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曹

雷曹是蒲松齡著作《聊齋志異》里的一個故事。

基本信息

《聊齋志異》——雷曹

故事

樂雲鶴、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長同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歲知名。樂虛心事之。夏相規不倦;樂文思日進,由是名並著。而潦倒場屋,戰輒北。無何,夏遘疫而卒,家貧不能葬,樂銳身自任之。遺襁褓子及未亡人,樂以時恤諸其家,每得升斗必析而二之,夏妻子賴以活。於是士大夫益賢樂。樂恆產無多,又代夏生內顧,家計日蹙。乃嘆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沒,而況於我?人生富貴須及時,戚戚終歲,恐先狗馬填溝壑,負此生矣,不如早改圖也。”於是去讀而賈。操業半年,家資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於旅舍,見一人頎然而長,筋骨隆起,彷徨坐側,色黯淡有戚容。樂問:“欲得食耶?”其人亦不語。樂推食食之,則以手掬啖,頃刻已盡;樂又益以兼人之饌,食復盡。遂命主人割豚脅,堆以蒸餅,又盡數人之餐。始果腹而謝曰:“三年以來未嘗如此飫飽。”樂曰:“君固壯士,何飄泊若此?”曰:“罪嬰天譴,不可說也。”問其里居,曰:“陸無屋,水無舟,朝村而暮郭也。”樂整裝欲行,其人相從,戀戀不去。樂辭之,告曰:“君有大難,吾不忍忘一飯之德。”樂異之,遂與偕行。途中曳與同餐,辭曰:“我終歲僅數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風濤暴作,估舟盡覆,樂與其人悉沒江中。俄風定,其人負樂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時挽一舟至,扶樂入,囑樂臥守,復躍入江,以兩臂夾貨出,擲舟中,又入之;數入數出,列貨滿舟。樂謝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還哉!”檢視貨財,並無亡失。益喜,驚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樂苦留之,遂與共濟。樂笑云:“此一厄也,止失一金簪耳。”其人慾復尋之。樂方勸止,已投水中而沒。驚愕良久,忽見含笑而出,以簪授樂曰:“幸不辱命。”江上人罔不駭異。
樂與歸,寢處共之,每十數日始一食,食則啖嚼無算。一日又言別,樂固挽之。適晝晦欲雨,聞雷聲。樂曰:“雲間不知何狀?雷又是何物?安得至天上視之,此疑乃可解。”其人笑曰:“君欲作雲中游耶?”少時樂倦甚,伏榻假寐。既醒,覺身搖搖然不似榻上,開目則在雲氣中,周身如絮。驚而起,暈如舟上,踏之軟無地。仰視星斗,在眉目間。遂疑是夢。細視星嵌天上如蓮實之在蓬也,大者如瓮,次如瓿,小如盎盂。以手撼之,大者堅不可動,小星搖動似可摘而下者;遂摘其一藏袖中。撥雲下視,則銀河蒼茫,見城郭如豆。愕然自念:設一脫足,此身何可復向?俄見二龍夭矯,駕縵車來,尾一掉,如鳴牛鞭。車上有器,圍皆數丈,貯水滿之。有數十人,以器掬水,遍灑雲間。忽見樂,共怪之。樂審所與壯士在焉,語眾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樂令灑。時苦旱,樂接器排雲,遙望故鄉,盡情傾注。未幾謂樂曰:“我本雷曹,前誤行雨,罰謫三載。今天限已滿,請從此別。”乃以駕車之繩萬丈擲前,使握端縋下。樂危之;其人笑言:“不妨。”樂如其言,飀飀然瞬息及地。視之,則墮立村外,繩漸收入雲中,不可見矣。
時久旱,十里外雨僅盈指,獨樂里溝澮皆滿。歸探袖中,摘星仍在。出置案上,黯黝如石,入夜則光明煥發,映照四壁。益寶之,什襲而藏。每有佳客,出以照飲。正視之,則條條射目。一夜妻坐對握髮,忽見星光漸小如螢,流動橫飛。妻方怪咤,已入口中,咯之不出,竟已下咽。愕奔告樂,樂亦奇之。既寢,夢夏平子來,曰:“我少微星也。因先君失一德,促余壽齡。君之惠好,在中不忘。又蒙自上天攜歸,可雲有緣。今為君嗣,以報大德”。樂三十無子,得夢甚喜。自是妻果娠,及臨蓐,光輝滿室,如星在几上時,因名“星兒”。機警非常,十六歲及進士第。
異史氏曰:“樂子文章名一世,忽覺蒼蒼之位置我者不在是,遂棄毛錐如脫屣,此與燕頷投筆者何以少異?至雷曹感一飯之德,少微酬良朋之知,豈神人之私報恩施哉?乃造物之公報賢豪耳。”

