上沉寂了好一段時間)這有賴於Seasonic先進的設計思路和大膽的S2FC溫控設計。

不過溫控大膽也必然有電源工作溫度偏高的問題,因此Seasonic現在零售產品的用料很好,高端產品都用的日系電容,壽命還算有保障。但是如果運氣不好,買到了生產過程中帶有隱患的產品,那在日後的使用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可能就很高,好在有缺陷產品的比例很低,整體上海韻的質量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盟(Seventeam)

七盟這個廠商雖然規模不大,但在國內曾經一度很有市場影響力。在ATX12V 1.3時期,七盟給國內的DIY市場提供了不少高質量的產品。而進入了ATX12V 2.0時代之後,Seventeam在國內DIY市場的影響力就顯著下降了。可能是渠道的問題。不過這個時期七盟的產品也有自身的問題,在設計上因小失大,儘管輸出品質比之前有所提升,整個產品的效率反而不理想,發熱較高。在高端電源高效率的潮流下沒多少賣點。進入到ATX12V 2.2時代,Seventeam的產品在效率上有了不小的提升,家用的520/580/620PAF和面向伺服器的850W/1000W先後通過了 80plus認證。家用的產品中七盟還引入了一定低的溫度下關閉風扇的溫控策略。產品本身堪稱完美。但現在不少比七盟實力更強的名牌電源廠商都進入了內地市場,Seventeam在國內的DIY市場中恐怕很難再拿回當年的影響力了。

七盟現在的產品同樣表現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高端和中高端的產品不乏高水平的設計。而在低端和中低端,產品的水平就很一般。七盟規模較小,接單子接得也接得雜,大單子不多。因此其產品的表現也參差不齊,前後的版本變化也較多。這裡只介紹幾個當前有代表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寶Topower

這也是個經常為國外玩家電源品牌貼牌的台資廠商,規模比較小,近期開始進入內地電源市場。代工過的品牌不計其數。Spire,絕大部分Tagan,部分 Vantec,Scythe,曾經的ocz等等好多,以及自有品牌Topower和epower。特點是外殼做工精緻,尤其是標誌性的接線線材。從外面看華麗十足,也因此在國外用戶中也積累了一部分好評。甚至至寶還贏得了VoodooDNA這種玩家品牌機廠商的信任,以至於即使轉投於HP,現在的 BlackBird 002頂級電腦也配了900W和1100W的類似至寶“PowerBird”方案的電源。產品線很全,但產品本身比較一般。效率較好但不突出,靜音水準一般,輸出狀況有好有壞,有的表現好而有的連額定功率都有問題,用料要看具體產品,設計也一般,內部做工一般比較粗糙。至寶切入內地電源市場後,倒是放出了一些價格很是低廉的千瓦左右的產品,很能滿足那些買電源只看標出來的功率數字的用戶的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rtec(協益)

Sirtec代工過的品牌也比較多。例如曾經的Thermaltake,現在的OCZ、CoolMax、聯力、CHIEFTEC、SEED,以及自有品牌 High Power等等。Sirtec的做工相對比至寶,Andyson這些廠商要強一些。但部分產品的品控有些問題。有的時候也有一些非常好的產品出來。當然主要也看客戶的“厚道”程度了。例如的OCZ的ModXStream Pro就是協益生產的縮水比較嚴重的一個東西,額定功率基本上都是虛的。

再比如JonnyGURU測試的CoolMax額定功率950W的CUG-950B,Sirtec OEM。CoolMax這個牌子在美國新蛋上造勢猛烈,號稱在同級產品最便宜,最近在中國新蛋上也開始在內地銷售了。這個950W的CUG-950B,好歹也算是CoolMax僅次於頂級的型號了。結果測試表明縮水嚴重,負載拉高之後輸出水準劣化嚴重。雖然號稱950W,也確實賣得比別的950W便宜,但從表現來看只能說是個合格的600W,不過相比別人的600W賣得價格就相當高調了,中國新蛋上市售價¥1599,後來降到了¥1399,不過這個跟明搶有啥區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華(SuperFlower)