翻譯

有這么兩個人,一個叫樂雲鶴,一個叫夏平子。他們從小一起住,長大以後又是同學,關係一直很好,比親兄弟還要親密。夏平子從小就很聰明,十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作文章,在當地小有名氣。樂雲鶴虛心向他學習,夏平子總是不知疲倦地幫助他。這樣,樂的功課一天天進步,作文也寫得很有文采,人們都稱讚他倆是一對小神童。可是,樂雲鶴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結果是名落孫山。這時,他們都已長大成人了。不幸的是,夏平子得重病死了,他的家裡很貧寒,後事都是樂雲鶴幫助料理的。夏死後,樂主動幫助夏的遺孀和小孩,每次得到一點點收入,都要分為兩份。人們對於樂的為人更加敬重。樂的家產也並不多,加上又要接濟夏家,所以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到後來,樂不得不放棄讀書,改做商人。他經商半年,發了些小財,使家裡的日子又紅火起來了。
有一天,樂在金陵城一家旅店裡休息時,見一個人身材很高,但瘦骨嶙峋。這個人神不守舍地坐在旅店裡,臉上堆滿了愁容。樂便過去問他是不是想吃點東西,這個人不說話。樂心想,或許他是不好意思說。於是,樂便將飯食送到他面前。這個人顯然很飢餓,他連筷子也不要,竟用手抓著吃,不一會兒就將飯食吃得精光。樂看他食猶未飽,便又要了兩份食物,他又一掃而光。這時,樂叫店主人拿來豬肘子,外加一盤饅頭給他,他又吃了個乾乾淨淨。這才說吃飽了。他向樂表示感謝,說自己已有三年多沒這樣吃飽過。樂問他:“你本是一個壯士,為什麼落到飯也吃不飽的地步?”他說“我有罪而遭到上天的懲罰,不能向別人說。”樂問他住什麼地方,他回答說:“陸地上沒有我的屋舍,水面上沒有我的舟楫,早晨在這個村,晚上在那個鎮。”樂整理好自己的行裝打算趕路,這個怪人卻緊跟著他。樂於是請他走開,他說:“你有大難,我應該幫助你,因為你幫助了我,讓我吃了一頓飽飯。”樂見他主意已定,也就不再推辭,便與他一同上路。令樂感到奇怪的是,在旅途中樂請他吃飯時,他卻不肯再吃,他對樂說:“我一年當中只吃幾頓飯。”第二天,樂同他乘船過江時,忽然來了大風大浪。商船經不住風浪,翻到江心去了。樂和這位怪人都掉進水裡。一會兒,風浪平息了,怪人背著樂衝出水浪,登上一艘客船,接著,他又踏浪而去,不一會兒拖來一隻船,他將樂扶進船,叫樂在船上休息,他自己再次跳進江中,把剛才落下去的貨物撈上來,將它們放回船里,就這樣,他上上下下,一會兒水裡,一會兒船上,硬是把所有落水的貨物都撈回來了。見此情景,樂雲鶴感激不盡,謝他說:“你剛才救了我的性命,這已完全夠朋友了,我真不知如何感謝才好。現在,你又把我的貨物全撈回來了,我就更無法報答了。”樂雲鶴覺得他是個神人,不然的話,他哪來這么大的氣力呢?
當一切收拾妥當以後,樂雲鶴準備啟程。沒想到,這位神人卻要告辭。樂苦苦挽留,他才同意陪伴樂。他們一起航行。樂笑著對他說:“這真是一次大災難,所幸的是,我們總算脫險了。我的貨物也完好無損,只不過丟了一隻金簪。”神人聽樂這么一說,又要去尋找,樂還沒來得及阻止,他已跳入水中。樂幾乎是驚呆了,因為神人很快就從水裡衝上來,含笑把金簪送給了樂。江上的人無不驚奇。在這位神人的幫助下,樂雲鶴總算順利地完成了運貨任務。樂帶著神人回到家,待他像親人一樣。這位神人每隔十幾天才吃一頓飯,不過不吃則已,一吃就要吃好多食物。在樂家住了些日子,神人又說想走。樂哪肯放他走?碰巧的是,當時天色正暗,眼看著就要下雨。樂雲鶴聽見滾滾雷聲,自言自語道:“雲裡面不知是什麼樣子?雷又是什麼東西?