這個牌子和至寶(Topower)有著很深的淵源。其產品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模組接線。振華的產品中有較多的產品採用了那種比較絢麗的航空插頭(不過這種插頭Andyson等廠商也生產過,這主要取決於客戶的要求)。另一個特點是散熱風扇。振華是最先引入大於12CM的風扇的電源廠家之一,也持有部分相關專利。振華的產品的電源風扇看起來總是花花綠綠的。在14CM風扇(實際上13.5CM)有點遍地開花的時候,振華又開始獨樹一幟推出15.0CM的風扇了。你也可以在振華的產品中很容易的找到三風扇、四風扇、開透明窗這樣的華麗的產品(當然,倒是有一些更小的廠也有類似的產品)。

當然在這裡介紹振華不是因為振華的產品花花綠綠的外觀。振華目前在80PLUS的榜單上有13個白牌、12個銅牌以及還有5個銀牌的技術儲備,頗讓人驚喜了一下。值得一提的是振華現在在自家品牌以及Kingwin等代工品牌的產品中逐漸普及80plus銅牌的產品(如下圖所示)。該方案的表現尚可,內部圖的觀感比較規矩,不像振華早先的產品那么寨。雙管正激+雙路磁放大。這個結構從450W一直被用到1220W。個人認為該方案在450W-650W段算是好電源。在850W以上,相對於眾多的競爭者,表現就有些勉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見的差不多就這些,再舉兩個server級別的,Etasis和Zippy。

億泰興(Etasis)

Etasis在伺服器產品中雖然占有率不高,但口碑很高。一些早期的工包產品曾經在DIY圈子享有很高的評價。近年來它的自有品牌,以及給銀欣代工的無扇電源、Zeus系列560W/750W/850W在零售產品中均都深受好評。產品水準很高,尤其是其中的750W和850W。但在自從億泰興的設計團隊被銀欣挖去大半之後,設計實力元氣大傷,不得不從源興那裡補充人員,管理上也出了些問題。之後開發的1200W的大風車方案雖然內部圖看起來非常之YY,但幾乎沒有廠商買去貼牌,據說是因為效率尚可但紋波稍高,而且長度過於長。最新的零售型號見於銀欣的450W的純被動散熱電源(如下圖所示),諧振半橋技術,12V同步整流,3.3V和5V DC-DC輸出。除12V紋波水準中等之外,都有較高的水準。繼續保持了銀欣在純被動電源的領先地位。億泰興的工藝水準非常高,屬於那種我認為即使是內部圖的一小部分,規整得第一眼看過去仍然能猜出是誰的台系電源廠商之一(另一位是台達)。據說銀欣的一部分產品也交由億泰興的工廠生產,看重的也就是億泰興的品控。希望億泰興能夠快速恢復元氣,繼續給DIY市場提供更多的精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巨(Zippy, Emacs)

這個牌子很多人都熟悉了。新巨的電源部門成立於1993年,主攻伺服器電源和冗餘電源,為數不多的產品Made in Taiwan的廠商之一。公司規模和營收水平高于海韻電子,但因在零售市場發力不多,獲得的關注度相對少一些。其產品做工和用料都有很高的水平,結實耐用輸出穩是其產品的特點。在DIY圈子(尤其是日、台)中享受盛名,普遍被認為是最高質量的品牌之一。不過在內地,曾經神一樣的地位有點要被台達這位新神取代了的勢頭。不過不管是哪位神,天上的神仙之間吵架總不關我們的事,老老實實看產品好了。

新巨算是一個有點“孤芳自賞”的企業。一方面刻意保持Made In Taiwan,不在大陸設廠,不以擴大產量、壓低成本為第一追求,整體的產品定位相當的高;另一方面在零售市場發力不足,不積極跟一些專業的測試媒體合作,以至於相關新產品的詳細測試幾乎看不到,十分的低調,有點“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再就是新巨認為“好貨不怕價高”,內地市場的普通包裝的產品還好些,彩盒包的Gaming系列的產品的官方定價簡直就是殺人價,從價格上看又有點太過高調了些。新巨在台灣是以服務好著稱的,而內地的用戶無法獲得同樣水準的服務,卻要面對高得多的價格,不知道會不會有點被黑了的感覺。

新巨最初並沒有專門的零售產品,零售的都是那種普通外觀和包裝的產品,雖然很結實,但噪音大的問題始終讓不少玩家猶豫。然後是推出了專門針對零售的 Gaming G1系列,改進了溫控、包了線、加了電源線防脫的卡子,外殼噴漆,全系列高調倡導單路12V輸出。但一方面在內地的價格定位過高,另一方面也是產品本身只是現有產品的小改,儘管可以快速推出整條產品線,但也有產品技術含量一般,轉換效率中等和噪音不夠低等相對高價格而言的不理想之處。G1系列最開始推出的是HG2(P)(這裡把型號中的後綴寫在括弧里,下同)和HP2(P/PE)系列,這兩個產品在當時也較為古老,除了結實之外,測試表現比較一般。第二批中端系列GSM(P)(對應同期普通版的PSM)和高端的PSL(P, G1)系列則進步不小,用料和做工都不錯,輸出水平很高,12V輸出的紋波含有較明顯的低頻噪音,但總體來說紋波控制的比較好,GSM(P)系列的轉換效率也不錯(中載和重載下83%左右),PSL系列的效率則一般(典型負載下接近80%),PWM和PFC基於Fairchild ML4800CP。風扇噪音水平相對普通版本也有不小的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的廠商差不多就是以上的一些。當然剩下的也有不少有些名氣的電源廠商,比如偉訓(HEC),首利(SOLY),ATNG之類的,但這些品牌一方面是產品和實力並不那么突出,或者說不比航嘉強多少,另一方面,代工的知名零售品牌較少,資料也不多。燒友們花錢買名牌電源,也不會滿足於和航嘉差不多的水準吧,所以表現平平的台廠也就略過了。

————————————————————————————————————————————

安鈦克(Antec)

美國的著名品牌,進入國內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國內定價比較實際,沒有國際品牌的架子,對消費者來說算是不錯的事情。

由Seasonic代工的產品是帶模組接線的NeoPower(原NeoHE)系列,普通的TruePower Trio系列,部分環保賣點的EarthWatts 80plus系列。其中NeoPower和TruePower是基於海韻的一個雙路磁放大方案,目前僅見於Antec的產品。CM6800,單面PCB,整體水平是介于海韻的S12和S12II之間的一個方案。交叉負載能力較強,號稱50度的溫度標定。效率中上,距離80plus要差一些,雖然早有 80plus版本的傳聞,但一直沒有露面。看來Antec在這兩個系列上還是省錢最優先了。最新版本的紋波水平較好(NeoPower指A4及之後的版本,目前最新為A5版。早期的版本,比如A3就有紋波的BUG,再早期的有兼容性之類的問題,看來Antec想省點錢還真波折呢)。

環保賣點的EarthWatts全線通過了80plus的認證,產品最初是海韻代工,用的是海韻S12II的方案,不過沒有像全日系電容、固態電容之類的賣點。一般認為是25度下的額定功率標定。但功率裕量相對中低端市場上的對手來說還好。這個系列的EA380在國內目前的性價比還可以。後來引入台達代工的版本EA430D,EA500D和EA650。前兩個綜合表現和海韻的差不多,暫時未見於國內行貨。而EA650是台達的雙路磁放大的方案,和台達零售的GPS-650AB是一致的,個人認為性價比很好。

高功率產品TruePower Quattro (850W/1000W,80plus銅牌)的代工廠為Enhance,8CM風扇,前面介紹過的單變壓器,雙路磁放大方案。本來各組電壓的輸出能力就很了得,在最新的版本中繼續增強了12V的輸出能力。

低端的Basiq系列早先型號的代工廠為FSP,最新的BP550PLUS的代工廠為台達。是台達最為經典的(換句話就是最為平常的)結構,輸出質量中等。Basiq系列的賣點自然是性價比。