要是能到天上去轉轉,就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奧秘。”神人笑著說:“你真的想到雲里去玩玩嗎?”樂笑了笑,未置可否,因為他心裡明白,這樣的事只能心裡頭想想而已。過了一會兒,樂感到身體疲乏,便靠在椅子上述迷糊糊地睡著了。當他從睡夢中醒來,覺得整個身子直搖晃,不像是坐在椅子上,睜開眼睛一看,自己竟在雲氣之中,周圍的雲朵像一團團白絮。樂驚異地站起身,感到一陣陣暈眩,好似坐在船上一般。可是,用腳踩地卻感覺非常柔軟。他抬頭看星斗,星斗近在眼前。樂這時已完全不相信自己的所見所感,他懷疑自己是在做夢。為了弄清楚到底是夢境還是實境,他睜大了眼睛,仔細觀察星斗。他發現,這些星星嵌在天上就像成熟的蓮子嵌在蓮蓬里一樣,大的像瓮,中等的像罈子,小的像杯子。用手去搖,大的十分沉穩,小的卻可以搖動,甚至可以摘下來。於是,樂雲鶴用勁一搖,摘下一顆小星星藏在衣袖裡。他撥開雲氣向下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只見銀河茫茫,城市如豆粒。樂嚇出一身冷汗,他嘴裡念叨著:可要小心啊,不然,萬一失足掉下去,豈不死無葬身之地?其實,令樂雲鶴吃驚的事兒還不止這些。正當他擔心自己目前的處境時,兩條龍駕著一輛彩車款款而來,忽然,龍尾一甩,嚯然作響。龍車上有個大器皿,有幾丈長,裡面裝滿了水。車子停住以後,便有幾十個人舀水往雲里灑。他們看見樂,都很奇怪。這時,樂雲鶴髮現那位跟自己相處過的神人也在裡面,神人也發現了他,神人對他的夥伴們說:“大家不要見怪,這位是我的好朋友。”說著,他遞過一個舀水的器具給樂,叫樂也跟著灑水。樂記起,這時地上正遇大旱,莊稼都快要旱死了。於是,他接過器具,撥開雲,向著故鄉的位置盡情地灑水。過了一會兒,那位神人對樂說:“我本是雷神,從前因為把雨水下錯了,被罰到人間三年,今天期限已滿,我們只好從此分別了。”接著,他將駕車用的萬丈長繩丟到樂的跟前,叫樂抓住繩子往下降。樂從未這樣嘗試過,心裡非常害怕,可那位神人卻笑著對他說:“不會有事的,你就大膽地降吧。”樂忐忑不安地按照神人的吩咐往下降,好在晃晃悠悠的時間並不長,他就落到地上。一看,自己正站在村外。幫他落地的繩子慢慢地收回雲中,漸漸消失了。樂雲鶴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發現,家鄉的旱情早已消失了,河裡渠里如今都已漲滿了水。再也不必擔心莊稼會旱死了。他仿佛剛從睡夢中醒來,急匆匆趕回家,見家裡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朝袖口裡一摸,剛才摘的那顆星星竟還完好無損!他輕輕拿出來放在桌子上,再定眼一看,看出這顆小星星是黑色的,硬如石頭。到了夜裡,它光明煥發,把四壁照得通亮。樂雲鶴好不喜歡,他用一個袋子把它收藏起來,只有當貴客來訪時,他才肯拿出來照著飲酒。
有天夜裡,樂的妻子對著這顆小星星梳頭,忽見星光漸漸變小,到後來只有螢火蟲的亮光那么大,而且,光亮在空中亂飛。樂的妻子正感到奇怪,那光亮忽然飛進她的嘴裡,怎么咳也咳不出來,後來竟一口吞下去了。她驚恐不安,趕忙跑去告訴樂。樂也覺得這件事很奇怪。那天晚上,樂雲鶴夢見夏平子對他說:“我是少微星。從前你對我的恩惠,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承蒙你從上天把我帶到地上,說明你我緣份深啊。現在我願意作你的孩子,以報答你的大恩大德。”這一年,樂雲鶴已三十歲了,但還沒有兒子。這個夢叫他好高興,不久,他的妻子果真懷孕了,分娩時,滿房光亮,樂雲鶴夫婦便將孩子取名“星兒”。星兒非常聰明、機靈,16 歲就考中了進士。