無扇/半無扇的Phantom的代工廠為CWT。其中的Phantom500的設計和做工相當出色,但有些小問題,例如電流聲大、紋波不理想、風扇運轉時噪音不低等問題。同時也有著名的“富之餘”等台系電容等問題。現在整個系列已經停產。

最值得一提的是Antec的最頂級的Signature系列(如下圖)。代工廠為台達。分650W和850W兩個型號。上下雙塊PCB的結構,5V和 3.3V DC-DC,做工一流,用料在零售產品中比較奢侈,當然價格也不菲。難得的超靜音和理想的輸出質量相結合的產品,靜音水準和輸出質量在目前的零售電源中均在頂級水平之列。轉換效率也不錯,80PLUS銅牌。不過相對這種頂級定位、苛求完美的產品來說,80PLUS銅牌也沒啥好誇耀的。可喜的是 Signature系列850W的產品的80PLUS銀牌版也早已通過了80PLUS的認證,期待能早日上市了。

Antec的產品目前國內產品定價比較合理。也沒有迎合國內市場對低價產品的偏愛而推出低質的內銷產品。這點還是很不容易的。幾乎所有產品都以高效靜音為賣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

這個牌子在國內知名度相當高了。公司名稱為台資的訊凱國際,進入大陸市場使用的名字“酷冷至尊”更加為大陸消費者熟知。酷冷的產品代工過的廠家非常得多,變動也相當的大。高端和低端差別可謂非常顯著。這裡只說現在還在賣的產品。

酷冷最高端的是UCP系列,UCP是Ultimate Circuit Protection的縮寫。和康舒的R88系列是一套方案,這裡就不再重複了。如果一定要說差別,就是酷冷在電容之類的用料上要稍好於康舒自家品牌,康舒太“偏愛”台系電容了(當然這絕不是說酷冷的就沒有台系電容,一樣不少,沒有康舒自家那么多而已)。

接下來是中高端主打的Real Power系列,中文名稱天尊系列。Real Power系列分非模組的Real Power Pro系列和模組化的Real Power M系列。內地市場暫時僅有非模組化的產品。750W以下對應康舒的R8/M8系列,850W以上對應益衡的雙變壓器大功率方案。而最新的80PLUS銅牌的360W-460W的新天尊,則也是由益衡代工,雖然成本上節省不少,不過東西還是不錯的。

酷冷至尊的主攻超靜音的系列是Silent Pro系列。模組接線,80PLUS,益衡的中端方案,電壓穩定性中等。13.5CM大口徑風扇。按官方標註,500W型號轉速控制在600轉至850轉之間;600W型號控制在600至1000轉;700W控制在600至1100轉。實測600W型號轉速800至1600轉之間,靜音效果和官方的標註還是有一定距離的。該系列並沒有引入國內銷售。

再接下來是中低端的eXtreme Power Plus戰斧系列。對應康舒的IP系列的被動PFC型號。戰斧400/460/500分別為康舒的IP430/470/510,實際額定功率分別是 380W/420W/460W(鄙視酷冷,居然在全球的中英文官方網站上都虛標功率,還不及康舒誠實)。強調性價比,跟航嘉長城的同檔次產品拼銷量的型號,東西稍強,但強的有限。酷冷也推出了功率高一些的eXtreme Power Plus系列,不出意外的話,將對應康舒的IP系列的主動PFC型號。表現應該也和IP系列差不多。

定位最低的是酷冷至尊的內銷型號,價格非常的便宜,但質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訊寶(亦稱特寶,水平很低的一個台資企業)代工的酷冷魔石系列的設計和用料都十分的不濟。而即使在這樣的“魔石”系列之下居然還有“酷冷大師”這么個二牌電源,不知道酷冷是不是覺得魔石系列還不夠低端。之前的訊寶代工的超強系列也十分的渣。我想一份價錢一分貨,過於廉價的大牌電源還是不要去碰為好。像酷冷的超強系列的外銷型號尚且虛標嚴重,難道由那些口碑更差的廠家生產的內銷貨會更值得信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盜船(Corsair)

電源的新軍,產品的定位是發燒玩家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儘管每個產品不是業界同級別當中最先進、最頂級的,但確是可以在保證一定質量、提供長時間質保的條件下儘可能實惠的產品。海盜船在起家的超頻記憶體條領域有著頂級的品牌形象,因此就算電源產品本身不頂級,也會讓很多玩家產生“頂級超頻用電源”的印象。再加上相對低的零售價,海盜船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市場價格殺手的角色。有一個笑談,據說是海盜船的人以前從事的記憶體利潤很薄,現在電源部分15%的利潤率對他們來說已經無異於一座金礦了。

產品目前主要來自於Seasonic和CWT。模組化的HX620和HX520以及非模組的TX650是Seasonic的S12 Energy+的結構;最高端的HX1000是CWT OEM的PUC方案;非模組化的TX850、TX750和VX550是CWT的OEM,PSH方案;VX450是Seasonic的S12II方案。所有產品都是5年質保。號稱HX/TX和VX系列(總稱Professional系列)都是50度的標定。

最底階的CX系列(歸屬Power系列)則號稱是40度的標稱,3年質保,和VX450類似,也是S12II的方案。

海盜船的產品有一個特點,就是Professional系列的產品肯定是所在的方案裡面用料最好的。比如CWT給Tt用的電容是Teapo,給 Corsair用的就都是日系高規格電容了,不光是電容,功率管的指標也是海盜船的更好。例如HX1000系列海盜船用了一部分固態電容,改善了這個方案紋波水平。TX850也是如此;Seasonic給OEM也是規格要比海韻自己牌子的高,例如VX450。不過主攻低價的Power系列的CX400就沒這待遇了,內部比較寒酸,和antec的EarthWatts的海韻差不多了。具體的功率水準還要看進一步的評測。

海盜船所有產品均通過了80PLUS,不過很“實在”的只拿了白牌。不過這也意味著最遲在2009年下半年肯定會有大批的80PLUS銅牌型號出現。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銳/安耐美(Enermax)

保銳是Enermax在台灣老家的公司名,港台地區的中文名。而安耐美是保銳在內地的正式中文名,來自Enermax的直接音譯。本來DIY圈子早就叫慣了多年的保銳,卻偏要重新起用一個英文來的名字。倒是讓人聯想到豐田在國內的改名,硬是把花冠改叫“卡羅拉(COROLLA)”,把陸地巡洋艦拽成“蘭德酷路澤(LAND CRUISER)”,索性啥時候把豐田也改了吧。離題了。下面還都用“保銳”這個名稱,暫時無視“安耐美”。

保銳這個牌子相當的異類。和別的貼牌的還不一樣。保銳有自己的設計研發,有自己的原料採購,有自己的銷售和支持隊伍,就是沒有加工廠。保銳找別的工廠代為加工,只付一個組裝費。公司規模不大,利潤率還不錯。而保銳現在也開始給藍寶石電源貼牌,倒是挺有意思。

保銳的產品在靜音電源中的素質也非常的優秀。產品的設計,和輸出能力以及靜音水準都非常的高。接口齊全,外觀亮麗。這個牌子很積極的拿自己的產品去各媒體參測,本身產品素質也很高,結果保銳成了各媒體獎項的“金牌大戶”。價格方面非常的高調。儘管不算是最高調的,但價格也夠奢侈的了。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一方面是中端和低端的產品在電容上的用料很小氣,比較愛用台系的CEC(也做JPCON),時間長了之後就不樂觀了。但所幸的是保銳在部分中高端產品上就開始宣傳純日系電容了。另一方面是保銳的產品因為沒有一流的大廠給他代工,因此他的做工儘管也不錯,但相對高調的價格來說就比較一般了(舉一個細節的例子。保銳中端的幾個型號習慣於將PFC大電感簡單的綁起來懸空,下面走其他元件。有的時候還會給電感塗膠固定,但大部分不會塗膠。難道保銳不怕負載大的時候線圈會震么?)。

保銳這類高調而小眾的品牌,不過最近也開始開發內地的零售市場了,官方中文名“安耐美”。產品價位依然是那么的高調,不知道最終的市場反應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銀欣(Silverstone)