關於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另有相關同名電視劇和電影等。

關於聊齋的評價

紀曉嵐:“才子之筆,莫逮萬一。” 馮鎮巒〈讀聊齋雜說〉:“聊齋非獨文筆之佳,獨有千古,第一議論醇正,準情酌理,毫無可駁。如名儒講學,如老僧談禪,如鄉曲長者讀誦勸世文,觀之實有益於身心,警戒頑愚。至說到忠孝節義,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為有關世教之書。” 陳廷機《聊齋志異》序:“亦以空前絕後之作,使唐人見之,自當把臂入林,後來作者,宜其擱筆耳。” 魯迅評論《聊齋志異》:“《聊齋志異》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該弦,別敘崎人異行,出於幻滅,頓入人間;偶敘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書,大抵簡略,又多荒誕不情;《聊齋志異》獨於詳盡之處,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13年─清康熙54年,享年76歲,字留仙,身長1.9米,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8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2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年近42年,直至6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4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郭沫若對他的評價是“寫人寫鬼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 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早年經歷 蒲松齡的一生到外地旅遊較少,家境貧寒,生活清苦,但他卻常到濟南居留。在濟南期間,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題為《客邸晨炊》的詩: 大明湖上就煙霞, 茆屋三椽賃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 園蔬登俎帶黃花。 短短數語,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晨曦早炊的生動情景。特別是後面兩句,說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黃花菜,用於佐食小吃的情景。可以想見當時蒲松齡自炊自啖、津津有味的早餐狀況。 蒲松齡所記述的炊煮小米白粥,佐以菜蔬的早餐飲食,也正是山東大部分地區的日常飲食習俗。山東民間早晨多喜食粥,粥的品種甚多,有小米粥、大米粥、小米綠豆粥、江米粥、豆汁粥、紅豆粥、荷葉粥等等。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馬瑞芳教授在山東大學的演講 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古代最好的小說是哪一部?毫無疑問,白話長篇小說《紅樓夢》。如果再問:哪部小說在藝術形式上和《紅樓夢》不同,成就可以媲美?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聊齋紅樓,一短一長,一文一白,形成中國古代小說的雙峰。 《聊齋志異》不僅是中國文學的驕傲,它還是世界文學中非常有影響的作品,經常讓漢學家感到驚奇。 家徒四壁婦愁貧 蒲松齡一生,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 《聊齋志異》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明代崇禎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農曆四月十六日夜間,山東淄川蒲家莊的商人蒲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看到一個披著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進了他妻子的內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塊銅錢大的膏藥,蒲驚醒了。他聽到嬰兒在啼哭,原來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抱兒洗榻上,月斜過南廂”。在月光的照耀下,蒲驚奇地發現,新生的三兒子胸前有一塊清痣,這塊痣的大小、位置,和他夢中所見那個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藥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這是蒲松齡四十歲的時候對自己出生的描寫。我國古代作家很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說得很神秘,大詩人李白說他是母親夢到太白金星入懷而生。而蒲松齡是他的父親夢到病和尚入室而生,他還解釋,我一輩子這么不得志,這么窮困,很可能就是因為我是苦行僧轉世。苦行僧轉世,是蒲松齡在《聊齋自志》當中杜撰的故事,但是我們看蒲松齡的一生,確實很苦。他生活很貧苦,他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們說蒲松齡三苦並存———生活苦,考試考得苦,寫書寫得苦。 我們先看他的生活怎么苦。蒲松齡年輕的時候,生活不是很苦,因為他的父親棄儒經商,家裡是小康之家。在父親的保護下,年輕的蒲松齡可以安心讀書,跟朋友們搞詩社。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因為他分家了。為什麼分家?因為家庭矛盾。蒲松齡的兩個哥哥都是秀才,但是兩個嫂子都是潑婦。蒲松齡曾經在他的書裡面說過這樣的話:“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他這兩個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為了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經常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蒲松齡的父親只好給兒子分家。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為這兩個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搶,而蒲松齡的妻子劉氏非常賢惠,沉默寡言躲在一邊。分家的結果是蒲松齡分到農場老屋三間,破得連門都沒有,蒲松齡只好借了門板安上。他分到了二十畝薄田,二百四十斤糧食,只夠吃三個月。這樣一來,蒲松齡就要自謀生路了,他於是開始了長達45年之久的私塾教師生涯。 私塾教師就是鄉村國小教師,而且是到私人家裡教書,待遇非常低微。算算具體的賬,做私塾老師每年可以拿多少工資?最多八兩。八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在當時農村一個四口之家維持一年的生活要二十兩,這個賬是《紅樓夢》里劉姥姥算大觀園的螃蟹宴時算出來的。所以說,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辛辛苦苦教一年書,掙的錢不夠大觀園半頓螃蟹宴。到了30歲以後因為父親去世了,蒲松齡還要贍養他的老母,他窮到什麼程度呢?“家徒四壁婦愁貧”。他有一首詩,叫《日中飯》,寫到快收麥子的時候,家裡沒有糧食,只好煮了一鍋稀飯,他那時候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一看煮好了稀飯,搶先把勺子搶到手裡面,到鍋底下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裡邊放,二兒子不幹了,上去跟哥哥搶。蒲松齡的女兒就很可憐地、遠遠地站在那兒看著自己的父親。蒲松齡非常心疼,我怎么樣養活我這些可憐的孩子啊!蒲松齡還寫了一篇文章叫《祭窮神文》。他說:“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麼親,你怎么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幾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鬆,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這就是蒲松齡的生活之苦。學習蒲松齡可以明白,聯想及想像才是寫小說的關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