銀欣,03年成立的一個台灣的發燒硬體品牌。整體的定位比酷冷和TT都要高不少。電源的代工來源也挺複雜。

銀欣的產品線分為:定位與家用靜音的遊俠(Strider)系列、定位於家用高效能的元素(Element)系列、定位於玩家電源的全能(Decathlon,簡稱DA)系列、定位於工業級及工作站的宙斯神(Zeus)系列和OP(原英文名Olympia)系列、定位於無扇0噪音的夜鶯(Nightjar)系列、以及冗餘電源的雙子星(Gemini)系列。

銀欣的產品整體上的品質還是相當不錯的。當然在國內價格有些偏高,而且因為CCC的成本過高,進入國內的產品相對較少。另一點,個人感覺銀欣在認識 80PLUS標準普及的速度的時候顯得不夠敏銳。現在元素系列和遊俠系列之間的尷尬自不必說了。銀欣的人員認為玩家和伺服器領域沒有多少人關心高效率,只要輸出夠好就行了,因此銀欣在給代工廠下OP系列/DA系列/Zeus系列的要求的時候,完全沒有效率的要求。這裡面一方面是不了解80PLUS普及的步伐,和業界對伺服器電源產品普及80PLUS及其後續等級認證的需求;不了解還是有不少玩家關心我們的地球的,尤其是歐洲那樣的高電費地區的玩家。另一方面也不了解更高級的技術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會改善輸出質量,同樣也會提升銀欣自己的品牌形象。自己投資的嘉笙給OCZ、給Tagan代工的產品甚至強於自家的產品,售價卻比自家的產品便宜(參照美國新蛋報價);同樣的益衡的單變壓器大功率方案,Antec的版本就可以通過80PLUS銅牌,所採用的功率管就好於銀欣的遊俠ST85F和ST1000-NV,而銀欣的這兩個更貴的型號反而通不過80PLUS。這些都是相當尷尬的事情。希望銀欣在今後的產品當中有所改變。

————————————————————————————————————————————

OCZ

美國著名發燒硬體提供商。收購了下面要說的PC Power & Cooling,但兩個品牌相互獨立運營。OCZ的電源產品的代工廠經歷了從Tagan到FSP,再由FSP到多個廠商的階段。

下面開始按照定位從高到低介紹一下OCZ的產品序列。

OCZ目前最頂級的產品是EliteXStream系列,12CM風扇,80PLUS,SLI認證。前面介紹過由嘉笙代工。詳情如前所述,產品水準很高,價格相對也很有競爭力。其次是Fatal1ty系列的700W產品,也是由嘉笙代工。具體結構未知。80PLUS和SLI認證,80PLUS報告中的效率表現低於頂級的EliteXStream。

接下來的GameXStream系列,600W至850W,FSP代工,GreenPower結構的大功率型號,可參考FSP部分的相應內容(畫外音:這么早就碰到全漢,還是沒過80PLUS的版本,剩下的是不是就不用再看了?)。

ModXStream Pro系列,Sirtec(協益)代工,80PLUS認證,模組接線,用料比較差,TREC的主電容和輸出濾波電容,40度標定額定功率,而實際額定功率是標稱的80%左右。與全漢的大功率綠寶結構的Epsilon很相近的是,該系列電源成本控制得非常“不厚道”,功率標稱僅夠室溫標準。在[H]站點的測試中剛勉強能夠撐過40度環境下的滿負載測試,但滿載時候的效率已經遺憾的跌到75.3%。這對於一個80plus的產品來說,是一個無法令人接受的結果。自從OCZ收購PC P&C之後,OCZ還在自己的零售產品中附帶一份很有PC P&C特色的C8000的檢驗報告。不過這些C8000報告看來和實際產品的水準並不“搭配”。OCZ真測了么,都測了怎么輸出能力這么差?

OCZ的產品也習慣於用名稱中的大寫字母簡寫,例如EliteXStream系列就簡寫為EXS系列,ModXStream Pro系列就簡寫為MXSP系列。

————————————————————————————————————————————————————

PC Power & Cooling

美國的頂級發燒硬體提供商之一。這個品牌對8cm風扇有一種特別的偏愛,很看不上頂吹大風扇和模組接線的產品。雖然被OCZ收購,但仍獨立運行。

產品分為兩個系列,一個是以靜音為賣點的Silencer系列,最老型號的Silencer是FSP的OEM,現在全部都是Seasonic的OEM,雙路磁放大,類似S12 Energy+的結構,額定功率在40度條件下標定。靜音當然做不到海韻牌的水平,其性能表現可以參照前面所述海韻的相關部分。

另一個是PC Power & Cooling的招牌,Turbo-cool系列。這才是PC Power & Cooling形成其品牌風格的產品。品牌的名字裡面的“Power”是指50度條件下標定額定功率,比那些25度標定的額定功率的產品更強勁。“Cooling”是指產品散熱好,運行時元件溫度低,一方面可靠性會提高,壽命長,一方面也有利於功率輸出。Turbo-cool目前的產品MTBF標註為40度滿載20W 小時。不過這個優點的背面就是散熱風扇暴力,噪音高。當前Turbo-cool系列的產品有兩個:頂級的1200W和定位稍低的860W產品。該系列從設計到製造的ODM廠為台資的Win-Tact,從設計公司(Design House)起家,產量不高卻極有特色的一個廠,指望YY純美國血統的人又要失望了(當然PC P&C一直極力讓用戶相信自己設計了Turbo-cool系列,掩蓋自己貼牌商的實質)。

Turbo-cool系列頂級的1200W,是在同系列1000W型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在內部採用了完全獨立生成的兩路12V(相比其它的雙變壓器方案更為激進),在輸出的時候匯聚成單路12V輸出,可以讓玩家更自由的分配12V給設備。3.3V和5V DC-DC輸出,指標相對還不低。輸出電容從以前的至寶換成了日系。風扇噪音雖然有溫控,但相比其他零售電源還是大不少。輸出的靜態穩定性(調增率指標)中等,實測3.5%左右的水平遠達不到標稱的1.5%以內的水準。標稱保持時間大於32ms(這項指標其實也是PC Power&Cooling早年成名時期的得意之處之一,其實就是大電感主電容之類的儲能元件用得比別人厚道)。交叉負載的水平很好,但絕對不是冬粉們想像的各路完全獨立互不影響。最大的特點算是紋波控制的水平非常好,不過相比當前其他紋波控制出色的產品並沒有優勢(例如ZM1200M,例如 Antec的Signature系列等等相當多)。轉換效率相對很好,典型負載下84%左右,可惜在20%負載處達不到80PLUS的要求。電源非常重,比較誇張的7年質保。在售價上$600,算是售價最頂級的零售ATX12V標準的電源了。不過美蛋上促銷的非ESA版的價格已經很接近同級對手銀欣的 ZM1200M了。

————————————————————————————————————————————

曜越(Thermaltake, Tt)

Thermaltake(簡稱Tt,中文名“曜越”),台灣品牌。曜越科技1999年11月成立於台北,也是現在的總部所在地。位於洛杉磯的美國支部亦於同年成立。2001年進入中國內地,2002年在廣東東莞橫瀝鎮設廠。現有台灣工廠一家,東莞兩家,主要生產散熱器和電源,但大量的產品仍由第三方廠商代工。2006年曜越在台灣上市。Tt在國內也是相當的出名。Tt的產品代工來源也很雜,為Tt做過代工的廠商非常多。現在大部分是CWT的代工。

Tt的高端的ToughPower從550W起跳。第一個型號550W的是直接從給 Antec neo480的方案拿過來的,在二次側的電容等方面做了加強(從富之餘換成了智寶)。該方案輸出很好,效率一般,尤其是低負載的效率,現在已經停產。第二批型號600W-850W更換成了CWT的PSH,效率相比老方案好了不少,紋波一般。後來在這個系列的基礎上增加了Qfan系列,差別在於風扇更換成了有Tt特色的五面進風風扇。第三批型號1000W-1500W用了CWT的PUC方案,算是目前比較好的1000W以上的設計方案之一了。不過相比海盜的CWT型號,Tt的ToughPower價格賣得比較高端,電容、功率管之類的用料卻不及價格更低些的海盜船。目前在售的ToughPower系列大部分型號通過了80PLUS認證,在有些功率點上存在兩個版本,例如1200W的Toughpower就存在 80PLUS的W0156和稍早的W0216兩個編號。

Tt在國內的產品線是高端的ToughPower系列,中端的暗黑系列、金剛系列和低端的XP系列。除了ToughPower之外,都是專門針對國內市場的內銷型號。既然是內銷型號,最大的共同特徵就是型號的數字比實際的額定功率數字大,而且麻煩的是這兩個數之間到底差多少,還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

低端的XP系列代工是HKC惠科,以及“橫瀝永鼎安”。這個系列其實應該歸在國內品牌篇。

————————————————————————————————————————————

思民(Zalman)

韓國的著名品牌。其產品原先是FSP代工,現在逐漸在中高端轉向益衡。最頂級的850W和1000W是Enhance代工的雙變壓器方案。660W和 770W的型號也是益衡代工。其產品特點是靜音。習慣於把自己優秀的散熱技術套用到電源裡面去。在幾個大功率型號上給電源內部的散熱片配了熱管散熱,在靜音水準上在相同方案的產品中有較大的優勢。很有特點。可惜目前國內渠道出現了問題,暫時行貨產品在內地無法見到了。(這也反映了這些外來品牌電源的一個隱憂。如果這些品牌做得不好,一淡出國內市場,那么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行貨電源,就立即變成水貨,無法享受到行貨質保了。)

拿思民最新型號的ZM770-XT和ZM660-XT來說,80PLUS銅牌認證,在前面益衡部分有涉及。思民特色的熱管在下圖中十分的顯眼。熱管散熱片專門為熱量最大的二次側的功率管散熱。一次側的功率管則採用了較發達的普通散熱片散熱。相對於850W/1000W的兩頭都用“散熱棍”接到同一塊熱管散熱片散熱,要合理的多。

————————————————————————————————————————————

Tagan

德國的發燒品牌。不少人YY這個牌子的德國“血統”和“德國品質”,“德國設計”,大有看見寶馬賓士保時捷的感覺,其實有沒有大眾水平還不好講。實際上這個品牌以前的代工廠為清一色的至寶(Topower),方案也都是至寶給。Tagan只管提要求、出錢貼牌。覺得Topower以前的產品很不錯的,可以翻翻前面Tagan部分的BZ1300的照片,仔細看看[H]測試Tagan BZ1300之後的結論。最近Tagan開始增加益衡和嘉笙代工的ITZ II系列。分別在前面各自部分有所涉及。

Tagan旗下還有一個品牌SilverPower,前面在益衡的單路高端方案的時候涉及到了這個品牌。主要面向歐洲市場。代工廠比較多。包括益衡、海韻(目前是S12II方案)、首利等等。

————————————————————————————————————————

極凍酷凌(Glacial Tech)

洋鑫科技是一個由8位博士成立於2001年的一個台企,極凍酷凌是他們在大陸市場打的品牌。可能大部分人了解這個牌子是從這個牌子的散熱器開始的。急凍酷凌目前在售的型號是以GP-ALxxxAA的系列,12CM大風車,從350W至650W,全系列通過了80PLUS認證。急凍酷凌目前這個系列由CWT 代工,其內部有點讓人聯想到DSA系列,但實際上是各自設計的兩套不同的方案。該系列的效率表現不錯,尤其是550W以上的大功率的型號的中、低負載時候的表現。電壓穩定性中上。相對於CWT的DSA系列來說至少不弱。官方號稱50度下的溫度標定,溫控在極低負載(35度下10%負載,25度下20%負載)的時候會關閉風扇,實際使用中在負載不高的時候風扇會轉轉停停的。這個牌子相對來說影響力不大,近期在內地市場也可以買得到了。對用戶來說也還算是一個性價比還不錯的一個選擇。不知道這個牌子在國內能否堅持做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